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其并发症防治
13413400000051

第51章 胆管损伤的分类和类型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展以来,胆管损伤是LC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如果术中未能及时发现,则导致胆汁性腹膜炎,后期则为化脓性腹膜炎。如重建手术失败,则导致肝管狭窄,狭窄近端胆管扩张并结石形成,复发性胆管炎,有时需要多次手术,或病人终身残废,甚至死亡。因而,有关LC的胆管损伤并发症颇受关注,特别是在开展LC的早期,相比开腹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从最初发表的资料看来,胆管损伤率从0至2以上,胆管损伤率差异性很大,而且有关LC安全性的结论也不一致。这与受调查的单位开展LC的时间、技术的熟练程度和适应证选择差异有关,也受专科中心与一般医院间医疗水平差别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开展LC的医院和医生都存在“学习曲线”高胆管损伤率过程,不过,随着LC的普及和经验的积累,LC的胆管损伤发生率有明显下降,总体上国外大宗报道LC胆管损伤率不低于0.5%-0.6%,大宗国外报道开腹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率为0.2%。

一、胆管损伤的分类

根据胆管损伤的程度和预后进行分类,以下简述国外的胆管损伤分类。

Bismuth分类:LC同开腹胆囊切除术一样,胆管损伤是有严重的后果并发症,在胆管损伤和损伤性胆管狭窄上,以往多是沿用Bismuth提出的分类方法,即是按狭窄离肝管分权部的远近而分成五类。

McMahon分类:LC胆管损伤的种类比以往开腹手术更为复杂,常发生更为广泛的和更为高位的肝外胆管损伤,而且胆管损伤的程度和预后更差。根据胆管损伤的后果,临床有应用McMahon分类,将LC分成轻型和重型胆管损伤两类。

(一)重型胆管损伤

撕裂伤>胆管直径的25%

胆总管或肝总管的横断性伤

发生手术后胆管狭窄

(二)轻型胆管伤

撕裂伤<胆总管直径的25%

胆囊管与胆总管汇合的撕伤

Strasbery分类:上述分类尚不能包括LC胆管损伤其他严重并发症,如胆汁积聚、右侧副肝管损伤、胆汁漏、继发性胆漏、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Strasbery在以往应用Bismuth的胆管狭窄五分类的基础上,增加了A……D四种类型。

A类 一些与胆管相通的小胆管侧壁损伤,如胆囊管残端和肝床胆汁漏,肝床胆汁漏主要指分离胆囊伤及表浅肝内肝管的小分支,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胆囊床处的胆瘘或发生腹腔内胆汁积存或称“胆汁瘤”。

B类 结扎胆管的一分支,多为右侧的副肝管,约有2%的胆囊管汇入至右侧肝管而非汇至肝总管,故可能将右侧的副肝管误认为是“胆囊管”而被结扎、切断,此时不形成“胆汁瘤”临床上亦可能不被发现,有潜存胆管炎的可能性。

C类 右侧副肝管切断性损伤并发生胆汁漏。

D类 胆总管或肝总管的侧壁伤,致胆汁瘘。有时因电刀导致的此类损伤可发展为狭窄而变成E型损伤。

E类 指大胆管全周损伤,主要用于手术后的胆管狭窄,相同于Bismuth的分类(1-5级)。

二、LC胆管损伤的类型

LC在牵引、显露和分离等手术操作完全不同于开腹胆囊切除术,从而导致其独特或高发的损伤类型,常用的损伤类型如下:

1.胆管撕裂伤。①多发生在过度牵引胆囊导致炎症较重的胆囊管、肝总管和胆总管三管汇合撕伤,②有时也会因胆囊壶腹粘连于壁薄的肝总管或右肝管,因过度牵引撕破此处胆管。③分离钳或电凝购强行分离胆囊管时,撕破肝总管。

2.胆管穿孔伤。多发生在分离钳或电凝钩误认胆总管或肝总管为胆囊管时,强行分离导致肝总管穿孔伤。

3.胆管部分夹闭。

4.胆管完全横断。临床上多见一处横断伤,也可见到胆管切除一段。

5.胆管电损伤后的继发性胆管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