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金融学基础联考重点、难点及模拟考场
13510700000055

第55章 国际资本流动(1)

【本章重点】

1.掌握债务危机与货币危机的衡量指标、产生的原因、防范与控制的措施。

2.掌握国际融资、国际资金管理以及外汇风险、利率风险,政治风险和国家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

债务危机与货币危机

(一)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

1.国际债务的衡量指标

(1)偿债率指标

偿债率指标是指外债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当年外汇收入之比,也是从静态衡量资源转换能力对外债的承受能力。该指标应控制在20%以内为宜。用公式表示:

偿债率=本年度还本付息额/本年度外汇收入总额×100%

(2)负债率指标

负债率指标是指外债余额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之比,从静态衡量生产对外债的承受能力。

这一指标衡量一国对外资的依赖程度或从总体上考察该国的债务风险。如果负债率不高于10%就是安全水平。一般负债率最高不能超过20%,否则就会超过本国经济的实际承受能力。用公式表示:

负债率=外债余额/国民生产总值×100%

(3)外债余额与GDP比率

以前负债是外债余额与GNP之比,现在较多用外债余额与GDP之比。

(4)短期债务比率

短期债务比率是指短期外债占全部债务的比例。由于短期债务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因而短期外债不宜过多,其比值一般为20%~25%。

(5)其他债务衡量指标

例如,一国当年还本付息额对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其参考值为5%;外债总额与本国黄金和外汇储备额的比率,一般应控制在3倍以内。

2.债务危机的状况和特点

(1)国际债务危机的状况

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在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是迄今为止影响面最广、最深刻、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债务危机。

1981年3月,当波兰政府宣称无力偿付到期外债本息时,国际金融界并未给予足够重视,而仅仅将其视为发生在低效率的计划经济国家中的局部问题。1982年8月,墨西哥政府首先宣布无力偿还到期债务,随后,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智利等拉美国家纷纷跟进,一场席卷全球的债务危机爆发。这场债务危机对债权人和债务人造成了沉重打击,尤其是严重拖累了债务国的经济发展,其影响持续了近10年,以至于20世纪80年代被称为拉丁美洲“失去的十年”。同时,这次债务危机爆发后,迅速蔓延到全球50多个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持续了近20年,对国际金融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特点

①债务规模巨大且持续增长;②债务结构不合理;③卷入危机的国家之多、涉及面之广为历史所罕见;④债务的地区和国家高度集中(大部分集中在拉丁美洲和非洲)。

3.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

(1)最初的援助措施——紧急融资和共同贷款

债务危机爆发后,债权国为1982-1984年的债务政策制定了一个基本模式,即由工业国政府、国际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协调制订一揽子贷款计划,使债务国能恢复支付。标准的债务安排是:重新安排本金偿付时限,提供新贷款以弥补到期利息的部分支付。本金偿付的重新安排只是使债务国推迟2~3年偿付本金。

采取共同贷款策略基于以下考虑:

①多数债务国只是面临临时性的流动性问题,而不是持续的偿债能力不足,一旦世界经济走出衰退,则债务国出口将会增加,收入增加。

②如果在共同贷款的帮助下,债务国可以履行其债务,则今后他们将享有偿债信誉,这使他们能重新进入国际金融市场获得自愿贷款。

(2)贝克计划

贝克计划是美国前财政部长贝克于1985年10月在IMF和世界银行第40届年会上提出的一个方案。其主要内容是:

①商业银行和债务国举行谈判和重新安排债务;

②国际金融机构增加对债务国的贷款;

③促进债务国市场取向的改革,如对公共企业私有化,以减少政府负担;

④继续在资金援助、政策咨询等方面加强与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协作,发挥关键性作用;

⑤对15个重债国,在1986-1988年由大商业银行提供200亿美元贷款,由官方机构提供90亿美元的贷款。

贝克计划有三个特点:一是强调债务国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增长率;二是强调债权国、债务国、商业银行和国际金融机构的能力协作;三是规定一个固定的贷款数额。由于在具体实施中存在很多问题,从未正式被官方采纳。

(3)布雷迪计划

布雷迪计划由美国前财政部长布雷迪于1989年3月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经济研讨会上提出,是贝克计划的延伸和发展。主要内容包括:

①债务国应继续实施以长期经济增长导向的调整改革,并采取措施来鼓励外逃资本的调回。

②多方减免债务国的债务负担,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债权国政府应为削减债务本息提供资金支持。

③债务国政府和国际商业银行应继续对各自的债权进行重新安排,并继续为正在实施全面调整计划的债务提供新贷款。

与贝克计划不同,布雷迪计划将债务政策的重点从贝克计划的“增加新贷”转移到“宽减原有债务和偿债开支”,并且承认国际债务问题是债务国偿付能力的危机,而非暂时的资金周转失灵。提出减免债务,主张把削减债务本息放在首位,而不是以往所主张的借债还债。还提出了宽减债务的基本原则:凡坚持进行经济改革的债务国可以受惠;债权人减免债务完全自愿,不强迫减免;按个案处理;债务国在减少旧债的同时,仍需注入新的资金,以促进经济发展。所以,该方案受到了债务国的较普遍欢迎。

4.国际债务危机的启示

(1)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采取稳健的经济政策。在生产力没有得到真正发展的情况下,长期推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和外向型经济政策,企图通过大规模借用外债来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必然要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

(2)要根据本国的外债承受能力,适当地控制外债规模,保持外债的合理增长。国际上公认的债务规模的合理指标是负债率为20%以下,债务率为100%以下,偿债率为20%以下,短期外债的比率为25%以下。

(3)合理利用外债,提高外债的使用效率。

(4)完善外债管理制度,加强对外债的监督和管理。

(二)货币危机

1.短期资本流动与投机性冲击

(1)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特点

短期资本会受到短期内的投资收益与风险因素的影响,因此,短期资本有以下特点:一是对经济的各种变动极为敏感,资金流动的反复性大,具有较强的投机性;二是受心理预期因素的影响非常突出。

(2)投机性冲击

国际投机性资本或游资,是那些没有固定的投资领域,为追逐短期高额利润而在各市场间频繁移动的资本。投机者根据对汇率变动、利率变动、证券价格变动、金价或特定商品价格变动的预期,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大规模进行买空或卖空等交易,大幅度改变资产组合,并通过影响其他资产持有人的信心,导致供求不平衡的市场价格面临更大的变动压力或导致市场价格的更大不稳定,以创造获取短期高额利润的机会。这种突发性的扰动市场行为即投机冲击。

2.货币危机

(1)货币危机的含义

货币危机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来看,货币危机是指一国货币的汇率在短期内波动超过一定幅度。而狭义的货币危机主要是指在固定汇率制下,市场参与者对一国的固定汇率失去信心的情况下,通过外汇市场进行抛售等操作,导致该国的固定汇率制度彻底崩溃、外汇市场持续动荡的带有危机性质的事件。

货币危机发生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由政府扩张性政策导致经济基础恶化从而引发投机冲击引起的;第二种是在经济基础比较健康时,主要是由心理预期作用而带来投机冲击引起;第三种是因其他国家爆发的货币危机的传播而引起。

(2)货币危机发生的原因:货币危机的三代模型

①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克鲁格曼危机理论。

其基本思想是:固定汇率制下政府主要经济目标之间存在的冲突和矛盾将最终导致固定汇率制度无法维持而崩溃,特别是政府追求过度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导致经济基本面恶化,是引发对固定汇率发动投机性冲击,从而发生货币危机的主要原因。

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克鲁格曼,克鲁格曼模型对货币危机的分析具有以下特点:

在货币危机成因上,认为货币危机发生是由于政府宏观政策与固定汇率的维持之间的不一致引起的。这一分析将国际收支问题视为货币供求的自动调整过程,国内信贷扩张是导致储备流失的最重要原因,因此是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将经济推向货币危机中。

在危机发生机制上,强调投机性冲击导致的储备下降至最低限是货币危机发生的一般过程。

在政策含义上,这一模型最主要的结论是: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防止货币危机发生的关键。

②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预期自我实现型模型。

其基本思想是:货币危机的发生不是由于经济基本面的恶化,而是由于贬值预期带来的投机性冲击引起,是贬值预期自我实现的危机。从理论上讲,当投机攻击爆发后,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利率以抵消市场的贬值预期,吸引外资获得储备来维持平价。但是,如果提高利率维持平价的成本大大高于维持平价所能获得的收益,政府就会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反之,投机者是否继续攻击也视攻击对投机者带来的成本收益而定。

第二代货币危机的特点是:

货币危机发生的隐含条件是宏观经济中多重均衡的存在。这种多重均衡既可能是一种“好的均衡”,即预期贬值为零,汇率稳定;也可能是另外一种均衡,即政府不断提高利率以维护平价直至最终放弃平价,允许汇率自由浮动。后一种均衡就是所谓的货币危机。

政府为抵御投机冲击而持续提高利率直至最终放弃固定汇率制就是货币危机。

货币危机发生的根源不在于经济基础,而是由于市场投机者的贬值预期。这一预期通过名义利率机制发挥作用,最终迫使货币当局放弃固定汇率制,使这一预期得到实现。

防范货币危机发生的主要政策措施是提高政府政策的可信性,换言之,就是提高政府放弃固定汇率制的成本。

③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货币危机新论。

道德风险论

在金融危机中,“道德风险”表现为政府对存款者所作的担保(无论是明显的还是隐含的)使金融机构进行风险很高的投资行为,造成了巨额的呆坏账,引起公众的信心危机和金融机构的偿付力危机,最终导致金融危机。麦金农和克鲁格曼是这一观点的重要代表。根据该理论,危机的发展包括以下几阶段:

第一,金融机构在隐含担保的条件下进行投资决策。假定市场上有两种成本相同(例为90万美元)的项目可供金融中介选择:第一个项目的回报率是确定的,假设为107万美元;第二种项目具有风险性,如果成功,项目就能产生120万美元的收益;但如果失败,则只能收回80万美元。假定成功和失败的概率都为50%,预期收益就为100万美元(120×50%+80×50%=100)。很明显,风险中性的投资者根据预期收益的大小偏好第一种投资项目。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它在成功的时候将得到超额收益(即在最优的情况下得到120万美元的回报),但如果失败,损失的并不是其自有资金,而是将资金存放在金融机构的存款者,因此,金融机构会选择风险较高的投资项目(即第二种项目)。

第二,尽管金融机构进行了扭曲的投资决策,但由于隐含担保的存在,人们仍然放心地将资金贷放给这些机构,进一步激发了金融中介的过度借贷。使各种资产价格迅速上涨,引起了整个经济的“投资”热潮,“金融泡沫”由此产生。

第三,在泡沫经济持续了一段时间后,金融机构对资产价格上涨而形成的“良好”财务状况开始关注和警觉。这种警觉渐渐演变为普遍的金融恐慌,高风险的投资项目出现漏洞,泡沫开始破裂,资产价格下降,金融机构的偿付力问题很快蔓延开来,金融体系崩溃,金融危机爆发。

道德风险论的结论是:政府的隐含担保导致的道德风险是引发危机的真正原因,货币价值的波动只不过是危机的一个表现而已。但是,如果政治或经济制度向有利的方向发展(或人们这样预期时),道德风险的危害性就会被削弱。

基本因素论

基本因素论是最经典、最古老的金融危机理论之一,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理论界对传统的基本因素论进行了修正,添加了一些新的因素,增加了它的解释力。多米尼克·萨尔瓦多和考赛提等学者是这一学说的重要代表。基本因素论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一国的基本面因素是决定危机是否会爆发的最关键的因素,也是导致危机蔓延和恶化的根本原因。

第二,基本因素的恶化包括外部不平衡(经常项目赤字、实际汇率升值)和内部不平衡(金融体系的不健康运行、政府为了援助不良贷款而产生的巨额隐含财政成本和相对较低的外汇储备)。它可以用一个由多重宏观和金融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并可根据指标体系的数值变化预期危机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