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师之乡话螺洲
13350200000023

第23章 后记

陈庆武

十多年前,由笔者主编的《福州十邑名祠大观》出版后,就有不少友人和螺洲陈氏族亲希望我能继续写出一本关于自己家乡人文历史的书,可当时还有一些书作任务要完成,加上其他一些原因,这事也就搁延了下来。后来族人陈竹曦不幸中风,我几次去看望他时,他都一再动员我要为家乡出力完成他与乡亲们未竟的心愿,言语表达艰难时则以颤笔涂鸦示之,令人十分感动,也深受鼓舞。于是,近年来我积极搜集有关螺洲的历史文化资料,特别留心以末代帝师陈宝琛为代表的陈氏家族宗裔族贤情况,陆续予以编撰,直至去年夏天才加以整合并不断修改,今终如期付梓,也算是了结我古稀之年的一桩心愿。

在我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有许多老朋友或乡亲,如陈振亮、卢美松、萧忠生、官桂铨、陈小丁、陈宇涵、陈晓岚、李玲、陈宝铭、陈炳枢、吴耀燊、吴增栋、林子炘、陈天光、黄声喧和我的学生吴善聘等都热情地给我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有些资料,本书援引而未予一一注明,特此申明致谢);萧惠、林晓丹、林权、陈津平等同志也为录入文稿出了不少力;一些书画界的朋友,如林本俊、曾光明、林心华、高季笙、金能爱、萧宁、童大雄等还热情为作者所撰对联和诗词赐配书法作品或为本书提供画作、篆刻;族人陈奎、陈天晴、陈木森、陈铭坤、陈天培、陈天喜、陈琇梁、陈立仁等也都给我不少的关心和鼓励;仓山区委谢侹副书记、螺洲镇领导黄翔书记和李黎明镇长、族人陈金凤先生对本书的编撰与出版更是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本书完稿时,承蒙原省人大主任袁启彤为本书题写书名之同时,还与陈振亮、游嘉瑞等老领导为本书热情题词;笔者大学老师许怀中教授和蔡厚示教授分别为本书审稿、撰序、题诗;作者单位领导闽江学院现任副校长、闽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赵麟斌教授,福建省姓氏文化研究会陈氏委员会陈及霖会长,也分别赐序、题跋。谨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螺洲历史久远,文化古迹众多,古今名贤辈出,儒、道、佛三教俱存,祠堂文化丰富,自然环境优美,本书内容涉及面颇广,限于笔者才力,错漏之处难免,恳望方家与读者不吝指正。

2013年7月于榕城

参 考 书 目

1.《螺洲志》

2.《搜神后记》(陶渊明)

3.《福建通志》(沈瑜庆、陈衍)

4.《三山志》(梁克家)

5.《福州人名志》(福州市地方志编著委员会)

6.《福州历史人物》(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福州市社会科学所)

7.《闽都文化源流》(林璧符)

8.《近现代福州名人》(林公武、黄国盛)

9.《闽台百家姓》(蔡干豪)

10.《中华陈氏》(中国淮阳陈胡公文化研究会)

11.《中华姓氏通》(何光岳、聂鑫森)

12.《谱碟研究与闽台源流》(周仪扬、陈育伦)

13.《船政为海军根基》(钟同)

14.《陈懋恒诗文集》(福建省文史研究馆)

15.《末代帝师陈宝琛》(陈光辉)

16.《福州十邑名祠大观》(陈庆武)

17.《仓山风物志》(吴越青、许益平)

18.《修竹迎曦集》(陈竹曦)

19.《白花仙洲,古镇螺洲》(政协福州市仓山区委员会)

20.《廿世纪福建文化名人》(陈济谋)

21.《螺江陈氏名人录》(螺江陈氏家谱重修编写组)

22.《中国姓氏辞典》(汪宗虎、陈明远)

23.《历代职官表》(黄本骥)

24.《走进历史.丁仃速写集》(陈小丁)

25.《陈宝琛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