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急重症救护新概念与新技术
13504500000066

第66章 常用抢救操作技术(18)

7.作为处理尿失禁的一种方法,仅限于其他方法使用无效且留置导尿的益处大于风险时使用。

8.用于外科手术性操作或腹腔灌洗之前以排空膀胱。

【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1.对于尿道口有血的创伤患者,在进行尿道造影之前不能插入留置导尿管。

2.对于男性创伤患者,在进行肛门指检(即触诊前列腺)评估尿道损伤之前,不要置入留置导尿管。

3.操作前确保会阴清洁。

4.留置导尿管插入的整个过程应始终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5.用密闭的无菌引流袋连接插入的导尿管。

6.气囊注气必须在见到尿液流出后才能进行,以确保导尿管位于膀胱内并预防尿道破裂。轻轻按压耻骨联合上区域可促进尿液的流出。

7.初次放出的尿量不应超过1000ml。

8.一般每4周更换一次导尿管。尿液pH >6.8时,每2周更换一次。常规每周更换引流袋。尿液性状和颜色改变时需每天更换。

【用物准备】

1.消毒用PVP‐I棉球、胶布、无菌手套、无菌引流袋、无菌标本收集器。

2.无菌导尿包,内有无菌洞单、弯盘、棉球、镊子、灭菌的水溶性润滑油等(也可用预置型的一次性导尿包),普通型或Foley(8~16F)无菌导尿管。

3.预置有20ml无菌生理盐水的无菌针筒、1%利多卡因凝胶(必要时用)。

【患者准备】

女性:

1.取仰卧位,双腿分开、双膝弯曲,或一侧膝盖弯曲、另一腿平放于床上。

2.如果患者意识丧失、不稳定或躁动不安,还需另一助手协助保持患者双膝的弯曲状态并防止器械污染。

3.如果患者能合作,但大腿肌力下降,可使双膝弯曲,并将其双足底尽可能地靠近会阴,以使患者的双膝能倚靠于床栏上。

男性:根据患者的舒适度、病情以及合作能力采取头高仰卧位或平卧位。

【操作步骤】

1.女性导尿。

(1)带上无菌手套。在患者臀部下面铺上无菌单,注意不要污染手套。在会阴部铺上洞巾。

(2)准备好消毒的PVP‐I棉球。

(3)将预先抽好生理盐水的针筒与气囊导尿管的注气口连接并注入液体,检查套囊有无漏气、漏液,抽出液体并保持针筒与注气口的连接。

(4)用润滑剂润滑导尿管5~8cm。

(5)将气囊导尿管与无菌引流袋相连。

(6)用一手分开大阴唇(通常为左手),此时该手被视为已污染。保持大阴唇分开位置直至插入导尿管的操作完成。

(7)用镊子钳取PVP‐I棉球,由上而下分别消毒两侧大阴唇,每一侧使用不同的棉球。

以同样方法消毒小阴唇,然后再取棉球直接消毒尿道口。

(8)用右手抓住已润滑的导尿管前端,以控制导尿管方向并易于置入。如尚未接上引流袋,可将导尿管的远端放在尿液收集盘内,轻轻地经尿道口插入导尿管直至尿液流出(成人约插入5~8cm,小儿约2.5cm)。然后再置入2.5~5cm,确保导尿管进入膀胱,以避免尿道破裂。在插入过程中不要使用暴力。如遇阻力,应停止插管并让患者进行深呼吸,以使括约肌松弛。如仍感阻力应寻求其他护士或医生的帮助。

(9)导尿管插入到位后,用放于阴唇部位的手保持导尿管的固定位置。

(10)将针筒内的生理盐水注入气囊。完全充满套囊和导管腔大约需要10ml液体。

(11)导尿后如不需进行留置,可在收集需要的尿液量后,将其余尿液引流至收集容器内。

(12)在低于膀胱水平的位置悬挂引流袋。

(13)将导尿管固定于大腿上部,可允许有一定的活动位置,防止导尿管移动对膀胱的牵拉。

2.女性非留置导尿。常用于收集尿标本,不适用于持续的引流。

(1)打开导尿包并放于一个平整的表面,打开的包可视作一个无菌区域。

(2)戴上消毒手套(必要时),准备好消毒用的PVP‐I棉球。

(3)拉出导尿管前端10~16cm,不能触及其他物品以防污染。润滑导尿管。

(4)用一只手分开大阴唇(通常用左手),暴露尿道口。此时该手被视为已污染。一直保持上述位置直至操作完成。

(5)另一只手用镊子夹取PVP‐I棉球消毒阴唇和尿道口,每一颗棉球只消毒一处。

(6)轻轻地插入导尿管直至尿液流出并充满收集器。如果未戴消毒手套,注意勿触及导尿管的前端。

(7)拔除导尿管,盖好标本收集器。

3.男性导尿。

(1)戴上消毒手套,将消毒巾铺于患者大腿部位,在阴茎部位铺上洞巾。

(2)准备好PVP‐I棉球。

(3)用预先抽好无菌生理盐水的针筒与气囊导尿管相连并注入液体。检查有无漏气、漏液。抽空气囊,保持针筒与导尿管的连接。

(4)用润滑油润滑导管前端5~8cm。

(5)将气囊导尿管与引流袋连接。

(6)在阴茎头后面抓住阴茎(通常用左手),此时该手被视为已污染。如果患者包皮过长,应将皮肤往下推以露出尿道口。

(7)用镊子夹住消毒棉球,环形消毒尿道口和阴茎头。使用另一颗棉球重复上述消毒步骤。

(8)在尿道口涂上1%利多卡因凝胶(必要时),可起到进一步的润滑和局部麻醉的作用。

(9)轻轻地握住阴茎使其与身体成90°角,可使尿道变直并保持该区域的无菌。用右手在距前端10~16cm处抓住导尿管,轻轻地将导尿管插入尿道口直至尿液流出(成人约15~21cm,小儿约2.5cm)。有时导尿管的气囊部分可能需插入至尿道与膀胱的交汇处才有尿液流出。见有尿液流出时,再插入2.5cm,保证导尿管位于膀胱而不是尿道内,以防尿道破裂。插管过程中切勿使用暴力。如遇阻力,轻轻地增加牵引阴茎的力量,并让患者尽量做排尿动作以使括约肌松弛,同时持续提供对导尿管轻柔的压力。前列腺肥大的男性可使用特制的导尿管以便于插入。如果操作未成功,应寻求帮助。

(10)一旦导尿管插入已到位,用抓住阴茎的手固定导尿管的位置。

(11)回复包皮,防止循环不良以及疼痛性的肿胀。

(12)在导尿管的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大约需要9.5~10ml的液体以充满气囊和导管腔。

(13)对于不留置的导尿,待所需尿液收集于标本容器中后,将其余尿液引流至相应的容器内。

(14)将引流袋悬挂在低于膀胱水平的位置。

(15)将导尿管固定于大腿上部或下腹部,以允许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可预防导尿管移动以及对膀胱的牵拉。

【特殊年龄的考虑】

1.女性儿童插入导尿管时,应将其膝部弯曲并尽可能将足跟贴近会阴部位,从而使膝部放松并分开。

2.小儿导尿管型号的选择。

3.老年妇女或有严重肌挛缩的残疾妇女可侧卧,将膝部抬起以靠近胸部进行插管。

【并发症】

1.尿道损伤如狭窄或破裂。

2.尿路感染。

3.败血症。

4.因沉淀物、黏液或血凝块堵塞导尿管而引起急性梗阻后的肾功能衰竭。

【患者宣教】

如果患者带导尿管出院,应给予以下指导:

1.接触导尿管前后都应洗手。

2.每天用清洁液和水清洗尿道口和会阴两次。

3.每天至少喝8~12杯水。如果尿色变深,应增加每天的饮水量。

4.注意不要牵拉导尿管。

5.保持引流袋低于膀胱水平。

6.更换引流袋时,用酒精擦拭所有的连接处。

7.出现以下情况应复诊:尿液混浊、血尿、有恶臭味、发热。

(梁靖 张悦怡)

第九部分 与药物相关的操作

操作46:清醒镇静术

清醒镇静术是指在需进行有创或无创性操作的清醒患者中使用一些药物的技术。这些药物可导致患者的意识改变、呼吸抑制或口咽部和上呼吸道反射的改变,又称为操作相关的镇静。该镇静术的目的是为了将无创或有创操作对患者造成的不适降至最低,或为了减轻焦虑或操作伴随的疼痛而使用一些局部麻醉的辅助措施。

【目的】

减轻患者因进行疼痛性治疗、诊断或外科操作所引起的恐惧、焦虑或疼痛。清醒镇静是通过给药最低限度地抑制患者的意识水平,但维持患者的保护性反射和通畅的气道,以保持对物理刺激和言语指令的恰当应对能力。

【绝对禁忌证】

1.血液动力学状态或呼吸不稳定而需紧急干预者。

2.意识清楚而有决断能力的患者拒绝实施时。

3.对镇静类药物过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