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全球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一种国家治理的视角
13507100000045

第45章 跨越发展、创新发展与国家的科学发展(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冷静地思考,科学地总结,得出了符合实际的结论。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首次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在初级的阶段”。中国的社会主义要有一个很长的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初级阶段的思想,在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得到了系统阐述。报告指出:“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我们的情况,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也不完全相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且,“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及其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各个环节扎实实践,不但表明了党已经全面客观地认清了我国的基本国情,而且也承认了自己在很多方面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我们将长期处于追赶的地位,这自然也就说明了我们选择的总体战略是与“跨越”式发展相适应的“追赶战略”。

国家总体战略的具体化体现在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各个环节上。一是体现为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即邓小平设计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上。到20世纪末为止,我国已经完成了前两步战略设想,为了更科学更有效地实践国家发展的第三步战略设想,1997年党的十五大勾画了“新三步走”的战略蓝图,2002年党的十六大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的奋斗目标。二是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党在总结发达国家工业化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发展趋势,以及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现状,我国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中国可持续发展重点领域及时采取了有效的对策策略。三是科教兴国战略。为适应21世纪国家发展的需要,以及当今世界各国科技创新、科技立国和科技人才竞争的发展态势,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上就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明确写入党的十五大报告。四是新型工业化战略。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这是党中央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五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和实际进程,党中央适时地作出了加快国家区域发展的战略决策,如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沿海发展战略到西部大开发战略,再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及推进城镇化战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理论:最新成果

(一)“四位一体”的国家发展理论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也构成了国家发展的战略模式。“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的确立进一步深化了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形态的发展和进步的核心和主题就是不断实现人的解放,即人类摆脱对物、对人的关系的依赖和奴役,实现自由的联合,实现物能够为自己占有、劳动是自己的活动、社会关系成为人们自己的关系。而人类的经济解放、政治解放、思想文化解放和社会解放是人类解放的基本内容和前提。只有当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解放同时落实到人的个体经验生活和人的类生活两个层面上来,人类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解放,社会形态才真正有了进步,国家才真正成为人民的“代理人”。所以,“四位一体”的国家发展布局和模式更全面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这是我们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规律的理论基石。

社会主义国家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应该向个人和社会落实。“四位一体”的国家发展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和政治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二)科学的国家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科学发展的理论核心,是国家建设和发展两条基线。前者要求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失衡等联系在一起;后者要求通过舆论引导、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更要通过法制约束、政策引导、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去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

科学发展观是国家发展的科学理论。“它明确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的内涵、要求等问题;特别是明确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的方向、目的等更为根本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一是科学发展观是党执政理国的政治理念在发展问题上的体现。二是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优势,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三是科学发展观统一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发展思想,为解决国家建设和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突出问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四是科学发展观还回答了国家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还能不能继续下去,以及在新世纪里党究竟要领导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国的问题。

(三)和谐社会理论

党的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会作出了《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2007年初,胡锦涛在中央党校正式向外界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理论,并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国家发展的黄金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背景。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涵盖民主法制与依法治国、区域发展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与就业、政府管理与服务、社会秩序与民族风貌、国家创新与人才;生态环境与资源节约、以人为本与人民利益等国家发展的各个环节。而科学发展、改革开放、民主法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党的领导与社会共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我国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继“三步走”、“新三步走”和“小康社会”之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国家发展目标所作出的又一次战略规划,使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更全面、更系统、更具体,具有极大的社会凝聚力作用。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党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丰富、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决定国家的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理论创新,是国家回归社会的实现形式。

(四)国家创新理论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创新理论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许多国家在政府的主导下,制定各种积极政策法规,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创新理论和创新体系的建设,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设想,之后还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施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其次,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中国特色的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创新的制度体系。再次,要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最后,要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基本原则是要坚持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和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有所为,有所不为;知识创新与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相结合,坚持高目标、高起点、高要求;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这些构成了新时期我国的国家创新理论。

国家创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创新型国家战略深刻反映了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标志着党对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国家创新发展是我国在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和我国生产力现有水平的背景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五)国家新型工业化理论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之论初见于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文件,而后,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提出:“这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

党的十六大又在此基础上对生产力跨越发展的具体道路作出了科学的规定:立足中国现实国情,放眼世界经济发展大势,遵循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反思人类已有的对工业化道路的探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要解决的问题:一是要形成新的快速增长方式,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二是要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从而有效地应对资源、环境的硬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降低经济增长的代价。三是要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从而有力地吸纳因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产生的大量的相对剩余劳动力,确保社会的稳定。

新型工业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必然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发展理论的实践创新,贯彻落实了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体现了科学的国家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