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说孙子兵法
13513200000018

第18章 军争篇(1)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军政》曰:

“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

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译文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法则,将帅接受国君的命令,从招募士兵、组织军队、动员民众到同敌人对阵作战,没有比两军争夺制胜条件更为困难的了。而两军争夺制胜条件最困难的地方,是要把迂回的弯路变成直路,要把困难和不利条件变为有利条件。所以,要用小利去引诱敌人的转移方向,故意使敌人迂回绕道,把敌人的近直之利变为远迂之患,这样就能比敌人后出动而先于敌人到达必争的战略要地,这就是以迂为直的方法。

所以,争夺先机之利既可得到利益,同时也是有很大风险的。带着所有装备辎重去争利,就不能按时到达预定地域;放下装备辎重去争利,装备辎重就会损失。因此,卷甲急进,昼夜不停强行军,走上百里去争利,三军将领就有可能被俘,强壮的士卒先到,疲弱的士卒掉队,这种做法的结果只会有十分之一的兵力到位;走五十里去争利,就会折损前军主将,这种做法的结果只会有半数兵力到位;走三十里去争利,就只有三分之二的兵力到位。所以,如果军队没有辎重就会失败,没有粮食就不能生存,没有物资储备就难以为继。

所以,不了解诸侯列国的战略意图,便不能与其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水网沼泽等地形,便不能行军布阵;不使用向导,便不能得到地利。故而用兵打仗必须依靠诡诈多变取胜,根据是否有利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按照分散和集中兵力的方式来变换战术。所以,军队行动迅速时像疾风,行动舒缓时像森林,攻击时像烈火,防御时像山岳,隐蔽时像阴天,冲锋时像迅雷。掳掠乡邑,要分兵掠取;扩张领土,要论功行赏;衡量利害得失,然后相机行事。事先懂得以迂为直方法的就胜利,这就是军争的原则。

《军政》说:“用语言指挥而士兵听不到,所以设置金鼓;用动作指挥而士兵看不到,所以设置旌旗。”金鼓和旌旗是用来统一全军视听的。全军行动一旦统一,那么,勇敢的士兵就不能单独冒进,怯懦的士兵就不能独自后退,这就是指挥大部队作战的方法。所以,夜间作战多用火把和金鼓,白天作战则多用旌旗,之所以变换这些信号都是为了适应士卒的视听需要。

对于敌人的军队,可以打击它的士气;对于敌人的将领,可以动摇他的意志。

军队初战时士气锐不可当,过一段时间就逐渐懈怠,最后就疲乏衰竭了。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要避开敌人初来时的锐气,等待敌人士气懈怠、衰竭时再去打击它,这是掌握军队士气的方法。以自己的严整对付敌人的混乱,以自己的镇静对付敌人的轻躁,这是掌握军队心理的方法。

以自己的接近战场对付敌人的远道而来,以自己部队的安逸休整对付敌人的疲于奔命,以自己部队的饱食对付敌人的饥饿,这是掌握军队体力的方法。不去拦击旗帜整齐、部署周密的敌人,不去攻击阵容堂皇、实力强大的敌人,这是掌握因敌变化、灵活机动的方法。

用兵的法则是:敌军占领山地时不要去仰攻,敌军背靠高地时不要去正面迎击,敌军假装败退时不要去跟踪追击,敌军锐气旺盛时不要去攻击,敌人的诱兵不要去理睬,撤退的敌军不要去正面拦截,包围敌人时要虚留缺口,濒临绝境的敌军不要过分逼迫,这是用兵的法则。

医说

孙子认为“后人发,先人至”是一种气势,也是一种精神。新医院和旧医院各有优势和劣势,新建立的医院可以借鉴历史悠久医院的经验和成功的做法,根据自身的定位,齐心协力朝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完全可以做到在10~20年之内赶上并超越老医院,做到“后人发,先人至”。医院要想方设法将不利态势转变为有利态势,把被动转变为主动,把挑战转变为机遇,把教训转变为经验,采取“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的策略,以达到有效经营和稳步发展的目的。两军争胜,必须通过组织指挥、统一行动与意志,做到“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万众一心,合力奋进,并了解外部环境,制定正确的战略,变不利为有利,耐心争取胜利。其实,医院管理也与治军和打仗一样。“达维多定律”认为,一个企业希望长期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那么,就要做到第一个开发出新产品,又第一个淘汰自己的老产品,要着眼于市场开发和利益分割的成效。因为人们在市场竞争中无时无刻不在抢占先机,只有先入市场才能更容易获取较大的份额和较高的利润。

孙子的“军争为利,军争为危”思想在医学领域具体表现为:医疗行为和医疗管理都具有两面性,有利和不利,利与害贯穿事物发展的始终。诊疗活动,包括用药和手术,既可使病人获益,又会给病人带来风险、并发症和副作用,这些不利因素有的不可避免,有的则是可以避免的,可以通过提高医术、规范行医、用心治病加以避免或将其降至最低。医疗行为所带来的风险除了病人及其家属需要承担外,医务人员也在承担,而且所承担的比例要比病人及其家属大得多。这种病人和医生风险、获益承担的不平衡性会对医学发展起负面作用。医院管理必须有组织框架和部门设置,医院内部各部门必须要协调一致,才能使医院的利益最大化,但组织机构的设置必将增加行政成本,如设置不当,则会造成人浮于事和机构效能低下的情形。

“帕金森定律”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其后果:一个不称职的领导可能有三条出路,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第一条和第二条路是领导不肯和不愿意走的,那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了。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领导的工作,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助手不会对自己的权力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就会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和组织体系。西方管理学中有一条着名的“柯希纳定律”: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2倍,工作时间就要多2倍,工作成本就要多4倍;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员多3倍,工作时间就要多3倍,工作成本就要多6倍。

孙子“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的论述说明了后勤保障的重要性,没有物质基础,就不可能取得成功。“辎重”、“粮食”、“委积”对于医院来说,就是先进的仪器设备、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强有力的学术团队、正确的价值取向、浓厚的文化背景,以及医学的沉淀和积累、具有合理梯队的人才积聚等,这些要素构成了医院的竞争力,缺一不可。军事家曾国藩曰:“兵事以人才为根本,人才以志气为根本。兵可挫,而气不可挫;气可偶挫,而志不可挫。”“蓝斯登原则”认为: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有可能会滑倒。作为医院领导,要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要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鲁尼恩定律”认为:

赛跑时不一定快的赢,打架时不一定弱的输。无备,强不抵弱;出奇,弱可胜强。“冰淇淋哲学”认为:卖冰淇淋必须从冬天开始,因为冬天顾客少,会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如果能在冬天的逆境中生存,就再也不会害怕夏天的竞争了。

目标管理在医学领域涉及二个方面:一是高明的管理层要懂得如何去设定目标,设定什么样的可行性目标,并分析要实现这一目标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分析各种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采取“迂回”策略来达到目标。在医院管理实践中,无论采取何种战略目标,都要求管理者分清形势、理清关系、权衡利弊得失,然后采取果断行动,以迂为直,以退为进,这就是孙子所谓的“先知迂直之计者胜”。二是在医疗实践中,医生对于不同的病人必须明确不同的、合理的、符合医学发展和病人愿景的治疗目标,在治疗期间的所有工作和注意力必须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达到最佳的治疗目标。无目标的管理是无序的、无结果的盲目管理;无目标的治疗是一种不规范的、不负责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