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逆向物流管理
13513300000014

第14章 逆向物流的效应分析(2)

(2)不可预测性

由于逆向物流的原材料以正向物流的最终消费品为主,其回收的质量、数量、规模、运输距离等因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研究逆向物流成本的时候,不能够像正向物流那样对原材料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预测,产品回收的相关数据主要凭借市场销售的数据以及以往的经验数据来推测判断,这就给逆向物流成本的研究带来相当大的阻碍,但也有一些大型的国际知名企业,在销售阶段就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如销售产品时建立用户档案或用户在产品使用寿命终了主动退回商品时给予折扣等优惠或主动召回产品进行维修、升级等活动,这样就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产品回收信息。

4.逆向物流成本分类

通过对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组成以及正向物流成本分类的研究,在此,主要按逆向物流的功能、回收产品的性质以及对回收产品的处理方式对逆向物流成本类型的进行划分。

①按逆向物流的功能可划分为收集成本、运输成本、回收处理成本、库存成本、搬运成本等。

②按回收产品的性质将逆向物流成本划分为回收包装物成本、加工生产中废弃的原材料成本、退回产品成本、有缺陷产品成本、生命周期终结的产品成本等。

③按对回收产品的处理方式将逆向物流成本划分为直接使用成本、再用成本、再生成本、废弃掩埋成本。

5.逆向物流成本的组成分析

由于逆向物流中的原材料即回收产品的损坏程度在到达回收拆解中心前是未知的,对回收产品的处理方式更是难以判断,使得对逆向物流成本的分类很难用以上的某一种分类方法表述。所以在本书对逆向物流成本的研究中,将结合逆向物流成本分类方法中的后两种,对其进行组成分析的研究。

首先,根据逆向物流的操作流程和功能将成本划分为流通成本和回收处理成本两大类,然后分别对两类成本进行更进一步的细致划分。在流通成本中包含收集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装卸搬运成本。回收处理成本中包括检测成本、分类成本、清洗成本、拆卸成本、破碎成本、废弃掩埋成本。

3.2.2逆向物流收益组成分析

逆向物流是指为重新获取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废物、产品销售终结残留的包装物、废弃产品、有缺陷品、退回品的价值或使其得到正确处置以减少环境污染,使其从终结地到来源地的移动过程。正如逆向物流定义所描述的那样,逆向物流的收益来源于对产品生命周期循环中所产生废弃物质的再次利用、包装材料的循环使用及减少废弃物污染所带来的环保收益。

产品因功能落后、寿命终结、样式过时或破损等方面的原因报废之后,需对其进行逆向物流回收处理。回收产品的处理策略包括产品降级使用、产品维修再用、部件翻新、零件再造、材料再生、焚烧获能和最终废弃处置。在这些具体的回收处理过程中,尽管需要逆向物流成本的投入,但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逆向物流收益。

1.直接销售收益

逆向物流系统中,回收产品经收集、运输至拆解中心,首先对其进行检测操作,随之根据回收产品的检测结果分类,如果其质量、外观、性能均完好,视产品的具体情况进行二次销售或降级销售,这部分运作所得的收益即为直接销售收益。

2.回收零部件再用收益

回收产品检测、分类后,满足再用条件的进行拆卸处理,将可重新利用的零部件从回收产品上拆卸下来,将零部件作翻新或再制造等再用处理所带来的采购费用节约额,或经简单加工处理后作为二手零部件出售获得销售收益,即为回收零部件再用收益。

3.回收材料再生收益

再用处理后剩余的回收产品是否具有再生价值,主要是考察残余零部件的再生能力,经成本收益分析后,如果它的材料具备再生价值,进行分解操作,将所得材料进行销售,所获收益即为回收材料再生收益。

4.焚烧获能收益

回收产品经再用、再生处理后剩余的部分材料无可利用价值,则可进行燃烧,作焚烧获能处理。

5.环保节约额

逆向物流处理带来废弃物的减少,而废弃物的减少将带来环境处理费用的下降,从而避免因环境问题而遭受的经济处罚或减少了废弃填埋成本,相当于获得了环保收益。

环保收益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为拆卸分解回收产品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掩埋所带来的环境压力;二为回收处理产品过程中生产的产品、零部件及原材料为生产企业提供了原料,这大大地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缓解了世界能源危机所带来的自然资源短缺。

3.3回收逆向物流的博弈分析

正如第3章第1节和第2节所阐述的那样,尽管回收逆向物流可能会带来经济效应、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但是企业在运作回收逆向物流时,会产生大量的回收成本。很多产品回收却不一定能带来经济利益,甚至造成亏损。而且回收品业务与常规品业务部分容易产生冲突,回收品业务流程包括逆向物流和正向物流的部分,其中正向物流部分与常规品业务流程重叠。在紧急的情况下,这两种业务在加工、库存、配送等环节都可能会相互冲突,而企业为了确保常规品业务的正常运作,不得不放弃回收品业务。除此之外,运作回收逆向物流业务对企业的生产能力、物流技术、信息技术、人员素质、组织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有这些,均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运作回收逆向物流的动机和信心。因此,为了提高企业运作回收逆向物流的积极性,必须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促使企业重视逆向物流,而EPR正是能推动企业积极实施回收逆向物流活动的有效制度。以下通过对实施回收逆向物流的企业行为的博弈分析,来说明EPR制度提出的必要性。

3.3.1无制度安排下的回收物流博弈模型

在无制度安排情况下,废弃物的处置任务由政府来完成,因此博弈对局中有两个局中人,分别为生产企业——EOL产品的生产方,政府——EOL产品的处理方。双方对于EOL产品的处置态度,可选择积极和消极两种不同的态度。企业如果积极从事回收逆向物流活动,将对增加社会的环境财富有利。把环境的有利度作为衡量企业环保行为的一项评价指标,它可以描述为:企业或社会公众积极从事回收逆向物流活动给社会带来财富的增加,越大表示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越有利,其取值区间可以是[0,+∞)。设企业(或政府)采取消极的态度时它对环境的有利度为0,采取积极的态度时它对环境的有利度为各收益值的绝对值。

回收逆向物流的产生方和处理方之间就EOL产品的处理问题,类似“囚徒困境”博弈。

在双方同时选择积极,即(积极,积极)时,企业获得的收益为-5个单位,这是因为它产生了进行回收逆向物流的巨大处理成本;政府获得的收益为10个单位,因为一旦企业积极从事回收逆向物流活动,政府将减少其进行废物处置工作的支出。当企业选择积极、政府选择消极时,即(积极,消极)时,则企业获利为-5个单位;而政府获利为0个单位,因为政府没有进行回收处置工作,当然没有该项工作的成本支出。当企业选择消极、政府选择积极,即(消极,积极)时,企业获利为0个单位,因为它回避了这项活动,也就没有回收成本的支出;而处置方政府却因为少了企业的积极合作,将增加其在回收物品上的处置成本,导致收益减少,设其获利为5个单位。当双方都选消极,即(消极,消极)时,收益均为0个单位,因为双方都没有选择进行逆向物流活动,即都没有回收处置工作的成本支出。

此时的纳什均衡解是(消极,积极)。在社会制度约束较弱的条件下,回收物流的产生方企业总会采取消极的态度去应付,因为这样可以逃避对EOL产品的回收而产生的巨额成本支出,而将其转嫁于政府来完成。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情况下,大量企业的环境、社会意识淡薄,放弃逆向物流处理;而只有从事废弃物回收处置的政府环保部门在积极从事该项事业的同时,高声呼吁逆向物流的产生方要重视逆向物流活动。该博弈模型也反映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或者说成部分群体理性与社会总体理性的矛盾,从环境的有利度指标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说明。在纳什均衡解(消极,积极)时,环境有利度为5;而选择(积极,积极)时的环境有利度为15。即当博弈双方都选择(积极,积极)时,从社会理性的角度来看可达到帕累托最优,但这个帕累托改进在缺少社会制度约束的条件下是无法达到的。所以需要有一种制度约束,使得在它发生效力时,获得双方都选择(积极,积极)纳什均衡解,达到全社会最优的帕累托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