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说孙子兵法
13513200000004

第4章 计 篇(1)

原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

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安危和国家的兴衰存亡,是不可以不深入、仔细考察和研究的。

所以,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比较敌我双方谁计算准确、谁谋划得当,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帅,五是法制。“政治”,就是让民众与君主的意愿一致,这样,他们就可以为君主死生,而不畏惧危难;“天时”,指昼夜阴晴、寒冬酷暑、季节时令、气候变化等;“地利”,指路途远近、地势平险、地域宽狭、地形利弊;“将帅”,指将帅的智谋、诚信、仁慈、勇断、严明;“法制”,指军队的组织编制、体制建设、将吏管理、军需掌管。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帅都不能不知道。充分了解这些情况,就能取得胜利;不了解这些情况,就不能获得胜利。所以要通过双方情况的充分比较来探索战争的情势。

就是说,哪一方的君主政治清明?哪一方的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天时地利?哪一方的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哪一方的武器坚利精良?哪一方的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根据这些就可以判断谁胜谁负了。

将军如能听从我的计谋,用他打仗必定胜利,我就留用他;将军如不听从我的计谋,用他打仗必定失败,我就撤换他。

君主分析利害得失后采纳我的方略,就可以造成一种有利的态势,这是有助于实现军事目标的辅助和外部条件。所谓“态势”,就是根据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原则,灵活机变,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用兵应以诡诈为原则。所以,能打而装作不能打;要打而装作不要打;攻打近处而装作攻打远处;攻打远处而装作攻打近处;敌人贪利就引诱他;敌人混乱就攻取他;敌人力量充实就防备他;敌人兵力强大就避开他;敌人容易愤怒就挑逗他;敌人谦卑谨慎就娇纵他;敌人休整充分就劳累他;敌人上下相亲就离间他。在敌人毫无防备的地方发动进攻,在敌人意料不到的时候采取行动。这是军事指挥的奥秘,是不能事先泄露出去的。

开战之前就预计能够取得胜利的,是因为获得胜利的条件充分;开战之前就预计不能取得胜利的,是因为取得胜利的条件不充分。筹划周密就能胜利;筹划疏漏就不能胜利,更何况不作筹划呢?我根据这些来进行观察,谁胜谁败就端倪可见了。

医说

《计篇》作为首篇,总揽全书,主要论述战争指导者在战前如何从“道、天、地、将、法”五方面进行战争筹划,以及如何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战争指导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有利的态势,以赢得战争的胜利。本篇强调了谋划和研究的重要性;探讨了战争指导者在开战之前及在战争中如何筹划全局的问题;阐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各项基本条件;指出了“五事”、“七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重要军事思想和原则;从军事谋略的角度论述了作战的基本要领。

医疗,包括临床、教学、科研、预防和康复等,“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地”,是国家的重大民生问题之一,关系到百姓的健康和生死,是保障国家民众劳动生产力的根本所在,有关医学、防病、治病和民众就医、健康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应该和必须深入考察研究的,“不可不察也”。孙膑在其兵法《月战》篇中说:“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元代无名氏《杀狗劝夫》中讲:“人命关天,分甚么首从”等理念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病有所医”、“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是社会对医学的基本要求。另外,管理对于医院来说,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关键。

医疗市场如战场。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以及金融风暴周期性频发,对于已成为WTO成员国的中国,既要面对国与国之间的残酷竞争,又要面对国内地区与地区、行业与行业之间、行业内部之间的激烈竞争,其中也包括医疗市场的竞争。公立医院与民营、外资医院之间、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医院之间的竞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激烈,但最终会和谐、有序地共同发展。医院之间硬件和软件的竞争,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如何规划和设计员工的职业生涯是人力资源部的重要任务。对于医疗单位来说,应重视和研究医院的可持续良性发展的战略问题、准确的管理问题、经营方式和管理手段等问题,这些都是决定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大事。

医院管理层在考察本区域医疗市场竞争状况时,应从多个方面对医院目前的状况进行具体分析;在落实医院经营的目标、方针和策略时,应充分调研和分析消费者(病人、病人家属和健康体检者等)的需求,选择适当的市场目标定位,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细节决定一切”,全局性成功源自每一个细节的把握。“列文定理”认为:那些犹豫着迟迟不能作出计划的人,通常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把握。如果没有能力去筹划,就只有剩下时间去后悔了。“弗洛斯特法则”认为:在筑墙之前应该知道把什么圈出去,把什么圈进来。

开始就明确了界限,最终就不会作出超越界限的事来。

医院决策者必须要研究医院经营中的原则性问题,即管理中的“五事”:人心、规律、环境、人才和规则。

(1)医院的政策和相关规定是否符合人心?是否能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政策和规定的制定是否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切忌在“象牙塔”和办公室里、在电脑前凭空想象来制定相关规定。只有团队目标一致才能形成大于个体的合力。

(2)外部环境是否有利于医院的正常经营?包括要了解医疗体制的政策动向、价格的变动、竞争对手的状况、周边环境和外部评价等,及时根据具体状况调整经营策略和营销机制。

(3)医院管理层和中层干部、临床医技科室主任等作为医院人才资本这部分员工是否德才兼备?其领导力和执行力如何?坚持“有才无德者不用;有德无才者培养;德才兼备者重用”的用人原则。

(4)医院的组织编制和架构是否合理?组织框架的构建必须扁平化,必须以“高效、顺畅和低成本”为原则。

(5)医院的后勤补给是否高效运作、保障有力?赏罚制度是否严明?绩效分配的导向是否合理和准确等?

管理者不可“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

医院是否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事业长青?医院是否能够可持续良性健康发展?领导层应从“七计”中去推断。

(1)正确的经营思想和长远的发展目标:医院管理层制定的制度、政策和战略思想是否和员工的个体目标保持长久的一致?领导的思想能否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2)优秀的管理人才:医院各级管理者的智商、情商和心智模式是否符合医院发展的要求?中层干部的素质和才能是否与高层领导的要求相一致?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学科带头人是否在各方面都超越对手?

(3)外部条件:外部环境和地理条件是否对医院的发展有利?

(4)纪律严明:医院的规章制度能否不折不扣地执行?政令是否统一和畅通?“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所谓礼,纪纲是也。所谓分?君、臣是也。所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5)硬件条件和平台建设:医院的硬件条件是否能满足学科的发展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是否为各种层次的人员搭建了合适的平台?

(6)杰出的员工:一个人如果内务搞不好,业务也不可能搞好。医院员工的人文素质和技术水平如何?是否有准军事化的素养?医院员工的日常行为与诊疗行为是否规范?

(7)赏罚分明:医院的奖惩制度和绩效分配制度是否公平合理?是否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多劳多得”等原则?

“洛克忠告”认为:规定应该少定,但一旦定下之后,便须严格遵守。医院领导应遵循“简则易循,严则必行”这一原则。

“热炉法则”认为:当人用手去碰烧热的火炉时,就会受到“烫”

的惩罚,其有以下三个特点:即时性、预警性、平等性。罪与罚能相符,法与治可相期。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缃鈡以与之生,而不畏危”。MBA课程的核心思想是:领导者确定一个目标以后,应与员工建立互信,带领大家一起往前冲。只有医院管理层与员工目标一致,相互信任,共同努力,才能生死与共、甘苦同受,才能实现医院的战略目标。医院领导应将医院所倡导的价值观和思想传递给中层干部和员工,并将医院发展的总体目标进行分解和下传。另外,这句话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医务人员对待一个具体病人时,除了考虑目前的医疗水平和个人技术水平外,应尊重病人的意愿,考量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只有这样,医患双方才能相互建立信任,大家一起向同一个治疗目标努力。吕望在《六韬·文师》中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孟子》也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和谐医院建设是医院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医院要重视道、人、和、教和德,要重视政通人和。荀子说:“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吴起也讲“四不和不能战,和方可战,”医院也是如此。医院领导层不和,事业难成;干部与员工不和,事业难成;员工之间不和,事业难成;部门之间不和,部门之间的员工不和,事业难成。“先和而造大事”,“和”的核心和责任在于领导,医院领导要对员工“绥之以道,理之以义,动之以礼,抚之以仁”。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做到领导关心员工、员工尊重领导,上下齐心为医院努力工作,全院上下形成统一意志,达到“齐勇若一”的境界,就可以使医院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认为,为将者,“智”为先,这与孔子“仁、义、礼、智、信”的仁义思想有所不同。孔子将“智、仁、勇”称为“三道德”,将“仁、义、礼”作为另一个系统,“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说明孔子所要表达的是一般人的标准,而孙子所指的是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认为“苍生大医”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淡泊名利,具仁爱之心。

(2)一视同仁,不分亲疏贵贱。

(3)不辞辛劳,急病人所急。

“信”仅次于“智”,是整合人才、形成合力的主要手段。

“信赏必罚”,赏的目的是扬善,罚的目的是去恶。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若不能使别人信任自己,便会一事无成,要想获得别人的信任,自己必须具备值得信任的品质,这就是“信”。对于医院来说,“信”就是严格执行奖惩制度,赏罚分明,公正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