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新知:让孩子学会交朋友
13329200000024

第24章 孩子在交往过程中遇到困难怎么办?(3)

还有一些父母,虽然教孩子怎样与别人交往,但教的都是不正确的交往方式。比如孩子受欺负了,回到家里,本来希望得到父母的安慰,希望父母能够出面主持公道,结果父母却告诉他:“谁打你了?你怎么不打他!”……这样,孩子不但没有得到安慰,反而会感到更委屈了。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事实上,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导孩子更倾向于用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正确的交往方式告诉给他们。千万不要听之任之,放任自流。

总之,要记住一点:有攻击性的孩子由于经常会冒犯别人,很容易被伙伴们排斥在集体之外,这样会使他们变得更加孤僻、不合群,性格更加不可捉摸。这时,父母要更加有意地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帮助他们克服交往上的困难,鼓励他们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不仅能够让他们多结交好朋友,融入集体,他们的性格也会得到改变,在将来的成长中,也会因此得到更多人的关心和爱护!

6凯丝?达莉是怎样成功的——害羞怎么办?

在孩子们的世界中,开朗、活跃、大方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欢迎,更容易成为伙伴和老师们关注的对象。而性格内向、害羞的孩子,也许有着同样的才华,但是因为不擅于表达自己,常常不被别人了解,可能会失去展现自己的机会。

一对父母对我讲:“我们的孩子是一个胆小、容易害羞的小男孩。平时在家里和熟悉的人在一起的时候还比较活跃,一遇到有亲戚朋友来访或者在外面散步的时候,就会表现得害羞胆怯的样子,躲躲闪闪,不爱和人打招呼。作为家长,我们担心这对他长远的发展不好,希望他能够变得勇敢,能够与别人主动地交流,为此我们也查阅了各种有关小孩子成长方面的书籍,但始终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到底怎样才能够让孩子变得开朗、大方、应对自如呢?”

其实,想想我们成年人在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也经常会感到害羞。其实,害羞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只不过作为成年人,由于我们的生活经验很丰富,所以知道怎样很快地消除害羞心理,但孩子年龄小,经验不足,就很难做到这一点。

过于害羞的孩子,可能会限制他将来的发展。在这样一个注重沟通的社会里,人们往往会根据对别人的直接印象来决定是否接纳别人。这样,那些性格外向、善于表达自己的孩子让别人接纳的概率就会变大,那些害羞的孩子就可能失去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尽早地帮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

美国的乡村里有一个孩子,她有百灵鸟一般动听的喉咙,可以唱出动听的歌声,非常想成为一个歌唱家。可是,她的性格太过羞怯,当一个人唱歌的时候,她能够唱出自己最好的水平,但每到在别人的面前表演的时候,她就会紧张得不得了,不是跑调,就是忘词,这让她感到非常苦恼,甚至打算放弃当歌唱家的梦想。

父亲知道她的想法以后,鼓励她说:“只要你用心唱出自己的歌声,人们会被你的歌声打动的,你应该忘记自己的烦恼,克服羞怯,把自己最好的水平向别人展示出来。”

听了父亲的话,她感到平静了很多,从此,她有意识地去改变自己的性格。她开始主动地与别人交往,在人多的场合,她不再像以前一样躲在角落里,生怕别人看到,而是站到人群之中,与大家一起说笑,大家都很惊讶这个小女孩的转变,但随后,他们都给了她足够的支持,因为他们知道她有一副好嗓子,都希望她能够成功。

就这样,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小女孩的胆子渐渐地大了起来,在别人面前表演的时候,她的脑子里想的不再是:“唱跑调了怎么办?忘了歌词怎么办?”而是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歌唱当中去,渐渐地,她发现自己好像比以前专注了很多,人们开始被她的歌声所感动,开始喜欢她、关注她。她的名字就叫凯丝?达莉,长大以后,她成为一位著名的歌唱家。

现代的家庭,由于居住方式以独门独户为主,无形之中减少了孩子与他人互动的机会。许多父母忙于工作,平时较少关心孩子。当孩子希望与父母多亲近时,他们往往会感到不耐烦,在孩子有问题来问父母时,常常会受到忽视和拒绝。孩子害羞的性格与此密切相关。可惜的是许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那么,怎样才能够改变孩子的羞怯心理呢?

(1)要鼓励孩子大胆地表达自己

有些孩子不善于表达自己,又因长期缺乏与别人交流进而导致他们更加缺乏自信心,这样,当与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只能选择逃避和退缩来避免受到伤害。这时,要经常鼓励孩子,即使他们犯了错也不要嘲笑他们,不要让他们总有一种受挫的感觉,这样他们就能够鼓起勇气,勇敢地表达自己。

(2)要引导孩子多与别人交往

有不少孩子喜欢一个人呆在家里,生活在很封闭的环境当中,不愿意和别人交往,这对孩子来说是弊多利少。为了锻炼孩子,可以带孩子到朋友家拜访,或是参加一些游戏,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增加孩子与别人交往的机会,他们的性格就会变得开朗大方起来。

(3)做一些和交往有关的游戏

比如,家里要来客人,父母不妨在客人上门前先为孩子作好心理准备,告诉孩子要来多少客人,应该注意哪些礼节。平时,父母可以拿一些孩子喜欢的玩具陪孩子玩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戏,比如“买东西游戏”“救生员游戏”等等,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孩子可以了解别人的体验,从而更好地去理解别人,当他们与别人相处的时候,就会知道该怎么做。此外,父母还可以从游戏中了解孩子的想法,更好地帮助他们改变。

(4)在改变孩子的时候,注意不要操之过急

当发现孩子有害羞情结时,父母应给予耐心地引导,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尤其不要说伤害孩子的话。比如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害羞,就责备孩子:“这么胆小,真让我失望。”如果父母的引导方式不正确,孩子可能会有一种被伤害的感觉,会变得更害羞。要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心理,耐心引导,循序渐进,这样才可以成功地改变他们!

7孑然独处的女大学生——自卑怎么办?

如果孩子自卑,就可能影响到他们与别人的交往。

曾经遇到一位女大学生,她就深深受到自卑心理的困扰。与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总是觉得比不上别人。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每到周末,同学们都参加各种各样丰富的活动,演讲、聚会、旅游,她也很想去,可是一想到要与那么多人在一起,她就缺乏勇气,所以,她最终还是选择一个人留在学校里。平时也比较沉默,因为害怕受到别人的嘲笑,连和别人说话都很少。

她自己也觉得这样不好,可是又想不出有什么办法来改变。

……

如果我们的孩子受到自卑情绪的困扰,长大以后,在他们融入社会的时候,就会表现得自信心不足,不敢展现自己,不被别人了解,很有可能会影响他们将来的生活。

那么,自卑的心理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心理学家发现,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受到过多的责备,父母总是挑他的不足,就有可能形成自卑的性格。

以上面那个女孩儿为例。在她小的时候,妈妈对她的要求就很严格,在学习上,只要有一次考试不好,妈妈就要数落她很长时间,在生活上,只要她有一点点做得不对,比如早上起床晚了,吃饭的时候多看一会电视了,都要责备她。父母本来是出于培养孩子的好意,但是,也许是因为太过于苛刻了,结果让孩子感到压力很大。就这样,她渐渐地形成了敏感脆弱的心理,有什么事情生怕与别人比较,在她看来,把自己封闭起来最好,这样别人就不会注意到自己。

……

自卑的孩子往往会有以下特点:

胆怯怕羞,不愿抛头露面、不敢接触生人;独来独往,别的孩子都喜欢与别人一起玩,但自卑的孩子对和别人一起玩不感兴趣,只喜欢一个人呆着;缺乏信心,不敢竞争,等等。

如果孩子已经形成了自卑的性格,作为父母,我们该怎样去帮助孩子,让他们发生改变呢?

(1)要多鼓励孩子

越是责备,孩子就越会变得敏感脆弱。所以,要尽量用积极的话语去引导孩子,即使他们做错了,也不要责骂,而是要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旦孩子取得了进步,即使是小小的进步,也要赞扬他们、鼓励他们,孩子就会得到充分的鼓励,就会变得有信心。

(2)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获得勇气

曾为中日邦交正常化作出杰出贡献的前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小时候是一个严重的口吃患者,上课的时睺,老师让他站起来读课文,可是他结结巴巴,连一小段都读不好,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然而他并不气馁,通过刻苦练习,终于克服了自己口吃的毛病,不仅如此,长大以后,他又凭借着自己出众的口才,成为一名有着影响力的政治家。可以说,正是因为田中角荣的持之以恒和不懈努力,才使他改变了自己的不足,获得了信心。

(3)帮助孩子正确地接纳自己

一个女孩,也是一名大学生,她个子很小,比班里其他女生都要矮一些;她长相很一般,眼睛还有点近视,家庭条件也不好。因为这些原因,她形成了自卑的心理。为了不让别人“笑话”自己,她把自己封闭在一个严严实实的世界里,很少和别人交往,也不怎么说话。但是,当她意识到外表的缺陷是难以改变的时候,这反而让她平静下来,她默默地接纳了这一切,接纳了自己天生的不足。她开始发挥自己天性中积极热情的一面。她用热情的态度去和别人交往,帮助别人、善待别人,很快地她就有了很多的朋友。她突然发现,其实以往的许多担心都是多余的,即使是外表的不足,也不能够阻止她受到别人的欢迎,她的脸上也不再是愁云密布了,因为她成了一个受别人欢迎的人。她也最终摆脱了自卑心理的困扰。

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接纳自己,看到自己的缺点,面对它,这样反而能够改变。

(4)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长处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园丁,一天早晨,当他到花园里去的时候,发现原来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花园里一片衰败的景象。他感到非常惊讶,就问桃树:“你的叶子为什么都脱落了?”桃树回答:“因为我没有松树那样高大挺拔,所以我感到没有生活的乐趣,不想活了。”园丁又问松树:“为什么你的枝干不像以前那样挺拔,发生了什么事情?”松树回答:“因为我不能够像丁香那样开出漂亮的花朵,这让我很沮丧。”再问丁香,丁香也很伤心,原来它虽然能够开出漂亮的花朵,却为自己不能够长出像桃树那样丰硕的果实而深深地自卑。

……

其实,它们的自责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就能够证明自己的价值。

所以,当发现孩子自卑的时候,应该鼓励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够走出封闭、不被人接纳的状态,才能够帮助他们改变。

总之,要记住一点,发现孩子有自卑心理的时候,不要着急,要鼓励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敢于和别人交往,让别人正确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这样他们才能够改变,快乐地与别人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