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急重症救护新概念与新技术
13504500000005

第5章 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技术(1)

第一节 概述

一、适应证

(一)呼吸骤停

当呼吸缺失或有呼吸但不足以维持有效的通气和给氧时,就会发生呼吸骤停。作为急救人员,应有能力识别呼吸骤停或判断呼吸不足以维持有效氧合或通气的紧急情况。急救人员应立即建立通畅的气道,提供呼吸复苏以预防心脏骤停和低氧对脑及其他器官的损害。

对于呼吸骤停或气道梗阻的患者,早期采取有效措施常可预防心脏骤停的发生。

在院外,未出现心跳停止的呼吸骤停的原因有许多,包括溺水、脑卒中、气道异物梗阻、烟雾吸入、会厌炎、药物过量、电击、窒息、外伤或任何原因引起的意识丧失。在院内,此种情况常出现于药物反应或使用镇静药物时,以及脑卒中、心肌梗死或任何原因引起的昏迷等。当呼吸骤停时,心肺氧合还能持续几分钟,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的氧供也能暂时地维持。

(二)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时,循环中止,生命器官的氧供中断。患者将没有循环的征象和脉搏。循环征象包括呼吸、咳嗽或回应呼吸复苏所产生的移动。心脏骤停的患者常可在早期出现喘气式呼吸,称为濒死呼吸,该无效的呼吸不能维持正常的氧合与通气,故不可与正常的呼吸相提并论。如果患者存在有效呼吸,那么可以认为其循环是充足的,且不可能已发生心脏骤停。

作为循环征象的一项指标,急救人员应学会怎样来区别濒死呼吸和有效的自主呼吸。

心脏骤停时患者可出现下列的节律:室颤、室速、停搏或无脉性电活动。

二、AED的使用

对室颤和无脉性室速导致的心脏骤停,进行早期除颤的治疗非常有效。如今,体外自动除颤仪(AED)被认为是基础生命支持中非常重要的辅助措施,能使训练有素的救援人员有机会实施生存链的第三环节——早期除颤。对救援人员进行培训和能及时获取AED进行除颤的措施与进行CPR同等重要。AED在院外急救中非常有效,其操作也简单易行,在后面的章节中将详细介绍。

第二节 气道异物梗阻及其急救技术

相对于冠心病和其他原因引起的死亡来说,气道异物梗阻并不太常见,但却是心脏骤停可预防的原因。气道梗阻可直接导致通气及循环问题,尤其在患者意识丧失时,故掌握急救的方法尤为重要。

对于淹溺患者来说,气道梗阻并不常见。水不是固体的异物,不会阻塞气道。尽管在溺水患者的口咽部常可发现沙子、海藻等异物,但并没有证据显示它们能完全阻塞气道。许多淹溺患者并未吸入水,即使有吸入的水,也会在上呼吸道和气管内得到吸收。此时患者需要的是立即开始CPR的措施,尤其是进行呼吸的复苏以纠正缺氧。因此,对于溺水患者不提倡使用去除气道异物的手法。此手法可引起并发症并将延误CPR等对于溺水者来说更为重要的急救措施。

一、气道异物梗阻的原因及预防

(一)原因

上呼吸道梗阻可以引起昏迷及心肺骤停。但因昏迷和心肺骤停而引起上呼吸道梗阻者更为常见。昏迷患者舌后坠可导致上呼吸道梗阻;心肺骤停或进行心肺复苏时胃内容物的反流、头面部外伤、出血等均可引起上呼吸道梗阻,尤其是患者昏迷时更容易发生。

成人的气道异物梗阻常发生于进餐时,肉是引起梗阻最为常见的原因。其他不同种类的食物和异物也可引起儿童和成人异物梗阻。与食物梗阻相关的因素包括试图吞咽大块、未经充分咀嚼的食物,患者血中酒精水平升高及戴有假牙等。老年患者伴有吞咽困难时尤其要注意小心地饮水和进食,以减少异物梗阻的危险性。在餐馆,气道梗阻常被误认为是心脏病发作。

(二)预防

1.将食物切成小块并充分咀嚼,尤其是戴有假牙者。

2.咀嚼或吞咽时避免谈笑。

3.避免过多饮酒,尤其是进餐时。

4.小儿口中有食物时勿让其走、跑或玩。

5.珠宝、大理石饰品、图钉等物品应放在小儿不易获取之处。

6.咀嚼功能较差的小儿应避免吃花生、爆米花、热狗等需充分咀嚼的食物。

二、气道异物梗阻的识别

早期识别气道梗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将其与晕厥、脑卒中、心脏病突发、癫痫、药物过量或其他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的情况加以区别是非常重要的,因其治疗方法完全不同。

任何人尤其是年轻人突然发生呼吸停止,并逐渐出现口唇青紫、意识丧失而又无任何较为明显的原因,即应考虑异物梗阻。

气道梗阻可分为完全梗阻和部分梗阻。

(一)部分气道梗阻

可分为气体交换好和气体交换差两种情况。

1.气体交换好。患者可保持清醒,咳嗽有力,咳嗽间可听到哮鸣音。此时应鼓励患者用力咳嗽,需陪伴在旁但勿打扰患者。如果患者的气道梗阻持续存在,应及时通知急救系统。

2.气体交换差。可直接发生,也可由气体交换好的状况转变而来,表现为:无力,无效咳嗽,吸气时有高音调杂音,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甚至出现青紫。其治疗处理同完全气道梗阻。

(二)完全气道梗阻

患者不能说话、呼吸、咳嗽或出现呼吸窘迫征象,应确定患者是否为异物梗阻。

此时患者气体交换受阻,血氧饱和度将急剧下降。因气道阻塞可使气体进入肺发生障碍,患者可出现意识丧失,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死亡将不可避免。

三、成人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管理

膈下腹部冲击法手法可用于解除气道异物的梗阻。此手法通过抬高膈肌,驱动肺内气体排出而形成人工咳嗽,最终使梗阻在气道的异物随气流排出。每次冲击必须单独、有力地给予。该手法适用于成人和1岁以上的儿童。对婴儿不提倡使用。

Heimlich手法使用中,有引起内脏器官损伤的可能,如可导致胸、腹腔内脏器的破裂或撕裂。还可能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实施该手法后,医生要检查患者以排除任何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为减少上述并发症,抢救者应采取正确的手法,避免将手放于剑突或肋弓上。正确位置为脐与剑突连线的中点。

相对来说,婴儿肝脏未受到肋的很好保护。曾有儿童和成人实施Heimlich 手法后引起腹部损伤和婴儿引起肝脏损伤的报道。因此,提倡使用背部拍击和胸部冲击的方法来解除婴儿的气道异物梗阻,而不建议采用腹部冲击法。见后述。

(一)膈下腹部冲击(Heimlich)手法

该法适用于清醒的成人和儿童患者。抢救者站于患者身后,双手穿过其腰部,按以下操作:

1.一手握拳。

2.握拳手拇指侧朝向患者腹部,取脐与剑突连线的中点。

3.另一手抓住握拳手,使用快速向上的力量冲击患者腹部。

4.重复冲击直至异物排出或患者转为昏迷。

5.每一次冲击应单独、有力地进行,以促使异物排出。

必须采用正确的手法置于腹部正中的位置,勿偏左或偏右。若抢救者个子小,可使用自己身体的重量来实施上述手法。

(二)胸部冲击法

有研究指出,胸部冲击可导致胸内压的明显增加,从而利于气道异物梗阻的解除。最近的研究显示,胸部冲击能产生与腹部冲击相同或更高的气道压力。对于妊娠晚期或过度肥胖的清醒患者,因无法实施腹部冲击或其效果不佳时,可用胸部冲击代替。

1.清醒患者实施胸部冲击法。

(1)操作者站于患者背后,用双臂绕过患者腋窝,环绕其胸部。

(2)用握拳的拇指一侧朝向患者胸骨的中点,避免压于剑突或肋缘上。

(3)另一手抓住握拳手实施向后冲击,直至异物排出或患者转为昏迷。

2.昏迷患者实施胸部冲击法。此方法适用于所有昏迷的异物梗阻患者。

(1)将患者仰卧,抢救者跪于一侧,手法同胸外心脏按压,将手掌部放于胸骨下半段上。

(2)每一次冲击应单独、有力以促使异物排出。

(3)按30次按压/冲击和2次呼吸的流程实施抢救。

(三)自我冲击手法

当患者发生意外时无他人在场,可使用自我膈下腹部冲击法。具体步骤为:

1.一手握拳。

2.将拇指侧朝向腹部,放于脐与剑突连接的中点。

3.另一手抓住握拳手。

4.使用快速移动的方法将膈肌向内、向上按压。

如果此手法未成功,可将上腹部快速顶住坚硬物的表面如椅背、桌角等进行冲击,可重复进行直至异物排出。

(四)患者昏迷/转为昏迷的急救

气道梗阻的患者可从最初的清醒转为意识丧失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救援者应了解异物梗阻是导致患者昏迷的原因,应检查咽喉部有无异物;如果救援者到达现场时患者已丧失意识,应按CPR的ABC步骤进行,可能直到尝试呼吸复苏失败时才会了解其昏迷的原因是气道梗阻。当怀疑昏迷患者有异物梗阻或气道梗阻者从清醒转入昏迷状态时,应立即将其安置于地面,启动急救系统并开始CPR;每次开放气道时,应查看口腔有无异物并予以清除,简单的查看不应延搁通气和30次胸外按压的时间。

此手法仅在专业人员看见固体异物梗阻于昏迷者的气道时运用,不提倡用手指盲目挖异物,因其可能对患者或复苏者有害。抽搐、癫痫患者应避免使用。具体步骤为:

(1)患者脸朝上,保持其气道开放并查看口腔。

(2)清晰地看见异物时,将一只手的食指置入口腔颊部深处直至达舌根部。

(3)使用手指小心地钩出食物到口腔,并予清除,避免盲目清除。

(4)按CPR的ABC步骤继续实施急救。

注意勿用力将异物推入气道的深处,如果异物在手指可触及之范围,应尽量小心地将其抓住、挖出和清除。

2.昏迷患者急救步骤。

(1)打开昏迷患者口腔,查看有无异物,看见异物时可实施手指清除。

(2)如患者意识丧失但未发现有异物梗阻的可能,先试行呼吸复苏。

(3)如无胸廓抬起,调整头部位置再试行通气。

(4)进行胸外按压/冲击30次。

(5)打开口腔查看异物,仅在明确有可见异物时才可小心地用手指清除。

(6)试着吹气。如无胸廓抬起,调整头部位置再试行通气。

(7)进行胸外按压/冲击30次。

(8)持续进行上述措施直至梗阻解除、吹气时胸部有可见抬起或建立气道的进一步措施(如气管钳、环甲膜穿刺或切开的设备等)已到位。

(9)抢救2分钟后获取急救系统的帮助。

(10)如果患者恢复有效呼吸,将其置于康复位并2分钟一次监测脉搏情况。

(五)气道异物梗阻解除后的措施

对意识丧失的患者,救援者应通过观察气体的移动、吹气时胸部的抬高或明显的咽喉部异物的清除来确定已成功解除气道的梗阻。

在异物去除后,救援者应:

(1)给予两次呼吸。

(2)检查有无循环征象(脉搏、正常的呼吸、咳嗽和活动),如果没有,进行胸外按压,有条件时接上AED或其他手动除颤仪。

(3)如果循环已恢复但仍没有呼吸,应继续呼吸复苏,按10~12次/分进行(每5~6秒给1次呼吸)并每2分钟一次检查循环征象。

(4)如果患者的循环和有效呼吸均已恢复,将其置于康复位并继续监测,直至专业急救人员到来。

如果经实施腹部冲击后成功解除了梗阻,应鼓励患者让医生进行检查,以确保没有发生肺吸入或其他腹部冲击手法的并发症。

(六)总结

清醒患者实施解除异物梗阻的措施是非常有效的,常能挽救生命。识别严重或完全的气道梗阻对及时、成功地实施急救至关重要。但气道梗阻的最佳治疗方法仍是通过对公众的宣教来预防其发生。

(七)注意事项

1.膈下腹部冲击法适用于清醒的成人气道异物梗阻,可能需重复多次。

2.昏迷患者应实施CPR。

3.胸部冲击法适用于清醒的过度肥胖成人、妊娠晚期妇女(因后者增大的子宫与肋弓之间已无空间进行腹部冲击)以及所有昏迷的成人与儿童患者。

4.作为一个单独的方法,背部拍击法并没有Heimlich 手法来得有效,故成人不使用背部拍击法。

5.任何情况下均不能在真人身上尝试进行胸部及膈下腹部冲击的练习。

四、婴幼儿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

婴幼儿的气道异物梗阻往往发生于进食或玩耍时,且多有父母或大人在场。故此种情况的发生往往有目击者,救援者实施抢救时患儿也还处于清醒状态。婴幼儿严重或完全气道梗阻的征象有:突然发生的呼吸窘迫伴无力的咳嗽或完全缺失,不能说话,严重的喘鸣以及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这些气道梗阻的症状和体征也可由导致气道肿胀的会厌炎、义膜性喉炎等感染所引起。气道异物梗阻与感染性气道梗阻相比,其症状的发生往往非常突然,不伴有其他疾病或感染的征象如发热、充血、声嘶、流涎、嗜睡或软弱无力等。如果患儿因感染导致气道梗阻,使用腹部冲击或背部拍击‐胸部冲击的方法并不能解除气道的梗阻,应立即将患儿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当出现严重或完全气道梗阻的征象时,应迅速采取解除梗阻的措施。识别气道梗阻的方法同成人。应注意,对于昏迷的患儿,盲目用手指伸入口腔清除异物同样是禁止的,因异物有可能因此而掉入气道深处,从而加重梗阻或造成会厌区域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