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希利尔讲艺术史
13462800000044

第44章 哥特式雕像

如果你看到有人手里还拿着铁锤,四处奔走,只要看到人物雕像就全都砸掉,甚至还跑进教堂破坏雕像,你肯定会认为他们要么是坏人,要么是精神病患者,应该把他们统统关起来。

是的,若是现在,他们必定会被关起来,但在公元8世纪前后,就确实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既不是坏人也不是精神病患者,更不会被人关起来。

他们之所以破坏这些人物雕像,是因为他们认为人不应该把这些雕像当成偶像似的敬拜,他们最不能忍受的是教堂里竟然也摆放着这样的雕像。

关于这群人,在希腊语中有一个专有名词称呼他们——“iconoclasts”,意思就是“偶像破坏者”。不过,偶像破坏者似乎并不反感小型的雕像作品,因此在他们活跃的时期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制作了大量金质、银质及象牙材质的浮雕,并且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现在我们就可以在博物馆看到这类浮雕,它们被小心翼翼地保存在玻璃盒子里,看到这些浮雕作品时,你也许会想起当年那群偶像破坏者,也就会明白罗马之后很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好的圆雕作品出现的原因了。

为了躲避那些偶像破坏者,很多雕塑家选择离开拜占庭(后来改称君士坦丁堡,也就是现在的伊斯坦布尔)前往法国,继续他们的雕刻工作,所以法国后来出现了大量著名的雕塑作品。

这些雕像都出现在中世纪,也就是出现“偶像破坏者”的几百年之后,不可理解的是,“偶像破坏者”不希望教堂内放置雕像,但这些雕像却又都是人们特意为教堂雕刻的。

实际上,中世纪时期的教堂几乎被雕塑所覆盖,这些雕塑使用的材料和建造教堂的材料一样,都是用石头制作而成的,而不是古希腊和古罗马使用的那种大理石。教堂的外墙上也刻满了雕像,它们已经和教堂成为一体。例如,法国有名的沙特尔大教堂就有一万多座人物和动物的雕像,教堂的门道、柱子、屋顶、窗沿和墙壁上,乃至那些排水槽上都刻满了雕像。

中世纪时期的人识字的不多,也不会写字。教堂内的雕塑就起到了教科书的作用,它向人们讲述《圣经》和圣徒的事迹,所以,这些雕塑不仅有装饰的作用,还有很大的实用性。

中世纪教堂的建筑都是哥特式风格,所以人们也把这些雕像称作“哥特式雕像”,雕刻的内容包罗万象,甚至你想不到的,在这些雕像中都可以看到,包括《圣经》中的场景、圣人像、动物雕像、各种花草、男人和女人以及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农活、写字、砍柴甚至是搏斗等。此外,还有一些雕刻家想象出来的动物,这些雕像并不是在雕刻好后再放上去的,而是直接刻在建造教堂的石头上的,它们已经和教堂融为一体了。

你知道吗?有的哥特式雕像还会吐水,当然,它们吐的可不是漱口水,而是雨水,这些会吐水的雕像实际上是装有排水槽,排水槽上有很多孔,做成嘴巴的样子,雨水于是就从它们的嘴巴和身上排出去,它们和那些会“讲”《圣经》事迹的雕像一样,除了装饰以外还具有实用性,我们把这类雕像叫作“滴水兽雕”。

“滴水兽雕”形状怪异,有的长着“猴子的脑袋”、有的长着三个头、有的在扮鬼脸,还有一些动物长着“鹰爪”或 “人的手”。

在哥特式雕像中,还有一些奇形怪状的雕像,这些雕像被称作“怪物雕像”。“怪物雕像”和“滴水兽雕”都被放置在靠近屋顶的位置,看起来似乎是在嘲笑下面的行人,中世纪的雕塑家们一定十分喜爱这两种雕像,所以才会乐此不疲地雕刻了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