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育创新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13510600000039

第39章 英语专业毕业生社会适应性调研报告(1)

周汶、沈乐敏、牟微微

为进一步优化外语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英语人才,我院于2008年暑期组成了“走进企业,倾听业界声音”调研小组,从2004-2007届763名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中抽取80名(约10%)作为调研对象,对毕业生及其所在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征询他们对母校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以及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及建议,同时也尝试了解企业对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意见。

一、外语学院历届毕业生情况调查

英语专业是高校众多学科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专业,也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如何根据当今时代要求构建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专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对当前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进行重新审视和理性思考,是高校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21世纪是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世纪,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文化的相互融合,英语作为国际上使用最普遍的语言,其重要地位也越来越明显。在这一背景下,高等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有了新的要求,英语人才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其中创新已成为素质教育中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然而如何加强高校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高校英语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提到重要的高度,传统的英语教学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学生个性、潜能的充分发展。因而,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挖掘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已成为一个必须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从实际角度出发认识并逐步解决这一问题,学院在暑假期间对历届毕业生进行调查访问,围绕着毕业生工作与英语本专业情况展开调查,具体涉及毕业生单位属性、目前工作满意度、目前工作最满意的因素、从事的工作是否与本专业对口、月收入、工作中所取得的荣誉、工作态度、胜任程度、外语应用水平、继续学习、学习目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是否合理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毕业生工作基本情况

在接受调查的80人中,有16%从事教育职业(职高及以上),30%在外资合资民营企业工作,其余54%的毕业生从事外贸工作。

在接受调查的毕业生中,除个别(有1人)对目前工作不满意外,其他都表示较满意,这也包括1名在高校当老师的毕业生对其目前的职业感到非常满意。当然,这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涉及以下几种类型:(1)单位性质与规模。(2)单位文化及激励机制。

(3)薪酬与福利。(4)培训及提职、晋级机会。(5)单位效益与发展潜力。(6)专业对口。

(7)领导重视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8)有较好的发展前景。28%的毕业生认为单位文化及激励机制是其最满意的因素,24%的人则认为工作单位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是其中的原因,单位性质与规模占20%,另外单位薪酬与福利、单位效益与发展潜力、专业对口、领导重视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分别占4%、4%、16%和4%。

此外,在调查中发现,除从事教育、翻译行业的毕业生其大学所学专业与工作完全对口外,从事外贸或其他工作的受调查者表示,其专业知识有运用但不太对口。这一结果也是意料之中,因为从事外贸工作的人员主要看重的是一个人的交际水平和处理事务的能力,而语言应用相对教育与翻译行业要求较低,能够与外方客户顺畅地交流即可,一般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都能很好地胜任。

(二)毕业生工作能力及胜任程度

在接受调查的毕业生中,所有人都能胜任目前的工作,其中12%的人表示能很好胜任,并游刃有余。虽然只有极个别人(8%)在工作期间取得单位内部奖项,但都能做到爱岗敬业,态度端正,责任心较强。走访调查中,不少公司人事主管反映,近几年他们经常面临员工的频繁跳槽问题,也许有单位本身的原因,但对很多大学毕业生的诚信忠诚程度都表示怀疑。因此,在应聘过程中,他们就非常看重应聘者的个人品行,往往将其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各方面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我院毕业生都能理智地对待自己选择的第一份职业,并能摆好心态,从容应对将会遇到的问题。

针对英语专业的语言应用能力,绝大多数能够在工作中应用自如,其中65%的人语言应用水平较高,在工作中能够充分利用语言优势,处理日常事务,并且所有的毕业生都能积极应对工作中的困难,按规程办事,能有新的思路与想法,努力调整自身,使工作变得更有活力。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寻求更好的发展,有32%的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继续攻读更高学位,英国各大名校就是他们的目标。除自费攻读更高学位外,也有16%的人课外自学一些相关课程,不断“充电”,以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发展。

(三)学校求学经历对个人目前工作的影响

60%的毕业生认为学校的求学经历对目前工作有较大的影响,如果没有在校期间对专业知识的积累以及社会活动的参与,工作的适应能力就会相对减弱。其中,在校期间所学知识或能力对他们工作最有帮助的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本专业专业课知识和英语知识(100%),社会实践(24%),学生干部工作(20%)。

在调查过程中,有部分从事外贸工作的毕业生表示,工作中对英语运用不会很难,一般情况下日常对话都比较简单,但还需要掌握专业术语。比如,某公司以塑料盘出口为主要业务,就应该对塑料盘的品种、所用材料、性价比等相关用语非常熟悉,所以在具体应用中实际操作能力比较重要。此外,交流能力也占相当大的分量,鉴于此,在校期间的假期社会实践以及班干部工作对一个人这方面的能力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而,大部分毕业生(57.5%)认为如果再有一次本科学习的机会,他们最想改善的是积极参加学校活动,锻炼人际交往能力,更好帮助现有工作的开展,而另外25%的人则表示要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四)对外语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各项能力的基本评价

调查问卷显示,受访者对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各项能力的基本评价各不相同。在十一项选择中,他们较为一致地认为,培养的毕业生在组织协调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方面有所欠缺,而在管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上较强。对于专业基本知识掌握能力、文字操作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这四方面,调查的这些毕业生都有各自的看法。他们认为,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学习都比较认真,因为专业的缘故,长时间的语言课程使部分学生对掌握其他知识的能力减弱,此外,考级的压力使一部分语言基础薄弱的同学异常沮丧,想要学好却偏偏不能学好的内心感受很容易导致他们的消极情绪,从而产生恶性循环。因而,调查者对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存在的最大欠缺总结为三大方面:一是知识面不够宽;二是创新能力欠佳;三是学习、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够。事实上,这一情况也是英语专业学生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因为专业的语言学习不同于业余的学习,这过程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仅要掌握语言的基本运用,到高年级阶段还需学习英美国家的概况、文化、文学、报刊,甚至是更高深的语言学、词汇学等,语言基础、基本功的参差不齐使部分同学倍感压力,在基础未打扎实的情况下提升到更高层次是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因而,有些学生就开始松懈乃至有放弃的念头,这往往明显地体现在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上。

二、企业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评价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我们从所抽样的50家企业回收45份问卷,回收率为90%。

本次问卷调查,事业单位占5%、外贸企业占59%、船务(货运业)占18%、金融业9%、教育业占9%。我们设计了两份问卷,一份问卷从企业对万里学院毕业生的评价出发,要求各企业从用人的实际出发,客观评价我院学生,以作为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与改进教育教学的依据。第二份问卷从企业本身工作中需求的英语人才出发,征询企业对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的调研得到了各企业的积极配合,调研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我院英语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和岗位

问卷调查:第1题所调查的就是我院英语专业毕业生在企业所担任的工作与岗位。67%被安排在进出口部门,58%被安排在客户服务部门,56%被安排在对外销售部门,51%被安排在船务、货运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