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生命的保证,疾病意味着痛苦和死亡。叔本华认为,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超过其他幸福,我们真可以说,一个身体健康的乞丐要比疾病缠身的国王幸福得多。我们知道,人在重病时,由于痛苦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都深感健康的重要。在病房里,常听到这样感叹:“哎,没有病该多好啊,我情愿不要钱,不要官,也要有个好的身体。”
关于生活舒适。生活舒适本质上就是机体上疼痛感(包括各种不适)的减少和避免。前面说过,人在进化过程中为保护机体、维持生存,在机体上形成了疼痛的机制,即机体一受到侵害,就产生疼痛感。这种疼痛感布满全身,有饥饿、口渴、受伤等方面的疼痛;有走路、站立久了腿酸脚痛;有劳动多了疲劳、腰酸背痛;有热时心里发慌,冷时身体打颤;有头晕、麻木、瘙痒等等。我们知道,这种疼痛感不仅是广泛的、经常的,而且是深刻的,有时疼痛起来是锥心刺骨的。所以,疼痛感的减少和避免是生活舒适的重要内容。
生活舒适具体表现为:吃的舒服,既能吃饱又能吃得美味可口;住的舒服,居室宽敞,设备齐全,睡有席梦思、保暖被,坐有沙发、躺椅,脚下有地板、毛毯,洗澡有热水,冷热有空调;穿的舒服,夏有丝绸,冬有毛衣、羽绒服、皮大衣;行的舒服,外出乘车、打的或自备助动车、小轿车,上楼有电梯;家务轻松,菜有冰箱储藏,洗衣是全自动,活重请保姆,忙了下饭店。
工作轻松,这是生活舒适的重要方面。任何人为了生存和生活总要劳作,而劳作都要付出体力、脑力和心力,都会给人带来或多或少的疲劳和艰辛。人世间很多劳作是十分辛苦的。如农民顶着烈日锄禾,矿工在恶劣的条件下于井下劳作,哨兵在零下几十度的边关孤守,护士端屎端尿、常上夜班,在路边卖菜的摊贩起早摸黑。还有,人为了生活,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劳作。所以,人们总是追求工作的轻松和劳逸结合。
关于心理愉快。人的情感需要的满足都会给人带来快乐和惬意。与满足生理需要不同的是,情感需要的满足会给人带来更广泛、更持久的幸福感。马斯洛说:“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
这里,有发现新奇事物、听神话故事的兴奋,有被正义之事激起的满腔激情,有胜利的喜悦,有平静、踏实的安全感,有唱歌、跳舞时的心醉,有与恋人在一起的甜蜜,有听到自己的孩子第一声啼哭的开心,有被人尊重、爱戴的陶醉和自豪。情感因素可以致病,可以影响人的寿命,这已被医学和人的生活实践所证明。现代医学告诉人们,人的健康包括心理健康,而且心理健康会影响生理健康,一个人精神经常处于不愉快状态,会引起许多种疾病。
母爱的快慰是心理愉快的一部分。生儿育女原本与个体生存没有直接关系,是自然界将培育人类幼仔的功能植入个人的机体之中,使之在生儿育女的过程中时常产生一种特殊的精神快慰,即母爱的甜蜜。另一方面,当母亲得到了子女的关爱、孝敬,会感到特别的温馨。没有子女,没有养育子女的经历,就不可能有这方面的快乐。
关于性爱的满足。性需要的满足使人产生极其强烈的性快感。这种快感是肉体上所能产生的最强烈的快感,是其他一切快感所无法比拟的。一个人没有性满足或许也能健康长寿,但人不仅要活着,而且要活得有质量,活得有滋有味。没有性的满足,应该说,人生是不精彩的,幸福是不完整的。家庭是幸福的港湾。这里,不仅有稳定的性满足,而且有夫妻间的照顾和慰藉、孤独感和空虚感的避免、家庭的温馨和欢愉。
对于健康长寿、生活舒适、心理愉快、性满足在幸福中各自的地位,如果用百分比来表示,我以为,健康长寿40%,生活舒适25%,心理愉快25%,性满足10%。
健康长寿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如果活不到40周岁,其他方面再好,幸福指数也不会超过60;现代人的寿命一般应在75周岁以上。农村有些人活100多岁,尽管生活条件一般,一辈子平平淡淡,但也应该算是幸福的,幸福指数应为75—80。
[人性百题]
哪些人的幸福指数最高?
幸福指数最高的人,应该是一些寿命较长的领袖人物、革命家、科学家、艺术家。这些人富有激情、被万众拥戴,时常处于高度兴奋、开心之中,这是其他人所没有的。再说,他们的工作本身就是在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就是在充分地享乐。
要达到“健康长寿、生活舒适、心理愉快、性满足”的幸福目标,钱是十分重要的。但我们又不能同意“有钱就有一切,有钱就有幸福”的看法。钱是物质生活的基础,但并不是情感生活的全部基础。在我看来,对整个幸福而言,钱大概只有60%的作用。人的部分情感是钱所无法满足的,情感本质上只能用情感来满足,这或许正是许多富豪觉得不幸福的原因。
在实际生活中,应该看到,人的大部分情感的满足与自己的脾气、性格、心态、道德修养有密切的关系。有好的脾气性格,就会与人为善、热情大方、活泼开朗、幽默、宽容,这不仅会少生气、少发愁,而且会得到许许多多的快乐;有好的心态就会自我调节,不自寻烦恼;有好的道德修养,就会受人尊重。有了这些,就会积极投入人群之中,参加自己喜爱的事业和活动,使自己生活有趣、富有激情。这样,就有了人际融洽、夫妻和睦、家庭和谐,就有了心情舒畅和生活幸福。
这里,我想指出,一定程度的激情(不是痴迷)对人生和幸福有着特殊的意义。人生要有激情,要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一个人一生没有激情,不仅可能没有大的发展,而且可能没有持续的、高档的幸福。我所说的激情生活,不是指一部小说、电影带来的激动,而是那种融入社会、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奋斗的激情。比如,战争年代革命者的一腔热血,20世纪60年代热血青年学雷锋的那股劲头,科学家对科学、艺术家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和热爱,等等。人的物质欲望尽管经常出现,但没有持续性,满足了就没有了。所以这种满足的快乐是断断续续的。而人的情感欲望有持续性,激情有时能持续三年五载、十年二十年。尽管这期间会有其他欲望,但这种激情是一种始终存在的、经常处于重要地位的欲望。从事富有激情的事业就是在满足情感需要,因而在激情持续的日子里,人心中时常荡漾着幸福,有时会有苦累,但苦累的感觉常常会被火一样的激情所抑制。
人幸福的内容应该有物质和情感两个方面。生活实践证明,物质生活和情感生活对人的幸福都十分重要,两者缺一不可。一个人只有既满足了物质需要、又享受了丰富的情感生活才是幸福的人。仅有物质需要的满足没有情感需要的满足,不是完全的幸福。相反,只有情感需要的满足而缺少物质需要的满足,也不是完全的幸福。
古往今来,常有人蔑视、否定物质生活,而过分强调精神生活的重要;有人站在禁欲主义的立场上,反对把肉体快乐作为幸福的内容,他们认为物欲是低贱的、是罪恶,会把人引向灾难的深渊。有位对中国思想颇有研究的学者告诉我们:“‘快感’在中国过去的价值观里,无论儒家、道家、佛教,都是比较受到轻视的,甚至被认为是一种堕落、下流的东西。”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句名言:“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幸福的。”
今天,有些人为了强调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常喜欢引用这句话。实际上这是一种禁欲主义的观点。时至今日,还有人大加赞赏,不是很可悲吗?
自然界赋予人肉体,赋予人维持机体生存的物质需要,不满足就痛苦和死亡,满足了就快乐,就能生存。人吃的时候,就是需要满足的时候,就是快乐幸福的时候,这有什么值得嘲笑的呢?人的欲望并不丑恶,人追求物质享乐,追求快感,并非“卑鄙下流”。
三、幸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1980年,《中国青年》就潘晓的信开展“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的讨论,这就是轰动全国的“人生观大讨论”。讨论中,一些人坚持这样的观点:只有为祖国、为人民作出贡献,甚至献出生命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什么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呢?我们还是先作些分析。
什么叫人生,人生就是人生存和生活的经历。人每日每时都在生活,也每日每时都在经历着人生。这可以是一个人一辈子的生活,也可以是一个人某一阶段的生活,还可以是一个人一天的生活。
什么叫生活,就是人为了生存和繁衍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也有人说,人每时每刻所做的、所经历的都是生活的内容。但究其本质,生活就是过日子,就是柴米油盐,就是谋求自身需要满足和满足的过程。人有物质和情感两个方面的需要,因而人也就有物质和情感两个方面的生活,即物质生活和情感生活。人之所以有生活,是因为人的机体上有种种需要,人要满足这些需要,没有需要也就无所谓生活。机器人会做工,但机器人没有生活,因为机器人自身没有需要。可见,生活的真谛就是满足自身机体的需要。
在有些人看来,人“活着”是容易的事,不需要用“全部”力量去追求,正因为如此,理论界常常开展“为谁活着”、“活着为什么”的讨论,以引导人们去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
事实怎样呢?在整个生物界,每一生物个体都无时无刻地、艰难地为“活着”而奋斗。即使如此,还是有大量的生物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死亡。在人类200多万年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一直为吃饱肚子而斗争,直至21世纪的今天,全球仍有一半左右的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中国有13亿人口,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有很多人生活在贫困之中。
再说,“活着”如果仅是吃饱肚子没有饥饿的痛苦,那还可以用一部分时间去专门为社会作贡献。问题是,人有多种需要,每一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都会有痛苦的感受,这些感受也同样是强烈的,人不得不受这些需要的控制。所以“活着”不只是温饱问题,而应是快乐的、无痛苦的、有质量的生活。如果谁认定,“活着”就是指存活,一个人只要有生命就万事大吉了,就能去为他人了,那真是太幼稚了。还有,“活着”并不是自己一个人活着,还要抚养孩子、赡养老人、照顾家庭。人的行为不是由意志决定的,不是你想去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而是由自身存在的多种需要决定的,人无法摆脱它的控制。可见,“活着”绝非易事。
我们到处可见,顶着热日锄禾的农民,流着汗水劳作的工人,城里潮水般上班的人,车站、码头成千上万背着行李打工的人,起五更睡半夜做小生意的人,顾不得脏腥卖鱼杀鸡的人,卖鸡蛋的白发老太,卖老鼠药的残疾青年等等。他们都在为“活着”而奔忙。有一次,我弟弟给我讲述了他在海边渔家几天几夜的所见所闻。这些人都是农民,因家里穷,背井离乡到海上捕鳗鱼苗。有一户人家为赶季节,小年夜那天,老婆含着眼泪随丈夫赶往几百里外的海边。这些渔民所用的都是载重六七吨的小船,生活及捕鱼设施十分简陋。吃,有饭但常常没菜;穿,有衣但简单而破旧;睡,在船舱里,狭小而脏乱。他们的工作,总是在一无遮挡的寒风和永不停息的波浪中进行的。他们用的是柴油机,发动要用手摇,悲惨的是,好多男女被发动机吞食了一两根的手指。更使人提心吊胆的是,海上还时常传来船翻人亡的噩耗。渔民们感叹“不是生活所逼,谁来受这个罪”。
那些高官、富豪是不是能多为社会作一些贡献呢?人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当了高官还想当更高的官,有了钱还想有更多的钱。高官特别注重自己的名声地位,富豪追求更豪华的物质享受和丰富多彩的情感生活。可见,这两种人不仅不会闲得没事,而且还会十分忙碌。当然,富豪比一般人多为社会作贡献是可能的,比如从事慈善活动。可从事慈善活动也是自身情感需要的驱使,或出于同情,或出于荣誉,或出于对一些事业的热爱(源于好奇心、好胜心等)。
[人性百题]
幸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吗?
人生的价值就是自身生理需要和情感需要的满足,越满足就越幸福,价值就越高。因此,幸福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幸福的人生才是人们追求的人生。一个人只有充分、合理的满足自身需要,充分地享受快乐和幸福,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在我们周围,当有人感叹自己的人生无限美好的时候,那一定是他的需要得到很好满足的时候,是开心的时候;当有人厌世的时候,那一定是他的物质需要长时间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或者情感需要受到伤害陷入极度痛苦的时候。
那么,为他人、为社会的事不就没人干了吗?不,人人都会干,人人都在干,人人都应该干。
其一,人有利他情感和利他激情;其二,在理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