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希利尔讲艺术史
13462800000046

第46章 寻宝人和家族秘密

春暖花开的时候,你是否患过春倦症?你知道吗,春倦症分为两种。

第一种春倦症通常是会感觉整天非常疲惫不堪,光想睡觉,不想学习、工作或者玩,甚至都不想吃饭。春倦症这种情况比较多。

第二种春倦症是感觉精神亢奋,精力充沛,躁动不安,总是想狂跑一阵,或者大喊几声,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难倒你,你比任何人都强。

在中世纪之后,全世界好像都患上了第二种春倦症。他们精力异常旺盛,不过这种春倦症可不是短短的几天,它持续了好多年。

大概是在公元1400年,意大利人首先患上了这种春倦症,就像寒冬过后,万物复苏,到处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绘画、建筑、诗歌、雕塑作品、贸易等领域都迎来了春天,就像冬眠动物在春天开始“复苏”,各个领域都“大放异彩”。

这里“复苏”的时代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文艺复兴时代。复兴就含有“重生、再生”的意思。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对古代文化和知识产生了狂热的兴趣,这种狂热的兴趣就像一种传染病,就像全世界都感染了这场文艺复兴的春倦症。人们开始大量挖掘古罗马和古希腊时期的废墟,研究埋在地下的雕像和建筑,学习和传播那时的文学作品。在学习古代艺术成就的同时,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自身也为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早期研究古罗马雕像的人中,有一位叫多纳泰罗的雕塑家,他居住在佛罗伦萨,年轻时他和朋友布鲁内莱斯基一起奔赴罗马。到了那儿之后,他们整天都泡在那些古老的废墟里,希望从那些废墟中挖掘出一些漂亮的古罗马艺术品。

布鲁内莱斯基对建筑十分着迷,所以他到处测量古罗马建筑的内外尺寸,而多纳泰罗则一心寻找漂亮的雕塑。所以,人们就称他们为“寻宝人”, 因为他们看起来和那些一心想找到地下宝藏的人没什么不同。

两个寻宝人回到家乡后,多纳泰罗专为那些喜欢唱歌的人雕刻了一座浮雕画廊,被安放在佛罗伦萨大教堂的一侧当作墙壁。画廊的外部,多纳泰罗又雕刻了很多小孩的雕像,这些作品很成功,看到它们的人们都爱不释手。

多纳泰罗另一件著名的雕塑作品位于佛罗伦萨的另一处教堂外部。它刻画的是圣乔治。圣乔治是罗马军队中的一名基督徒,可当时是不被允许信奉基督教的,但圣乔治从来不隐藏自己基督徒的身份,他还在自己的盾牌上刻了一个醒目的白底红字的十字架。

所以,当罗马皇帝开始下令迫害基督徒时,圣乔治不顾自身危险,直接觐见罗马皇帝,要求他停止对基督徒的迫害,罗马皇帝非常恼火,圣乔治最终被罗马皇帝下令处死了,可是他却成了英国人心目中的圣人。从那以后,人们把白底红字的十字架称作“圣乔治十字”,现在英格兰的国旗就有这样一个十字。

由于圣乔治生活的年代太遥远了,多纳泰罗并没见过圣乔治长得是什么样子,所以那座雕像并不是圣乔治真实的模样,多纳泰罗是凭着自己的想象雕刻出来的,不过,很多人看到这座雕像后,一致认为这就是圣乔治的样子,再加上这座雕像惟妙惟肖,所以它自然就闻名遐迩了。

据说,有人同多纳泰罗开玩笑:“尽管这座雕像看上去十分完美,就是还有一个问题。”

多纳泰罗以为那个人真的看出了作品的缺点,急忙问道:“是什么?”

那人回答说:“问题就是它不会说话!”

多纳泰罗最著名的一幅雕像是刻画了一个骑着白马的人,我会在下一章里详细地介绍,因为在这一章,我还要告诉你一个秘密,一个有关雕塑的秘密。

多纳泰罗有一个朋友也是雕塑家,这个朋友有一个秘密,而且是一个绝密的秘密,因为这个秘密除了他的养子外,没有人知道。

后来,他的这个养子又有5个孩子,他又把这个秘密告诉了他的5个孩子,所以这个秘密变成了一个家族的秘密。

这个人叫卢卡·德拉·罗比亚,他和多纳泰罗一样,也生活在佛罗伦萨,年龄比多纳泰罗要小一些,我们就把他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第二伟大的雕塑家,他雕刻过大理石雕像和青铜雕像,另外,他也雕刻过一座浮雕画廊,可巧的是,这座画廊也在佛罗伦萨大教堂,恰巧就在多纳泰罗浮雕画廊的对面。

多纳泰罗和卢卡·德拉·罗比亚在画廊外侧都雕刻有很多小孩,假如你凑近看,就能发现卢卡·德拉·罗比亚的画廊上的小孩子比多纳泰罗画廊上的更精细,也更漂亮。但如果你从远处看,多纳泰罗画廊上的小孩则更胜一筹,这是因为多纳泰罗画廊上的小孩刻画得比较粗糙,从远处看反而更好。因此,两人不相上下,平分秋色。

这两幅作品都十分珍贵,如今,它们已经不在教堂中了,人们把它们转移进了博物馆,以便更好地保护和收藏它们。

差点忘了秘密的事,当卢卡·德拉·罗比亚雕刻完画廊最后结算工资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钱可赚,因为当时大理石的价格太昂贵了,而且雕刻起来又很费时间。而青铜和大理石也一样昂贵。所以卢卡·德拉·罗比亚决心寻找一种新的材料来替代大理石或青铜,后来他成功了。你想不到吧?这种材料既随处可见,又几乎不用花钱,那就是——黏土。

古希腊人早就用黏土做陶制雕像,卢卡·德拉·罗比亚用的黏土以前古希腊人早就用过,但秘密就在这里。他在完成黏土雕像后,会在雕像表面涂上一层玻璃质涂层,这个涂层叫作“釉”,液体时叫釉浆。然后,再把涂了“釉”的雕像放进炉子里烧一段时间,他的秘密就在上“釉”的过程,上“釉”以后制成的雕像就像大理石一样坚固,不怕风吹日晒,还能够长久地保存。而没有上“釉”的黏土雕像很短时间就破裂了。

别的雕塑家知道这种方法后,纷纷效仿,但是无论怎么做,他们做的都不及卢卡·德拉·罗比亚的坚固漂亮。因此,上“釉”的这道工序就是卢卡·德拉·罗比亚家族的“秘密”。

卢卡·德拉·罗比亚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大都是浮雕,浮雕的主体部分是和大理石相近的乳白色,而背景颜色一般是天蓝色的。

卢卡·德拉·罗比亚把给黏土“上釉”的“秘密”也告诉了自己的侄子——安里德·德拉·罗比亚。安里德·德拉·罗比亚后来差不多和他的叔叔一样有名。安里德·德拉·罗比亚的大部分浮雕都是用“上釉”的方法制作的,但是他在浮雕中加入了更多的颜色。他的代表作是《圣母与圣子》。

在佛罗伦萨儿童医院的外面,安里德·德拉·罗比亚雕刻了一系列陶土色的赤陶浮雕,刻画的是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分别处在一个圆形背景之上。你可能见过这些婴儿像的石膏模型,但石膏模型都是白色的,并不是安德里原作的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