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医诊断学学习指导
13502600000004

第4章 问诊(2)

综合练习

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知识点: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一)单选题

1.问诊时,医生应避免以下哪一项:

A.抓住主诉B.突出重点C.必要的启发D.暗示患者E.不用医学术语2.“十问篇”的作者是:

A.张仲景B.张景岳C.叶天士D.李时珍E.孙思邈

(二)多选题

1.问诊时,医生应注意以下哪几项:

A.抓住主诉B.突出重点C.必要的启发D.暗示患者E.不用医学术语

(三)是非题(请判断是否正确,如果是错的请加以改正)

1.清代张景岳在《寓意草》中拟定病案的书写格式,对于问诊的一般项目、现病史、既往病史等内容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已与现在中医病案的书写内容颇为相近。

2.《难经·六十一难》曾说:“问而知之谓之工。”经文中的“工”字,是指问诊的工作。

(四)名词解释

1.问诊

(五)问答题

1.问诊时应注意哪些方法?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知识点:问诊的内容

(一)单选题

1.除下列哪一项外都是问一般情况的内容:

A.姓名B.性别C.年龄D.职业E.过去一般健康状况

2.除下列哪一项外都是问个人生活史的内容:

A.生活经历B.精神情志C.生活起居D.饮食嗜好E.病变过程

(二)双选题

1.既往史一般应包括:

A.既往健康状况B.性情、饮食习惯C.既往患病情况

D.个人生活经历E.婚姻生育情况

(三)多选题

1.问诊的内容主要包括:

A.一般情况B.主诉C.现病史D.既往史E.个人生活史

2.询问现病史应从方面进行。

A.发病情况B.病变过程C.诊治经过D.现在症状E.既往病史

(四)是非题(请判断是否正确,如果是错的请加以改正)

1.个人生活史主要包括生活经历、精神情志、生活起居、药物过敏和婚姻生育等。

2.主诉就是患者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

(五)名词解释

1.现病史2.既往史

(六)问答题

1.询问一般情况有何临床意义?

2.询问主诉有何意义?记录主诉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询问主诉应注意哪些方法?

第三节 问现在症

一、问寒热

知识点:问寒热的含义及意义

(一)单选题

1.自觉怕冷,加衣盖被或近火取暖不能缓解者为:

A.恶风B.恶寒C.畏寒D.寒战E.肢厥

2.自觉怕冷,加衣盖被或近火取暖能缓解者为:

A.恶风B.恶寒C.畏寒D.寒战E.肢厥

(二)双选题

1.寒与热是疾病常见症状之—,是辨别的重要依据。

A.病邪性质B.阴阳盛衰C.疾病预后D.表证里证E.虚证实证

(三)多选题

1.通过询问患者恶寒与发热情况,可以辨别的变化。

A.病变性质B.阴阳盛衰C.疾病预后D.表证里证E.虚证实证

(四)是非题(请判断是否正确,如果是错的请加以改正)

1.凡患者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寒冷能缓解的,称为恶寒。

(五)名词解释

1.畏寒2.恶风

(六)问答题

1.简述《十问歌》的主要内容。

2.问寒热应注意哪些方面?

知识点:恶寒发热

(一)单选题

1.伤风表证患者常表现为:

A.恶寒重,发热轻B.发热重,恶寒轻C.发热轻而恶风

D.发热与恶寒并重E.寒热往来

2.外感风寒表证患者常表现为:

A.恶寒重,发热轻B.发热重,恶寒轻C.发热轻而恶风

D.发热与恶寒并重E.寒热往来

3.外感风热表证患者常表现为:

A.恶寒重,发热轻B.发热重,恶寒轻C.发热轻而恶风

D.发热与恶寒并重E.寒热往来

4.初病即出现恶寒发热并见,多为:

A.半表半里证B.疟疾C.外感表证D.里证E.表证入里

(二)双选题

1.表证的寒热特点是:

A.恶寒重而发热轻B.恶寒发热并见C.发热重而恶寒轻

D.发热持续而不间断E.寒热往来

(三)多选题

1.外感风寒表证的寒热特点是:

A.恶寒重B.发热轻C.发热重D.恶寒轻E.恶寒发热并见

(四)是非题(请判断是否正确,如果是错的请加以改正)

1.外感表证的寒热轻重,不仅与感受病邪的性质有关,而且与感邪的轻重和寒热性质有密切关系。

(五)名词解释

1.恶寒发热

(六)问答题

1.“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这一说法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

2.恶寒和发热同时并见有何临床意义?

知识点:但寒不热

(一)单选题

1.患者素体阳虚,不温肌表,故见:

A.但热不寒B.但寒不热C.恶寒发热D.寒热往来E.并无寒热

2.下列何项与发热性疾病无关:

A.恶风B.恶寒C.寒战D.畏寒E.肢厥

(二)双选题

1.根据发病急缓和病程长短,但寒不热在临床上常可分为下列哪两种类型:

A.新病恶寒B.但热不寒C.寒热往来D.久病畏寒E.恶寒发热

(三)多选题

1.下面哪些症状均属但寒不热的表现:

A.久病体弱畏寒B.患者但感畏寒而无发热C.恶寒重,发热轻

D.新病突起恶寒,四肢不温E.患者无风自冷,近火取暖仍不能缓

(四)是非题(请判断是否正确,如果是错的请加以改正)

1.新病恶寒是指患者突然感觉怕冷,且体温不高的症状。其主要见于里虚寒证。

(五)名词解释

1.但寒不热2.久病畏寒

知识点:但热不寒

(一)单选题

1.表现为身发高热,满面通红、口渴饮冷、大汗出、脉洪大等症者属:

A.潮热B.微热C.壮热D.郁热E.虚热

2.表现为午后或入夜低热,兼见颧红、盗汗等症者属:

A.湿温潮热B.阴虚潮热C.阳明潮热D.骨蒸潮热E.气虚发热

3.表现为高热,日晡热甚,兼腹泻便秘等症者属:

A.湿温潮热B.阴虚潮热C.阳明潮热D.骨蒸潮热E.气虚发热

4.表现为情志不舒,时有微热者属:

A.壮热B.潮热C.气郁发热D.恶寒发热E.气虚发热

5.表现为长期微热,烦劳则甚者属:

A.壮热B.潮热C.气郁发热D.恶寒发热E.气虚发热

(二)双选题

1.气虚发热的临床表现是:

A.恶寒发热B.寒热往来C.恶寒发热交替发作

D.微热不退,兼少气、自汗、乏力E.长期微热,烦劳则甚

2.壮热多发生在:

A.伤寒阳明证B.暑热炽盛C.阴虚发热D.燥邪伤肺证E.气虚发热

(三)多选题

1.里热证可见:

A.壮热B.潮热C.微热D.恶寒发热E.气虚发热

2.属于但热不寒的是:

A.壮热B.潮热C.微热D.阴虚发热E.气虚发热

3.阳明潮热的患者可兼见的症状是:

A.颧赤B.大便干结C.舌红少苔D.腹痛拒按E.日晡热甚

4.临床见到潮热,可因:

A.胃肠燥热内结B.湿热困遏脾胃C.阴虚内热

D.气虚不足E.气血两虚

(四)是非题(请判断是否正确,如果是错的请加以改正)

1.根据发热的轻重、时间、特点等不同,但热不寒在临床上仅可分为壮热和微热两种类型。

2.身热夜甚常是温病热入气分,灼伤营阴的主要标志之一。

(五)名词解释

1.潮热2.日晡潮热3.微热4.阴虚潮热

(六)问答题

1.何谓但热不寒?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2.何谓壮热?试述壮热的原因、机制和兼症。

3.阴虚潮热与阳明潮热有何异同?

知识点:寒热往来

(一)单选题

1.寒热往来主要见于:

A.表证B.半表半里证C.里证D.厥阴病E.少阴病

2.患者寒热往来,发有定时,见于:

A.表证B.半表半里证C.少阳病D.厥阴病E.疟疾病

3.患者寒热往来,发无定时,见于:

A.表证B.半表半里证C.少阳病D.厥阴病E.疟疾病

(二)双选题

1.疟疾寒热往来有定时,可以:

A.一日一发B.三日一发C.一周一发D.十日一发E.一月一发

(三)多选题

1.寒热往来可见于:

A.表证B.半表半里证C.少阳病D.厥阴病E.疟疾病

(四)是非题(请判断是否正确,如果是错的请加以改正)

1.寒热往来是邪正相争,互为进退的病理表现,为外感表证的寒热特征。

(五)名词解释

1.寒热往来无定时2.寒热往来有定时

(六)问答题

1.在问诊中怎样根据寒热的种类确定病变的部位?

二、问汗

知识点:有汗无汗

(一)单选题

1.外感风邪之中风表虚证,常见:

A.无汗出B.有汗出C.大汗出D.冷汗出E.热汗出

2.外感风热之风热表证,常见:

A.无汗出B.有汗出C.大汗出D.冷汗出E.热汗出

3.外感寒邪之伤寒表实证,常见:

A.无汗出B.有汗出C.大汗出D.冷汗出E.热汗出

(二)双选题

1.里证有汗,主要见于下列哪几种情况:

A.里热炽盛B.津血亏耗C.阳气不足

D.外邪入里之里热证E.久病、虚证患者

(三)多选题

1.出汗可见于:

A.表证B.热证C.虚证D.实证E.里证

2.可以引起汗出异常的机制有:

A.外邪侵袭,营卫失调B.阳热亢盛,迫津外泄C.经络阻闭,气血运行不周D.阳气暴脱,津随阳泄E.阳气不足,蒸化无力

(四)是非题(请判断是否正确,如果是错的请加以改正)

1.汗是由阳气蒸化血液从玄府达于体表而成,是由血液所化。

2.通过询问患者汗出的异常情况,对判断表证和里证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问答题

1.在外感病表证阶段,问汗的有无有何临床意义?

2.表证有汗与无汗可见到哪几种情况?为什么?

3.里证有汗与无汗可见到哪几种情况?为什么?

知识点:特殊汗出

(一)单选题

1.病情危重时出现大汗不止,每可导致亡阴、亡阳者属:

A.战汗B.绝汗C.自汗D.大汗E.盗汗

2.亡阴之汗的特点是:

A.汗冷如油而粘B.汗热如油而粘C.汗冷而粘

D.汗热量少E.大汗稀凉

3.亡阳之汗的特点是:

A.汗冷如油而粘B.汗热如油而粘C.汗冷而粘D.汗热量少E.大汗稀凉

4.患者在病势沉重之时,先全身战栗抖动,而后汗出的,属:

A.大汗B.绝汗C.自汗D.战汗E.盗汗

(二)双选题

1.引起自汗的原因是:

A.气虚B.阴虚C.阳虚D.实热E.虚热

2.盗汗的病因病理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肺卫不固B.阴虚内热C.阳气虚衰D.气阴两虚E.肺脾气虚

3.引起大汗出的原因可有:

A.里热亢盛B.阴虚内热C.阳气暴脱D.营卫不和E.阳虚

4.战汗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提示:

A.气虚转阳虚B.实热转虚热C.表证转里证D.邪去正安E.邪胜正衰

(三)多选题

1.特殊汗出的种类主要有:

A.自汗B.盗汗C.绝汗D.战汗E.头汗

2.自汗常伴有:

A.神疲乏力,短气懒言B.畏寒肢冷,面色白

C.稍作运动,汗出不止D.午后潮热,两颧红赤

E.舌红少津,五心烦热

3.下列汗出属于里证辨汗的是:

A.自汗B.盗汗C.绝汗D.战汗E.头汗

(四)是非题(请判断是否正确,如果是错的请加以改正)

1.战汗是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如汗出身热不减,烦躁不安,脉来疾急,是邪去正复之佳象;若汗出热退,脉静身凉,为邪胜正衰之危候。

(五)名词解释

1.自汗2.盗汗3.绝汗4.战汗

(六)问答题

1.自汗有何临床意义?

2.盗汗为什么“入睡时汗出,醒后汗自止”?

3.亡阴、亡阳之汗各有何特点?为什么?

4.战汗有何临床意义?

知识点:局部汗出

(一)单选题

1.患者半身汗出,是由于:

A.上焦邪热B.中焦湿热上蒸C.虚阳上越D.经络阻闭E.进食阳旺

2.“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是指:

A.头汗B.半身汗出C.手足心汗D.阴汗E.黄汗

(二)多选题

1.患者但头汗出,是由于:

A.上焦邪热B.中焦湿热上蒸C.虚阳上越D.经络阻闭E.进食辛辣

2.局部汗出包括:

A.头汗B.半身汗出C.手足心汗D.阴汗E.黄汗

(三)是非题(请判断是否正确,如果是错的请加以改正)

1.心胸汗是指心胸部易汗出或汗出过多的症状,多见于热证。

(四)名词解释

1.头汗2.半身汗出3.手足心汗

(五)问答题

1.试述头汗形成的机制。

三、问疼痛问疼痛性质

知识点:胀痛

(一)单选题

1.肝阳上亢的头痛特点是:

A.隐痛B.重痛C.掣痛D.刺痛E.胀痛

2.气滞引起的疼痛特点是:

A.隐痛B.重痛C.掣痛D.刺痛E.胀痛

(二)双选题

1.头目胀痛多见于:

A.肝肾不足B.肝阳上亢C.肝火上炎D.肝血不足E.肝血瘀滞

(三)多选题

1.疼痛的发生可因:

A.风B.湿C.热D.虚E.寒

2.胀痛的发生可因:

A.肝气郁结B.肝阳上亢C.肝火上炎D.肝血不足E.肝血瘀滞

(四)是非题(请判断是否正确,如果是错的请加以改正)

1.临床见胸、胁、脘、腹等处胀痛,时发时止者多属气虚之证。

(五)名词解释

1.胀痛

(六)问答题

1.如何通过问诊以了解疼痛的寒热虚实?

知识点:刺痛

(一)单选题

1.瘀血引起的疼痛特点是:

A.隐痛B.重痛C.掣痛D.刺痛E.胀痛

2.疼痛如针刺之状,固定不移的是:

A.瘀血作痛B.气滞作痛C.风湿作痛D.寒凝作痛E.血虚作痛

(二)双选题

1.瘀血引起的疼痛可表现为:

A.隐痛B.固定痛C.掣痛D.刺痛E.胀痛

(三)是非题(请判断是否正确,如果是错的请加以改正)

1.刺痛是瘀血致痛的特征之一,常以头部较为常见。

(四)名词解释

1.刺痛

(五)问答题

1.刺痛有何特点?

知识点:冷痛

(一)单选题

1.冷痛属:

A.虚证B.实证C.阳证D.热证E.寒证

2.寒邪阻络引起的疼痛性质常表现为:

A.隐痛B.冷痛C.掣痛D.空痛E.胀痛

(二)双选题

1.引起冷痛的常见原因有:

A.寒邪阻络B.阳气不足C.气滞血瘀D.气血两虚E.阴虚火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