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求索中国特色现代农业之路
13503000000013

第13章 现代农业发展理论与衡量(9)

三、发挥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模式

(一)按照生态经济要求,进行有机物的物质循环与再生利用

农业生态系统会产生大量的有机物,如果使用或处理不当,就会变成严重的污染物。为此需要通过一些手段,对这些有机物进行处理,改变其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流动模式,促进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保证农业有机物的良性循环。

生态系统氮循环是生态系统提供产品和其他生态服务的重要基础,为自然界的进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在农田生态系统中,通过生物固氮作用、施肥、灌溉、降水和播种等过程给作物生长提供营养,作物吸收氮素后将其转化为人类和动物必需的蛋白质。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往往因不合理的施肥和田间水分管理措施,导致氮素通过挥发、径流和渗漏方式损失到环境中,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Turner,et al.,1999;Berntsen et al.,2003)。因此,发展和实现农业生态系统有机物的再循环利用,有机物肥料化能明显降低CH4排放量;而畜牧场的粪便污水经过适当的净化处理用于农田、绿地的灌溉,或经过好氧或厌氧稳定处理后投加适量的氮磷钾和各种微量元素用作液体叶面肥料,均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自身的氮素循环和转化,充分发挥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二)合理用水,建立生态用水模式

农田生态系统的水调节主要表现在农田灌溉消耗地表或地下水资源、排水补充地表水资源、田间渗漏补充地下水资源,同时农业生态系统中水资源的储蓄,具有类似湿地的功能,使其具有极强的去除水资源中污染物的功能。由于田埂的存在,农田生态系统在夏季暴雨期间还具有调蓄洪水、缓解洪峰的功能。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中不合理地使用水资源,破坏水循环,形成了所谓的农业水体污染以及由于不合理水循环而造成的水资源短缺。这种污染实际上是由人类不合理的生产行为破坏了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衡引起的。因此,必须改变农业从业者用水方式,恢复和发挥农田的蓄水功能,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防治洪涝灾害,改善生态农业水资源循环模式,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的效益。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生物防治作用,减少农业立体污染

传统农业模式导致的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的农业立体污染,只有通过控制整个“立体污染”的循环链,阻断农业污染的往复循环和互为因果的各个环节,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污染。由于在农业立体污染的土壤-水体-大气-生物循环图中,生物尤其是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在这个立体污染的循环链条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必须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生物技术在治理环境污染中具有低成本、自调节能力强、绿色环保等优点,改善农业生态系统的物种生境,丰富物种,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少存在于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或使其完全无害化,使受污染的环境能部分或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的过程,实现生物修复,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物种资源,维持生物多样性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一项重要服务功能,也是建立生态农业的重要基础。农田物种的丰富度及遗传多样性不仅是这一服务功能的体现,还可以影响生物控制、传粉等其他服务功能的形成。多样化的作物物种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农产品和轻工业原料,表现出多样化的产品服务功能。同时,农田物种丰富度对环境服务功能也有深刻影响。在一定响应范围内,生态系统年平均初级生产力和保持营养元素的能力随物种数目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机物质分解的速度随土壤微生物种类的增加而增加。此外,人类的创造力可以培养和创造出更多的物种,实现更多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提高系统中能量流和物质流转化和循环效率,影响生态过程中关键物种的丰富度,从而进一步丰富农业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并为自然界提供更多的基因。总之,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有效控制农业立体污染,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生态农业的完善。

(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持土壤生态的动态平衡

农业用地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一旦土地使用超过了其生态阈值,就会造成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因此必须根据各地情况,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保持土壤容重,减少土壤侵蚀,维持土地的营养结构和生产力,提高有机物的生产,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完善、物质和能量循环转化的顺,最终保护和提高土地质量,实现农业用地的动态平衡。

建立生态农业,关键就是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土壤结构和功能,即维持和保护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主要包括土壤中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杨景成等,2003)。它含有各种营养元素并影响养分循环,同时土壤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结构稳定性,影响土壤保水能力、阳离子交换能力、pH 等土壤理化和生物学特性(Peverill &; Judson,1999)。同时,土壤有机质还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汇,对全球碳素循环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动态主要取决于土壤中有机质输入与降解之间的平衡。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质的输入主要包括施加有机肥,作物通过根际沉析作用向土壤输入有机质,收获后残留在田间的植株地下部分和部分秸秆作为有机质输入土壤。农田土壤有机质输出途径包括水淹环境下稻田土壤向大气排放CH4和土壤中微生物呼吸向大气排放CO2消耗土壤中有机质(徐琪等,1998)。

因此,实现土壤的合理利用和有机质的培育和积累,通过耕作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增强抗季节性干旱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把作物秸秆和各种废弃物经过处理进行回田,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维持土壤肥力,降低耕地土壤侵蚀模数、径流系数,增强其防治土壤侵蚀的能力,促使我国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向现代生态农业模式转变。

(五)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满足生态农业的气候要求

建立生态农业模式,另一重要方面就是发挥农业调节大气平衡的功能,进而保持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农业效益。第一,改变传统耕作模式,有效提高农田调节气候的能力。

第二,改变人类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农药和其他农用资源的投入量和投入方式,降低农业内源污染(N2O、挥发性农药等)的排放。第三,及时处理养殖和加工业带来的废弃物,改变作物收获季节秸秆焚烧行为,降低CO2的排放量。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进行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保法规和标准,控制含有重金属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的超标排放。

降低目前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就必须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大气和气候调节功能,调节大气化学成分,平衡大气CO2/O2,进而调节气温、降水和农业区域范围内外的气候,有效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等(Costanza et al,1997),防治大气污染与减缓气候变化。

(六)发扬传统文化,提高科技应用能力,树立生态农业意识

传统农业模式存在的缺陷与农民素质具有很强的关系。在传统农业模式下,农民过度依靠对资源的掠夺性利用,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焚烧秸秆、随意排放畜禽粪便和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并意识不到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同时其他农业相关主体为迅速提高经济效益,追求短期经济成果,盲目引进生物品种和不适宜的农业技术,破坏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极大地限制和破坏了农业服务功能作用的发挥。因此,积极更新观念,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就成为建立现代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

我国作为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农业本身承载着许多非常优秀的文化元素,如土壤水分的保持、养分返还和生物治虫等农业生产方式都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成就,它们被誉为“有机农业之母”,这些都是我国充分发挥农业服务功能,保持农业生态平衡的基础。伴随着农业文明的高度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蕴涵了朴素积极的生态经济思想。因此这些历史传统文化和生产模式如果得以继承,就可以有效维持农业生态平衡,促使农业生产中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防治农业污染。

因此,积极发挥和运用农业文化资源,发挥农业的文化教育功能是建立生态农业的必要手段。农业生态系统通过其景观功能,充分体现和传承了农业文明中保护环境和珍惜资源以及追求和谐社会的思想。提高全民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认识和自觉参与防治污染的意识,引导和规范农民的生产生活行为方式,鼓励企业和农民采取环境友好技术,积极促进相关主体参与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的研究和应用,使农业生态系统的多种服务功能获得充分发展和完善,是解决农业立体污染、完善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的思想基础。

基于农业投资行为视角的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测度与推进

韩东林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的投资,没有农业投资主体的投资及其投资效益的提高,就不可能有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农业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对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还刚刚处于“起点阶段”,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还要大力推进。可以通过改革农业投资体制、加大政府农业投资力度、构建工业反哺农业的新机制和农业投资的综合支持与激励机制等有效途径,不断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农业投资;农业现代化;农业投资行为;投资体制

根据世界农业发展规律,经济学家们将农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就中国农业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既有传统农业的“痕迹”,也有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也不会实现。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的投资,没有农业投资主体的投资及其投资效益的提高,就不可能有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农业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对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

一、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测度与评价

最近几年来,在国家大力扶植下,中国农业投资主体对农业的各种投入增加较快,农业也因此得到了较快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一定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还很低,农业现代化实现的程度也很低。因此,通过设计一定的指标体系,对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进行比较客观、准确的评价,在理论上和现实上都非常必要,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现代化指标评价体系

为了深入考察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具体进程,理论界一些学者近年来开始设计了一些指标体系,以对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进行量化研究。张忠根、田万获(2002)在《中日韩农业现代化比较研究》一书中,通过对中国浙江省、中国台湾与日本、韩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定量研究,构建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模型,设计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杨万江、徐星明(2001)在《农业现代化测评》一书中通过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农业保障两个子系统,选用农业生产条件、农业投入水平等5个一级子系统,总共12个个体指标,对农业现代化的整个系统进行了测评(见表1)。国家统计局的刘晓越博士(2004)通过两级系统共20个指标的设计,对中国东中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另外,国内理论界还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设计了不同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

(二)对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考察

本文利用杨万江等人设计的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具体指标的计算整理,分别计算出2004年度农业生产条件、农业投入水平、农业生产力水平、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民收入及生活水平等一级子系统各指标的具体值,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农业保障系统两个指标的数值,从而得到2004年度中国农业现代化总体实现程度。

1.指标计算过程

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05)》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的数据,首先计算17个个体指标2004年度的具体值,并和设定的参考标准指标进行比较,计算出17个指标的实现程度值(见表2)。在此基础上,利用已知的5个一级指标的权重,计算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农业保障系统的实现程度,最后计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整体进程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