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说孙子兵法
13513200000007

第7章 作战篇(1)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财,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利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在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译文

孙子说:用兵作战的一般规律是,出动轻型战车千辆,重型战车千辆,军队十万,还要越境千里运输粮食。至于前方、后方的费用,诸如招待使节的用度、军械物资的供应、车辆物资的供应、车辆盔甲的保养等,每天就要耗费千金,然后十万军队才能出动。

用军队去作战就要求速胜,旷日持久就会耗损武器装备,使士兵疲惫、锐气挫伤,攻城就会使军力耗尽;军队长期在外作战,就会使国家的财政发生困难。耗损武器装备、挫伤锐气,军事实力耗尽,国家经济枯竭,那么诸侯列国就会乘此危机发起进攻,到那时即使有智谋高超的人,也无法挽回危局了。所以,用兵作战,只听说有指挥笨拙但要求速战速胜的,从未见过为讲究指挥技巧而要求战事旷日持久的。战争久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的情形是没有的。所以,不完全了解用兵有害的人,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之利。

善于用兵的人,兵员不会再次征集,粮草不会多次从国内运输。武器装备从国内取用,粮食饲料在敌国补充和筹集,这样,军队的粮草供应就充足了。

国家之所以会因为用兵而贫穷,是由于远程运输。

远程运输,百姓就会陷入贫穷。靠近军队集结的地方,物价就会上涨。物价上涨,就会使国家的财力枯竭,就要向百姓加征赋役。这样,军力耗尽,财力枯竭,就会使国内家家户户十室九空了。百姓的财产和收入要耗去十分之七,国家的资财,也由于车辆损坏,马匹疲病,盔甲、箭弩、戟盾、蔽橹以及运输用的壮牛、大车的征集和补充而损失十分之六。

所以,明智的将帅务求取粮于敌国。消耗敌国粮食一钟,相当于从本国运输二十钟;动用敌国草料一石,相当于从本国运送二十石。

要使军队勇敢杀敌,就要激励部队的士气;要使军队夺取敌人的物资,就要用财物作奖励。在车战中,凡缴获战车十辆以上的,就要奖励首先夺得战车的人,并把敌人的旗帜换成我军的旗帜,与我军的战车混合编队。对俘虏的兵卒要给予优待并予以适当使用。这就是所谓的既战胜敌人,又增强自己军队的战斗力。

所以,用兵贵在速胜,而不应旷日持久。

所以,懂得用兵作战的将帅,是民众生死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

医说

“民无利则不富,民不富则国无税,国不富则兵不强,兵不强则天下危。”战争对国力的依赖性极大,战争对国力的破坏和消耗也是巨大的。商鞅在《商君书》中说:“兵不强,不可以催敌;国不富,不可以养兵。”战前准备主要包括物资的储备、运输和心理准备。医院管理层在做一项重大决策时,特别是带有改革性质的举动,应将问题想得多一些,困难摆得多一些,对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和出现的结果要有应对之策。多准备一些,将所需要的人、财、物和相关保障措施事先准备充分,不可盲目改方案、改流程,不可打无准备之仗。

“兵贵胜,不贵久。”“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兵之情主速。”“其用战也胜,久刚钝兵挫锐。”孙子强调用兵贵神速,治疗也要讲究时效性。

病床周转越快,医疗资源就越节省,病人的支出也就越少,医院的利润会尽可能最大化,医务人员所承担的医疗风险也相对较少。病人滞留时间过长,往往是存在医疗缺陷之故,时间越长,越会使医院陷入被动和不利境地,医院的损失也会越大。医生的目的是治愈疾病,而不在于治疗多长时间。临床治疗工作也是一场消耗战。出于对有限医疗资源的珍惜和对病人负责的态度(尽可能减少其经济负担和身心创伤),医院领导者和一线医务人员应重视病床周转率,强调“速战速决”的思想,以减少病人住院时间过长而带来的院内感染等风险。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中说:“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知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从医学经济学的角度讲,住院病人70%~80%的费用发生在入院后的前三天。虽然医院与企业不一样,时间的竞争并不十分突出和主要,但时间是一种稀缺的、不可再生的资源,从这一点上来讲是一样的。医疗行为中或医院经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机会和机遇,如突发公共事件、灾难性事件或革命性的医学发现等,如果错过这些机会,就错过了医院一次很好的发展机遇,也可能会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另外,在医院管理实践中,医院管理层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要对医疗市场信息、医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市场环境变化作出迅速反应,制定相应的对策,赢得医院发展的机遇和空间。艾森豪威尔在《远征欧洲》中说:“速度来源于训练、体质、信心、斗志、适当的运输和熟练的指挥。”孙子的“速胜”思想要求医生快速治愈疾病,尽可能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周转。医务人员必须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详尽了解药物和手术等治疗的并发症和风险,并了解治疗的益处和目前的诊疗水平;必须综合评价病情,动态观察病情变化,确定治疗目标,制定治疗策略和具体的诊疗方案。加快周转的宗旨是量力而行、全力以赴、不过多纠缠、直奔主题和紧扣目标。确定治疗目标时,应考虑医学发展的现状和自身的技术水平,并考虑自身完成目标的限度和能力,不可追求过高的目标。全力以赴取决于医疗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医疗行为的执行程度。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应具有清晰的目标意识,将诊疗工作与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减少非目标行为和背离目标的行为,并努力工作以加速目标的实现。

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指出,目标管理包含六大因素:对计划的承诺、高层目标的设定、目标的分解、参与目标的实施、自主权和业绩评估。

对于科主任、职能科室负责人和医院领导来说,培养好接班人,并使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造良好的、舒适的环境让其早成才、早发展、早成熟,这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事业能够长青、能够向上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明智者,会审时度势、激流勇退,做好绿叶,让年轻人更好、更快地成长和成熟。愚钝者,常抑制年轻人成长,生怕自己的位子不保,自己又不求上进、无所作为,这样对学科的发展极为不利,一旦医院里形成这样一股暗流,医院的可持续良性健康发展会成为一句空话。

行政、后勤对临床医疗一线的保障和支持及时、有力,是临床医务人员全身心扑在治病救人工作上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