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其并发症防治
13413400000035

第35章 胆囊三角区的解剖方法——手术入路

LC是“危险的解剖、危险的病理发现、危险的操作”的三危手术,胆囊三角区的解剖是胆囊切除术的关键,巧妙地避开其他管道去解剖胆囊管也称“手术入路”。在LC手术野显露方面,传统手术显露手术野采用拉钩和手推压,而在腹腔镜外科手术中均不能使用,腹腔镜外科手术野显露的方法应用改变体位、器械推托、空腔脏器排净气体。最重要的取决腹腔镜的摄像视角,腹腔镜经脐上或脐下戳孔进入腹腔,为了避免手术器械和病变器官周围组织的“直线遮盖”盲区,通常采用22-30度斜面腹腔镜,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为了减少大网膜、十二指肠或横结肠对胆囊的掩盖,采用头高脚低位,抬高患侧。在手术操作野解剖清晰、管道少方面,腹腔镜外科医师多沿袭开腹胆囊切除方法从腹侧开始分离解剖胆囊三角区,也有报道从胆囊三角区后侧分离的方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实践中,由于对于胆囊三角区的胆囊管解剖的“手术入路”的理解和认识的偏差,导致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胆囊三角区的解剖入路问题,目前采用的手术方法有两种,常见的方法是经胆囊三角区腹侧入路,另外是胆囊三角区后侧入路。

一、胆囊三角区腹侧入路

指将胆囊壶腹部向右侧、下侧牵引,助手用抓钳或扇形钳将十二指肠和大网膜向下推压,展平胆囊三角区的腹侧面,在不复杂胆囊情况下多可见胆囊壶腹部、胆囊管、肝总管围成的一个“凹”。①胆囊管的分离:沿可能的胆囊壶腹内下缘,钩提浆膜并切开,分离浆膜下组织,向内上方推挤胆囊壶腹,明确此处确实为膨大的胆囊壶腹部后,再沿胆囊管走向分离切开浆膜,显露出胆囊管,完全游离胆囊管1.0-1.5cm,如胆囊三角区脂肪堆积较多,粘连、肥厚,肝外胆管显示不清,不必过多地游离胆囊管;②胆囊动脉的处理:如果发现明确的胆囊动脉,可直接施夹切断,多数情况下,胆囊颈部淋巴结常作为腹腔镜下胆囊动脉的标志之一,胆囊动脉多数走行于淋巴结后下方,主张先断胆囊管,再靠近胆囊壶腹部或胆囊壁分离胆囊动脉。在欧美和国内,有些学者善用尖状分离钳游离胆囊管、胆囊动脉,逐步分离出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见小的出血点给予夹住提起电凝,明确胆囊管、胆囊动脉后分别给予钳闭切断。目前比较公认的是对胆囊三角的解剖和分离应以钝性分离为主,三角区应尽量敞开。

在大量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践中发现腹腔镜操作有如下困难:①因体位带来的肝脏下垂和肝左叶肥大,从腹侧观察胆囊三角,即使器械挑起肝脏,很难达到开腹手术拉钩暴露肝门和彻底显露胆囊三角的目的,而且影响剑突下戳孔的主器械操作;②部分患者胆囊三角区脂肪堆积、淋巴结炎性肿大,胆囊壶腹或胆囊管覆盖肝外胆管,使胆囊三角区外观上解剖不清,难于辨认和入手。另外,胆囊动脉多位于三角区的腹侧,位置表浅,电钩打开浆膜时,易使胆囊动脉损伤出血而被迫中转手术。近年来,采用胆囊三角区“后侧入路”的报道越来越多。

二、胆囊三角区“后侧入路”

指将胆囊壶腹部向头侧、内侧牵引,展平胆囊三角区的后侧面,显露胆囊壶腹部、胆囊管、胆总管,解放军451医院采用冲洗器将十二指肠推向内下侧显露小网膜孔;具体方法:①采用电凝钩从胆囊壶腹后下缘开始分离,沿胆囊壶腹钩提浆膜并切开,分离浆膜下组织,用电凝钩背向上推拨胆囊壶腹外下缘,显露出明显的漏斗状转变为细的胆囊管,确认胆囊颈与胆囊管的关系后,再沿胆囊管走向分离切开浆膜,沿胆囊管继续向近端分离,终止于明显的“变形”三管汇合部位(胆囊管、胆总管、肝总管汇合处);②分离的方法采用电钩“推、梳”胆囊管后内侧的疏松软组织区,最常见的解剖变异是较粗的胆囊静脉,它与胆囊管外下缘疏松并行,施夹切断,充分游离胆囊管内下缘;③“后侧入路”的目的和结果:第一是确实能辨认漏斗状转变为细的胆囊管标志,其二是从胆囊三角区后侧扩大胆囊壶腹、胆囊管、肝总管之间的相互间隙,有时可直接打通胆囊三角区解剖出胆囊管,并非要求一定要打通胆囊三角区,也可结合胆囊管腹外侧分离达到解剖出胆囊管的目的。

“后侧入路”的临床意义为:①将胆囊壶腹外后侧部向外上牵引,腹腔镜在胆囊外上侧摄像,胆囊三角区后侧视角大,而且完整,不受肝固有韧带的遮挡。②胆囊三角区后外侧无重要的胆管、动脉和门静脉通过,分离时不易造成重要管道的损伤。③胆囊三角区后侧有一明显指标——小网膜孔,克服了胆囊三角区腹侧常因淋巴结肿大,使三角区解剖界限不易辨认的缺点。④胆囊三角区后外侧与十二指肠毗邻,二者间有两层浆膜相隔,在胆囊急性或亚急性炎症时,易形成二层增厚的浆膜水肿区,易辨认和分离胆囊三角区,此处炎症较轻,易观察和感触胆囊管、右肝管,较腹侧入路有明显优越性。⑤在胆囊三角区后外侧面,胆囊壶腹下方“推、梳”胆囊管内侧的疏松软组织区,沿胆囊管内缘容易分离出胆囊管,也可避开胆囊动脉和淋巴结;若“推、梳”胆囊管内侧呈致密组织块,强行分离易损伤胆管,主张经胆囊腔内显露胆囊颈部和胆囊管,或中转开腹手术。

总之,胆囊三角区的解剖方法有“后侧入路”和“腹侧入路”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情况,术者只是根据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偏重一种解剖方法而已,没有绝对的“后侧入路”和“腹侧入路”的区分,腹腔镜手术医师应巧妙地将此两种方法结合起来,避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管、血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