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13329100000036

第36章 情感需要是不图回报利他的根源(6)

可见,战场上不怕牺牲的行为是情感爆发所致,是情感爆发后极其强烈的情感的驱使。

说到这里,应该看到:

第一,不图回报的纯粹利他有三种情况:1.在满足情感需要时,表现出一种不图回报,不顾个人的劳苦、健康和金钱去关心社会和他人的利他行为,如母爱、情爱、自尊心、同情心、正义感等情感满足时。2.情感需要被激发产生利他的激情,形成某种有利于社会的强烈追求,甚至有些人长时间地处于激情之中的情况,如革命家、科学家、艺术家的行为。3.情感瞬间爆发而利他,如战场上的英雄。

第二,人在充满激情或情感爆发时聚集着强大的力量,这常常导致一些人会不辞辛苦、不顾一切、不图回报,甚至不惜生命地去关心他人或公众的事业;这种不图回报的利他,主观上不为自己,客观上根源于自身的情感需要。一切主观上不为自己的行为就是不图回报的利他行为。

我们终于找到了不图回报利他的原因,这为科学认识人行为的根本动因,为彻底解释人的全部行为提供了依据。

七、真实的人性

关于人性,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很多人把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理性作为人性,把残害人的行为称为“没人性”、“灭绝人性”。其实,真实的人性只有一种,那就是机体上存在着决定人欲望、追求、行为和生死的核心的东西。试想,人性如果是一些没有决定作用的东西,那还有什么意义。前已证明,机体需要是人的主宰,是人的一切行为的根本动因。无疑,机体需要就是这个核心的决定性的东西,就是人性。

动物界,不同动物之间总是有区别的,可这种区别只是外貌形态、生存方式和生存能力方面的区别,而不是受不受机体需要这个核心东西决定的区别。比如,老虎与绵羊、狐狸与鸡之间在体型、性情和行为特征上是有区别的,可它们在机体上存在需要、受机体需要主宰这一点上是没有区别的。它们的目标都是满足机体需要,一切特征都是为目标服务的。所以,如果把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某个特征作为虎性、羊性、狐性、鸡性,那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人性必然会表现在人的追求上。那么,人追求什么呢?当然是追求自身机体需要的满足。机体需要是自然界在人体上设置的,目的是让个体担当起自我生存、人种繁衍和维护群体稳定的任务,为了达此目的,神奇的自然界使机体需要与强烈的快乐、痛苦的感觉紧密相连。满足了就快乐(或避免了痛苦),不满足就痛苦。这样,在这种感觉的驱使下,人的全部追求就是满足自身的需要,满足了就担当了、就保证了自己的生存、物种的繁衍和群体的稳定。

至此,我们终于对人性有了清楚的认识:

站在你面前的每一个人,其机体已经被自然界输进了用于自我生存、人种繁衍和群体稳定的若干程序,其中有一种程序是决定性的,那就是与快乐、痛苦的感觉紧密相连的机体需要,机体需要是人内在的根本动力,是人一切行为的根本动因。

个体生存、人种繁衍和群体稳定是人的全部目的;人的机体上存在着用于实现此目的的种种需要,这些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情感需要,它们的满足情况反应为强烈的快乐或痛苦的感觉;机体需要是人内在的根本动力,动力是人的核心;在快乐、痛苦的驱使下人全力追求机体需要的满足,这就是人性。

人性的具体内容包括:人的机体上不仅存在着多种生理需要,而且存在着多种情感需要;这些需要都与快乐、痛苦的感觉紧密相连,每一种需要的满足情况都反应为快乐或痛苦,这种反应既强烈又敏感,有的还特别强烈、特别敏感;每一需要在一定情境下都会有自己的特殊的反应;快乐、痛苦是人内在的直接动力,机体需要是人内在的根本动力,动力是人的核心,动力决定人的一切行为;动力的目标表现在欲望上,就是追求机体需要的满足;自然界在人的机体上既设置了个体生存方面的需要,又设置了用于物种繁衍和维护物种生存秩序方面的需要,所以人性中既有自私(自爱)的一面,又有利他的一面。

[人性百题]

人性中有利他的一面吗?

人性中的自爱,决定于人的全部机体需要,一方面人不得不为满足自身生存方面的需要而奋斗;另一方面不得不为满足繁衍和群体稳定方面的需要奋斗,尽管这对自己的生存无用,但满足了就能获得快乐或避免痛苦,不满足全是痛苦。可见,人的一切行为本质上都是为了获得自己的快乐和解除自己的痛苦。应该说,这也是一种利己。

人的利他是人的本性使然。人有性需要以及母爱、情爱、同情心、正义感等情感需要,满足这些需要对个体的生存不仅没有好处,而且还大量地消耗肉体、财富和精力。可这是自然界的意图,自然界在人的机体上设置了这些需要,就是让人为了人种繁衍和维护群体稳定作出牺牲的。

显然,我“利他是人性一部分”的结论与以往截然不同。历史上有许多人认为人性中有利他的一面,尽管这些人若隐若现地看到了事情的本质,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只是从自爱推出利他,或作一般地直观分析,而无法用自然选择发现利他的本源。

把握了人的机体需要和基本欲望,就把握了人性。把握人性,是人制定方针政策、教育人、管理人、服务于人、做人的工作、与人交往和追求个人幸福的根本;把握了人性,就把握了一切有关人的事情的本质。

为了更好地把握人性,我们不妨作一点具体分析。

分析一:2010年10月全国出现“血荒”。11月7日,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大家看法“我建议”栏目,组织一场“如何走出‘血荒’”的讨论。嘉宾主要有大学教授、公共问题专家、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会长、媒体特约评论员方面的4位知名人士。讨论主要围绕“献血是靠爱心,还是靠激励”而进行。

中国传媒大学的一位老师介绍,对无偿献血的学生,学校给50元的代金券充进饭卡,还有加分鼓励,献血加20分,这个分影响学生的评奖评优(如奖学金、荣誉称号)和保研(保送研究生)。另一个单位介绍,给无偿献血者发毛绒玩具等纪念品。还有一个单位,给无偿献血者一定的物质奖励和休假。

对此,有三种意见,一是赞同适当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他认为多数人献血是与激励机制有关的。二是提倡精神鼓励,反对物质补偿,他认为物质补偿对无偿献血是有害的。三是从“人应该有爱心”、“无私的爱心”的观点出发,反对各种好处的激励(包括精神鼓励),认为献血应该是无偿无私的,不应该与利益、好处相联系(连高校给献血学生50元营养费和记20素质分也不可)。他说,这是利益驱动,不是爱心,是为了换个什么;爱是奉献,不是回报,“别谈激励”。他认为,物质补偿是“毒药”,是对爱心事业的毒药,只要有一分钱在里面,都是一点毒药。

[人性百题]

走出“血荒”能靠“爱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