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金融学基础联考重点、难点及模拟考场
13510700000057

第57章 国际资本流动(3)

②折算风险(translation risk):又叫会计风险,是经济主体对资产负债表进行会计处理时,在将功能货币转换成记账货币时,因汇率变动而可能引起的账面损失。

③经济风险(economic risk):又称经营风险,是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通过影响企业生产的销售数量、价格、成本,引起企业未来一定期间收益或现金流量减少的一种潜在损失在这里,收益是指税后利润,现金流量是收益加上折旧额。这是用来衡量企业最关心的获利状况的两个常用指标。

(3)外汇风险的管理

①对交易风险的管理

第一,交易主体选择适当的合同货币。

在进出口货款计价时,一半用硬币,一半用软币,使不同货币的急升急降的风险得以缓冲抵消,使双方互不吃亏。

外币有软、硬货币之分,硬币的汇率比较稳定且汇率具有上浮的趋势,软币的汇率不稳定且汇率具有下浮的趋势。涉外经济主体在对外交易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计价货币,可以有效地防范外汇风险。

一般说来,选择计价货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选择国际上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在外汇收付中,争取付汇用软货币,收汇用硬货币。

出口商向国外出口商品的计价货币一般有三种选择:以出口商本国货币计价;以进口国货币计价;以该商品的贸易传统货币计价。一国的进出口商品均以本币计价,由于不涉及货币兑换问题,可免除外币与本币价格比率的波动,减缓外汇风险,但这有赖于商品市场情况,若为买主市场,则易争取;如为卖主市场,则不易实现。

第二,净额结算(metting)。

净额结算又称冲抵,指跨国公司在清偿其内部贸易所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时,对各关联企业的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进行转划与冲销,仅对净额部分进行支付,以此来减少暴露性的现金流动。

第三,配对管理(matching)。

配对作为一种使外币流入(收入)与外币流出(支付)在币种、数额和时间上相互平衡的机制,既可运用于跨国公司内部资金往来,亦适用于公司与第三方的交易结算提前于延期收付款。配对管理分为自然配对与平行配对两种,自然配对是将某种特定的外币收入用于该种货币的支出,这样就没有必要进行外汇买卖,在节约银行手续费和买卖差价的同时,又可抵消汇率变动引起的外汇损益。平行配对则以收入与支出不是同一币种为特征,但这两种货币间的汇率通常是固定的或呈稳定的正相关关系,朝着同一个方向运动。

第四,定价政策(pricingpolicy)。

通过变动价格来抵消汇率变动对跨国公司利润水平的影响。包括出口加价保值法、进口压价保值法等,还可以使用一揽子货币保值法,就是选择多种货币对合同货币保值,即在签订合同时,确定好所选择的多种货币与合同货币之间的汇率,并规定每种所选货币的权数,如果汇率发生变动,则在结算或清偿时,根据当时汇率变动幅度和每种所选货币的权数,对收付的合同货币金额作相应调整。

第五,提前与延期收付(leading&;lagging)。

提前或延期收付法是指在国际收付中,根据预测的计价货币汇率变动趋势,提前或延期收付外汇款项,以达到消除或减少外汇风险目的的一种方法。

如果预测计价货币汇率将下降,对于出口商或外币债权人,应争取提前收汇,以避免计价货币贬值带来的损失;而对于进口商或外币债务人,则应尽量推迟付汇日期,以获取计价货币贬值带来的收益。如果预测计价货币汇率将上升,对于出口商或外币债权人,应尽量推迟收汇日期,以获得计价货币升值带来的收益;而对于进口商或外币债务人,则应争取提前付汇,以避免计价货币升值带来的损失。

这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一般多用于跨国公司内部。

第六,借款与投资。

创造与未来外汇收入或支出相同币种、相同金额、相同期限的债权与债务。其中借款用于有未来外汇收入的场合,投资用于有未来外汇支出的场合。

具体操作是:出口商签订合同后,可以从银行借入一笔与未来外汇收入相同币种、相同金额、相同期限的款项,并将这笔借款在现汇市场上卖出,换成本国货币,当这笔借款到期时,以当日所收进的外汇偿还。进口商在签订合同时,提取金额相同的外汇,然后将这笔外汇投资于货币市场,如购买国库券定期存单、商业票据,其投资期限与未来外汇支出的期限相同。

第七,借款-现汇交易-投资。

这是一种将借款、现汇交易和投资综合运用的方法。具体操作是:进口商(或债务人)在签订合同时,当即从银行借入一笔本国货币,其期限与未来外汇支出的期限相同,其金额按现汇汇率折算后与未来外汇支出的金额相等(借款)。然后,以所借本币再买进外汇(现汇交易),并将该外汇投资于交易对方所在国的货币市场,投资期限与未来外汇支出期限相同(投资)。到结算日或清偿日时,投资亦到期,便收回外汇投资,用于偿还出口商货款,同时偿还银行的本币借款。

第八,外汇票据贴现。

这种方法既有利于加速出口商的资金周转,又能达到消除外汇风险的目的。出口商在向进口商提供资金融通,而拥有远期外汇票据的情形下,可以拿远期外汇票据到银行要求贴现,提前获取外汇,并将其出售,取得本币现款。

此外还有远期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利率与货币互换。

②对折算风险的管理

第一,对折算风险的管理,通常是实行资产负债表保值。这种方法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上以各种功能货币表示的受险资产与受险负债的数额相等,以使其折算风险头寸(即受险资产与受险负债之间的差额)为零,只有这样,汇率变动才不致带来任何折算上的损失。

第二,远期合约保值。通过创造一笔具有抵消效应的外币资产或负债降低会计风险。

第三,风险对冲。包括配对与搭配法,主要是用于创造外币资金头寸来冲销原先头寸。通常,货币风险对冲有三种方法:一是用一种货币的空头抵消同种货币的多头;二是对两种有高度正相关性的货币,用一种货币的空头抵消另一种货币的多头;三是对两种负相关的货币,以它们的空头或多头互相抵消。

③对经济风险的管理

经济风险涉及生产、销售、原料供应以及区位等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因此,对经济风险的管理应从全局进行考虑。经济风险的管理,是针对预料之外的汇率变动对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采取必要的措施。在避免经济风险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营多样化。第二,融资多样化。

2.利率风险管理

(1)利率风险的含义及表现

利率风险是由于市场利率的变动给银行、企业或个人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从企业角度看,利率风险主要体现在由于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导致企业筹资成本发生变化。

当市场利率上升时,企业的借款成本上升,从而造成它的生产成本上升,而市场利率下降则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2)利率风险的防范对策

就融资企业而言,可采取的防范利率风险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项目盈利能力与贷款利息偿付的分析与测算。融资企业首先应对融资项目的盈利和利息偿还能力进行科学的分析、测算,并保留足够的余地,以避免由于利率的变动带来的融资成本提高的风险;其次,融资企业应尽力争取各种优惠利率贷款,如政府“出口信贷”、世界银行及亚洲开发银行的低息或无息贷款。

②合理安排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在融资项目中的比例结构。

③运用金融交易。通过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权和利率期货等金融工具来管理利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