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希利尔讲艺术史
13462800000049

第49章 切利尼和他的珀尔修斯

一个名叫本韦努托·切利尼的人是意大利最著名的金匠,出自其手的金质、银质以及宝石作品都非常精美。现今,屈指可数的几件传世之作都被放进了博物馆,成为无价之宝。

切利尼是一个金匠,但他坚信自己能制作出出色的雕像,他总是喜欢炫耀自己,可是却没人敢嘲笑他,因为他雕刻的青铜像就如同他炫耀的那样,相当出色。

佛罗伦萨公爵请切利尼做一个珀尔修斯杀死美杜莎的青铜雕像。切利尼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才制作出了一个令自己比较满意的珀尔修斯黏土模型,然后,他再将这个黏土模型做成青铜的。

现在的雕塑家要制作青铜像,只需自己先做一个黏土模型,然后再把模型送到青铜像铸造厂就可以了。但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还没有专门的铸造厂,大多数雕塑家,在完成黏土模型之后,还要亲自铸铜,对于雕塑家来说,这道工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而且,切利尼准备把这座青铜像尺寸做得比真人的尺寸还要大。一个小金匠,想要铸造如此浩大而又精美的青铜像,在很多佛罗伦萨人的眼中,简直就是痴心妄想,甚至连佛罗伦萨公爵也认为,一个习惯于制作小珠宝的工匠,要做这么大的青铜雕像有点自不量力。

然而,所有这些议论,反而让切利尼更坚定了做这个青铜像的决心。首先他修建了一个熔炉来熔化青铜,之后,又挖了一个地窖,再把黏土模型放进去,有几根管道与地窖相接,熔化的青铜通过管道流到制好的黏土模型上,青铜冷却硬化之后便是青铜像了。为了简化工序,切利尼先给雕像中的美杜莎部分上铜,结果证明美杜莎像制造得非常成功。

之后,切利尼开始铸造雕像的主体部分——珀尔修斯。珀尔修斯不但体积庞大,而且外形也不规则。用来熔化青铜的冶炼炉温度实在太高了,以至于切利尼家的房顶都着了火。为了保证炉火不熄,切利尼昼夜不停地工作,最后由于太过劳累,他病倒了。在卧床养病期间,他继续指导助手操作,他的病非常严重,甚至他都觉得自己时日不多了。

没过多久,助手急切跑进切利尼的房间,告诉他雕像出事了,因为青铜的熔化浓度不对,听到这个消息,切利尼顾不得病情,立即跳下床跑到熔炉旁边,他是一个急脾气的人,先把那些愚蠢的助手狠狠地骂了一顿,吓得他们都不敢说话。

就在这时,下起了一场暴雨,一会儿,雨势渐渐小了,切利尼派两个助手去找更多的木材来继续加高炉火的温度,炉火太旺,结果一下子又把屋顶给点着了。切利尼只好让助手支起木板和毛毯来挡雨,然后,他和助手们不停地用大铁棒搅拌青铜溶液直到青铜液的浓度恢复正常。

突然,一声爆响,一道火光冲天而起,把切利尼和助手吓得魂飞魄散,切利尼发现熔炉的顶被炸飞了,青铜溶液不断地往外冒,他立刻打开管道,让青铜溶液流到地窖里黏土模型上去。

可是青铜溶液流得还是不顺畅。切利尼认为可能是由于高温铜液中的金属有的被蒸发掉了,所以导致青铜溶液没法流动。该怎么办呢?你肯定猜不到他想出了什么主意。

他把家里所有的碗碟都丢进熔化的铜液中,因为这些碗碟是用质地柔软的铅锡锑合金制成的,它们熔化后能加速青铜溶液的流动。很快,青铜溶液迅速流动并充满了整个黏土模型。切利尼成功了,病也全好了,此时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再好不过了。好像从来都不曾得过病似的。只是,第二天早晨,他的助手不得不在吃早饭之前,重新去买新的碗碟。

下面这幅图片就是切利尼用青铜制作的《珀尔修斯斩杀美杜莎》的雕像,这座雕像是切利尼自夸了很久,又历经磨难才完成的。刻画的是珀尔修斯手里拿着刚割下的美杜莎头颅的场景,但是没有看她的眼睛,因为据说任何看到美杜莎眼睛的人都会变成石头。注意,切利尼把美杜莎头部流血的这个细节都用青铜雕刻出来了。

这尊雕像一直安放在佛罗伦萨,直到现在。人们在知道了切利尼制作这座雕像时的故事后,更加深深喜爱这座精美绝伦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