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13329000000025

第25章 发心求正觉,忘己济群生(2)

厦门是个沿海开放城市,与东南亚及港台有着频繁的交流往来。由此,也有因缘接触到很多来自海外的法师,并从他们的介绍中,对海外弘法事业的发展有所了解,这才使我萌生了弘法的愿心。首先是在南普陀寺的圆通讲堂,和湛如法师一起为信众开设“正信佛教”和“人生佛教”系列讲座。当时我们还在厦大历史系进修研究生课程,这一因缘又使我们得以在厦大举办“佛教文化研讨班”,开始面向高校的弘法。其后,又应邀到各地举办佛学讲座。

我就这样走上了弘法道路。

问:能否请法师具体介绍一下您目前的弘法事业?

答:从1992年开始,我一直在国内外举办各类佛学讲座。在弘法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社会对佛法的需求,而教界能够从事弘法的人实在寥寥无几。所以,培养人才是佛教界目前的当务之急,因为“道在人弘”。我出家近三十年来,从求学到教学,大部分时间都在佛学院。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也基于对佛教未来前景的关心,希望能在现有基础上,探索出一套具有佛教特色的教学模式。目前,我在闽南佛学院担任研究生导师,同时也在苏州西园寺主持“戒幢佛学研究所”的工作,和教内外有志于佛教教育的法师、学者一起,共同实践我们对佛教教育的一些想法。

问:多数人都认为,佛学院和研究所应该以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为宗旨。但法师在《我理想中的僧教育》一文中,却特别强调多种人才的培养。希望学员们在强化佛法修学的同时,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在自利利他的实践中成长。这些观点的形成,是否与您长期从事弘法事业有关?

答:对佛教教育来说,研究人才的培养当然是不容忽视的。还是以闽南佛学院和戒幢佛学研究所为例,两地都招收研究生,旨在为致力于佛学研究的僧众创造条件。同时,还发行了各自的学术期刊,即《闽南佛学》和《戒幢佛学》,既是为了展示教学和研究成果,也是为了推动国内佛学研究的风气。

但是,研究佛学并不是学佛的唯一目的。学佛的关键是在于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是要能学以致用,能以佛法智慧为民众提供精神食粮。因此,戒幢佛学研究所还推出了面向社会的弘法刊物《人世间》。每期关注一个主题,如环保、财富、信仰、道德、护生等,希望从佛法角度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反思,从而纠正人们在思想和行为上存在的误区。

问:近年来,法师著述颇丰,您在这方面有什么计划?

答:举办讲座的影响范围比较有限,整理成文,就能利益更多的人。自1999年出版“人生佛教系列丛书(包括《心经的人生智慧》、《幸福人生的原理》、《学佛者的信念》)”以来,近十年中,确实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目前已出版的书籍有四大系列,其中,以“人生佛教系列”的适应面最为广泛,即使对那些没有信仰的人,也可从理性层面来接受,共有十多小册。而“佛法修学系列”主要是针对信众的引导,并以皈依、发心、道次第等基础建设为重,如《皈依修学手册》、《认识菩提心》、《佛法修学次第》、《问道》等。“戒幢论丛系列”侧重于学术性,主要是对佛教经典的解读,如《真理与谬论》、《认识与存在》、《菩提心与道次第》。“以戒为师系列”则是2008年最新推出的,定位为“普法丛书”,希望通过对戒律的简明解读,使僧团大众对法和律具备基本认知。现已出版第一辑,包括《认识戒律》、《戒律与佛教命脉》、《僧伽礼仪及塔像建造》、《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比丘资格的取得》五本。

问:音像制品是海外较为普及的一种弘法形式,您在这方面有什么计划?

答:通过音像制品来弘扬佛法,在某种程度上,比书籍的普及面更广。比如对那些认字不多、年老眼花的信众,或是对那些没有阅读习惯的信众,音像确实有着书籍所不具备的优势,而且更直观,更亲切。近年来,我们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目前已出版各类音像制品数十种,约200小时的内容,有DVD、VCD和MP3等格式,并会将这项工作作为未来几年的重点。

问:从发展趋势来看,网络弘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法师的个人网站也已运行多年,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能否具体介绍一下?

答:通过网络弘法,的确比传统弘法方式有更为广泛的覆盖面,它是全球性的,不受地域等种种因素的限制。自1998年起,我们已涉足网络弘法,至2000年初具规模,推出两个网站。一是“戒幢佛学教育网”,包括佛学指导、人生佛教、佛教文化等十多个栏目,还有大量图像和音像资料,内容相当丰富。一是我的个人主页,包括我全部的文集和音像资料,对我参与弘法以来所做的各项工作作了全面概括。

目前,佛教界普遍存在师资不足的问题,而面向社会弘法就更显得薄弱。有鉴于此,“戒幢佛学教育网”还开办了“网络佛学院”,利用网络特有的优势,通过视频为散居各地的学佛青年上课并进行指导,这在过去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问:法师常常说自己是随缘弘法,您之所以能够成就这么多事业,是否总是有许多顺缘在推动?

答:我认为我个人所有的,只是对佛教事业的一份愿力和一些想法,正由于众多因缘的推动,才使我这些年来为社会和教界做了些事情。首先是宽松的政治环境,使我可以将想法都表达出来并付诸实践;其次是南普陀寺和闽南佛学院为我提供了相当自由的活动空间,使我有更多的时间内修外弘;第三是西园寺普仁大和尚的全力支持,使我能以戒幢佛学研究所为平台,实施教学理念;再就是各地护法居士的积极协助,这都为我的教学和弘法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果没有这些因缘,很多想法也许至今还是想法而已。就我自己来说,虽然不是个积极主动的人,但对弘法事业始终保有一份愿心。

问:从目前情况来看,教界这些年的发展相当迅速,寺院纷纷大兴土木,前去朝拜的信徒和观光客也明显增多,可谓“香火鼎盛”,但问题和负面新闻也在逐渐浮出水面。作为出家多年的法师,您对当今佛教界的现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答:从表面来看,佛教界的发展似乎是形势一片大好。但仔细观察,却发现其中还有太多问题,可以说是一言难尽。这里,就我想到的谈几点意见。

一、作为一个出家人,首先要明白,出家人的本分就是内修外弘。自身的佛学素养和道德水准提高了,才能给大众以正确引导,否则就会将他们引向迷信、盲信的误区。而作为寺院来说,除了给僧人提供修学办道的环境,也是民众净化身心、舒缓压力的净土。定位准确了,才知道寺院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来面向社会。

二、应当加强佛教的制度建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重建一套适合当代的佛教制度。比如出家的考核制度、沙弥的教育制度、新受戒比丘的修学制度等。此外,还应建立僧阶有序的制度,这种“级别”是根据僧人的戒律、道德、学问及对寺院做出的贡献而制定,以此确立他在僧团中的地位和待遇。南传和藏传佛教也都有相应的制度,我认为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三、宗教政策落实以来,整个佛教界都意识到办学的重要性,先后办有几十所佛学院。虽然也为佛教界培养出一些人才,但大家也共同意识到,这并不是培养佛教人才的最佳方式。在继承佛教传统教育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适合现代的佛教教育制度,是佛教界的当务之急。

四、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影响,许多寺院也在走向商业化。而商业化,实际就意味着佛教的世俗化。我对教界出现这样一种现象非常担心,希望大家都能对此有所警觉。

五、佛教的商业化和世俗化,使很多僧众的信仰和道念淡化,长此以往,他们又何以荷担如来家业?所以,信仰建设和道风建设,也是教界目前所要重视的问题。

六、对僧团的财富予以合理使用。因为旅游业和经忏的盛行,使得一些寺院非常富有,如何使用这部分收入?在我看到的情况中,大部分是在修庙、造大佛,甚至浪费在各种无谓的应酬中,或存放在银行里舍不得使用,等着贬值。怎样将这笔财富用于佛教的弘法事业、慈善事业和教育事业,是教界领导者们应予特别关注的问题。

七、教界应该认识到弘法的重要性,这一方面是因为出家人具有弘法的责任,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是佛教生存的土壤。所以,唯有在全社会弘扬佛法,佛教才有永久的生命力。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佛法在今天的弘扬已不能停留在传统方式上,而是要契理契机。也就是在继承佛教传统的前提下,在不违背佛法基本义理的基础上,用现代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弘扬佛法。同时,从佛法的角度关注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大众提供智慧的解决之道。

八、各地寺院虽然重建了不少,但多数都缺乏规划和设计,有的甚至比较俗气。寺院是民众的精神家园,建筑本身也应该能够体现佛法的内涵,也就是表法。所以在风格上要朴素、庄严、和谐。另外,在使用上要注意实用性,集修道、弘法、教学等多功能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