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思维术:幸运的人总幸运
有两个穷困潦倒的人,手里只有一元钱了。悲观的一位说:“哎,只剩这一元钱了!”
而另一个则乐呵呵地说:“嗨,我还有一元钱呢!”
心理状态的乐观与否,导致故事中这两个人看问题有不同的结果。当人生的路遇到障碍时,用什么样的心态看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你以后的人生道路。用消极的心态看问题,只能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而用积极的心态看问题,厄运,也有可能转化成一种幸运。
积极心态是光明思维的结果。光明思维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
一级光明思维——看到世界有黑暗也有光明(黑了南方有北方);二级光明思维——看到黑暗可以转化为光明(塞翁失马);三级光明思维——无论黑暗与光明都能充实人生(发生即恩典)。
请牢记:只有正向思维,才能有正向行为。光明思维者,从失败中看机会;黑暗思维者,从机会中看失败。
光明思维的理念是“反思维可以改变存在”,我们运用反思维可以改变自己负面的意念和情绪。
例如,在语言对答方面,当别人说你“吃亏”时,你可以说“人生吃亏是福”;当别人说你“长得有点老”,你可以说“成熟是一种美”……
你也可以学会改进语言,将“遇到问题”看成“遇到了挑战”;将“没有机会”变做“机会可以创造”……
你也可以利用引喻切换,把“逆境”比做“学校”;把“家庭”比做“港湾”……
面对不可逆转的困境,也要尽量进行问题化解,如失恋了,十分痛苦的时候,可以这样想——“与感情不专一的人早分手是件好事”。
留意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用语,不要说“我不行”,而要说“我很棒”;不要说“我太累了”,而要说“我忙了一天,心情真愉快”;不要说“这事让我碰上了倒霉”,而要说“这事让我碰上对我是个锻炼”……
这就是光明思维,其特点是:亮点思维。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看到亮点,看到事物的光明面,要用正向思维来看待问题。这是成功者的思维特点。
有一个银行家,在51岁的时候,财富积累到高达数百万美元。而到52岁的时候,他失去了所有的财富,而且背上了一大堆债务。面临巨大的打击,他没有悲观失望,而是决定要从头做起。
经过几年的奋斗,他不仅还清了300个债权人的欠款,而且重新积累了更多的财富。有人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回答:“这很简单,因为从我早期谋生开始,我就学会要以充满希望的一面来看待事物,从来不要在阴影的笼罩下生活。我总是有理由让自己相信,我们的社会到处都是财富,只要去工作就一定会发现财富、获得财富。这就是我生活成功的秘密。记住:总是要看到事物阳光灿烂的一面。”
“这个世界应该更加光明、更加美好,如果人们懂得保持快乐是他们的责任,懂得开开心心地完成自己的职责也是他们的责任,那么,这个世界就会美妙多了。每天都快乐地生活,也是让别人幸福的最好保证。”
即使失败了,也要相信这只是暂时的;只要你的心里充满了光明,未来的道路就会豁然开朗。
美国的心理学家艾里斯曾提出一个叫“情绪困扰”的理论。他认为,引起人们情绪结果的因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个人的信念。所以,许多在现实中遭遇挫折的人,往往认为“自己倒霉”,“想不通”,这些其实都是其本人的片面认识和解释,正是这种认识才产生了情绪的困扰。实际情况是,人们的烦恼和不快,常常与自己的情绪有关,同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有关。能否战胜挫折,关键在于任何情况下都不被一时的失意和不快左右,永远怀着希望和信心,就能从逆境和灾难中解脱出来。
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
看过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人,对其中一个场景应该记忆深刻:
克里斯·加德纳(威尔·史密斯饰演)在一个股票经纪公司实习。实习生共有20人,他们必须无薪工作6个月,最后只能有一个人被录用,这对克里斯·加德纳来说实在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实习期间,克里斯接受了一项任务——推销股票。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个成功的客户。这个客户住在高档的别墅里,有花园、游泳池,当然他还有自己的不小的产业,俨然一位成功人士。克里斯看看自己:只是一个穷小子,租不起房,且只有一件穿得出去的衣服。面对这个有钱人,克里斯并没有自惭形秽,而是像一个老朋友一样,打招呼问候,并和他一起去包间看橄榄球比赛。这些生活对克里斯来说,曾经是做梦也无法达到的。克里斯与这些成功人士一起,推杯换盏,谈笑自若,毫不拘束。后来,这个客户还给克里斯介绍了很多生意。
最终,克里斯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任务,脱颖而出,获得了股票经纪人的工作,并且随后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世界上最会赚钱的犹太人信奉这样一条格言: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故事中的克里斯做到了。
也许很多人无法理解——与富人站在一起,只能显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徒增自己的悲哀;有的人可能想得更为积极一些——与富人在一起,会激发自己成功的决心。
要想成为富人,我们应该牢记这样一个事实,即“富人永远不会变穷”。富人是在贫富不均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富人永远属于富人的群体,穷人则永远脱离不了穷人的圈子。只有和富人在一起才会让别人也认为你是一个成功者,你身边的富人会在无形中增加你的人际影响力。
富人会以富人方式思考问题,而即便排在穷人之首也永远无法摆脱穷人的思维方式。有时候,位列富人之尾比起做穷人之首可能更不像“富人”,但犹太人仍宁愿进富人之列。
犹太人中富人众多,实际上就是由于他们具有富人的思维方式。这不是什么实用技术,而是一种处世哲学。
魏刚在北京郊区长大,初中和高中读的都是当地的学校。有一天,收到高中同学聚会的名单,邀他去参加同学聚会。
在聚会上,魏刚和同学们聊起近年来各自的发展,魏刚发现,同学中大多数人都成了公司职员或者公务员,其中也有在某些方面算是飞黄腾达的人,可是在商业上取得成功、成为有钱人的却一个都没有。
魏刚心想:“这是为什么?大家都没做出什么成就啊!”后来,对比发展得很好的自己哥哥的情况,魏刚终于明白了班里没有人成为有钱人的原因:
在大城市生活,总也避免不了买房的压力,此时,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贷款。为了日后不被还款困扰,会留有余地地选房。
魏刚的哥哥却另有想法。在30岁之前,他贷款买了一套在当时来说十分豪华的公寓,在这个公寓里住有有名的演员,还有足球运动员。这对于一个还不到30岁的年轻的公司职员来说,实在是与其身份不相称。不过魏刚的哥哥说:“只要努力工作的话,肯定就会变得相称了。”
在充分了解了偿还贷款的风险后,魏刚的哥哥拼命地工作,将这看做是他成为有钱人路上的一个挑战。经过奋斗,很快,他还清了贷款。不仅如此,他还结识了许多社会名流,这给他日后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很多帮助。
魏刚的同学中之所以没有有钱人,是因为他们所具有的只是穷人的思维,他们的生活、投资、买房往往有太多顾虑。而魏刚的哥哥向人们显示了成为有钱人的意志。当别人把他当成一个成功者,他就真正地成了一名成功者。
穷到富的转变是大多数人憧憬的,但没有致富的思想和手段,富有殷实只是聊以自慰的幻想。穷人不能只是慨叹命运不济。穷人只有站在富人堆里,汲取他们致富的思想,激发自己成功的斗志,比肩他们成功的状态,才能真正实现致富的目标。
人们乘电梯时为何总向上看
有一天,一个妈妈带着一个不到10岁的小女孩和往常一样乘电梯。乘电梯的人很多,妈妈仰头看着显示的楼层数,突然小女孩问道:“妈妈,为什么乘电梯的时候人们都会仰着头往上看呢?”
电梯里的人听到了以后,四周看了一下,发现别人果然和自己一样,也都仰着头看着显示的楼层数。难道显示的楼层数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吗?还是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心理效应在背后起作用呢?
不只在电梯里面,在地铁里,经常可以看到乘客们选择座位的情景。这时,如果这是一节较空的地铁车厢,有很多座位可以选择,不难发现以下规则:最先上车的人会坐在长椅的两端,随后上车的人会选择中间的座位,接下来的人会坐在前两者之间的座位上。而且,当所有的人都坐好后,乘客之间的间隔是等距离的。这种现象表明,我们总是在尽可能地避免与他人的接触。
我们在自己的身体周围,划分了一个无形的领域,以此来确保自己的私人领域。这个领域就是“个人空间”,人们借此来保持彼此的距离。而且这个领域会随着人的移动放大或者缩小。当这个领域被固定下来时(比如自己的房间等),就形成了“地盘”。我们不会侵入别人的地盘,而且总是维护着先到先得的优先权。
当个人空间或地盘被侵犯时,我们就会产生压力,并会想方设法采取行动消除这种压力。逃避—退避行为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地盘受到侵犯,我们一般会躲到个人空间里。比如,我们在拥挤不堪、不能保证个人空间的情况下,也会尽量不和他人发生接触——在拥挤的电梯里,不看他人,而是看显示的楼层数。在这种逃避行为中,我们把他人当做无生命的物体,借此来缓解压力。但有时我们在个人空间被侵犯、无法躲避时,会转为攻击——拥挤车厢内发生的乘客吵架事件就是其中之一。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乘电梯时往上看的行为与我们的“个人空间”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一旦有人闯入我们的个人空间,我们就会感觉不舒服、不自在。
个人空间的大小因人而异,但大体上是前后0.6~1.5米,左右1米左右。据调查数据显示,女性的个人空间比男性的大,具有攻击性格的人的个人空间更大。在拥挤的地铁中我们会感觉不自在,就是因为有人进入了自己的个人空间。
电梯是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在电梯中,人与人的个人空间出现了交集,也就是说互相感觉到对方进入了自己的个人空间,所以会感到不舒服,都想尽早离开电梯这个狭窄的空间,向上看正是想尽快“逃离”这个狭小空间的心理的表现。
此外,盯着显示楼层的数字看,不只是为了确认是否到了自己要去的楼层。当我们急于离开这个狭小空间时,不停变换的数字能让我们感到电梯在移动,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是在向“解放”前进,从而缓解焦急的心理。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下班后,你感到特别疲倦。在公交车站等车时,你特别盼望上车后能有个位子坐一坐。车来了,幸运的你一上车就看到有空位子,只是都在公交车的最后一排,而且,在第一和第五个位子上已经有两个陌生人坐好了。那么,通常情况下,你会选择坐在哪个位子上呢?是的,你会选择坐在第三个位子上。
你正在图书馆里看书,周围没有什么人,这时突然有一个陌生人坐在了紧靠你身边的位子,你会觉得这个人有点奇怪,明明有那么多的空位子,干吗非要坐在我的身边呢?你一下子觉得别扭起来,不能再像刚才那样专心地看书了,甚至你的防御系统也不由自主地启动了,干脆你就换了一个座位。
当然,对个人空间的需要没有绝对的意义,需要的个人空间大小和我们对侵犯的反应取决于特殊的环境。在马路上,即使行人很多,空间很小,你仍不会在乎别人是否离你太近,觉得这是合情合理的事。相反如果在一个盛大的宴会上,别人都给你留有很大的空间像是在躲着你,你反而会觉得不安,你希望与人能够亲密地交谈,友好地接触。这样看来,人们确实需要个人空间,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对这个空间那么敏感。
你是冷漠的旁观者吗
1964年,美国纽约发生了著名的吉诺维斯案件:一位叫做吉诺维斯的姑娘在回家途中遭歹徒持刀杀害。凶手行凶持续有30分钟,在这期间,有38个邻居听到被害者的呼救声,许多人还走到窗前看了很长时间,但没有一个人去救援,甚至没有人行举手之劳,打电话及时报警,致使一件不该发生的惨剧成为现实。
看到这个故事,我们会产生怀疑:人们的正义感不存在了吗?
自从“吉诺维斯案件”之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特纳和达利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实验,以便分析这种状况发生的原因。其中一个实验是这样进行的:
实验员向公众发布一个招聘启事,从应征者中甄选出各方面条件相似的人员参加一次“面试”。
当不知内情的“应聘者”来到“面试”现场时,一位女士(实验员假扮的)安排他们在一间小办公室内填写问卷,告诉他们先稍微等一会儿,自己要去拿一份文件,随即掀开门帘走进隔壁的办公室里。这时候,实验才正式开始,实验员在这间办公室里播放事先录制好的录音。
于是,正在隔壁等候的“应聘者”先是听到那位女士爬到椅子上拿东西的声音,紧接着是她的尖叫、椅子摔倒的声音。随后,又传来女士痛苦的呻吟声:“噢,天哪!我的脚……我……我……搬不动它,噢,我的脚脖子……我……没法拿开身上这东西。”
拉特纳和达利想了解,在这种危机情境中,“应聘者”独自一人会作出什么反应;如果还有其他人在场,又会作出什么反应。他们记录了每组“应聘者”实施救助行为的百分率和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时间,如果“应聘者”在听到录音后4分钟内不作反应,实验就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