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社区急诊护理
13506100000017

第17章 常见急诊的社区护理(7)

5)眼源性头痛:眼睛屈光及调节异常时常导致患者因头痛而就诊,头痛一般位于眼眶、额部、颞部,有时可放射至枕部甚或全头,头痛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的性质多为胀痛、钝痛、刺痛。这类头痛的特点与视疲劳有关,视物时间越长,头痛就越重;如果闭眼休息,头痛可逐渐减轻或消失。青光眼所致的头痛通常为病侧持续性剧烈头痛或阵发性加重。疼痛部位初为眼球、眼眶部,后可发展至额颞部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的大片皮区内,多数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流泪、角膜水肿混浊及其周围充血,发病前有虹视现象,即看见灯光周围有虹环。指测时可发现病眼眼压升高,眼球坚硬如石。发病存在一定的诱因,如情绪激动、精神创伤、过度劳累、气候突变,以及暴饮暴食等。患者在急性发作后,则伴有病侧眼视力急剧下降。

(4)头痛伴随症状

头痛原因复杂,注意对伴随症状的评估,有利于对头痛原因的诊断。头痛伴剧烈呕吐者,常见于脑血管病、脑肿瘤、脑炎、脑膜炎等;头痛伴脑膜刺激征,提示有脑膜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病伴剧烈眩晕,常见于小脑肿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头痛伴视力障碍者,常见于青光眼及脑肿瘤;慢性头痛伴头晕、头胀,可能是高血压;头痛伴发热,常见于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头痛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者可能为神经功能性头痛;头痛伴癫痫发作者可见于脑血管畸形、肿瘤、颅内寄生虫病;头部受伤后出现的头痛,伴短暂的神志丧失,清醒后不久再度发生剧烈头痛,伴呕吐、烦躁不安,再度出现意识改变,应考虑到颅内损伤等。

3.头痛患者的社区急诊护理

(1)评估头痛情况

痛是个体的体验,与生理、病理、感觉、情绪和其他反应相互作用,受年龄、性别、意志力、文化背景、个人经历、精神状况的影响,个体差异较大。评估头痛时注意头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的时间、过去发作史等。

(2)评估伴随症状,判断原因

对于头痛患者首先观察其意识状态、瞳孔和生命体征变化,这对于一些严重器质性的、危及生命的早期病情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注意是否是颅内病变,观察其有无颅内高压、脑膜刺激征、肢体定位症状等。同时,急诊判断时,还应特别对青光眼引起的头痛及时分诊,注意眼压及眼部症状,询问有无虹视现象,及时治疗防失明。

(3)镇痛

头痛如是颅内外疾病引起者,应积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遵嘱药物止痛或理疗止痛等,并提供舒适的环境,注意休息,放松心理。局部冷敷、热敷,配合推拿、按摩是常用有效的物理止痛法。

(4)就医指征

社区护士对一些长期慢性的头痛患者,排除器质性疾病以外,可于家中休息,根据原有的用药情况,服用一些止痛片。对于头痛原因不明或首次出现者均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以下情况时应及时督促就医:

1)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难以忍受者;

2)头痛伴有发热者;

3)头痛伴有精神错乱或神志不清者;

4)头部外伤后头痛;

5)五官局部疼痛合并头痛;

6)老年人突然发生头痛;

7)儿童反复发作的头痛;

8)头痛影响日常生活者;

9)每天或经常发作的头痛;

10)平素有头痛,但最近头痛的性质或形式突然变化者;

11)头痛在咳嗽、排便或弯腰后明显加重者;

12)头痛伴有恶心、呕吐、眼痛、视力下降者;

13)头痛伴有身体或四肢定位症状者;

14)头痛伴有呕吐、颈项硬者;

15)头痛伴有抽搐者。

4.头痛患者的社区急诊护理程序

三、鼻出血

鼻出血(epistaxis)是由鼻部疾病或全身疾病引起的一种常见社区急诊,多为单侧,也可双侧出血。出血量轻重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导致失血性休克,长期反复出血可引起贫血。

1.鼻出血常见原因

(1)鼻部疾病

可见于鼻外伤、鼻中隔病变、鼻腔及鼻窦的各种急慢性炎症,鼻腔、鼻窦、鼻咽部肿瘤,鼻腔异物等。

(2)全身性疾病

凡可导致动、静脉压增高,血液成分、凝血功能改变,血管张力改变的全身性疾病都可能引起鼻出血,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流行性出血热等。

2.鼻出血病因的初步判断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病史、出血量大小等情况对鼻出血的原因作初步判断。儿童及青少年鼻出血多见于鼻中隔前下方,又称黎特尔区(Little),是鼻出血最常见的地方;中老年人鼻出血则以下鼻道外侧壁鼻—鼻咽静脉出血多见;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鼻出血则多见于鼻中隔后方的动脉性出血,出血量较大。小儿鼻出血很可能是外伤、鼻腔异物或全身性疾病如风湿热、血液病等引起;成年人鼻出血多见于鼻中隔毛细血管扩张、干燥性鼻炎、鼻中隔歪曲、鼻外伤等;中老年人鼻出血要考虑是否存在高血压和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可能;女性周期性鼻出血,与月经周期有关,要考虑是否是子宫内膜移位症。鼻出血的诊断一般不难,要注意出血部位的判断及失血量的估计,出血量大者注意监测血压、脉搏,同进还需与咯血、呕血相鉴别。

3.鼻出血患者的社区急诊护理

(1)止血

社区护士可先行指压止血,如无效则准备相应的物品,协助医生做好止血处理。

1)简易止血:用拇指紧压出血侧鼻翼10~15分钟,同时配合局部冷敷。用此法不能止血者由医生用浸有1%麻黄素药液的棉片塞入鼻中隔前下方再行指压止血法。高血压患者忌用麻黄素。

2)烧灼法止血:鼻黏膜表面麻醉后,用50%硝酸银或三氯醋酸点涂出血部位,使破损血管处蛋白凝固而达到止血。同样的原理,还可用微波、激光或冷冻来止血。此法需要一定的设备及熟练的技术,一般社区不用此法。

3)填塞法止血:严重鼻出血者,根据出血部位可用前鼻孔填塞止血或后鼻孔填塞止血。根据不同的出血原因,选择合适的填塞物。

可吸收物鼻腔填塞:可用明胶海绵、淀粉海绵、纤维蛋白绵等填塞,其优点是避免取出填塞物时引起再出血,尤其适合血液病患者的鼻出血止血。纱条鼻腔填塞:常用的是凡士林纱条、碘仿纱条、抗生素油膏纱条等。优点是对出血量大、部位不清楚的鼻出血止血效果好,适合基层单位使用。填塞的纱条应在24~48小时内取出,一般填塞时间不宜超过48小时,抗生素油膏可适当延长填塞时间。

后鼻孔填塞法:鼻腔纱条填塞未奏效者,可采用止法。用凡士林纱条折叠成近似患者后鼻孔大小的圆锥形纱球,其底部相当于患者拇指第一指节粗,用粗线缝紧,两端各留约25cm的丝线(纱球尖端留粗丝线两根,底部留一根)。填塞方法:用小号导尿管由出血侧鼻孔插入至咽部,用血管钳将前端从口内拉出,尾部仍留在前鼻孔之外,此时将纱球尖端的两根丝线系在导尿管口腔端,从鼻孔外将导尿管向外回抽,则纱球经口腔、咽进入后鼻孔,达合适位置后去除导尿管,鼻腔随即用凡士林纱条填紧,鼻外两根丝线缚于一小块纱布上并固定在前鼻孔处,底部单线悬留于软腭后面或将之固定于口角旁。2~3天后取出全部填塞物,最多不能超过5~6天。取填塞物时要注意动作轻柔,尽量避免再出血,先取鼻腔内填塞物,再拉纱球底线,经口取出后鼻孔填塞物。

(2)放松心理

患者遇鼻出血,一般心理都较紧张,尤其是出血量较大者。紧张心理又导致血压的增高而加重出血,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对于止血很重要。社区护士在采取指压止血的同时,向患者说明鼻出血止血的方法,患者应配合的事项及相关病因治疗等,让其尽量消除恐惧、放松心理,必要时使用镇静药。

(3)遵嘱使用止血药

根据出血原因及出血量的多少,遵嘱使用止血药或输新鲜血液或血小板等。

(4)观察出血量

血从前鼻孔流出,一般不难估计其出血量,但鼻后部出血或已行鼻腔填塞者,血常流向咽部而咽下,容易疏忽。因此要监测患者血压、脉搏情况,同时注意大便颜色的观察,柏油样大便说明有较多的血液咽下。

(5)做好口腔护理

鼻腔填塞后,尤其是双侧鼻腔填塞者,经口呼吸,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除做好口腔常规清洁护理以外,经常喝水以湿润、清洁口腔。

(6)予细软、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鼻腔填塞后常有吞咽不便,可给流质、半流质饮食,或软食,避免过硬过烫的食物,同时避免辛辣、刺激性的热性食物,以保持大便的通畅,避免用力大便而引发再出血。

(7)做好鼻腔填塞后的护理

为减少取出填塞物时引起再出血,可经常向鼻腔滴液体石蜡,使纱条不与组织粘连;后鼻孔填塞者要注意引线固定妥当,避免鼻腔外引线脱落导致纱球滑出而引起再出血或入咽喉部引发窒息,口腔内引线保证顺利取出填塞的纱球。填塞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鼻腔糜烂。

(8)做好转诊

对于出血时间不长,出血量少,经处理后不再出血的患者,可以门诊观察治疗。如患者年龄大、出血量大、有休克症状、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在适当止血后应及时转送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4.鼻出血患者的社区急诊护理程序

四、胸痛

胸痛(chest pain)主要由胸部及胸腔内疾病所致,少数由其他部位的病变引起。

1.胸痛常见原因

(1)胸壁疾病

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炎、肋骨骨折、肋软骨炎等。

(2)呼吸系统疾病

肺炎、胸膜炎、肺梗死、支气管肺癌、自发性气胸等。

(3)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心脏神经官能症、主动脉夹层等。

(4)纵隔疾病

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纵隔炎、纵隔肿瘤等。

(5)其他

如白血病引起的胸骨疼痛等。

2.胸痛病因的初步判断

3.胸痛患者的社区急诊护理

(1)评估胸痛,判断病因

评估胸痛的部位、性质、程度、起病方式、与呼吸、咳嗽的关系及其他伴随症状,初步估计胸痛原因。

(2)吸氧,半卧位

尽量减少胸廓的活动度,有利于减轻疼痛。

(3)保持安静,放松心理

尤其是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做好心理护理,必要时遵嘱使用镇静剂。常见急诊的社区护理

(4)监测生命体征

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心律、呼吸等生命体征,进行心电图检查及做好其他对症护理。

(5)及时安全转诊

对于自发性气胸、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重症患者,在社区应急处理后应及时转送上级医院作进一步治疗,转送途中监护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4.胸痛患者的社区急诊护理程序

五、心悸

心悸(palpitation)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和心慌感。心悸发生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心动过速、期前收缩等所致心率与心排出量改变有关,并受心律失常出现及存在时间的长短、精神因素及注意力的影响。心悸严重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初次、突发的心律失常,心悸多较明显,慢性心律失常者,因逐渐适应可无明显的心悸。紧张、焦虑及注意力集中时心悸易出现。心悸一般无危险性,但少数由严重心律失常所致者可发生猝死。

1.心悸常见原因

(1)心律失常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以及心律不齐者,如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的房室传导阻滞、期前收缩、心房颤动等。

(2)心脏搏动增强

由心肌收缩力增强引起的心悸,可于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发生。生理状态下可见于:剧烈活动、精神过度紧张,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咖啡后,或应用某些药物时发生,如使用麻黄碱、氨茶碱、肾上腺素、阿托品、甲状腺素等药物时发生心悸;病理状态下可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脏病等所致心室增大者,也可见于各种引起心排血量增加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贫血等。生理性心悸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可伴有胸闷等不适,一般不影响正常生活。病理性心悸多持续时间长或反复发作,常伴胸闷、气急、心前区疼痛、晕厥等心脏病的表现。

(3)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本身无器质性病变,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多见于青年女性,发病常与焦虑、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精神因素有关,常伴有头昏、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的表现。

2.心悸病因的初步判断

根据心电图及心悸发作情况、血压及其他伴随症状,对心悸的原因作出初步判断,以方便进一步的处理。心悸常见病因的初步判断。

此外,感冒后心悸伴心律失常,要考虑是否是心肌炎;老年人心悸伴胸闷等不适,要想到是否心肌梗死。

3.心悸患者的社区急诊护理

(1)测量心率、心律、血压及心电图

询问患者心悸发生的方式、持续的时间及伴随症状、相关病史,同时测量患者心率、血压,并做心电图检查,以初步判断病因。

(2)做好心理护理,镇静让患者静卧休息,做好解释工作,转移注意力,消除恐惧,尽量放松心理,对烦躁不安的患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3)吸氧、建静脉通路对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及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方面改变的患者,应及时建静脉通路,吸氧。

(4)对症处理

正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强心药等,协助做好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