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金融学基础联考重点、难点及模拟考场
13510700000043

第43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本章重点】

1.掌握通货膨胀的成因理论。

2.熟练掌握通货膨胀的效应,通货膨胀的治理。

通货紧缩

(一)通货紧缩的定义

通货紧缩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币值不断升值的货币现象。既然,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一种货币现象,因此通货膨胀的指标同样适用于通货紧缩。

(二)通货紧缩的原因

导致通货紧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经济周期。通货紧缩往往和世界性经济周期发展密切相关。当一国经济处于繁荣、高涨阶段时,也意味着衰退、萧条时期临近的可能,一旦经济由繁荣走向衰退,必然出现生产能力过剩,商品供过于求,从而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降,与经济衰退相伴随的通货紧缩便发生了。

(2)货币政策。当通货膨胀问题得到解决以后,如果中央银行继续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就会引起货币供应不足,市场上商品供求失衡,出项“过少的货币追逐过多的商品”的现象,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导致通货紧缩。

(3)财政政策。政府为了防止通货膨胀或为了降低财政赤字,采取了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大量削减公共开支,减少转移支付,从而减少了社会总需求,加剧了商品和劳务的供求失衡,导致通货紧缩。

(4)科技创新、生产力水平提高。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生产能力过剩,在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下跌不可避免。如果这种过剩的生产能力不能及时消耗,那么,物价下跌的趋势也会持续下去,通货紧缩必然发生。

(5)汇率制度。如果一国采用钉住强势货币的汇率制度,本币汇率高估,会导致出口下降,一方面增加国内市场商品供给,另一方面加剧国内企业的经营困难,促使消费需求趋减,使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引发通货紧缩。

以上只是引起通货紧缩的一般原因分析,具体到一国或地区,还应结合该国或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进行具体分析。

(三)通货紧缩理论

1.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是指导各国解决通货紧缩问题的理论和思想基础。它从分析有效需求出发,认为失业和危机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所谓有效需求不足,就是社会对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简单地说,就是购买和支付能力不足。

当经济衰退,特别是在严重衰退时,企业家的利润预期非常之低,以至于任何正利率都显得太高,因此,通过放松银根、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来抑制衰退,效果不会明显,只有通过增加政府开支来增加有效需求。

2.奥地利学派经济周期理论

该理论认为,通货紧缩并不是独立形成的,而是由促成经济萧条的生产结构失调所引起的。因此,通货紧缩是一种派生的过程。应结合其经济周期理论来理解其通货紧缩的理论观点。

该学派的核心观点是:信贷扩张和货币的注入通过影响相对价格和所谓生产的时间结构来影响经济的实际运行,使资源加速从最近的生产环节(消费品)转向最远的生产环节(投资品)而重新配置。然而这种过程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迟早会出现危机。

3.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该理论的发生机制可表示为:经济一开始处于繁荣时期→企业大量借债→债务比率上升,产生过度负债→银行开始进行债务清算→销售困难→存款货币增长速度和货币流通速度下滑→物价总水平下降→净经营资产更大幅度的下降→企业亏损→产量和劳动力就业数量减少→悲观情绪蔓延→窖藏货币和货币周转速度更大幅度的下降→物价总水平继续下降。

4.货币主义的分析

货币主义的核心观点是:货币对于经济活动是重要的。关于货币存量与价格变化的相互关系,货币主义的论点是:货币存量的大幅度变动是一般价格水平大幅度变动的充分必要条件。

其发生机制可表示为:中央银行实行货币紧缩的政策→货币的边际收益上升→人们将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转换成货币资产,直到资产组合中各资产的边际收益率相等→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价格下降。

货币主义的政策处方是:为了避免大规模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必须使货币供给的增长率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上,即货币政策的“单一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