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人文旅游(第3辑)
13502000000005

第5章 旅游与民俗(3)

在另一处社区,我们看到秦腔表演。同时看到在附近也有一个乐队表演,不同于其他集会乐队的是,它请来了外地的流行歌手。除了电子琴外,用民族乐器特别是民间唢呐伴奏演唱流行歌,笔者还是第一次听到。

3.音像市场

为了收集一些考察团尚未获得机会接触的地方音乐,笔者抽空到大街上购买音像制品。从小店各类音像制品的比例看,流行歌占多数;传统音乐占少数。

传统音乐的品种有当地民歌、道情、说书、笑话、秦腔,山西晋剧;外地如东北、内蒙的二人转等。

转了几个音像商店,情况都差不多。抽看其中的一些内容,有音像公司制作的,也有当地人的简陋制品。如有的说书仅仅是在某处室内,挂一块布权当背景,用普通灯光照明,一般家用录像机拍摄。有的二人转仅仅在室外某处自然风光较好的地方,在自然光下拍摄,并没有后期加工制作。这样的音像制品能够作为商品摆出来,说明它们在当地有相当的市场需要。

二、农村传统音乐

20日我们前往一个约定地点。那里很少有城里人光顾。汽车沿小路开到无法前进为止,考察团成员全部下车步行。最后到了目的地孟家畔66号老支书李生歧家。当晚主人为我们举行了一个特殊的仪式——赠予我们白羊肚巾扎头,以示接纳我们为黄土地人。接着大家围着篝火进行各种活动,首先是跳火塔,当地人相信跳过熊熊烈火的勇敢者将“烧”掉晦气,来年好运气。于是大家纷纷加入跳火的行列。然后开始听信天游。以往是在电视或CD上听,现在则是在现场听原唱,那种感受确实是不可替代的。事后才知道老支书是请能人来唱的,可见时下并非人人能唱,并非都唱得好。

记得在佳县时当地文化局局长和文化馆馆长来接待我们,局长唱信天游给大家听,那味道唱得真好。不过,据了解他是经过艺术院校训练的。无论如何,他已毕业多年,而且并没有用所谓美声唱法来演唱。尽管如此,在孟家畔听到的歌,似乎更地道,因为农民歌者用情没有那么外露,非常自然淳朴。这在后来笔者到内蒙考察听蒙族牧民的歌唱,也有相似的状态——他们的歌声当然充满热情,但却并没有像舞台表演那样“表现情感”。他们并不表现,而是自然呈现。或许是生活造就了他们如此从容的表达方式:含蓄的热情。

笔者还注意到一个细节:老乡们扎白羊肚头巾手生!如同我们所见,平时他们并不扎头巾;只有个别老汉扎,更多的是戴帽子。歌少唱了,白羊肚巾少扎了,传统的东西都逐渐少了。

令笔者惊讶的是如下的经历。夜深了,老书记安排我们分别到各家窑洞睡觉,笔者在路上与带路的当地青少年有这样一段对话——问:你们给我们唱一个怎么样?

答:不会。

问:为什么?难道不是经常参加家里的唱歌活动?

答:不参加,不爱听,不学。

问:那么能唱什么歌?

答:都不会。

问:平时喜欢听什么歌?

答:有时候听电匣子里的歌,但一般不会唱。

“电匣子”就是收音机。当地青少年的回答令我们大吃一惊,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本以为当地年轻一代也有两下子,没想到竟然什么也不会。

21日村民丧事,我们听到了吹打乐,看到了披麻戴孝的送葬队伍和旌幡。

那个乐队也是混合的,加进了西洋小号;吹的曲调多种多样,有传统的,也有流行的。南方办丧事往往有哭丧歌。记得小时候在老家,有一天半夜醒来,听到附近传来哭丧歌,以为有人去世。过了一段时间,听到有人说:休息一下。顿时无声。

才知道原来是在练习。在黄土地初遇白喜,没有听到哭丧歌,却听到奏乐。南方送葬也奏乐,多见的是西洋军乐队,而这里却是土洋结合。

三、感受和感想

由于笔者从事音乐专业,自然特别关注黄土地的音乐文化,包括它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状况。9天的考察,从乡村到城镇,见识了那里的人和环境,也见识了那里的音乐;尽管不够深入和深刻,却实实在在是真切的。以下是几点感受和感想。

其一,黄土地靠天吃饭,太穷了。农民普遍想逃离自己的土地。如孟家畔村,那里原有八十几户人家,已经迁走了几十户,听说过了年还要迁走许多户。

尚未搬迁的人家年轻人也几乎全到外地城镇打工去了,留下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当地老乡异口同声对我们说:这里靠天吃饭,太穷了。我们刚到那里时,总有人疑惑地问:你们来这里做啥?在他们看来,城里那么好不呆,跑到这穷乡僻壤来,实在让人琢磨不透。但是令我们看到希望的是,有少数年轻人打算留在当地。他们打算等人们都离开家乡后,就把土地都承包下来,开发果树(主要是枣树)资源。

其二,本土音乐存活范围缩小,主要在城镇一些活动中,形式为秧歌、广场器乐、曲艺、戏剧;地方音乐有商业化倾向。乡村由于生活贫困,除了红白喜事外,传统音乐活动大大减少。村落中心以外的地方,乡间许多窑洞是单户人家,彼此有相当间隔。据说平时在夜间串门,为了壮胆就唱歌。现在有了电灯、手电,走黑路照明条件好了,歌却相应少了。城镇人多,生活也相对好,节日里扭秧歌,平时表演戏剧、曲艺等,还有不少是政府组织的。和各地一样,流行音乐的市场不断扩大,挤兑传统音乐的现象普遍存在。

其三,存活的传统音乐加进了西洋乐器,如小号、电子琴等,并普遍使用扩音器。内容上加进了许多流行音乐。传统音乐有“现代化”倾向——所谓“新民乐”

化。从直观感性上说,小号的加入,使唢呐的音响变得柔和宽阔、音量加强;二者在音响学上具有一定的家族相似性和天然融合度。但是,融合的结果以损失传统音乐的韵味为代价,这一点是很明显的。电子琴的加入使乐队音色更丰富,但也使传统韵味受到一定程度的遮蔽。笔者不反对新民乐的做法,但是认为传统民间音乐的原型应该首先继承;发展可以采用杂交的方法,也可以采取变形的方法。这样,原型、变形、杂交,多元并存。

其四,传统音乐存在着严重的断代危险。青少年都爱好流行音乐,不学传统音乐。这样,传统音乐后继无人,甚至连人工维持都没有。这使笔者想起20世纪中国“新音乐”发生的情况。当时也是认为家穷、国穷,似乎连音乐文化也“穷酸”,因此采用传统音乐之“驴”与西方音乐之“马”杂交方法产生了新音乐之“骡”。如今黄土地的穷困,使年轻一代普遍排斥自己的乡土音乐,情况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现在的年轻人接受的是都市流行音乐。显然,黄土地的传统音乐文化只能由当地的青少年继承和发扬。目前的局面确实令人担忧,也许解决问题的希望应寄托在学校音乐教育上。

其五,教育部组织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占全部教育内容的20%由乡土音乐进课堂,这对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假如能够做到,黄土地传统音乐文化也将得到继承和发扬。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仅仅留下声音,而将文化丢弃。与此相关的是民间乐曲集成的工作;这项工作若做得好,对继承传统音乐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六,民间乐曲集成应重新搞,采用录像手段,亡羊补牢。作为政府行为历时20多年的民间乐曲集成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遗憾的是其结果仅仅是文字和记谱的出版物;是将音乐之鱼从其原生态的海洋中捞出来制成文化标本。

从教育的角度看,后来人无法通过记谱和文字还原鲜活的音乐文化。因此,笔者呼吁重新进行民间乐曲集成的工作,包括黄土地的音乐文化。

黄土高原上的生命之花——谈陕北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特征

唐骅

内容提要:陕北剪纸艺术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它所表现的事物并非原生态的自然,而是意象化的自然。通过变形,创作者以陌生的形式来表现人们熟悉的生活,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而由共同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形成的文化场,则保证了艺术传达的有效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理应得到抢救和保护。

关键词:陕西剪纸、变形、文化场。

去年参加黄土地民俗之美田野考察时,在米脂文化馆,一幅剪纸引起了我的兴趣:画面是一棵树下正在休息的三代人,一边是正在抽烟的老爷爷,另一边是一个婆姨和一个女娃在玩翻绳游戏。画面充满闲适祥和的气氛。这动人的细节一下子就勾起了童年的回忆,让我在冥冥中似乎又回到了心灵的伊甸园。

接下来,从米脂到神木,从孟家畔的窑洞到洛川艺术馆,一路走过,真是大开眼界。

无论是穷乡僻壤还是喧闹的城镇,无论是窑洞的窗户还是庭院的大门上,到处都能见到五彩缤纷的剪纸。那古拙的造型,粗犷的风格,有趣的寓意,多样的形式,精湛的技艺,令人百看不厌。

说起来,陕西剪纸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说古老,是因为它继承了许多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抓髻娃娃”、“鹰踏兔”、“蛇盘兔”、“鹭鸶衔鱼”、“鱼戏莲”等,体现了民间百姓祈祥纳福和生殖崇拜的心理诉求。说它年轻,就是它从来没有离开过陕西人民的现实生活。剪纸的创作者本身就是生活在黄土地上的农民或者民间艺人,他们作品表现的内容也都是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充满了真情实感和旺盛的生命力。如生活中的锄地、打场、孝敬父母、婚丧嫁娶、看大戏,节庆活动中的踩高跷、杀年猪、置年货、垒火塔、年夜饭、看春节晚会、回娘家等,都是当代陕西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那么,作为一门艺术,如何来认识陕西剪纸的审美特征呢?下面谈两点不成熟的意见,权作抛砖引玉。

一、变形——剪纸艺术的必由之路

艺术的本质是审美,是人的心理世界的外化。因此,它所表现的自然并非原生态的自然,而是意象化的自然。欣赏剪纸艺术,首先要认识艺人在创作中是如何把客观物象转化为艺术形象的。

到剪纸艺人郭佩珍家,看到一幅老鼠偷油的剪纸。有人提出,老鼠本是人人喊打的害兽,是丑恶的东西,怎么能作为剪纸表现的题材呢?老人解释说,老鼠偷油偷粮食本是坏事,但是只有丰年,老鼠才有的可偷。所以描写老鼠就是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真是一种有意思的逻辑。由此看来,欣赏剪纸艺术,不仅要知道表现的是什么,更重要还要认识作者为什么这样去表现,如何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和审美取向。

在陕西剪纸艺术中,为了刻画人物,表达内心的感受,剪纸艺人常常通过变形的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再创造。这种变形既包括形式的变化也包括内容的选择,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常规变形、经验变形和情感变形。

常规变形。剪纸是在纸介质上通过阴刻或者阳刻来表现客观事物的,不适宜表现事物的细部特征。与实际事物相比较,一幅作品必须省略许多中间层次才能够完成。同时为了保证形象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构图上也有自身的限制。

因此,简洁、洗练、紧凑、图案化及概括性强是其主要特点。这就决定了在进行视觉转换时,作者必须对客观事物进行取舍变形,以最凝练的构图来展示描绘的对象。

“踢场子”是一幅动势很强的剪纸作品。人物一上一下,一明一暗,通过手势和脸部动作互相呼应。构图明快生动,省略很多细节,整个画面通过扇子和飘带把男女人物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黄帝一统”是一小幅剪纸,描绘的是人文始祖轩辕氏治理天下,建功立业的场景。画面质朴自然,黄帝头戴帝冠,手指前方立于战车之上,周围龙、虎、凤栩栩如生。创作者艾剑英的高明之处就是在方寸之地,用最简洁的构图,表达出最丰富的内容。其造型能力令人惊叹。

图案化也是常规变形的常用手法。剪纸的构图要求有很好的整体连接性,而图案化的文化符号特别适合用剪纸来表现。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富有文化意蕴的吉祥符号,其中主要是由动物、植物、文字和人抽象而来。比如万字纹、回形纹、方胜纹、饕餮纹、梅兰竹菊、福寿等,这些约定俗成的图案为剪纸艺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们在大量的剪纸作品中都能寻找到它们的痕迹。

其次,经验变形。剪纸表现的对象大多是人们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艺人为了表达出更加丰富的内容,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而不是直观看到的形象去塑造。有人把这种变形称之为经验变形或者视觉的经验化。有一幅剪纸,描绘的是一只怀孕的母狮子。有意思的是,艺人完全摆脱了生活的常识,把母狮子肚子里的三只未出世的小狮子也刻画出来。它寄托了人们希望多子多福的心理诉求,让人看后感觉情趣盎然,意犹未尽。

还有一幅跑驴的剪纸,驴的形象是侧面的,但是把两只眼睛像比目鱼一样全在一侧,让我们仿佛捕捉到了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风格的影子。中央美院靳之林教授也举过一个例子,他说:“民间剪纸和农民画在表现葫芦、南瓜、苹果、梨桃、西瓜一类瓜果时,往往用剖开一半露出籽来,囫囵完整但也画出实际看不见的籽来的艺术手法。1980年在安塞县农民画创作班上,我问李秀芳,画梨为什么把看不见的籽也画出来,她说,梨该有籽嘛!实际上这是浅层的解释,更深层的内涵仍然是多子的生殖崇拜的造型。”

在陕西剪纸艺术中,这类例子比比皆是。许多艺人早就脱离纯写实表现的窠臼,通过生活经验和想像,在作品中自由地表现自己的审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