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读人与读史:中国历史名人的另类解读
13332800000048

第48章 外篇(2)

中国古代有几本奇书:《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和《封神演义》。这其中,《水浒传》讲的是乱世豪杰的传奇,《金瓶梅》讲的是市井风月,《西游记》讲的是一个信念的成功之路,而《封神榜》,则是一个普通男人的成长历程。

也许对《封神榜》的定位会让很多人疑惑,那分明是西周取代商朝的魔幻故事,怎么变成了普通男人的成长历程了?十分简单,因为《封神榜》故事的主角,不是那些法力高强能知晓古今的神仙或者怪物,而是那个法术低微而且经常遭难的小老头姜子牙。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小老头,还偏偏成了改朝换代的最大功臣,他虽然没有成为神或者仙,但是他却拥有“斩将封神”的权力,正所谓“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即使再高明的神仙,都是他实现人生抱负的一个陪衬。

自然,文学故事里面的姜子牙,和历史上的姜子牙是截然不同的,历史上在商周之际,也是有一位姜太公的,但和《封神榜》故事里面那个小老头却完全两个样子。

历史上的姜子牙,原本姓姜,但是因为居住地的关系,后来改姓吕。吕尚曾经有过穷困的日子,在年老的时候,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周西伯,也就是周文王。西伯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西伯于是兴冲冲地出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太公,与太公谈论后西伯大喜,说:“我国先君太公曾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因为吕尚是周国的太公盼望的人才,所以也被人们称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

有人说,太公博学多闻,曾为商纣做事。商纣无道,太公就离开了。四处游说列国诸侯,未得知遇之君,最终西行归依周西伯。有人说,吕尚乃一处士,隐居海滨。周西伯被囚禁在羑里时,西伯之臣散宜生、闳夭久闻吕尚之名而召请他。吕尚也认为西伯是一个贤德而又尊重关心老年人的君主,所以参与营救西伯,寻找美女奇宝,献给纣王,以赎取西伯。西伯因此得以被释,返回周国。虽然吕尚归周的传说各异,但大致都认为他是文王武王之师。

周西伯从羑里脱身归国后,暗中和吕尚策划如何推行德政以推翻商纣政权,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权谋和奇计,所以后代谈论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隐秘权术的都尊法太公的基本策略。周西伯为政清平,尤其在明断虞、芮二国的国土争讼后,被世人称道为膺受天命的文王。西伯又讨伐了崇国、密须和犬夷,大规模建设丰邑。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心向周,多半是太公谋划筹策的结果。

文王死后,武王即位。武王九年,武王想继续完成文王的大业,东征商纣察看诸侯是否云集响应。军队出师之际,被尊称为“师尚父”的吕尚左手拄持黄钺,右手握秉白旄誓师,说:“苍兕苍兕,统领众兵,集结船只,迟者斩首。”于是兵至孟津。各国诸侯不召自来有八百之多。诸侯都说:“可以征伐商纣了。”武王说:“还不行。”班师而还,与太公同写了《太誓》。

又过二年,商纣杀死王子比干,囚禁了箕子。武王又将征伐商纣,占卜一卦,龟兆显示不吉利,风雨突至。群臣恐惧,只有太公强劝武王进军,武王于是出兵。十一年正月甲子日,在牧野誓师,进伐商纣。商纣军队彻底崩溃。商纣回身逃跑,登上鹿台,于是被追杀。第二天,武王立于社坛之上,群臣手捧明水,卫康叔封铺好彩席,师尚父牵来祭祀之牲,史佚按照策书祈祷,向神祇禀告讨伐罪恶商纣之事。散发商纣积聚在鹿台的钱币,发放商纣屯积在钜桥的粮食,用以赈济贫民。培筑加高比干之墓,释放被囚禁的箕子。把象征天下最高权力的九鼎迁往周国,修治周朝政务,与天下之人共同开始创造新时代。上述诸事多半是采用师尚父的谋划。

此时武王已平定商纣,成为天下之王,就把齐国营丘封赏给师尚父。师尚父东去自己的封国,边行边住,速度很慢。客舍中的人说他:“我听说时机难得而易失。这位客人睡得这样安逸,恐怕不是去封国就任的吧。”太公听了此言,连夜穿衣上路,黎明就到达齐国。正遇莱侯带兵来攻,想与太公争夺营丘。营丘毗邻莱国。莱人是夷族,趁商纣之乱而周朝刚刚安定,无力平定远方,因此和太公争夺国土。

太公到齐国后,修明政事,顺其风俗,简化礼仪,开放工商之业,发展渔业盐业优势,因而人民多归附齐国,齐成为大国。到周成王年幼即位之时,管蔡叛乱,淮夷也背叛周朝,成王派召康公命令太公说:“东至大海,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此间五等诸侯,各地官守,如有罪愆,命你讨伐。”齐因此可以征讨各国,形成大国、定都营丘。

这就是历史上的姜太公的故事,看上去,他是一位阅历丰富、通晓兵法的老人,而且十分具有智谋,还能帮周武王确定一些国家大计。历史上的姜太公,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但和鬼神不沾边的俗人,可是到了《封神榜》的故事里,马上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可以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江湖术士。

其实,《封神榜》故事里面的姜子牙,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两个,一个是依靠各路神仙为自己助阵,另一个是掌握着重要的机密——封神榜的名单。前者是他成就功业的保证,后者是他可以获得这个保证的保证。也就是说,如果他身上没有“封神榜”,根本不会有那么多神仙来帮助他,而有了帮助他的神仙,他帮助周武王起兵讨伐商朝的大业才能完成。从这一点来说,《封神榜》故事里面的姜子牙,和《水浒传》里面的宋江有几分相似:

姜子牙手中有一份秘密文件封神榜;宋江在梦中得到了九天玄女传授的天书三卷。

姜子牙年纪很大,但是法术低微;宋江威名远播,武功稀松平常。

姜子牙在走向成功的路上,历经了很多的磨难,但是每次到了生死关头总是有神仙及时出手援助;宋江在人生历程中,遇到了种种的意外,不过好在每次都能有贵人相助化险为夷……

实际上,宋江就是一个草莽版的姜子牙而已,只不过,姜子牙的故事从现象上看充满了魔幻色彩,但基本符合一个普通人的成长之路,宋江的故事从外表看十分现实,但实际却充满了虚幻内容。

如果把《封神榜》故事里面的神仙妖魔都变成性格相似的凡人,那么《封神榜》的故事,就是一个凡人的成长史,如果把《水浒传》故事里面的武林人物都变成妖魔鬼怪,那么宋江的故事就是一个卡通片。

二者是相通的,都是最平庸的人成就大事业的典型。没能力怎么办,没智力怎么办,没势力怎么办?这是摆在每个普通男人面前的难题,虽然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存方式,但是跻身于成功人士的行列,却是每个人心里都企盼的,当自己没有任何特长又有上进心的时候,就只能希望自己是姜子牙或者宋江了。

一个因为能力不够但又有过高要求的人是很痛苦的,就像姜子牙那样,年纪很大却又一事无成,所以只能盼着有人突然把一个重大任务交给他,给他一个最后的成功机会,这想法在许多平庸了半生的男人心中都曾经不只一次地出现过,但是,谁能有那么好的运气呢?而且,就算运气来了,任务来了,凭着自己的能力和智力,一个庸庸碌碌的小人物,又怎么能单枪匹马实现自己的愿望呢?

烦恼总是纷至沓来,没有任务的时候,希望有一个任务,如果任务真的来了,又会为如何完成这个任务而发愁。当任务真的摊在面前,自己又无法完成时,只有希望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把一切事情替自己打理完毕,自己只要坐享其成就好。

平凡男人的愿望大抵如是。在他们心目中,像姜子牙那样又有世俗地位、又有万世名声的人,实在是遥不可及的成功人士,所以,如何把自己变成姜子牙,是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要成为姜子牙,其实也并不困难: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背景。在这个教育背景下,就算自己没有学成任何的专业知识,也要结交一大批师长和同学,要记得他们的联系方式,并且随时带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这是一门必做的功课,不过也要注意,那些每天都想着要打听你最近有什么重要工作信息的同学,千万不要理睬,说不定你找好的一个应聘职位就被他捷足先登了。

其次,应该具有一个稳定的长期目标,比如把封神榜计划推向实施,但是这个计划越大越好,千万不能只有一点点创意,那样没有人愿意参加你的队伍,你自然无法成为成功人士。

有了联络网,有了重要方案,现在要做的,就只是伸着脖子等着熟人一个个来援助了。有了他们,你就不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老头,一个潦倒半生还一事无成的失败者,相反,你觉得自己是大器晚成的人才,是一个在时代中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如果没有你手中的那个大计划,就不会把这么多人团结在一起,这些人的就业和前途问题都掌握在你手中,所以只能为你认真地服务——看,一下子你就成为一个准成功者了,看来有一个姜子牙的身份,就是不一样。

这样一来,一个普通的男人,不需要能力,不需要智力,不需要势力,只要有一个好的机会,就能改变自己和别人的命运了。有了这样的故事,很多到中年还没有尝过成功滋味的人也稍微平衡了一些:人家姜子牙七八十岁人生才刚刚开始,我们这还早着呢!

机会会到来的,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来,那么,在没来的时候,就过着庸人姜子牙的幸福生活吧,每天一日三餐,无忧无虑,没事看看肥皂剧转转降价商店,把机会到来之前的日子快速打发掉,人生的辉煌时期就来了。

大概你会说,这样的说法太搞笑了,太不现实了,可是事实上,抱着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不同的是,他们手里没有封神榜,对他们来说,封神榜也是有的,不过那是一张又一张写着几个数字的彩票,如果有一天,那些数字变成了中奖号码,他们也就变成姜子牙了。

或者,他们不买彩票,他们也有比彩票面值更高的东西,一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解套升值的股票,但是,他们觉得,总不会一直都套牢吧,一定会有机会翻身的,所以现在先忍着,也许下星期开盘的时候一切就好了。

最不济——这是姜子牙候选人们的想法——就是拿一张大证书作为自己的封神榜,那个证书上面写着三个字:结婚证。听说结婚可以转运,听说两个人一起奋斗比一个人摸爬滚打强多了,听说运气好遇到一个富家女就可以少奋斗二十年……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张封神榜,只不过每个人的封神榜使用期限不同,使用方法不同,有效期限不同而已。当姜子牙们真的成了姜子牙,那张封神榜也自然而然成了成功的象征,被收藏起来,也许过了若干年,还能进博物馆;如果那张封神榜一直没有发挥作用,也没关系,再熬上几年,换一张新的就是。

中国是一个盛产姜子牙的国度,也是一个遍地封神榜的国度,所以,《封神榜》和《水浒传》会成为大众读物中的畅销书。能给自己找个寄托,找个乐子,也算是一种不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