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周易全鉴
13438200000018

第18章 随卦震下兑上

随:元亨,利贞,无咎。

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悦),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之,随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上卦“兑”是泽,下卦“震”是雷,所以说“泽中有雷”。雷潜伏在泽的深处,象征着安息不动的形象。又“震”的方位在东方,象征日出。“兑”的方位在西方,象征日落,同时也象征着春天与秋天。从“震”到“兑”,是万物在运动中经过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由生转息。生是息的开始,息是生的转机,万物也在生息的变化中运动。

晦:晦暗,黑夜。宴:安,安寝。

本卦阐述了追随的原则:在人际交往中必须唯善是从,追随他人的动机必须纯正,不能贪图个人近利;对正道的追求必须至诚、执着,不能朝秦暮楚。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初九爻象征着官位有了变迁,这种情形则必须洁身自守,才是吉利的。如果愿意出门结交,则有功利。

初九是下卦的主体。在出任官位若有变动时,不可气愤,仍要坚守中正之道,才能逢凶化吉。而且应该走出门外多与人交往,扩大视野与接触面,才是吉利。也就是要破除自私之见,尊重群众意见,随从大众,才会成功。

这一爻的重点在应追随大众的利益,变而不违。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小子”,意指年轻人。“丈夫”,身高一丈的男人称丈夫。

六二爻是与小子失去丈夫有关系的象征。按象传上的说法,联系小子,是说有不能兼顾相与的现象。

这一爻虽然不能说是凶险,但却也是明显的恶事,再与小子发生了关系,则易失丈夫,弄到最后只有左右为难。所以凡事不可贪利。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象曰:系丈夫,志舍下也。

六三爻,有着与丈夫联系而失去小子的象征。虽然说能够随时求得,但是自居忠贞则更为有利。象传上说:联系丈夫,乃是说它的心志已遭舍弃。

九四属阳刚握实权之位,而六三是在追随一可靠的壮年人,正与六二不同,六二是在追求优秀于自己的人,以图利。想追随刚毅强力之人,虽有利但动机须纯。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象曰:随有获,其义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九四爻,象征随之而来因而有所收获。贞正,但也有凶害。可以诚信坚守正道,则可明白事理,这样又哪会有灾害?

按象传说,随来有所获,意思是说就理论上而言,是有凶害的。但只要诚信于道,依旧可以表明功业。

这一爻重点在于说明追随者应该安守本分,诚信待人。

九五:孚于嘉,吉。

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九五爻的象征是说信孚于嘉庆,则吉利,按象传上的说法,信孚于嘉庆,是吉利的象征,是说它的爻位居中的关系。

九五阳爻是善的象征,阳爻在阳位正好取正,恰与下卦的六二互相对应,而且六二属阴爻,阴位得正,也就是说中正与中正相对应,所以相当可信,是非常吉利的。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象曰:拘系之,上穷也。

“拘”,拘束。“从”,重复。“维”,是束缚。“西山”,指的是在周都西方的岐山。

上六爻是说需要拘束来联系,才能够随和顺从而维持。同样的也有王者祭祀西山神祇的用意。按象传上说,用拘束来联系它,是说已到尽头了。

上六属阴爻,已经是极限,再向上也没办法找到出路,已被九五、九四束缚住。如此密切的关系是这样巩固,必然也是因为出自诚实信用。

在此爻中,最主要是强调至诚乃为团结的根本法则。

顺时守正择善而随

随卦在豫卦之后,序卦传中说:“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意即只要事业兴旺发达,正道光明,众人必定喜而相随。

当然,这应该只是随卦意思的一个方面,在上位者或某一方面出众而对其他人有吸引力,以致使其相随,这固然是一个很大的“成就”,但并不是说,能让众人随之以动的人,就无须再去“随”别的人或事了。实际上,有众人相随的人不仅要有更高的上随标准,同时还要与随己者互动相随。

从随卦的卦辞“元亨,利贞,无咎”来看,它的整体倾向所强调的应该是“上随下,刚随柔”;另外在爻辞中初九随六二,六三随九四,又有“下随上”之意;而上六随从九五,又有“己随人”的指向;同时,各爻的相随关系又显示出“人随己”的意思。

看来,随卦是复杂多义性的,而当我们从中去感悟妙用其思想时,则不难认识到:首先自己要顺时变通,择善而随,使自己足以为众人之表率,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很多时候,应该做到能够舍弃个人的私见、私利,随和众意、众利,尽力维系安和乐利的局面。因而,不可固执己见,应当以群众的利益为依归,不可贪图近利,有失本分,动机必须纯正,应当以诚信为基础,明辨进退取舍,择善而坚持。

因此而言,“随”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别人强迫你“随”,你自然不会乐意;同样地,你强迫别人相“随”,显然也是一种愚蠢行为,无论你身为多高级别的领导。

“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爻辞是说,上六,强行拘禁,用绳索捆牢,迫之随从。于是君王在西山举行了兴师讨逆的祭典。上六处随卦终级,“随”道已穷,又阴柔软弱,上下无应,处在“随”道转变的矛盾焦点上。上六位高而难以随人,又阴柔而人不肯随,互不相随,则矛盾向逆反方向转化。人心逆反,大者为叛。既有叛变,故必须兴师以讨逆,拘系以维,所以上六被九五之君强行维系以随。

在“随”道之中,动用武力以使人随从,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也是穷极生变之时。能持正讨逆,行以至善者,则可吸引众人相随;若以邪暴相强,则被迫相随者内心不服,顷刻星散,众叛亲离,其凶可知。如商周之战,殷纣王无道,强迫奴隶随之作战,“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最后殷纣王自焚鹿台,国家灭亡。邪暴相加,强人以随,结果如此,可为后世之鉴。

从人际关系方面讲,其实政治生活就是一个人心背向的问题。身为施政领导者,倘若能够“随”天道,守正道,顺时而动,择善流而从之,则会让众人相随,人心皆归。

在《三国演义》中,那位“人得和”之利的蜀主刘备,当初他之所以能以弱小之势而赢得众多英雄相随,关键就在于他有自己的随天随时之道,因此也就有了关、张、赵、马、黄相随。他们随从刘玄德的道理很简单:“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自古以来,随人就是跟人。但是究竟跟什么样的人才能成就大业,这就颇费踌躇,需要有所抉择。六三“系丈夫,失小子”,或者不失为一种正当的抉择。随卦又说大丈夫为人所随,假如真想当好一个成功的领导者,胸中就应该深悟“随”道之深义。

肩负重任,被天下共随的人,无论如何不可以不懂“随”之道理。只有这样,才能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所以彖传才意味深长地说:“随时之义大矣哉!”

综合来看,随卦集中展示了世道关系中以正相随的宗旨。随卦六爻,其中初九是刚下于柔,九五是居尊中正,最能体现竭诚从善的“随”之正道;其余四爻情况各有不同,或有得有失,或守正才能防凶,或被制方可从正。总之,本卦从正、反两方面,从各种角度反映“随从”这一行为的得失利弊和相应对策,蕴涵了深厚的领导思想和为官为人的智慧,是古人修身为人、处世治世经验的宝贵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