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反腐败研究(第七集)
13502900000010

第10章 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和谐社会构建(2)

根据世界银行估算,在2001-2075年间,我国的社会保障空账缺口将高达9万亿元。从上海社保基金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看,这已经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眼中的一块“肥肉”,如果不加强监管,不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必将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巨大隐患。监察机关必须有所作为,高度关注、督促有关部门保障社保资金的安全运行,确保其保值增值。二是加强对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监督检查。特别是要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等的监督检查,防止一些地方不落实、甚至挤占挪用、贪污腐败问题的发生。三是着力从源头上解决看病贵、读书贵的问题,坚决纠正医药、教育等领域的不正之风。

医药、教育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社会保障的重要领域,要通过专项治理、创新体制机制制度、强化职业道德建设等,切实纠正医药、教育等领域的不正之风,防止弱势群体看不起病、读不起书甚至“因病因学致困返贫”等问题的发生。

(二)以灵敏快捷、有效应对为方向,加强对社会应急救助系统的监督。

加强应急管理,回应群众求助,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责。当前,突发事件和群众求助多发高发,影响大、范围广,应急救助的紧急性、高危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必须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监察机关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做到“三个加强”。一是加强对各级政府部门的应急性救助工作的监督检查,特别要加强对110、119、120、122、政府公开电话及防洪救灾、水上救护、防化抢险、水电气抢险等应急救助系统的日常检查,促使各系统高效运转。二是加强对协作性救助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将各自的救助系统纳入统一的调度网络,打破条块分割,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整合与联动,保证救助工作准确、快捷。

三是督促有关部门抓紧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把应对突发事件的成功做法和临时措施转化为长效机制,重点在高效统一指挥、有效.通信息、风险预测防范、社会后勤保障等方面建立灵敏快捷的应对机制,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以透明法治、科学规范为准则,加强对公共财政系统的监督。

公共财政是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载体,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和财力保证。从国际上看,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政府的公共服务的预算占整个财政预算的比例是不断上升的,到6000~12000美元时,将达到50%以上。和谐社会必须是一个政府公共服务预算比例不断上升的社会。监察机关要以透明法治、科学规范为准则,加强对公共财政系统的监督。一是督促财政部门切实贯彻省委、省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决策部署,及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促进政府职能从经济建设主导向公共服务主导转变,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二是加强对税费体制改革的督促检查,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三是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深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省和市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四是完善各级财政会计核算中心建设,统一规范公务员福利补贴发放;五是督促财政部门增强支出的透明度与公开性,扩大公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坚决防止暗箱操作,有效制止财政资金体外循环和贪污腐败。

(四)以平等竞争、公开透明为标准,加强对公共资源配置系统的监督。

现阶段,公共资源在整个社会资源中起着关键作用,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的加快,公共资源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如何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确保其平等竞争、高效廉洁,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前提和基础。监察机关要强化对公共资源配置系统的监督,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公共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一是加快推进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特别是省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进一步实行管办分离、依法监督、统一管理,为交易各方提供公开公正的交易平台。二是将市场机制全面引入公共服务领域。督促有关部门扩大公共服务中市场竞争的领域,采用合同承包、特许经营、政府补贴、对外出售等多种民营化方式提供公共服务,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预防腐败。三是维护市场秩序,深入治理商业贿赂,重点治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和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商业贿赂,维持市场秩序,实现有序竞争,坚决遏制腐败。

(五)以政府搭台、市场运作为载体,加强对行政服务系统的监督。

如何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是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课题。我省各级行政服务中心以及宁波81890热线电话、衢州“农技110”的积极探索,之所以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就是因为通过体制创新和载体创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行政服务。监察机关要以政府搭台、市场运作为载体,加强对行政服务系统的监督。一是深化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行政服务中心是“小政府、大服务”的集中体现,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要进一步把政府各部门的公共服务集中起来,组成一个政府服务的“大超市”,按照“进一家门办成,盖一次章办好,收规定费办完,按承诺日办结”的要求,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二是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及时发布公共信息,为群众生活和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创造便利条件。三是整合市场服务资源,引导和规范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广泛参与,为群众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程式的服务。

(六)以行为规范、高效廉洁为要求,加强对行政效能系统的监督。

行政效能的高低优劣事关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政府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强化效能监察、提高行政效能是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是监察机关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是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建立统一受理、有序联动的利益表达诉求机制。目前,群众投诉仍处于高发期。要改进工作机制,整合各类投诉中心、投诉电话和电子信箱,建立统一的投诉受理中心,实行一门受理、抄告相关、限时办结、力求实效,引导各利益群体理性表达利益诉求,防止社会利益关系失衡。二是建立行政责任和绩效评估机制,完善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建设,建立一整套公共服务需求满足程度的指标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行政不作为问题,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三是建立政务实时电子监督系统,以规范行政审批、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教育收费、财务支出等为重点,对其是否依法行政、高效廉洁进行实时跟踪督查、全程监控。四是探索建立廉情预警机制。以行风监督员、特邀监察员、效能建设监督员及行政执法监督员为主体,建立一支廉情信息员队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采集群众对政风、社会风气的建言献策,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超前应对防范,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加强对社会保障、应急救助、公共财政、公共资源配置、行政服务、行政效能等六大公共服务系统的监督,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加强领导,有效组织,整合力量。监察机关要积极履行职责,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联系,大胆探索,积极推进,不断深化服务型政府和和谐社会建设。

(作者系浙江省纪委副书记、监察厅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