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文旅游雁荡山的旅游文化
喻学才
内容提要:文章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雁荡山得名的来历、开发的简史,并对在雁荡山开发建设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的贡献、雁荡山的美学特色做了简洁的评价。
关键词:雁荡山、开发历史、人物贡献、美学特色。
一、雁荡山的名称由来
雁荡山这座名山,根据文献记载,最早提到“雁荡”地名的是唐代高僧一行和尚(673-727),他在画天下山川图时其“南戒山川尽于雁荡”。而在稍后于一行的草圣怀素的《与律公书》中,也两次提到雁荡:“雁荡,自古图牒未尝言者,山顶有大池,相传为雁荡,下二潭,为龙湫。”值得注意的是,怀素笔下的两个雁荡,所指有差别。前者指雁荡山,后者指雁湖。另外,晚唐诗僧贯休(832-913)在《诺讵罗赞》中写道:“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因此,雁荡山这个名称从唐代就开始叫开来,当无问题。
若就空间范围言之,雁荡山包括南雁荡、中雁荡和北雁荡三大板块。“南雁荡,在平阳县南;中雁荡,在乐清县西;北雁荡,在乐清县东九十里。”“今之名天下者,北雁荡也。”北雁荡“高四十里,深六十里,顶上有湖,方可十里。雁荡山皆石,而湖独有泥,葑草芦荻生焉,时为雁所栖宿,故曰雁荡”。雁荡山又经常被人们省略成“雁山”,如清代施元孚所撰山志就名为《雁山志》。
二、雁荡山的开发小史
雁荡山不仅是科学名山,也是文化名山。山之钟灵毓秀,秘怪藏奇,用科学(清)戴名世《雁荡记》,见《戴名世集》卷十,中华书局1986年版。
眼光观之,距今以亿年计。而若自人类开发认识角度言之,则不足两千年。雁荡山的开发,具体时间很难确定,但从文字记载看,至迟当自晋代。山之开发,循着由乐清湾逐渐朝腹地的路线进行,当时的开发只限于滨海地带海洋渔业资源富裕区域,这个区域当时的名称叫“三京湾”。这里不仅资源丰富,而且也是过往行人饯行告别的所在。刘宋时期。雁荡山真正作为名山开发的肇始,当以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巡视雁荡山为代表,因为谢灵运到乐清行田,留下过诗歌作品。
唐代。唐代西域高僧诺讵那的开发,只是雁荡山佛教事业开发的一个知名时期而已,早在南朝齐梁时期,雁荡山西内谷中就已经有昭明禅寺存在了。诺讵那在雁荡山创业之所以声誉广被,很大程度上和诗僧贯休“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溟溟”诗句的巨大影响力有关。诺讵那选择了雁荡山山水的精华所在,而贯休的诗又能画龙点睛,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并不是说雁荡山的佛教文化事业始自诺讵那,而是雁荡山的佛教文化事业最享盛名的是诺讵那。而僧惟一的《雁荡山》诗,则是迄今为止最早对雁荡山无与伦比的美学价值进行最高评价的作品。
宋代。宋代是雁荡山开发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太平兴国元年(976)以名僧全了开创芙蓉庵、能仁寺、罗汉寺,太平兴国四年(979)僧人神昭、行亮在东内谷建造灵岩寺、安禅谷为标志,北宋时期,雁荡山东内谷、西内谷的开发全面开花。雁荡山四谷二阁的景区空间格局初步形成。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5)年间,因朝廷修建玉清昭应宫,大批的朝廷官吏和采木工匠人等来雁荡山中寻找巨木,使雁荡山的知名度在朝野同时传开。从此,前往雁荡山游览不再只是僧人的专利了。因此,可以说北宋修建景灵宫伐木队伍的到来,使雁荡山作为游览胜地的知名度第一次得到普及。而沈括及其随从的雁荡山之行则首次揭开了雁荡山科学名山的神秘面纱。
靖康之变后,国家战乱频仍。建炎二年(1128)康王赵构渡江南来,都于临安,从此偏安江南150余年。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南移,刺激了雁荡山的开发。特别是当时赵宋朝廷为了保护皇家家族档案,曾经把太庙设置在温州的开元寺,这样旧时温、台一带的驿路成为轮蹄纷至的地方;为了节省时间,原来在雁荡山外围的一段“国道”也改从山内走,这样就更加为雁荡山的开发创造了便利条件。值得一提的是淳熙年间乐清县令袁采这个人,他撰写的《雁荡山记》和《雁山图·序》这两篇旅游文化作品,首次对北宋以来该山的风景名胜开发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北宋年间沈括到雁荡山的科学考察更是雁荡山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南宋权奸秦桧曾经任职温州知府,任职期间他也曾跑到雁荡山观音洞寺庙里要求出家,则不过是雁荡山历史上的一场闹剧而已。
元代。元代雁荡山的开发主要是宗教方面的复兴。旅游文化建设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李孝光《雁山十记》的问世。李是雁荡山本地人,家居蒲溪之畔的淀山村(今田岙),他是一位严肃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位热心的雁荡文化宣传者。他自述每年都要接待三四次外地朋友,并且陪他们游览雁荡山。李可能是见诸记载的第一位热心陪同外地游客游雁荡的“地陪”名人。从他的《暮入灵岩记》中的文字看,他还是雁荡山有记载以来第一个发现灵岩夜景之美的人。
明代。明代雁荡山的开发,最明显的时代特征是来山游览的人层次日渐丰富。文人、画家、官僚,不仅文职,连戚继光这样的赳赳武夫也都上了雁荡山。并且旅游文学作品的创作从总量上看超过了往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旅行家王士性、徐霞客等人都十分垂青这座名山。王士性从人文地理的角度,徐霞客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别从美学、科学层面上对雁荡山做了很高的评价。
清代。清代的雁荡山开发成就主要体现在山志的建设上。代表性的成果是施元孚的《雁山志》和范藕萍、曾唯合纂的《广雁荡山志》。此外,应该注意的是,清代雁荡山的游记和游山诗出了许多总结游道的文字,如施元孚的《游山十八法》、魏源的《游山学》,以及许多一流的旅游文学名篇,如戴名世的《雁荡记》、《游大龙湫记》,袁枚的《大龙湫歌》,魏源的《雁荡吟》等。
三、几个重要历史人物对雁荡山的贡献
谢灵运在任职永嘉太守期间,景平元年(423)因永嘉郡境各县水灾“行田”(下乡体察民情),曾到过中雁荡山的白石(该处距乐清30里)。他于白石留下了《白石岩下径行田》的五言诗,曰:小邑居易贫,灾年民无生。智浅惧不周,爱深忧在情。莓蔷横海外,芜秽积颓龄。饥馑不可久,甘心务经营。千顷带远堤,万里泻长汀。
州流涓浍合,连统塍埒并。虽非楚宫化,荒阙亦黎萌。虽非郑伯渠,每岁望西京。天鉴尚不孤,来兹验微诚。
这次“行田”,他还到过北雁荡山的筋竹涧。筋竹涧在北雁荡山能仁潭南,集中还保留了一首着名的《从筋竹涧越岭溪行》的五言古诗。其开头的一段是: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逶迤傍隈辡,迢递陟陉岘。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川渚屡迳复,乘流玩回转。
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若然,则谢灵运来雁荡山“行田”前,筋竹涧就已经架设有栈道了。如此看来雁荡山有记载的开发历史当在1500多年前。谢灵运还有《游名山志》传世,其中有关篇章写的就是雁荡山。可以说,雁荡山的山水美的发现始自谢灵运。可能当时这里像沈括所分析的,还没有雁荡山这个山名。不然的话,很难解释这样一个酷嗜游览的谢灵运,怎么会到了筋竹涧而竟然弃二灵一龙等绝佳山水于不顾?要么就是他的诗歌作品散佚了,后人无从知晓当年的游踪。
释惟一,生平不详。知其为唐代雁荡山僧人。有咏雁荡山诗一首。诗曰:“四海名山皆过目,就中此景难图录。岩前逢个白头僧,自道一生看不足。”这是雁荡山历史上惟一一首对雁荡山的美学特色的多元性所作的最概括、最简捷评价的诗歌。
沈括(1031-1095),一生最为后人称道的还是他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成绩,《宋史·沈括传》上说他“饱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着”。即以他在《雁荡山记》中对雁荡山地貌成因的分析看,就已经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世界前沿水平。他写道:“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对雁荡山的这种地貌特征,在许多人的笔下都有大同小异的描述,但谁也没有回答成因。沈括则首次揭示其成因:“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砂土尽去,唯巨石巍然挺立耳。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自下望之,则高岩峭壁;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以至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沈括对雁荡山的贡献,还应包括他对雁荡山的总体评价,即“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这个说法,在他之前没人提过。
王士性(1547-1598),浙江临海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性喜游历。王士性是我国第一个用区域地理眼光对全国两京师十三省的行政区划进行地理文脉背景分析的学者。他对雁荡山也是情有独钟,其《五岳游草》中有《游雁荡记》一篇和五言诗《雁山杂咏八首》。王士性在《记》中首先从谢灵运“所至凿山开道,遍寻名山”的个性出发,对谢灵运当年仅仅到过筋竹涧而不及雁荡山其他景致表示怀疑。其次,他有对沈括《梦溪笔谈》中所提出的“祥符中土人伐木造玉清宫始见之,其前未闻有雁荡”的说法表示不理解。第三,他对明代雁荡山志中所载景观特别是寺庙景点和实际反差很大的现象提出批评;指出“谷中刹宇废十之九,多不成游”。从他笔下所记看,这位大旅行家当年所游的范围仅限于今天的二灵一龙核心景区一带。
王士性的游记中,对雁荡山的象形石有浓墨重彩的描写,值得注意的是,他不仅仅是从美学的角度描绘,而且辅之以科学的描述。试举一例:“老僧岩者,十丈石立山口,宛然一祝发昙瞿(指僧人)。过其背视之,项颈衣褶俨如,腰隆起,若鱍被而游方者;坐石梁视之,又若拱手而谈天;过谢公岭视之,又如坐绳床伸足也。乍见无不听然笑者,真造化之巧哉。”王士性也注意到了灵岩的夜景美。他在描写灵岩月夜的美景时几乎一字不漏地引用了元代雁荡山学者李孝光《暮入灵岩记》中的那段文字:“月出正悬东南角,星象累累,下垂四旁,客胁息不可上,如游鱼喁,以身为浮游在浩气上也。夜分,又数数开南牖视之,月欲坠,夜色如霜雪,诸峰相向立,俨然三四老翁冠而偶语,独西南一柱,白而长身者,盖谓天柱峰云。”他的《雁山杂咏》分别写了老僧岩、石梁洞、凌峰洞、龙鼻滴、玉女峰、剪刀峰、天柱峰、瀑布泉。如《老僧岩》诗曰:“苔衣深没胫,一定不知年。从君问息机,茫茫无始前。”从地质科学的角度看,王士性“不知年”的困惑现在自然可以回答了。
徐霞客(1587-1641),对雁荡山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前后两次探访雁湖,成为有文字记载以来第一个到雁荡山最高点喝水坪头的旅行家。第一次考察雁湖,由于年轻的僧人向导带错了路,误入喝水坪背后,他已经看到了雁荡山的最高点常云即今之小观音峰,不仅没有找到雁湖,他们还历尽艰险好不容易才回到原路。二十多年后,徐霞客第二次来到雁荡山,仍旧不忘去寻觅雁湖——那个造成东南第一奇观的大龙湫的源头活水。这一次他从龙湫背上溯龙湫而行,终于登上了小观音峰这个雁荡山的最高点。他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的科学探索精神,也是他留给雁荡山的宝贵精神财富。
施元孚(1705-778),清代地理学家,旅游学家,乐清人。他在还很年轻的时候,就对当时的《雁荡山志》书不满意,指望有人出来重新编写。但等到他到了壮年,理想的山志还是阙如。于是,他以一己之力,反复实地游览考察,“寝游雁荡山中,经是余寒暑,搜奇剔险”,最后写成以专记雁荡山景观为特色的志书《雁山志》。他的这部志书稿正本“为有力者取去”,“仅以副稿”求乐成司训范转达给一个对他才情很赏识的姓钱的督学。后来范担任乐成教谕赴任后方欲和施元孚商议出版该书事宜,施元孚却已死了。他的这本用心血写成的着作,后来被作为重要文献整合到曾唯主撰的《广雁荡山志》书中。曾志中不仅大量援引他实地考察所得出的结论;特别可贵的是,在该志的卷尾还全文保存了施着中的《游山次第》和《游山十八法》两篇文字。《游山十八法》不仅是他对雁荡山的贡献,也是对中国旅游美学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