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安心:济群法师讲禅修与调心之道
13328800000017

第17章 心灵环保(3)

2)菩提心:出离心是以解脱为本,而菩提心更进一步要求我们开发出自身本具的功德宝藏,以此庄严我们的内心。佛陀所成就的无上菩提,不仅是彻底的解脱,同时还具备了无量的功德。那么,声闻成就的解脱和佛陀成就的菩提有什么区别呢?《解深密经》里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两个人同时从牢狱里出来,其中一个入狱前穷困潦倒,出来后还是一无所有;另一个入狱前家财万贯,出狱后仍然是个富翁。由此可见,同样是解脱,发心不同,所获得成就也就不同。

所以会有不同的成就,是因为发出离心只是为了个人解脱,而发菩提心不仅希望自己解脱,更希望一切众生都得到解脱。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心灵饱受烦恼的摧残和蹂躏,迫切地希求解脱,就会推己及人,想到一切众生都处于这样的状态,也有共同的希求,从而发心帮助所有的人。

3)惭愧心:出离心和菩提心而外,还有另一种重要的心理力量,那就是我们的惭愧心。

惭愧心使人区别于其他一切众生。佛法中讲到人性的几大特点,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惭愧心。惭愧心相当于儒家所讲的天地良心,也就是人人皆有的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如果我们能够具备这样的道德意识,止恶行善才会成为自觉的行为,从而进一步唤起意志的力量,克服人性中存在的诸多弱点。如果我们能够具备这样的人格力量,反躬自省才会成为自发的行为,并在反省过程中对自己进行审查和检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我们还没有丧失惭愧心,并在犯下错误后能及时忏悔,就能涤除人格中沾染的污点。所以说,惭愧心是推动人类道德进步的动力,也是促使我们进行心灵环保的良知良能。

2.法增上

心灵环保一方面要求我们有自觉的希求,并从出离心、菩提心和惭愧心出发来加强并巩固这样的意识。另一方面,我们要想进行心灵环保,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在我们的主观愿望上,人人都希望拥有健康的心灵,但我们为此付出的努力却往往不能见效。我们永不安宁的心需要找一个地方来安住,我们借助各种环境来寄托,寻求各种刺激来逃避,可结果还是不安。正因为人类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自我心灵环保,所以,需要通过学习佛法来培养自己的能力。

1)正见:学佛首先要具足正见,也就是对自己的心有正确认识,知道心理活动的状态、原理和规律。如果我们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就会像禅宗所说的“认贼为子”那样,把贼当作自己的孩子般关怀备至。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愚痴,我们甚至在受到烦恼的伤害时依然执迷不悟。我们不能认识贪、嗔、痴所潜伏的危害,不断地宠着它们,顺从它们的种种要求,以为它们是我们最亲近、最可靠的伙伴,结果使它们的势力越来越大。正如《地藏经》所说:“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我们在贪、嗔、痴烦恼的支配下,看到好的就贪,看到不好的就嗔,这已成为我们根深蒂固的习惯。我们每贪一次,每嗔恨一次,贪婪和嗔恨的种子就在增长。我们不断给予它们成长所需要的食粮,帮助它们来对付我们自己。

所以,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哪些心理是健康的,会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哪些心理是不健康的,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和伤害。否则,所谓的心灵环保只能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只能是永远无法实施的口号。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即使我们的烦恼习气有着巨大的力量,只要我们以佛法作为杠杆,以正见作为支点,也能从根本上动摇它,并将它连根拔除。

2)受持戒律:当我们具足正见后,还要将它落实在具体行动中,而受持戒律就是首要的一点。受戒不只是一个形式,关键是在我们内心埋下向善的种子。我们受声闻戒,是成就解脱的种子;受菩萨戒,是成就菩提的种子。

常常听到有些人说,藏传佛教注重传承,言下之意,汉传佛教就缺乏这样的传统。那么我要告诉大家:受戒就是一种传承!我们受戒所获得的戒体,自佛陀最初羯磨传戒后,由历代祖师大德一代代继承而来。受比丘戒必须有三师七证,由戒师父和戒和尚亲传才能得戒。而戒和尚的戒又是从他的戒和尚那里得来,由此类推,一直可以追溯到佛陀时代。所以,我们受戒所获得的解脱种子和菩提种子,是秉承了佛教沿袭至今的优良传统。当我们种下这样的种子后,就为心灵环保注入了重要的力量。

戒体是通过戒相来保护我们的身心,这包括止恶和行善两个方面。止恶也叫止持,“止”是告诉我们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其中又以五戒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为基本行为规范。我们所应制止的这些行为是和烦恼相应的,所以,止恶的意义就在于止息我们内心恶的种子。生命是习惯的积累,我们的贪、嗔、痴自无始以来已形成了巨大的惯性,正是这种习惯,造成了我们现有的人性。其实,修行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我们现在提倡“人生佛教”,提倡“生活禅”,就是要求我们将修行落实在语、默、动、静之间,落实在行、住、坐、卧之中,落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持戒的另一层意义是行善。菩萨戒的“三聚净戒”,就是要在止恶的同时积极行善。如果说不杀生是消极地止恶,那么放生就是积极地行善。在声闻戒律里,不止恶是犯戒;在菩萨戒里,不行善也是犯戒。在《瑜伽菩萨戒》有关布施的戒条里,有人卧病缺乏照料,你明明知道却不去慰问就属于犯戒;有人向你诉苦而你没有耐心听,也属于犯戒。所以,《瑜伽菩萨戒》是一部非常人性化的戒律,近代的太虚大师曾极力提倡。生活正是由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构成,只要我们能如法地遵循这些行为规范,就能逐步地开发出生命中善的力量。

通常,我们所理解的因果关系是“我干了好事将来有好报”,这固然正确,但如果我们了解到人的心性,就会发现任何行为在当下就能产生作用。我们做的每一桩好事或坏事,结果也许不会立刻成熟并显现出来,还需要假以时日。但它对我们心性所构成的影响却会在当下发生,并且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感觉到。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当我们缺少一样必需的东西时,我们痛苦了;当我们渴求一样并非必需的东西而不可得时,我们十倍地痛苦了。”这说明,真正使我们产生痛苦的,往往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我们的贪婪之心。一个贪心重的人,即使拥有丰厚的物质条件也很难满足,因为欲望是无止境的,而当他失去财富时,更如同面临灭顶之灾。相反,一个心性淡泊超然的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中,都能乐以忘忧,不会让世事的变化对自己构成伤害。所以,持戒的根本在于改变我们的心性,虽然善恶的果报真实不虚,但那只是行善的副产品,内在生命的改善才是最重要的!

3)防护根门:在受持戒律的同时,我们还要防护根门,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这是我们接触世界的六个窗口。世界虽然丰富多彩,但一切境界不外乎由六根而感受的色、声、香、味、触、法。除了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舌头尝到的、身体接触到的、心里想到的,还有别的世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