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希利尔讲艺术史
13462800000026

第26章 伟大的穷画家

我为什么要给你们讲这些穷画家呢?是他们画的画不够好吗?正好相反,我要讲的这些穷画家他们创作的作品都非常优秀。他们只是在金钱上贫穷,但在画技上一点都不穷。

在这些穷画家中,有一位出色的画家叫科洛。他穷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人买他的画,直到他50岁的时候,才卖出了他的第一幅画作。事实上他远没有听起来那么落魄,因为他的父亲定期都会给他一些钱,尽管不多,但也够他生活了。

科洛毕业时自己的愿望是当一名画家,但他父亲在做亚麻生意,因此,他不得不跟着父亲去学经商。不过他还一直坚持当画家的梦想。最终,他的父亲答应送他去学习绘画。科洛去意大利学习了几年后,成为一位风景画家。回到法国后,尽管他画的风景画十分优美,但还是没有人愿意出钱购买。

当时,也有很多其他贫穷的画家。他们发现,住在巴比松乡村比起巴黎这样的大城市,可以节省很多的钱,并且巴比松附近的乡村景色优美,有许多树林、小溪和田野,是画风景画的好地方。所以,这些穷画家们就集体搬到了巴比松附近的乡村居住,因此我们把他们统称为“巴比松画家”。

搬到巴比松居住的想法最初是科洛提出来的,他喜欢早起,在晨光中散步,欣赏树木和田野。那个时候,地面上还有露水,这些东西看起来都是湿漉漉的,非常鲜艳。这些自然景物不就是一幅天然的风景画吗?他通常会把看到的景色迅速素描下来,回家后就根据素描加工成油画。他还喜欢暮色和月光,所以也经常画这类风景画。他的风景画有一种朦胧、梦幻的美,并因此而闻名世界。

到科洛老年的时候,他的画才开始受到欢迎,他终于获得了财富和名声。科洛一直都乐于助人,在他有钱后,就把自己大部分的钱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画家朋友。

科洛的风景画看上去总是透着那么一点梦幻般的忧伤,但他和他的画家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非常开心。大家都喜欢他,亲切地叫他“科洛爸爸”,所以到他终于成功时,大家都由衷地替他高兴。

巴比松还有一位比科洛还要贫困的画家,他也是第一批搬到巴比松的画家之一。他把妻子儿女都带去了,一家人都住在一栋没有地板的房子里,整座房子只有三个小房间。这位画家就是法国最著名的画家之一——让·弗朗西斯·米勒。

米勒的父亲是个农民,小时候家里一直很穷。米勒还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在农田里给父母帮忙。他在书上看到一些图片,就模仿着去画。当别人在地里休息时,小米勒就抓紧时间练习绘画。后来,村子里的人为他凑了一些钱,送他到巴黎学习绘画。

米勒刚到巴黎时,生活十分窘迫。他很腼腆,又不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所以很不习惯,他卖画挣的钱也勉强只够糊口。米勒最擅长画贫苦农民的形象,因为他非常熟悉这些农民的生活。

后来,就在他几乎要饿死的时候,有人买了他的一幅画农民的画。在得到这笔钱后,他才能够离开巴黎去巴比松。此后他就一直住在那里,直到去世。

米勒画那些辛勤劳作的农民,方式很特别。他经常去田间观察农民劳动时的样子:挖地、锄草、施肥、锯木、搅奶、洗衣,还有播种。之后他回到家里,把看见的场景画下来。他的记忆力很出色,几乎不用模特就能够把画中人物布置得非常合适。当他需要模特时,就让他的妻子为他摆个造型。

米勒有一幅十分著名的画——《播种者》。作品中画的是一位正在播种的农民。你见过农民在田间播种吗?现在在我们国家,这种工作通常都由马或机械进行的。

因此,或许你不知道人工播种时,身体的姿势是如何的。播种者的手和脚保持着和谐的节拍,手伸进袋子取种子,然后向后摆臂撒出种子,手臂撒完一次,脚就向前跨一大步。

在米勒的作品中,播种者十分卖力,他迈出的步伐和摇摆的胳膊十分和谐,就如同机器设置的一样准确。只有面部表明,他非常疲劳。

米勒画过很多幅《播种者》,样子都差不多,最有名的那幅现在保存在美国波士顿的博物馆。

另一幅和《播种者》同样杰出的画作叫《拾穗者》。拾穗就是在小麦收割过后,捡拾麦田里剩下的麦穗。当时,巴比松附近的农民都很贫困,即使是捡拾来的那一点麦子,对他们的生活也很重要。从米勒的画中,你能够看出,拾麦穗是多么辛苦的劳动,并且这种辛劳的工作都由女人来承担。

米勒还有一幅作品被印刷了无数次,有时你能够在一元店买到。这幅著名的画作叫《晚祷》。它表现的是,一位法国农民和他的妻子在田中停下手中的农活,低头祈祷,因为他们听到了不远处教堂里传来的祈祷的晚钟。

像科洛一样,还不算太遗憾,米勒在有生之年终于得到人们的认可,被公认为伟大的画家。但他一直非常贫穷,甚至米勒去世后,他的妻子还一直依靠科洛的资助度日。

还有一些巴比松画家后来也成了著名画家。他们经常在一个仓库聚会,然后把各自的画作挂在仓库的墙上,大家一起讨论喜欢的画作。

我非常愿意给你们讲米勒和科洛那些贫穷而又优秀的画家朋友,但受篇幅所限,只能就说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