战术层包括回收与整合管理、生产计划、库存管理、信息技术、绩效评价等。例如,库存管理研究包括回收产品的原因、产品类型、回收产品的库存量及其库存控制问题。信息技术研究包括组织间的信息流管理、共享、激励等问题。在战术决策水平上,企业需要从产品回收与整个自身组织进行整合。具体活动就是要把回收、加工处理操作、仓储、再利用再制造等构成一条完整的回收链。
运作层关心最为具体的企业经营活动,包括运输路线与调度、成本核算、回收处理策略的具体实施与选择、再制造生产任务安排等。而拆卸调度及维修调度规则、物流活动的成本核算、信息分析监控、信息数据处理等也都是企业具体的经营操作层的活动。在回收链的始端,使用何种预测技术预测回收产品的数量、范围以及质量分布也属于运作决策。
2.网络结构的效率分析及绩效评价
结构影响效率,不同的结构对逆向供应链乃至整个供应链的绩效有着根本的影响。
因而,网络结构设计的好坏要通过对其进行效率分析和进一步的绩效评价来确定。
目前对逆向物流结构效率的研究文献远没有供应链结构效率丰富,很多供应链结构效率研究方法和理论对逆向物流效率研究具有参考作用。国外文献分别介绍了动态、随机或者多目标的供应链效率分析方法,对逆向物流结构效率分析很有帮助。R.Canan等研究了逆向物流中三种不同回收模式的效率问题。黄祖庆等研究了直线型再制造逆向供应链决策结构的效率问题,明确了不同成员权威对结构效率的影响,指出分散式逆向供应链的效率损失不可避免。供应链效率结构性损失的根本原因在于“牛鞭效应”的存在。
逆向物流的绩效评价可以从成本、资本效率、风险和客户管理四个角度来进行。企业需要对成本及资本运营效率的考核确立标准,建立指标体系。风险评估包括从事逆向物流所遭遇的自然风险(风、洪水等)、人为破坏风险(失窃、损坏等)、经济风险(违约、跌价、过期等)。企业所在的行业不同,顾客满意度的涵义及范围也不同。反映客户满意程度的指标有很多,如客户反映速度、应急处理能力等。对于外包类型的逆向物流企业可能涉及的指标有修理质量、修理及时程度、协议履行程度、回收产品的质量水平、退款调解能力等。这几个绩效评价的方面都需要在对逆向物流网络仔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其特点与回收产品的特点等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另外,用于逆向物流绩效评价的方法也有很多,可以采用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定量的方法如模糊评价、灰度评价、DEA评价、AHP/ANP评价或以上方法的综合评价等。
4.3.2逆向物流网络设计的影响因素
如前所述,逆向物流网络系统设计主要是解决网络的层数、成员组织方式和连接方式、运输服务、顾客服务、逆向链与正向链的整合问题及构建逆向物流网络的效率问题等。在具体构建逆向物流网络时,必须综合考虑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及逆向物流的独特特点。
1.逆向物流网络构建环境的外部环境
逆向物流网络构建环境可以从产品、市场、资源三个方面考虑。
(1)产品因素
旧产品的物理特征和经济属性对物流网络的布局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数量、重量、体积、损坏程度、经济价值等。回收方式即再使用、再制造、再循环等决定了逆向物流的设备、设施以及相关的投资费用。由于产品特征的不同,将会导致不同的最终产品、回收程度以及不同的再使用、再制造和再循环产品市场,从而导致不同的网络结构形式。
(2)市场因素
市场因素涉及参与逆向物流的各种市场角色及相互关系,这对最终的逆向供应链解决方案及逆向物流网络结构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参与者来说,责任与权利是同时共生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了逆向物流的组织环境。
(3)相关资源
相关资源具体包括公用回收设施、企业私人回收设施、运输资源、人力资源、时间限制、法律因素、合同限制等。前三个因素从经济角度直接影响网络结构的设计,制约着投资成本以及由此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法律法规的限制可能使得在评估设施选址时需要排除一些特殊的区域;人力资源限制要充分考虑是否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人力来支持逆向物流战略;合同限制包括现有的和未来可能发生的合同。这些限制性的条件都对网络设计有重要的影响。
2.逆向物流网络结构的独特特点
另外,逆向物流的独特特点也影响着网络结构的设计。逆向物流网络结构与传统供应链结构既有共性又有区别之处,最为根本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废旧品的不确定性
正向物流系统一般只涉及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分销产品的数量、质量及目标市场都是确定的。在逆向物流系统中不仅要考虑市场对再生产品需求的不确定性,而且还要考虑废品回收供给的不确定性,供应在很大程度上由外部决定。消费者不像传统生产分销系统中的供应商那样在制造商有需求时就提供所需的物料,而是要等到他们不再使用该产品的时候,才可能抛弃产品。况且很多产品的回收状况没有统计数据可以借鉴,因此很难对其进行预测。
同时,与新产品生产的零部件和原材料供应相比,废旧产品质量和时间的供应也是一种标准化程度很低的输入资源,其回收的时间、质量(如损耗程度、污染程度、材料的混合程度等)一般事先无法确定,因为这些参数不是由系统本身所决定的,而是受外界影响的,是很难进行预测的。因而不确定性主要包括回收物品的数量、质量和到达时间等,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将给逆向物流系统结构设计带来一系列后续问题,如回收率的不确定性将导致物料计划的不确定;回收产品检测前的质量不确定性将导致加工顺序和交货时间的不确定、生产任务安排的复杂性;回收产品质量和时间的不确定性将导致再制造车间物流路线复杂多变;再制造产品库存的位置和规模难以确定。
由于这些因素不易控制,要做到供应和需求的有效匹配就很困难。可见,供应不确定性是再制造物流网络区别于传统生产分销物流网络的一个主要特征,因而逆向物流网络设计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保证对废旧产品回收量和组成成分变化的鲁棒性,使当前所作的网络设计决策能够满足今后环境变化的需要。这些都是逆向物流网络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然而,现有逆向物流网络设计模型大多采用确定性规划方法,忽略了上述的不确定性因素,而目前只有少数模型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时考虑了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2)检测和分类的集中程度
供应不确定性导致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要在逆向物流网络中设置检测/分类环节,而在传统生产分销物流网络中却没有。
在传统的供应链中,物流沿着制造商、批发零售商、消费者这样的路线流动,其分销物流网络中的产品物流路径一般事先已经确定;而逆向物流中有检测和分类功能,逆向物流网络中的产品回收处理路径取决于废旧产品的质量。因此,逆向物流网络的结构会更复杂,网络设计时需要确定检测和分类功能的位置,回收产品只有在检测之后才能确定其未来的目的地,检测和分类环节的集中程度对逆向物流网络中的检测费用、搬运费用及运输费用有重要影响。
(3)“正向”与“逆向”的关系
正向物流网络的特点是“少对多”,呈发散状结构;逆向物流网络的特点是“多对少”,呈收敛状结构。
逆向物流可以通过三种渠道来进行:一种是传统的正向物流网络;一种是独立的逆向物流网络;还有一种是正向和逆向相结合的集成网络。以物料循环利用为目的的逆向物流通常被描述为一个开环系统,因为物流系统中的废弃物不是回到了它的原始制造商,而是被另外的厂商所利用。这种情况下由于正向和逆向物流渠道的操作者不同,对正向和逆向回收物流渠道进行整合的可能性很小。材料循环利用以外的逆向物流系统则可以是一个闭环系统。
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的参与者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回收物流渠道的操作者可以是正向渠道的参与者(制造商、批发零售商、物流服务供应商等),也可以是其他一些专门的团体(二手商家、专业再制造厂商等)。操作者不同将会对配送和回收物流的整合的可能性产生重要的约束或影响。正、逆向产品流以及参与者的相互协同、兼容问题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4.3.3逆向物流网络设计的原则
逆向物流基于它不同于正向物流的独特特点,其网络设计除要遵循正向物流网络设计的基本原则之外,还应该具有与其特点相适应的设计原则。一般来说,设计逆向物流网络应该充分考虑到如下基本原则:
1.用可持续发展的标准约束供应商
选择符合可持续性发展标准的供应商需要增加额外的选择标准,如必须为供应商解决两难的悖论:生产可重复使用的零配件的供应商可能因此失去大部分业务。这种损失应该得到补偿,如可以将维修等业务外包给原始制造商,一方面原始制造商具有专业的业务知识和设备,可以提供较好的服务,另一方面供应商可以通过模块化设计以便于产品回收。
2.建立新的市场
环保要求会引发建立某些特定物料的新市场,也可能引发生产过程中现有物料流程的重组。借助新技术,以前作为废物处理的物料会变成有用的副产品。处置设施应尽可能地接近终端消费者,这样可以便捷地运送来自消费者的废旧产品。此外,企业应尽可能提供废弃物处理服务。
3.应付不确定因素
在回收的产品中,只有部分是有价值的,但正确预测哪些部分有价值比较困难,因此用来区分回流产品中有用部分和无用部分的分类/测试工作需要分散进行。由于逆向渠道固有的推/拉特性,即使在完美信息状态下,在回收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也存在着不匹配问题和回收渠道的选择问题。从事物料和能源经营的企业应该进行一定的准备,使自己能对管理和流程中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不断变化的产品和服务也在不断推动设计的变化,为了达到生态最优化,必须多研究一些备用的设计方案。
4.对物流网络设计与回收方法进行匹配
有些研究者对成本和服务驱动式的网络设计进行了案例研究,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与传统的正向物流相比,闭环供应链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尤其在流程方面。产品回收网络的典型特点是:它包括了专门从事收集与运输的汇聚部分、将可再用产品配送到市场的发散部分、与回收处理各个环节有关的中间部分。它们对物料回收、再制造、可再用部件、可再用包装、保修和商业回收等网络进行了区分,这些网络类型在网络的拓扑结构、参与者的角色、参与者之间的合作等方面不同。
5.提高再循环的设计
关于环境驱动式网络设计,有研究者从闭环供应链的角度分析了电池回收问题,讨论了许多网络设计方法,环境因素影响着网络的拓扑结构、参与者的角色、参与者之间的合作。有人认为产品如何设计是一个关键因素,决策时要考虑模块化、物料类型、供应商的参与程度、可拆解性、生命周期、所用设备的类型、产品中模块/部件的标准化程度,影响决策的参数包括污染的产生、能源的使用、残余废弃物、生命周期成本、生产技术、辅助材料、副产品、可回收性、产品复杂性、产品功能等。
6.提高回流的质量和比例
除了高效的物流管理和优化的产品设计外,系统的优化程度依赖于回流质量和回流比例。
7.构建时要以实际情况为准,要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地进行
因为无论采用何种类型的网络,都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一旦发生网络运行不.、效率不高的情况,将会给企业带来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沉重的负担。
8.构建时应尽可能地考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
逆向物流网络设计时,生产商的经济收益和环境保护、社会效益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可能造成回收意愿的降低;反之,较大的回收努力系数并不一定对应较大的经济收益。因此,追求收益最大化就有可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条件许可的情形下,应该根据产品商品特性、实物资产专用性程度、技术资产专用性程度、企业的核心能力、成本收益状况的变化情况,考虑到最优回收努力系数的要求,合理选择设计物流网络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9.构建时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建模方法,选择合理的模型和参数,选用相对精确的算法
逆向物流网络构建的主要任务:一是确定回收产品从收集地到市场需求终点的整个流通渠道的结构;二是逆向物流网络结构的效率分析及绩效评价。前者涉及选址定位、运输、成员关系协调等建模问题,后者需要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绩效评价体系、评价办法。所构建结构效率的高低依赖于所选择的数学建模方法及算法。
总之,闭环供应链与传统的供应链有着显着不同的地方,尤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因此需要对传统的设计原则进行扩展。扩展时,必须考虑减少废气排放和废物生成,需要用到诸如生命周期评估法(life cycleas sessment)、生命周期成本法(life cycle costing)等先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