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医学,古称房中学,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自先秦诸子及秦汉以来,直至唐宋之际的医学家和养生学家们,对此均十分重视。积累有丰富的房室保健经验,并有大量的著作问世,但由于自宋以来受封建理学道德观的影响,视性医学为诲淫之作,人们谈性色变,房中之书几成禁书,历代文献大量散失亡佚,除医家著作中尚稍有提及外,再也不见有专著问世。迄至现今,对于此类古籍的研究,亦几乎是一片空白。故为继承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弘扬性医学文化之光辉,发展性医学卫生保健事业,对其挖掘、整理、研究很有必要。
性生活是人类正常的需要,亦可说是本能的要求。即使极力宣扬封建道德的儒学人物对此也直言不讳,《孟子·告子》日:“食色,性也。”《礼记·礼运》亦日:“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正如滕守尧同志在《性爱与文明》一书的《译者前言》中所说:“在当今文明世界中,****不再仅仅是种族延继的神奇力量……对于那些驾驭它的人来说,****永远是幸福的象征。它为老年人对自己青少年时代的回忆增添了光彩;它使青年人产生各种健康的追求和工作动力倍增;它是……青年人饭桌上的特殊调味品;它使艺术家的作品镀上一层耀眼夺目的光彩,也是当今产品设计者的最有力的诱耳。一句话,它也许是人类日常生活健盘上最强有力和丰富的音符”(见该书第2页,西·弗洛伊德著,滕守尧译,1987年2月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正因为如此,所以对性医学的研究就会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
我国的性医学研究,比之西方国家要早很多年。西方由于受宗教的影响和禁欲主义的政治原因,他们对性学的研究是从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以后的事。而我国早在春秋时代学者们就对此进行研究了。《易经》中即有“一阴一阳之谓道”,“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的男女交合的论述。又《易·大过,九五》爻日:“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其《象》日:“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夫士夫,亦可丑也。”指出了男女年龄悬殊,不当婚配的问题。孔子提出过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的说法。《左传》中有同性不当婚的记载,等等。值得指出的事。古人早就发现:“房中之事,能杀人,能生人”。《吕氏春秋·****》篇日:“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西汗枚乘《七发》曰:“洞房清宫,命日寒热之媒,皓齿娥眉,命日伐性之斧,甘脆肥脓,命日腐肠之药。”又日:“越女待前,齐姬奉后。往来游醮,纵恣于曲房隐间之中,此甘餐毒药,戏猛兽之爪牙也。”指出了欲纵过度的危害。因此,我国古代的贤哲们,辄以严肃的科学态度,从除疾、养生之科学意义上来研究性生活的问题,逐渐形成了它的科学理论体系,至汉代已有大量的著作问世。《汉书艺文志》即记有房中著作8家126卷,计有:《容成****》二十六卷;《务成子****》三十六卷;《尧舜****》二十三卷;《汤盘庚****》二十五卷;《天老杂子****》二十五卷;《天一****》二十四卷;《黄帝三王养阳方》二十卷;《三家内房有子言》十七卷。
可惜这些书早已失传了。不过从《汉书艺文志》的概述中,还可以约略知道这些著作的内容主旨:“房中者。(性情)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传日:“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
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损性命,可知这些著作是论述如何轻松愉快而又有节制地过好房室生活。认为无节制的性生活将导致疾病。甚或损伤寿命。规劝人们要护惜元气。以便预防疾病,达到“和平寿考”的目的。
现在能够看到的汉代医学著作有:
(1)《黄帝内经》中有关生殖与节育的论述。《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精辟地论述了生理学知识。指出女子二七即十四岁时“天癸至”,也就是说月经来潮,三七二十一岁发育成熟,七七四十九月经断绝。男子二八十六岁时“天癸至”,也就是开始****,三八二十四岁时发育成熟,八八六十四岁时性功能衰萎。这些是一般规律,但肾气有余之人,即体质条件好的人,尽管年已“百数”,而“身年虽寿,能生子也”。《内经》中关于节欲问题,特别反对醉酒入房。《灵枢·邪气藏脏病形篇》指出“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若入房过度”。则“伤肾”。《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亦有劝人不要贪迷****、正确处理房室生活的科学论说,兹恕不枚举了。
(2)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性医学著作:①《十问》论“接阴之道”;②《合阴阳》论两性交合的方法;③《天下至道谈》论两性交合中的损益问题;④《养生方》与《杂疗方》等论性功能与胎教。这些著作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性医学著作,其中涉及到药物、气功导引等房室保健问题。所提房室生活中的有些现象(如****时女子阴部产生的气味)亦被现代医学所论证。特别要指出的是《天下至道谈》中论述的“八益七损”问题,这在《黄帝内经》中也提到,但《内经》未加解释说明,致使后人不明其义而妄加揣度,以为“七”“八”是指男女生长发育的岁数问题而一直延续至今。而《天下至道谈》中却早已明确地指出是****时的八种有益之法和七种有害之法,遂使千古之误解得已冰释。这启示我们:《天下至道谈》要早于《内经》,亦可知这“七损八益”问题,在当时是个常识问题,故《内经》中无须作何说明。可见在汉代以前有些房室知识是普及的,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不神秘的。只因自东汉时统治者宣扬三纲五常,讳言房中之事,使性学著作淹没,所以本来是常识性的问题。倒反而秘莫能知了。由此亦可见马王堆出土的性学著作的宝贵价值。当然这些著作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夹杂着若干宣传淫乐的糟粕,是应该加以剔除和批判的。
我国古代的性医学研究,自汉末至元朝及隋唐可谓发展和持续时期。东汉的三纲五常至东晋时已不起什么作用。北方各民族的融入,佛教的传人,道教的勃兴,养生之学空前发展,研究房室保健学者。亦大有人在。早在三国时,魏国就有甘始、左慈、皇甫谧等道士研究房中养生学,他们都有妻室,寿都在百岁乃至二百岁以上,曹操曾把他们集中起来,跟他们学习过房中养生术。此后,东晋葛洪,梁代的陶弘景也都重视房中养生的研究。葛洪著有性学著作《玉房秘诀》,在其《抱朴子内篇》中亦有大量房中学的论述。隋代所见性学著作,据《隋书经籍志》载有十一部,共计三十四卷:《彭祖养性经》一卷;《玉房秘诀》十卷;《素女秘道经》一卷,并《玄女经》;《素女方》一卷;《彭祖养性》一卷;《郯子说阴阳经》一卷;《徐大山房内秘要》一卷;《新撰玉房秘要》九卷;《序房内秘术》一卷(葛氏撰)。
另外,在一些养生著作中,如《养生注》十一卷,目一卷;《养生术》一卷,翟平撰;《养生经》一卷;《养生传》二卷;《帝王养生要方》二卷,肖吉撰;《养生要术》一卷等书中也载有一些房中学内容。在《隋志》五行类书目中,还载录了《杂嫁娶房内图术》四卷,其中包括了用图像来说明阴阳交接之术,这在古代性学著作中是十分罕见的内容。
《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所载性学著作虽然较《隋志》为少,这一方面由于有些性医学著作被收到医家著述中去,如王焘《外台秘要》就收有《素女方》;另一方,由于孙思邈《千金方·卷二十七·房中补益》的问世,其所论述,使性医学理论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时人,前人均未能及,故使有些前代及当代的性学著作被淹没或消失。孙思邈对性医学研究的成就,可以说能代表唐代的最高水平,其内容之丰富,论述之科学和精辟均是空前的,为我国性医学著作中极其宝贵的重要文献。自宋代以后,由于受程朱理学宣传封建道德观的影响,历代史志均不载房中著作(自宋代欧阳修、薛居正著新、旧五代史起至《清史稿》止),公私藏书家囿于社会舆论,亦不敢收藏房宝著作,医学家也不敢放胆地去研究和编写性学著作,因此,自宋以后,我国对性医学的研究直趋衰落,只是在宫廷帝王、贵族大臣中有所秘传。至于历代性著作,偶见于道书或医家零星载籍中,这些现象不能不令人们感到遗憾。
随着性疾病的发展变化,随着中医治疗艾滋病的走向世界,说明我国的性医学宝库中含有着极大的潜力。因此,对我国古代性医学和性文化的控制、整理和研究,就尤显得迫切和必要。首先是控制、整理工作,其方向如下:
(1)搜集历代留传下来的性医学著作。(2)历代经史百家中的性医学资料。(3)注意考古中“地下”的发现,如马王堆医学文献中的性医学资料。
(4)注意流失于海外的文献。我国自唐代起,大量图书文献或被外人翻译过去,或流传到域外,如公元982年日本人丹波康赖氏所编《医心方》一书就辑录了我国唐代以前的大量医书,其中也辑引了《玉房秘诀》、《素女经》、《玄女经》、《玉房指要》、《洞玄子》、《养生要集》、《产经》、《大清经》及《虾蟆图经》等性医学著作,其中有一大部分清·光绪年问曾由长沙叶德辉辑印在《双媒景阎》一书中。又如公元1445年朝鲜金礼蒙等撰有《医方类聚》365卷,其中199~200卷《养生门》中辑有我国大量性医学文献。以上给我们启示:可以此作为寻觅流入国外的我国古代文献资料的一条途径。另外,清代长沙叶德辉所辑《双媒景阍》中还收有唐代白行简所著性医学著作《天地交欢大乐赋》,系从甘肃敦煌县鸣沙山石室中抄出,而敦煌文献资料共约3万卷,其中有2万多卷于清末被外国商人窃走,至今仍流散于英国、法国、以及前苏联、日本等地。这类文献中,估计定会有六朝时期及其后的性医学文献的抄本。另外,《永乐大典》亦是我国古代文献规模宏伟的汇编。而这部规模宏大的文献,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分散掳掠至国外,这一去向,亦是我们寻觅、挖掘的方向。研究我国古代的性医学文献,要弄清它的历史源流及发展概况,要以现代医学观点去充分认识它的科学价值,还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吸取其科学的精华,剔除其封建****思想的糟粕,使我国古代的性医学文化为今天人类的健康长寿事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