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13436700000032

第32章 “不践迹”就是“做好事不留名”

“不践迹”,就是说做一件好事,不必要看出来是善行。为善要不求人知,如果为善而好名,希望成为别人崇敬的榜样,这就有问题。

——南怀瑾《论语别裁·不着痕迹的善人》

【精彩导读】

《论语·先进》中说:“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子张问怎样算是一个好人,怎样做才叫行善。孔子的答复是“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什么叫“不践迹”呢?南怀瑾先生认为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用庄子所说的“灭迹易,无行地难”来加以理解。古人的文字非常简练,但是解释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大概这也是后来的人常常有不同理解的缘故。南怀瑾先生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这样的:好比一个小人干坏事,我们在电影中也时常看到那些坏人的做法。他们一般在作案的时候要戴上手套,做了之后还要搞个毁尸灭迹之类的,这就是“灭迹易”。但是他们在躲避警方追捕的时候心生恐惧、不安,虽然他们在外表上让你一点也看不出来他们内心的脆弱,没准儿嘴巴还很硬气,这也是孔子说的“小人,色厉内荏”。不管在外在上显得如何天衣无缝,但是内心总是有负罪感,只有自己才清楚那种惶恐不安的感觉。

在孔子看来,一个真正行善的人是不会让人感觉到他的痕迹的。有的人做好事是希望别人对他感恩戴德,或者总是希望别人能看见他做了好事,这样的人其实并不算是真的好人。孔子对于行善的标准还是很高,有点像今天我们所说的“做好事不留名”的味道,但是比这个的标准又要强一点。

【亲子诵读】

《太上感应篇》节选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

解析:

符合道理的就去做,不符合道理的就退避不做。不去不正经的地方;不暗中做亏心事;力行好事,多积阴德,发慈悲心,爱护万物;尽忠国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端正自己的品行,劝化他人;怜惜和救济孤寡无依靠的人,尊敬老人,爱恤幼儿;不伤害昆虫、草木。见人有死丧要同情,见人有好事要高兴;见人有困难要帮助,见人有危险要拯救;见人有收获就和自己有收获一样,见人有损失就和自己有损失一样。不宣扬别人的短处,不炫耀自己的长处;阻止恶事,宣扬善事,见到好处让别人多得自己少得。受到屈辱不报怨,受到恩宠要警惕;给人恩惠不求报答,施舍于人不后悔。

能够做到上述善行的人,大家都会尊敬他,上天会保佑他,福禄会跟随他,不求自来,邪神凶星会远离他,神灵会守卫他。

《吕氏春秋·异宝》

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五员载拜受赐,曰:“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五员者,爵执圭,禄万檐,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五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众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为矣,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解析:

伍员出逃,楚国急忙缉拿他。他登上了太行山望着郑国说:“大概这个国家,地势险恶而人民多有智慧;它的君主,却是个平庸的君主,不足以谋事。”他离开郑国到了许国,见到许公而请教该到哪里去。许公不回答,向东南方向唾了一口。伍员再拜受教,说:“我知道该去的地方了。”因此前往吴国。路过楚国,到达长江岸边,想要过河,看见一个老人,撑着小船,正要打鱼,走近前去请求帮助,老人摆渡他,过了江。询问他的姓名,不肯相告,伍员解下佩剑送给老人,说:“这是价值千金的宝剑,愿意把它献给您。”老人不肯接受,说:“楚国的法令,捉到伍员的人,赐予执圭的爵位,给予万担的俸禄,赏给千镒的黄金。过去伍子胥过江,我尚且不捉取他领赏,现在我要您的千金宝剑做什么呢?”伍员到了吴国,派人到江边寻找老人,无法找到了。伍员每次吃饭一定要祭告老人,祝词说:“江上的老人!”天地大到了极点,万物多到了极点,将何所不为?却毫无所求。既已做了好事,却无所求报。名字不可得知,身影不可看见,这只有江上老人能做得到啊!

【故事链接】

做好事不留名的子贡

春秋战国时代,鲁国有这样一条法规:如果鲁国人到其他国家去,看到有鲁国人沦为奴隶,可以自己先垫钱把他赎回来,等回鲁国后再到官府去报销。官府用国库的钱支付赎金,并给予这个人一定的奖励。这条法律执行了很多年,很多流落他乡的鲁国人因此得救,得以重返故国。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去到其他国家,正好遇见一个沦为奴隶的鲁国人,就把他赎回来了,但他回来后没有去官府报销,因为他自认为不需要这笔钱,情愿为国分担赎人的负累。可是,那个被子贡赎回的人,却把这个情况讲给别人听,人们都称赞子贡仗义,人格高尚。一时间,街头巷尾都把这件事当作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