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我的继承人!”老锁匠宣布。他又对其他弟子解释,“不论做什么都要讲修为,参佛的人心中只有佛,作画的人心中只有画,开锁的人心中只能有开锁这件事,其余的东西都要视而不见。因为看不见,就不会产生非分之想,这就是我选他做继承人的原因。”
想要心态平和,就要抗拒诱惑,不要产生非分的念头。老锁匠选择继承人不仅看手艺,更看重徒弟们的心是否经得起考验,看到财物未必心生贪念,但不看不闻的人更显专心致志。当众人都为外界诱惑眼花缭乱、心志不坚时,能够一心一意专注于心灵的人,尤为难得。
非礼勿视,就能杜绝非分之想。就像故事中的小徒弟,知道诱惑不可取,索性不去看,只做自己该做的事,这也是一种“得道”。只要守住自己的本分,世间就没有那么多求之不得,自然也就不会铤而走险。遵循自己的人生,自然会得到自己的幸福,不属于自己的就算得到了,也会背上不安或内疚的包袱,终究不踏实。
人是感情动物,平和的心需要自我约束,才能真正做到波澜不惊。所谓的平和并非没有感情,而是让感情更加平和。强烈的仍然强烈,只是它有了一个限度,不会因诱惑失去定力,不会因急躁失去判断力,也不会因哀伤失去目标。当感情有了平和的心做底,它就不会失去本应有的色彩,只会更加长久,更加专注。
5.善待他人,成全自我
给予,不仅在于物质,更在于心灵的布施。
在一条街上流传着一个“育孤老人”的故事。这位老人心地善良,一辈子先后收养了几十个无家可归的孤儿,供他们上学读书。这位老人的善行让人们感叹,人们自发捐款,为老人募集了一笔“孤儿基金”,以减轻他的压力。
有电台记者来采访老人,问老人为何有如此善举,老人说:“因为我也是个孤儿,是一对好心的老人收养了我,让我上学。我的养父母早已去世了,但我常常想起他们。”
如今,老人已经去世10年,他的名字依然被这条街上的人铭记着,人们用他的事迹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把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
爱心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故事中的老人并不富裕,也没有做出过丰功伟绩,但他的名字却一直被人们铭记。比起世间的名利,人们更重视的始终是一份真情,人们最尊重的始终是一颗肯为他人着想的高贵之心。
据说在伦敦的一些教堂前,人们会习惯性地把口袋里的零钱扔在草丛和石子路上,过往的行人也不会捡起来据为己有。这些钱是为了给那些贫苦又非常有自尊的孩子的,这点点滴滴的爱心折射出的是人们无私的灵魂与对他人的同情。
有爱心的人待人温和,他们愿意让自己也让他人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美好的,人情味是可以超越功利性而存在的。爱心是一条纽带,把陌生人连在一起,也能让那些孤独的人感觉到温暖,让那些愿意给予的人察觉到自己的价值。
两个富翁同时到了天堂,他们是多年前的朋友,后来各自做生意,到了不同的国家,再也没有联系。此刻,他们相逢在天堂门口,不禁感叹各自的遭遇。他们看到对方穿着朴素的衣服,都诧异地问:“你看上去怎么这么贫穷?”
一个说:“一直以来我都是个富有的人,我把赚来的钱全部换成金条存在我的地下室。可是前段时间,我所有的金条都被盗贼盗走了,我成了穷光蛋。而我死后,也不会有人记得我,我觉得我的人生非常失败。”
另一个说:“我曾经也是一个把钱全都藏起来的人。晚年的时候,我生了一场大病,医生好不容易才把我救回来。我突然觉得人一死,拥有多少金钱都没有用,所以我决定把它们分给那些更需要的人。死之前,我已经捐出了自己所有的财产。相信不久之后,世界各地都会有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慈善基金。”
两位富翁,两种人生,一个将财富用于帮助他人,另一个将金钱放在身边直到两手空空。实际上,世界上的一切都只是短暂地存在于我们手中,与其抓住不放,不如用它们去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这就是善良,就是善待他人。
有德者慷慨。古语说:“路行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就像一条窄窄的路,如果能为迎面走来的人留一步,自己也能很快通过;相反,若是寸步不让,只会耽误自己和他人的时间。
善待他人的人经常忘我,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忘记自我,只是为了帮助别人而忽视了自己的利益。他们的善行会被那些受到援助的人牢牢记在心里。为什么说“好人有好报”?就是因为当好人遇到困难时,那些曾受到他们帮助的人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因为每个人都有最基本的良知。与人为善,让人如闻琴瑟、如沐春风。
6.放低姿态,懂得倾听
聆听,也是一种美丽的诉说。
某大学教授负责讲授选修课,几周之后,他发现听课的人越来越少。这一天,他提早结束课程内容,和学生们谈话,他问学生:“为什么大学生这么爱逃课?”
“因为大家都觉得老师讲课没意思,还不如去自学。”学生们说。
教授听完说:“现在的学生真让人无奈,当年我在北大,生怕错过老师的每一堂课,每堂课都早早去占位子,唯恐漏掉一句。难道他们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恐怕就是如此。”有学生说。
“年轻人搞学问就好比种花,如果不把自己埋在土里,让人灌溉,如何能开出花朵呢?真可惜。”教授叹息。教授的这番话被学生传了开来,不久之后,课堂里的学生越来越多。想必是他们听了教授的话,觉得有道理,纷纷回到了课堂。
现代社会,人心难免浮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尽快脱颖而出,多数人迫不及待地想表现自己,处处张扬,唯恐别人看不到自己。故事里的老教授希望总是逃课的学生能有谦虚的心态,把自己当作一颗需要浇灌的种子,而不是早早开放的浮躁花朵。
在浮躁的心态下能有什么样的好成绩?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来算这样一笔账:古代人想要功成名就大都历经“十年寒窗”的苦读,如果两个书生,一个在10年之内不断读书,不断积累学识;另一个有些天资,在读书的同时不断走亲访友、拜谒名人。10年之后,谁的学识更深厚?答案很明显,前者也许金榜题名,后者也许成了王安石笔下的那个方仲永。
一位青年画师年少成名,成为皇帝的御用画师。他听说长安城外有座寺院,里面有个禅师画画很好,堪称国手,很多大画家都去向他请教,于是就去拜访那位禅师。
年轻人对禅师说:“我一直想拜一位出色的画者为师,也见过不少画家,发现他们的画技都很平庸,还不如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禅师说:“你远道而来,一定口渴了,来喝杯茶吧。”
年轻人拿起茶杯刚要倒茶,禅师却说:“错了,错了,你应该拿着茶杯,向茶壶里倒茶。”
“怎么能用茶杯向茶壶里倒茶,禅师,您糊涂了吗?”年轻人说。
“原来你也懂得这个道理。那么,你始终把自己摆在比其他画师高的地方,总是认为自己比他们更高明,这不就是茶杯以为自己能向茶壶里倒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