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元代战争史
13358800000041

第41章 蒙宋战争之二——忽必烈灭宋各战役(4)

五、元军荆湖扩张战果

伯颜与阿术率主力军自黄、靳二州颖流东下之后,宋德祐元年(一二七五)正月20日壬辰,元宣抚使签书行中书省事贾居贞谓阿里海牙(伯颜留二人守鄂州见前)曰:“江陵乃宋制关(朝廷所命之方面军)重兵所屯。闻其诸将不睦(朱禩孙先为京湖四川宣抚使兼知江陵府。禩孙敦鄂失败,宋廷乃去其兼职,而以高达为湖北制置副使,知江陵府)。迁徙之民盈城,复皆疾疫。刍薪乏缺,杜门不敢樵采。当乘隙取之。”阿里海矛以为然。2月,阿里海牙请于元主曰:“江陵,宋之巨镇,地居大江上流,屯精兵不啻数十万。若非乘此破竹之势取之,江水泛滥,鄂汉之城亦恐难守。”元主从其请,乃夏书遣使招降。3月,阿里海牙留贾居贞守鄂州。自率元军溯江而上。是月21日壬辰,阿里海牙攻岳州(今湖南岳阳)。宋湖南安抚使高世杰,会郢(张世杰军)、复、岳三州,及上流诸军,战船数千艘,扼荆江口(今岳阳东北)以拒之。阿里海牙督诸翼水军屯东岸,高世杰乘夜退阵于洞庭湖中。阿里海牙分避击之,世杰败走,方屈乃降。阿里海牙斩之。岳州总制孟之绍(一作子缙)举城降。

阿里海牙乘胜攻江陵,高达迎战屡败。四月初5日丙午,元军攻陷沙市城(今镇),屠之。初7日戊申,朱襈孙与高达等遥以江陵降。阿里海牙入城,命禩孙檄所部州郡归附,于是蹄、峡(宜昌)、郢、役、随、荆门、均、房、施、鼎(常德)、澧、辰、沅、靖、等诸州军,相继皆降。

元主得阿里海牙捷报,谓近臣曰:“伯颜东下,阿里海牙孤军守鄂,朕常忧之。今荆南定,吾东兵可无后患矣。”乃亲作手诏褒之。又授高达参知政事(禩孙至上都死)。阿里海牙以江陵地图上奏,请命海牙开大府以镇江陵。元主急召廉希宪于北京,使为行省事以镇之。希宪录旧官,禁剽夺,与学垦田,民情大悦。

江淮战役及临安外围攻防战——宋亡

一、扬州、焦山战役

伯颜先攻江淮;宋德祐元年(一二七五)3月初2日癸酉,伯颜入建康。时江东大疫,居民乏食。伯颜开仓赈之,遣医治疾,宋民大悦。

伯颜报捷。元主诏伯颜,谓以时方暑,不利行师,命俟秋再举。伯颜奏曰:“宋人保据江海,若虎负蜗。今已扼其吭,稍从即逸。”元主曰:“将在军,不从中制,兵法也。”(此时忽必烈已赞孙子兵法)。遂诏伯颜以行中书省驻建康。于是伯颜分兵四出,一以略定周围要地以固建康,一以准备进攻临安。命阿术渡江趋扬州,与博罗懽、塔出绝宋淮南之援。分兵略银江、常州(今武进)、无锡、平江府(今吴县)、金坛、广德军皆降(当涂、宣城等城降元,说见前)(续通鉴卷百八十一、蒙兀儿史记卷九十)

是月30日辛丑,阿术分兵取扬州。宋知滁州(今滁县)王虎臣以城降。4月21日壬戊,阿术渡江攻真州(今仪徵),宋知州苗再成率兵迎战于老鹳嘴,大败。29日庚午,阿术乘胜趋扬州。先是宋淮东制置使李庭芝统量兵守扬州,元兵东下,所过皆阵,庭芝率励所部固守。及阿术遣使招降,庭芝杀之。至是阿术来攻扬州,庭芝遣都统姜才为三叠阵,拒之于三里沟,击败之。阿术佯退,姜才逐之。阿术还战至扬子桥(江都县南江演津要),两军夹水而阵。元将张弘范率十三骄渡水来攻。才军坚不可动。弘范引却以诱之。才将来追,弘范还战斩之。阿术与弘范乘势街击。才军遂溃,自相蹂踏与陷濠水死者甚聚。才为流矢所中,遂入城死守。阿术筑长围以困之,自扬子桥经瓜州(皆在江都南江演),东北跨渗头(今江都东北仙女庙附近),至黄塘,西北抵丁村务(江都西北)欲久困之。

焦山食战:当常州、平江、东海州(今东海县东北十九里原在海中)、西海州(今东海县)为元所攻而降敌之时(德祐元年3月11日壬午至14日乙酉间),宋廷因诏诸叛将吕文焕、陈奕、范文虎等,使通知于元以求息兵不得(是年3月初四日乙亥),乃决心抗拒。诏张世桀(原守郢州,是年2月将兵入援,攻复饶州,遂至临安)总都督府诸军分道拒敌。世桀建阎顺、李存二将进军广德,谢洪水进军平江,李山进军常州。是日(3月15日丙戌)遂克复广德军(是时宋趣五郡银抚使吕文福——文德兄,屯卢州——将兵入援。文辐杀使者,叛入江州),4月十9日庚申,克复金坛及宁国。5月初7日丁丑环卫官刘师勇,又克复常州(初三日癸酉,复失宁国)。

是月,会元有海都之患,元主忽必烈急召伯颜北还大都(今北平),以拒讨之。暂以万户阿剌罕代伯颜权行中书省事。此时阿术方围扬州。李庭芝在扬州,见张世杰各路反攻,颇有进展,且世杰亲率舟师万余艘,进至镇江江面。乃即命扬州都统姜才等亦乘势反攻。6月27日丙寅,姜才与副将张林,宁步骑二万乘夜攻元军扬子桥木栅。守栅万户史弼,告急于阿术。阿术率总管管如德等,自瓜洲(江都县南江边)将兵赴援,诘且至于栅下。才军夹水为阵。阿术挥骑兵渡水夹击,阵坚不可动。阿术引却。才进逼之,战不利而走。阿术挥步骑乘之,遂大破才军。

张林被擒,士卒死者万余人。

7月初2日辛未,张世杰与刘师勇,孙虎臣等,大出舟师万余艘,次于焦山(镇江东北,江中),令以十舟为方阵,碇江中流,非有号令,毋得发碇,准备与阿术决战。阿术登石公山(今丹徒县东北,与焦山对峙)望之,曰:“可烧而走也。”遂遣健卒善彀者千人,载以巨舰,分两翼夹射之。阿术居中,合势进攻,继以火矢。蓬樯俱焚,烟焰蔽江。宋诸军已碇舟死战,至是欲走不能,前军争赴江死。元将张弘范、董文炳、刘国杰复以锐卒横街。世杰不复能军,而奔阔山(今丹徒县东北,山在江滨)。阿术弘范追之,掳黄白鹞船七百余艘。师勇还常州。虎臣还真州。世杰请济师,不答。

张世杰焦山之战失败后,宋平章军国重事王烩弹奏左丞相兼枢密使诸督诸路军马陈宜中擅权专决致败。又谓“6月出师,诸将无统。”“世杰以诸将心力不一而败。”又谓“张世杰步兵而用之于水,刘师勇水兵而用之于步,指授失宜,以致败事。”云云。(上引见续通鉴卷百八十一)

二、元攻临安、宋亡

伯颜自上都南下:元将伯颜入建康之后,宋廷君臣以敌骄已逼都郊,乃急急准备临安之保卫战。于是命浙西提刑司准备差遣刘经戍吴江(即吴淞江)。两浙转运司准备差遣罗林贝浙江安抚司参议官张濡戍独松关(今浙江安吉县东南四十五里)。山阴县丞徐垓与正将郁天兴戍四安镇(今长兴县西南七里)。太府寺丞赵淮戍银林东坝(今江苏高淳县东)。

宋德祐元年夏秋间,元朝海都之患已息。伯颜在上都乃向元主忽必烈面陈形势,乞复进兵攻宋。元主遂拜伯颜为右丞相。伯颜以阿术功多,自请居后,乃进阿术左丞相。仍诏伯颜进兵直趣临安。于是伯颜命阿术仍攻淮南,阿里海牙攻潭州(今长沙)取湖南,万户宋都触与武秀、荣宝、李恒、吕师夔等取江西。忽必烈并授伯颜灭宋后之方针曰:“宋君相率来附,则赵氏族属,可保无虞,宗庙悉许如故。”(上引见续通鉴卷百八十一)

常州、平江争夺战:宋虽经焦山水战之败,仍极力固守常州及平江,以阻元军之渡江南下。是年(宋德祐元年,元至元十二年)8月12日庚戌,刘师勇又攻复吕城(今丹阳县东五十里),于是常州益固。是月末,又命文天祥知平江府。旋又命天祥为都督府参赞官,总三路兵,仍知平江。

天祥,江西吉水县人。宋帝淳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至德祐元年2月,贾似道已败于丁家洲,宋廷出天祥为江西安抚副使知赣州。及奉勤王诏,乃发郡豪杰,及结溪峒山蛮万余入街。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使满前。至是痛自抑损,尽以家货为军费。8月二16月甲子,天祥至临安,上疏请建藩辅曰:

本朝惩五季之乱,削藩镇,建都邑。虽足以矫尾大之弊,然国以寝弱。故敌至一州,则一州破,至一县则一县破,中原陆沈,痛悔何及!今宜分境内为四镇,建都督统御于其中:以广西益湖南,而建阃于长沙:以广东益江西,而建板于隆兴(南昌);以福建益江东。而建阃于番阳(今江西鄱阳县);以淮西益淮东,而建阃于扬州。责长沙取鄂;隆兴取蕲黄;番阳取江东;扬州取两淮。地大力众,乃足以抗敌。约日齐奋,有进无退,日夜以图之。彼备多力分,疲于奔命。而吾民之豪杰者,又伺间出于其中。如此则敌不难却也。朝议以为迁阔,不报。使知平江府,与刘师勇在常州共同拒敌。(上引见续通鉴卷百八十二)

元军三路攻临安;9月,元兵攻破泰州(今江苏泰县),守将孙虎臣自杀。是时宋扬州都统姜才将步骑万五千人,攻元湾头堡(濒江之堡),为阿术所败。江南岸元军又攻陷吕域,遂攻常州。10月,伯颜次湾头。阿剌罕自建康会之,伯颜令复还建康进兵。遂留孛鲁花、阿里伯守湾头。阿术仍攻扬州。而自帅大军渡江,是月25日壬戌,至于镇江。并郎分军三道进政:

阿剌罕为右军,自建康出广德、四安镇(今广德东,与长兴县接界,郎今泗安镇)。趋独松开。

董文炳、姜街帅左军,出江入海。以花文虎为前导,以道江阴,趋澉浦(今浙江海县南)、华亭伯颜及阿塔海将中军,以吕文焕为向导,趋常州。

三路大军约期会于临安。

是月26日癸亥,元军攻常州正急。宋廷遣将张全将兵二千救之。文天祥亦自平江遗部将尹玉、麻士龙、朱华等将三千人赴援。士龙战虞桥先死,玉战五牧(今武进东南),经鏖战之后,亦死之。朱华率广军在五牧继续拒战。及晚,元军边出山后,攻赣军。尹玉力战。张全隔岸不战,尹玉遂败,被擒杀。张全不战而退。天祥欲斩全以儆众。帅府不许,宥之使赎。

11月初1日丁卯,宋将攻溧水者,亦败死。是月12日戊寅,元右军阿剌罕军破银林东坝(今江苏高淳县东),戍将赵淮被擒。元军遂至护牙山(今安徽郎溪县东北),而趋广德军及四安镇。宋右丞相兼枢密使,仓皇发临安民年十五以上者为兵,号武定军。并召文天祥自平工入卫都城。是时湖南潭州,亦已被围。江西隆兴府已降元。

抚州(今临抚县)被攻中,扬州亦仍在被围中。

是月18日甲申,伯颜至常州招降刘师勇等,譬喻百端,终不听。伯颜怒,命降人王良臣,役城外居民运土为垒,上至并人以筑之。且杀之煎油作礮,焚城守者牌权,日夜力攻不息。又命其帐前诸军奋勇争先,四面并进。如此猛攻2日,城破。师勇仅以八骑走平江,其余诺将尽皆死节。伯颜命屠城。

23日己丑,元右军破独松开,守将张濡遁走。邻疆守者亦皆望风而走。于是宋廷大懼。时宋之勤王师约三四万在临安。文天祥与张世杰义,以淮东坚壁(扬州),闽广尚全。

若郎反攻,万一得捷,则淮师以截其后,国事尚有可为。世杰大喜。但陈宜中启太后降诏止之,遂不果。此时元右军独进深入,实予宋以各个击破之机会,世杰、天祥不得行其志,至为可惜。盖此时元中军始破常州,左军始陷汇阴军也。

12月初10日丙午,平江通割王矩之、都统制王邦杰以坟降。明日伯颜遂入平江。是时陈宜中一再遣使于伯颜,求称侄孙纳币请降。伯颜不许。求封为小国称臣,岁贡绢银二十五万两匹,并约伯颜于长安镇(浙江今镇)以议和。宋太皇太后所遣使工部侍郎柳岳,见伯颜于无锡,曾有如下泣请之言:“嗣君幼冲,在哀絰中。自古礼不伏丧。凡今日至此者,皆奸臣贾似道失信误国耳。”伯颜却曰:“汝国执戳我行人(宋德佑元年3月,元使者廉希贤、严忠范至独松开,守将张濡部曲杀忠范,执希贤送临安。旋希贤亦病创死),故我兴师。

钱氏纳土,李氏出降,皆汝国之法也。汝国得天下于小儿。亦失之于小儿,天道如此,尚何多言!”(上引见多桑蒙史三卷二章)

宋廷当乞哀求和之时,亦作南走闽广之准备。故于德佑二年(元至元十三年,一二七六)正月初5日辛未,嘉兴府诸关兵溃,知府刘汉杰降元。元右军亦围安吉州之时,于17日癸未,封吉王罡(度宗子,帝系之兄)为益王判福州。信王昺为广王判泉州。是时陈宜中又以元不许和,计无所出。乃率群臣入宫,请迁都。太皇太后不许。宜中泣请,乃许之。

俄而伯颜至长安镇,宜中违约不往议和。18日甲申,伯颜进次皋亭山(今杭县东北),阿剌罕、董文炳之师皆会之,游骑至于临安北关。于是张世杰、文天祥请三宫入海,而己帅众背城一战。宜中不许。白太皇太后遣监察御史扬应奎,上传国玺以降。降麦略云:悬眇焉幼冲,遭家多难。权姦贾似道背盟误国,至勤兴师问罪。谨奉太皇太后命,削去帝号。以两浙、福建、江东西、湖南、二广、四川、两淮,见存州郡,悉上圣朝,为宗社生灵祈哀请命。

伏望圣慈垂念,不忍悬三百余年宗社,遽至陨绝,曲赐存全。(上引见续通鉴舰卷百八十二)伯颜受降,遣使召陈宜中出议降事。是夜宜中遁归温州。太皇太后乃以文天祥为右丞相,与左丞相吴坚使元军议和。其后留文天祥,拘之北去。

时张世杰、刘师勇及苏刘义等,以朝廷不战而降,遂各率所部离去。次于定海(今县)。元遣使说降,世杰斩之。而师勇则旋郎以时不可为,忧愤纵酒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