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13436700000041

第41章 答应的话,一定做到

人为什么守信?答应的话,一定做到。所以我们历史上有著名“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论语》中的子路也是这样的人。“言可复也”,守信的人,不可讲空话,因为“言可复也”,讲了话必须恢复。什么是“恢复”?就是讲了的话要“兑现”。

——南怀瑾《论语别裁·<三国演义>的幕后功劳》

【精彩导读】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因此,孔子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如此威信也就降低了。在南怀瑾看来,孔子的这句话可用“重然诺”3个字来概括,就是说有信义的人不轻易发言,也不肯轻易答应一句话,答应了就一定要做到。

南怀瑾特别喜欢历史上著名的“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说秦朝末年楚地有一个人叫季布,他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他都会设法办到,因此广受大家的赞扬。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当时人们常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楚汉相争时,因为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项羽兵败后,季布孤身一人杀出重围,开始了流亡的生活。而当了皇帝的刘邦一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于是下令通缉季布。而那些仰慕季布重诺守信的人,都在暗中帮助他,最终使得刘邦撤销了对季布的通缉,还封他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季布正是因为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才赢得众人的仰慕,才有周氏、朱家在危难时候的舍身保全,才可以免遭灾祸。他在汉朝身居高位,一直仕职到文帝时期,一生官运亨通,靠的就是这可贵的诚信品质。

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信用是为人根本,不守诺言不讲信用,便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守信守诺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应让孩子懂得:人活在世上,必然要同周围的人打交道,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友情,是需要信用来维系的。古往今来,人们痛恨尔虞我诈、轻诺寡信的行为,崇尚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话算话的君子作风。只有重诺守信的人,才有可能交到知心的朋友。

【亲子诵读】

《论语·学而》节选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解析: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论语·为政》节选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造简軏),小车无(造简軏),其何以行之哉?”

解析: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造简輗)、小车没有(造简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论语·卫灵公》节选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解析:

子张问如何才能使自己到处都能行得通。孔子说:“说话要忠信,行事要笃敬,即使到了蛮貊地区,也可以行得通。说话不忠信,行事不笃敬,就是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站着,就仿佛看到忠信笃敬这几个字显现在面前;坐车,就好像看到这几个字刻在车辕前的横木上,这样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腰间的大带上。

《韩非子·内储说上》节选

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不去,则甚害田者;去之,则不足以征甲兵。于是乃倚一车辕于北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者,赐之上田上宅。”人莫之徙也,及有徙之者,还,赐之如令。俄又置一石赤菽东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于西门之外者,赐之如初。”人争徙之。乃下令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上宅。”人争趋之。于是攻亭,一朝而拔之。

解析:

吴起担任魏武侯时的西河郡守时,秦国有个小哨亭靠近魏境,吴起想攻下它。不除掉它,会严重危害魏国的种田人;但又不值得为了除掉它而征集军队。于是吴起就在北门外靠置了一根辕木,下令说:“谁能把它搬到南门外,就赏上等田地、上等住宅。”开始没有人去搬它,等到人搬它去了南门外,回来后吴起立即照他的命令给予奖赏。不久吴起又在东门外放了一石赤豆,下令说:“谁能把它搬到西门外,赏赐如前。”人们争抢着搬它。于是吴起下令说:“明天将攻打哨亭,有能先上去的,任命他做国大夫,赏他上等田地和住宅。”人们争先恐后去攻打哨亭,一个早上就除掉了哨亭。

【故事链接】

曾子杀猪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买东西,她的孩子跟在后面,哭哭啼啼地闹着也要去。她就哄孩子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了杀猪给你吃。”孩子一听,觉得这样更好,就不再哭闹了。

妻子从集市回来,看见曾子要去抓猪准备杀掉它。妻子大吃一惊,赶忙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和小孩子说着玩罢了,你怎么当真了呢?”

曾子说:“和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他们没有分辨的能力,都是效仿着父母的样子做事,听父母的指教成人的。你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教他诚实,他就会变成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教他欺骗,他就会变成一个虚伪的人。所以,父母教育孩子必须慎之又慎。自己不能做到的,就不要要求孩子去做;自己承诺过的,就一定要兑现,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做母亲的欺骗孩子,孩子也就不会相信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办法呀!”

妻子不是很理解他的做法,但也找不到理由来反对杀猪这件事,于是,曾子就把猪杀了。

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哪怕对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