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江南美食养生谭
13513000000052

第52章 药膳食疗滋补强身(10)

松子仁:吃来不仅香脆味美,也有较好的美容作用。东晋葛洪的《抱朴子》说松子能使人“颜色丰悦,肌肤润泽”。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松子仁含有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它们都是美容物质。

蜂蜜:含多种活性酶、维生素、微量元素,《神农本草经》说“蜂蜜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食疗本草”说“长服之,面如花色”。由于营养全面、丰富,常食可使肌肤细嫩、光滑、红润。

其他美容食品还有樱桃、豌豆、丝瓜、黄瓜、牡蛎、大枣、龙眼、荔枝、冬瓜等。

旅游食品有利健康

旅游是人生的一种享受。旅游中不仅赏心悦目,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锻炼身体,而且到异地游览还能从风味食品中吸取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达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因为每一个地区土壤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都是不全面的,它所生产的粮食、瓜果、蔬菜等也仅只含部分微量元素,因此,应该多吃外地食品。例如,北方的苹果含锌量高,而锌对智力及性腺的发育相当重要;北方的大枣等含钙量高,而钙对骨骼的生长、发育、保健是必不可少的……南方人到北方旅游进食,就能弥补南方人常有的缺钙及缺其他微量元素的现象。至于南方常见的水果荔枝、桂园、枇杷、柑橘、香蕉等含铜量比较丰富,北方人到南方旅游,在游览时常买点新鲜水果吃吃,则能使体内锌、铜的比值合理,减少肝脏疾病与冠心病等症的发生。

内陆高山地区的居民容易缺碘,易患甲状腺肥大症及甲亢。到海边城市去旅游,多吃一些海产品,比如紫菜、海带、淡菜、开洋、虾皮,并买些回去让家人品尝,可使家人增加碘的摄入。而克山病流行地区的居民,到外地旅游、居住,常吃外地食品,可补充体内缺乏的硒元素,减少克山病的发作。

同样的粮食、水果、蔬菜、瓜类在不同的地区生长,含有的微量元素都不同。

喜欢旅游的人,不仅在主食、副食上能摄入更丰富的微量元素,而且还能从酒、茶等土特产副食品中补充到人体在本地所缺的微量元素。

所以,可以这样说,旅游不仅从精神上调节身心健康,而且从食物上补益肌体,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合理饮食“吃”掉青春痘

青少年进入青春发育期时,不少人会在面部、胸、背、肩等部位,长出一些圆锥形的小红疙瘩,有的尖端还长有一个黑头。这就是痤疮,俗称青春痘,通称粉刺;长在男生脸上的,也有叫酒刺的。原本光洁的脸上,突然出现这许许多多的小红疙瘩,叫人很难接受,特别是爱美的女生,别说有多难为情。

其实,青春痘的出现,从内因上讲,是青少年到了身体发育期,内分泌旺盛,加之消化不良、便秘等原因而引起;从外因上讲,与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有关,例如有些青少年,平时喜食油炸食物与奶油制品,又喜欢香辣、富有刺激性的菜肴及酒等,刺激皮脂腺分泌,使皮脂排泄不畅,阻塞毛孔,便形成了青春痘。

除上述因素以外,甜食亦易引起青春痘。有些青少年特别爱吃巧克力、冰淇淋、果汁、含糖分高的水果如香蕉等;还有的人喜欢以可乐等饮料解渴,摄入较多的糖分,而糖分是高热量的,容易引起“内热”。

按照祖国传统医学的观点,青春痘患者大多是由内热湿邪引起,故饮食宜选择具有清热润燥、健脾利湿作用的食品,如鲫鱼、黑鱼、鸭肉、泥鳅、冬瓜、瓠子、丝瓜、马兰头、金针菜、米仁、赤豆、白扁豆、山药、黄瓜、荸荠,等等。关于它们的食疗作用,择其一部分介绍如下:鲫鱼:有健脾利湿功效,青春痘患者宜常食。《本草经疏》认为鲫鱼能“主诸疮久不瘥”,并说“鲫鱼调胃实肠,与病无碍,诸鱼中惟此可常食”。

泥鳅:性平,味甘,既能补中气,又可祛湿邪,急慢性皮肤湿疹(包括青春痘)者食之最宜。《四川中药志》载:“利小便,治皮肤瘙痒,疥疮发痒。”

绿豆:性凉,味甘,有清热、祛暑、利水、解毒的作用。古代医家认为它可以“治痘毒”、“疗痈肿痘烂”等皮肤疾患。

丝瓜:性凉,味甘,皮肤湿疹(包括青春痘)者宜常食之,可以起到清热、凉血、解毒的效果。《医学入门》中介绍:“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痛,疔疮。”上述皮肤病,多因湿热为患,同皮肤湿疹一样,食用丝瓜,均能起到去湿热、解湿毒的作用。

马兰头:性凉,味甘,有凉血、清热、利湿、解毒的作用。《本草正义》认为,马兰头“最解热毒,能专入血分,止血凉血,尤其特长”。所以湿疹(包括青春痘)患者食之最宜。

按照祖国传统医学的观点,青春痘患者不宜食用下列食物:糯米(滋腻黏滞,生湿热)、羊肉(性热)、鸡肉鸡蛋(多食生热动风)、螃蟹(此物极动风,会加重瘙痒,现代医学谓之‘过敏’)、虾(发风动疾,现代医学谓之‘过敏’)、带鱼(发疥,动风,现代医学谓之‘过敏’)、鲳鱼(同前)、黄鳝(同前)、茄子(‘发物’食品)、雪里蕻菜(同前)、葱(同前)、香菜(同前)等。

此外,青春痘患者还应忌洋葱、胡椒、辣椒、茴香、花椒、桂皮、韭菜、竹笋、蘑菇、包头鱼、海带、淡菜、紫菜、大枣、桂圆、荔枝、蜂蜜、蜂王浆、猪头肉、肥猪肉、公鸡、白酒、人参、黄芪、银耳,等等。

祖国传统医药,总结了国人五千年以上的防病治病经验,当可作为我们防治一切疾病(包括防治青春痘)的借鉴。

按照现代医学观点,青春痘患者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低糖水果、新鲜的多纤维蔬菜,少吃高脂肪(油炸或含奶油)的食品,少吃含有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生活起居要有规律。

如果将上述两种观点加以比较,我们便会发现:现代医学和祖国传统医学的观点和主张几乎完全是相吻并一致的,可谓殊途同归。

合理饮食配合治疗,才是治愈青春痘的正确途径。

世上真有人参果

吴承恩在《西游记》一书中,写了猪八戒偷吃人参果的一段趣事,人们都把这当神话看。其实,世上确有人参果。在宋代学者洪迈所着的《夷坚志》一书中,有一篇名叫“青城老泽”的文章说,四川青城县(今灌县东南)外80里,南宋时有一个老人村,关寿卿与朋友七八人往游,在一老翁家求食宿。老翁“设麦饭一钵,菜羹一盆”,一会儿“蒸一物如小儿状,置于前,众莫敢下箸,独寿卿擘食少许”。老翁说,我储藏这一味东西,已经60年,打算年老力衰时吃,今天遇到你们这些贵客,不敢藏私自爱,所以贡献出来,可是大家却不敢吃,这是为什么?

说罢,便拿起来全部吃光,并说“此松根下人参也”。从医药的角度看,这应该是属于人形茯苓,茯苓是一种带补性的中药材,常长在松树根下,生长期可达几十年。洪迈的《夷坚志》,成书比《西游记》早三百多年,可能吴承恩是受此启发而在《西游记》一书中写下人参果一段吧。

其实,真正的人参果学名叫艳果,又称金参果,是茄科多年生半木质草本植物。其果色泽金黄或白色,形呈椭圆形或陀螺形,单果最大的达半公斤左右,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浆果。其果肉味香汁甜,爽口之至,可以生食,也可炒、拌、做汤及制作饮料和罐头。此果原产南美洲,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从新西兰引入,而浙江省永嘉县又于1998年从云南省农科院思茅分院引进种苗,现已喜结硕果,开始上市,杭州的一些超市及水果店亦偶能见到。

吴承恩在《西游记》一书中所写的人参果,是乔木,倒是像原产非洲、现在两广地区与云南等地栽培的一种人心果。人心果树为常绿乔木,树高荫密,果实呈纺锤形,富含糖分和各种维生素。它的形态远看似“小儿”挂树上,符合猪八戒上树偷吃及孙悟空用棍敲打的铺张情节,而真正的人参果如前所述却是草本植物,高度只有50厘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