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希利尔趣讲世界史
13462900000039

第39章 好皇帝与坏皇帝

尼禄是罗马最邪恶的皇帝,他自杀一百多年后,罗马出现了一位名叫马可·奥勒留的新皇帝。他和邪恶的尼禄恰恰相反,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马可·奥勒留被人们认为是罗马历史上最高尚、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当时,很多罗马人都没有虔诚的宗教信仰,他们不信仰任何神灵,也不信仰基督。但是,他们会供奉一些神灵,他们之所以会供奉这些神灵,只是从小受到家人的影响罢了。另外,他们认为如果自己不敬奉这些神灵,就会遭遇不好的事。所以,他们才会供奉这些神灵。尽管多数罗马人不信奉神灵,但是他们对于那些智者和哲学家却十分尊敬,并将他们的教导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

公元前300年左右,出现了一位名叫芝诺的哲学家,人们把他的哲学思想称为“斯多葛主义”。斯多葛主义在当时广为流传,直到公元前200年左右,这种思想传到了罗马。因为斯多葛主义向人们宣扬做好事、为人处世的智慧以及克服苦难的力量,所以罗马人都十分愿意接受这样的思想。尼禄的老师塞涅卡就是一名斯多葛主义者,他创作了很多关于斯多葛主义的著作。

罗马的新皇帝马可·奥勒留也是一位斯多葛主义者,他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度过了一段非常艰苦的时期。斯多葛主义就是他度过艰苦岁月的精神支柱。后来,马可·奥勒留将自己的思想记录下来,最后编成了一书本——《沉思录》。当然,他写这本书的目的只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应该怎样思考和处理问题。

我们可以将马可·奥勒留的一些思想总结一下,主要内容就是:◎我一定要平静地承受痛苦与伤害。

◎不管发生了多么糟糕的事,我都必须忍受。这些事情都是上帝的安排。上帝是善良的,所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切事情都是善良的。

◎我必须坚持履行自己的职责。

◎我不能沉迷于享乐之中。

◎我们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行为端正。

◎我必须遵从上帝的准则。

◎五湖四海皆兄弟,我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他们。

马可·奥勒留是一位忠实的斯多葛主义者,他有严格的为人处世原则,平时严格按照自己的原则做事,并且随时履行自己的义务。他会善待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穷人,他还尝试取消那些残酷的角斗士表演。

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在阅读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其中的一些言论和《圣经》有相同之处。人们仍然用“斯多葛主义者”来称呼那些不向苦难屈服的人。

马可·奥勒留一直秉持“宽恕你的敌人”这一原则,并以身作则地教育自己的儿子,但他却未能把儿子教育得像自己一样好。因为对大多数父母来讲,以身作则或许并不难,但是,想要感染自己的孩子,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马可·奥勒留是一个高尚的好人,但是他的儿子康茂德却是一个极端的坏人。康茂德长大之后,完全忘记了父亲的教导,把品行端正、履行职责、遵从上帝等做人原则都抛在了脑后。相反,他认为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享乐,并且要过最奢靡、最堕落的生活。他从来不顾罗马人的贫苦,只顾着自己享乐。

康茂德拥有十分俊美的相貌,而且还擅长运动,所以,他可以说是强壮俊美的青年。他对于自己的相貌也感到非常骄傲,因此,他命人雕刻了一座雕像,并充分展示了自己发达的肌肉。这座康茂德的雕像看起来就像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一样强壮。

康茂德命令人们要像供奉神灵一样供奉他。虽然康茂德是罗马的皇帝,但是他十分热衷于摔跤比赛,因为他要向人们炫耀自己健美的肌肉和力量。康茂德像所有的暴君一样,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如果有人敢指出他的过错,就会被他处死。他的生活十分放荡、奢侈,所以激起了人们的愤怒。人们开始预谋刺杀他,但是都没有取得成功。后来,在一次摔跤比赛中,康茂德被一个摔跤手勒死了。

和芝诺生活在同一年代的,还有一位名叫伊壁鸠鲁的智者。伊壁鸠鲁的思想同样也流传到罗马,他的理念被千万后人奉为经典。人们把那些信奉伊壁鸠鲁思想的人称作伊壁鸠鲁主义者,这些人崇尚快乐,并把快乐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但是,这些人认为,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伊壁鸠鲁主义者认为,这些快乐是代表着善的:◎为人要诚实、正直,这样人们才会感受到快乐。

◎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人而感受到的快乐。

◎与好人交朋友时所感受到的快乐。

◎让家长过简朴的生活而感受到的快乐。

◎因为避免迷信、盲从而让自己快乐。

◎因为内心没有恐惧而感受到的快乐。

◎安静学习而感受到快乐。

◎因为保持镇静而感受到的快乐。

伊壁鸠鲁主义者认为,如果自己的快乐会导致别人的痛苦,那么就不是真正的快乐。试想一下,如果康茂德能够懂得真正的快乐理论,而不是为所欲为,也许就不会落得那样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