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指数的建构影响与传播:以浙江义乌为例
13509000000003

第3章 绪论(2)

二、对浙江专业市场指数研究

1.统计学语境中的指数基本意义

统计指数也称经济指数,简称指数,是一种对比性的分析指标,具有相对数的表现形式。从对比的性质来看,统计指数通常用于不同时间的现象水平的对比;除此之外,也用于不同空间(如不同国家、地区、部门、企业等)的现象水平的对比,或者是现象的实际水平与计划(规划)目标的对比。

指数编制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拉氏指数,拉氏指数是法国经济学家拉斯贝尔于1864年首先提出的。他主张无论是数量指标指数还是质量指标指数,都采用基期同度量因素(权数)的指数。

二是以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以报告期成交同度量因素为权数的指数,由德国的派许提出,称为派许指数。目前世界上大多数股票指数都是派许指数。

由于拉氏指数和派许指数在同度量因素的选择上差别较大,直接导致两者编制的指数差异,而费雪指数则努力减少和调和这种差异。费雪指数是美国统计学家欧文·费雪(IrvingFisher)于1911年提出的。费雪指数是指拉氏指数和派氏指数的几何平均数,主要用于对指数公式的测验,以及调和拉氏与派氏两种指数的矛盾,又被称为“费雪理想指数”。费雪还提出了评价指数优劣的三项测验标准:

·时间互换测验标准。报告期对基期的指数和基期对报告期的指数的乘积应等于1。

·因子互换测验标准。物价指数和特量指数的乘积应等于其总量指数。

·环比指数的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指数。

由于极少的综合指数能够通过费雪提出的测验标准,而费雪提出几何平均的指数公式可以通过前两项测验,因此费雪将其称为理想公式。

费雪的价格指数在一些国际对比中应用较多。例如不少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是借用价格指数,运用货币购买力平价指数法计算的;又如联合国编制的地域差别生活费指数,也采用了价格指数公式。但由于费雪指数是拉氏和派氏指数的一种折衷方法,其计算结果往往缺乏明确的经济意义。

2.浙江专业市场指数研究

专业市场指数是浙江专业市场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的标志,从2006年起浙江省龙头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市场开始与国家有关部门合作编制和发布专业市场指数,日前主要有“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中国·柯桥纺织指数”“余姚·中国塑料价格指数”等三种专业市场指数,其中,“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是中国第一个专业市场指数。专业市场指数的编制和发布使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一定程度上有了价格的决定权和话语权,对于中国相关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于专业市场指数研究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对“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的理论研究,但相关文献极少。

蒋剑辉、苏为华(2007年)对“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进行了解读,较全面介绍了“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的编制背景、意义、指数体系的建立及运行。他们认为判断中国小商品市场的综合态势,应该抓住三方面问题:市场价格走势,市场活跃程度,市场经营构成结构性趋向。为此,“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实际是构建了一个由“价格指数体系”“景气指数体系”和“单独监测指标指数体系”三大部分23个分项指数构成的统计指数体系,因此,“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是一个完整的指数体系,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来全面反映义乌小商品市场行情。“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不只是关注市场价格态势,更关注市场整体的景气状态。

景气指数并不是采用传统的主观景气调查方式计算,而是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式计算,综合的内容兼顾了客观调查指标(规模类和效益类)与主观感受指标(信心类),从而使指数内容更加全面。郑勇军、孙宁(2006年)重点分析了“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对于义乌市场、对全国乃至全球小商品贸易的作用和影响,认为在某一商品市场领域建立价格指数,并对国际市场产生影响,是一个国家拥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该指数的编制对我国在小商品市场领域确定定价权,主导世界小商品批发、库存、物流等确立和巩固中国日用消费品制造中心地位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我国专业市场功能创新和加快推进国际化的重大举措。

经京璐(2007年)则对“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运作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提出应从提高义乌指数的认可度、提高基础数据采集的精确度、开发“义乌指数”相关产品等三个方面促进“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完善发展。因此“义乌·文化小商品指数”构建、影响、传播的研究不仅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现实促进意义,在理论上也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经济学、统计学、传播学等学科体系。

3.文化(创意)产业指数研究

世界上纯粹意义的文化产业指数尚无先例,自20世纪90年代末英国最早提出创意产业概念以来,创意产业就迅速在全世界引起广泛关注。

经过几年对创意产业发展的研究,人们发现,对一国或地区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的描述似乎并不难,难的是对创意产业的要素构成和运行机制的定量分析,因为它将决定创意产业的竞争力。近年来有不少学者致力于创意指数的研究,目前为止,要数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区域经济发展专家理查德·弗罗里达与有关方面于2004年合作完成的《创意时代的欧洲》报告中所采用的“欧洲创意指数”最为典型。“欧洲创意指数”主要由三方面指标构成:“欧洲人才指数”(Euro‐Talent Index)、“欧洲技术指数”(Euro‐Technology Index)、“欧洲包容性指数”(Euro‐Tolerance Index)。

“欧洲人才指数”包括三方面:(1)创意阶层指数,即创意从业人数占整个从业人数的百分比。比较而言,美国拥有最高比例的创意人员,接近30%,比利时、荷兰、芬兰紧随其后均超过28%。除上述各国外,还有英国、爱尔兰和丹麦,这些国家的创意产业从业人数均超过蓝领工人数。然而也并不是所有参与比较的国家都已经成功转型到创意型经济或是以创意为主的就业结构,如意大利和葡萄牙,创意人员的比例均低于15%。

(2)人力资本指数,即25~64岁人群中拥有学士或以上学位的人数比例。

(3)科技人才指数,即每千名工人所拥有的从事研究性工作的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数量。一般而言,创意阶层指数高的国家,人力资本指数和科技人才指数这两项也相应的比较高。

“欧洲技术指数”包括以下三方面:(1)研发指数,即研发支出占GDP比重。(2)创新指数,即每百万人拥有的专利申请量。(3)高科技创新指数,即每百万人拥有的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制药以及航空等高科技领域的专利数。

“欧洲包容性指数”包括:(1)态度指数,即主动或被动宽容的人数占总人数比例。(2)价值指数,即一个国家将传统视为反现代的或世俗价值观的程度,这类指数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得出,其中包括对上帝、宗教、民族、权威、家庭、妇女地位、离婚、堕胎等的态度。(3)自我体现指数,即代表一个民族对待个人权利和自我体现的重视程度,该指数也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得出,包括对自我体现、生活质量、民主、科技、休闲、环境、信任、政治异议、移民、同性恋等的态度。

中国香港和上海等地近年来也开始编制发布创意指数,香港的创意指数包括创意成果、结构/制度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指数等5个方面。上海创意指数体系借鉴了欧美、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再结合中国国情和上海特点设立,由产业规模、科技研发、文化环境、人力资源、社会环境等5方面构成,涉及33个分指标,力求体现中国国情和地域特点。2005年,上海创意指数五大体系中,产业规模指数达107.2、科研发展指数达125.2、文化环境指数为94.4、人力资源指数达105.2、社会环境指数达114.9,综合得出上海城市创意指数为109.1,比2004年提高了9.1%。

第三节 研究基本方法和步骤

“义乌·文化小商品指数”编制既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指数研究,同时又是定量衡量某一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指数,由于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其自身较一般传统产业不同的规律,因此“义乌·文化小商品指数”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统计学、商品学、文化学、传播学等学科理论,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特征。

一、本课题研究运用文献研究、规范分析、对比分析、调查访谈、案例研究等研究手段进行研究。具体有:

1.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是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义乌·文化小商品指数”研究是一项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开创性工作,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基础上,研究编制市场指数的科学方法;深入义乌文化小商品市场进行现场调查研究,根据国际、国内标准以及市场实际,规范文化小商品的统计边界并予以不同层次的分类和权重的确定,规范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传播体系,研究贸易与制造相结合的义乌和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2.比较分析与历史分析上结合的方法。通过剖析并借鉴国际着名指数的编制、传播方法,揭示市场和商品指数其内在规律性,研究“义乌·文化小商品指数”迈入国际着名指数序列的路径;通过对不同时期浙江区域经济与专业市场关系纵向研究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专业市场与文化产业耦合发展的实用结论,进一步说明构建和传播“义乌·文化小商品指数”的意义和价值。

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是研究经济问题的常用方法,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有综合运用,将有助于分析研究经济现象之间的关联性和变化规律。本研究既有对文化产业及其发展、国际着名商品指数等内容的文字性描述论证,也有依赖于各个不同时期产业发展、市场变革的统计数据进行大量定量分析研究,更因为指数本身就要求定量反映说明经济现象变化的情况,显然“义乌·文化小商品指数”的研究过程也是一个定量研究过程。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是:

1.明确“义乌·文化小商品指数”是由价格指数、市场竞争力指数和文化小商品创意指数等组成的指数体系。其中价格指数主要针对在义乌小商品城进行交易的主要文化小商品的价格变化来编制,由此来引导文化小商品的生产规模和价格决策;市场竞争力指数主要反映义乌文化小商品市场的竞争能力、竞争优势及其变化情况,文化小商品创意指数则反映了创意对文化小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影响。

2.在对国际主要商品指数和创意指数进行研究剖析的基础上,根据价格指数、市场竞争力指数和文化小商品创意指数编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按照国际商品分类惯例和中国商品分类标准,并结合义乌文化小商品市场的经营实际情况,构建“义乌·文化小商品指数”的指标体系及其编制方法。

3.指数经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高层次产物,从全球范围看,凡是指数经济发达的地区必定是引领区域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因此在编制完成“义乌·文化小商品指数”的基础上,有必要考察“义乌·文化小商品指数”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效用。

4.义乌市早在2006年就开始编制“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之后陆续发布的“中国·柯桥纺织指数”及也在2006年由浙江塑料城网上交易市场、浙江大学等联合编制的“余姚·中国塑料价格指数”,浙江专业市场指数编制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这些指数大都通过报纸、电视、网站等渠道进行传播,但调查发现其传播的影响力不足,需要从传播学的视角进一步研究提升“义乌·文化小商品指数”国际影响力的途径和方法。

第四节 研究基本框架

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

二、本研究报告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1.义乌的文化小商品市场规模已足以影响全国乃至全球的文化小商品市场行情,有必要设立“义乌·文化小商品指数”。

2.“义乌·文化小商品指数”的编制将依据统计指数与统计评价理念,充分借鉴国际惯例,同时体现义乌文化小商品贸易的特点,采用合成指数编制方法,并将构建一整套具有义乌特色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3.“义乌·文化小商品指数”并非只有一个指数,而是由三大指数构成的一个指数体系,主要包括义乌·文化小商品价格指数、义乌·文化小商品专业市场竞争力指数和义乌·文化小商品创意指数等核心指数,每一指数又有若干个子指数组成,是一个系统全面反映义乌·文化小商品生产流通的定量分析评价体系。

4.“义乌·文化小商品指数”的编制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文化小商品市场的风向标,也必定对义乌和浙江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和决策依据。

5.要研究和策划“义乌·文化小商品指数”的传播途径,不断提升该指数的品牌形象,增强义乌以至中国的文化小商品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全面加强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6.通过构建“义乌·文化小商品指数”,可全面研究浙江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小商品生产流通业发展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