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新知:教孩子集中注意力
13328300000019

第19章 孩子不爱写作业怎么办(2)

有些孩子,总以为学习“是为家长学的”。一个孩子,作业总是写不好,经常因为粗心而错题,老师问他为什么就不能仔细一点,他却说:“反正都是爸妈让我做的,错就错呗!”……显然,这个孩子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孩子不了解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就有可能产生错误的观念。这时,父母就要多给孩子讲道理,让他明白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成长,现在的努力是为了给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当孩子明白了这个道理时,就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专心之后,粗心的情况自然就少了。

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要尽量排除各种干扰。

有些孩子,专注性差,在写作业的时候,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影响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不能专心写作业。这时,就要尽量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避免各种干扰。此外,在孩子写作业的时果,如果出现抓耳挠腮,一会儿动动这,一会儿动动那等情况,或者写作业的时候总想着看电视,吃零食,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惯,一定要告诉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就要写作业,其他的事情要等到休息时或者写完了才能做”,以避免孩子分心。

让孩子学会自检。

孩子写完作业之后要自己检查一遍,发现错误及时改正。有些家长怕孩子做错题,于是天天给孩子检查作业。时间久了,孩子就会有这样的想法:“反正错了爸爸妈妈也能给检查出来”,形成依赖心理,做题时更加马虎。所以,父母不能什么都替代孩子,要让孩子养成自检的习惯,这样做事情才能够认真,仔细。

预防孩子粗心,还要防止做功课疲劳。

现在的孩子学习任务过重,心理压力很大,晚上喜欢熬夜,难免会出现疲劳情况。一旦出现疲劳,就会注意力下降,写作业的时候就容易犯错。所以,在孩子学习的间隙,要适当休息,不要因为疲劳影响学习效率,粗心的问题才能够避免。

给孩子准备一个“错题集”。

给孩子准备一个笔记本,把每次作业里的错题抄在上面,作为一个“错题集”,让孩子经常提醒自己。对于做错的题目,要督促孩子找到错误的原因,知道怎样做才是正确的。经过这样的过程,孩子不仅会把作业写好,还会认识到马虎的危害,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5不磨蹭拖拉

我遇到过一个孩子,八岁了,读小学二年级,孩子很聪明,但就是一个毛病,写作业太慢,如果父母不在身边看着,经常一个晚上也写不了多少东西,考试的时候经常答不完卷。为了提高他的成绩,父母每天都督促他写作业。可是,写生字的时候他就写一划,看半天,写一个字经常要好几分钟,就算写过很多次的也一样。做数学计算的时候也是如此,一道题,先端详好一会,再仔细想一会儿,等动手算的时候,已经过去十多分钟了。注意力一点都不集中,随便一点点小的响动就可以让他扭头看半天。经常是全家人陪着他写了一个晚上,才勉强把作业交上。老师来家访好几次,还特意为他请了家教,但都没办法。父母、爷爷奶奶都很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

经过仔细的了解,我给孩子的父母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第一点:把每天的作业记在本子上。

为每天要做的事情列一个计划,尤其是对于写作业,要把计划安排好。该写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写,规定的时间里一定要有进度,不会的问题及时问,不能拖。

第二点:如果完成了计划,就多夸奖他几句,如果完不成,就要批评几句。

第三点:一开始,因为孩子可能不适应这样的安排,但一定要坚持下去,等到孩子养成了习惯之后,就不再会有畏难的感觉了。

第四点:孩子的功课要有一定的数量控制,完成了以后就不要再加量,以免让孩子产生厌烦心理。

经过半年多的坚持,孩子果然学会按部就班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写作业、复习功课不再像以前那样拖沓,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孩子写作业慢,往往是因为对知识理解不到位,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致。这时我们要多督促他们。

尤其要注意,磨蹭拖拉的毛病往往是生活中长期形成的,要想改变,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要通过生活中的小事中去提醒孩子。

比如有的孩子喜欢一边看电视、听音乐,一边写作业,有的孩子喜欢在写作业时吃零食,还有的孩子一会儿看看窗外,一会儿摆弄一下椅子,这都是学习不专心的表现。在生活中发现孩子有这样的问题时,我们要多提醒,在小事中改变,好的习惯才能够养成。

此外,还要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孩子由于年纪小,自控能力有限,一时还很难做到严格要求自己,这时我们更要在生活中多提醒,当发现孩子松懈的时候,一定要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总之,孩子磨蹭拖拉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改变也需要很大的耐心,但只要我们和孩子一起努力,改变就会发生。

6重视老师的批改

老师在批改作业时,虽然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或者“×”,然而,它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孩子可以从老师的批改中了解到自己是否掌握了老师讲课的内容,而家长,也可以通过这简单的“√”或者“×”,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情况,从而更方便地辅导孩子的学习。

一位家长,接到老师的电话,电话里老师说:“你的孩子怎么这么不认真啊?这次阶段测验,我考的全是在作业里留过的题目。结果,你的孩子在这次考试里错的题目,与平时作业里错的一模一样。”也难怪老师批评孩子,老师已经在作业里指出了孩子的错误,可是孩子并没有没有吸取教训,又犯了同样的错误,不管怎样,这种情况都是不该发生的。

孩子新学习某种知识,写家庭作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不过,老师批改以后,孩子就应该从老师的批改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家长,我们应该重视老师的批改意见,帮助孩子巩固和掌握上课学到的内容。

写错的地方要修正。

有的孩子粗心,老师批改了作业,指出他的错误,他也不知道。下次交作业时,又带着上次老师打下的红“×”交了上去。而那些会学习的同学则不然,他们把老师的批改看成是对自己的学习掌握情况的一次很好的检查。一旦发现有了错误,会在下次交作业之前,把错误的改正,把正确的内容补上去。这样,老师看了高兴,孩子自己也纠正了错误。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在每天检查作业的时候,要看一下孩子是否把老师指出来的错误都改掉了,通过这样的督促,帮助他们形成及时修改错误的好习惯。

可以把孩子常见的错误归类整理出来。

对于孩子作业中常见的错误,可以整理在一个本子上。比如常见的英语拼写错误,语文中的错字等等,把这些错字、错句记在笔记本上,让孩子有时间的时候拿出来看看,就会很好的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另外有些孩子没有理解、掌握的内容,也可以记下来,在孩子需要复习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可以针对孩子的错误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现在的家长们大都很忙,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辅导孩子,这时,家长可以针对老师的批改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在检查孩子作业的时候,如果发现作业里有错误,可以针对这一类型的错误进行辅导,既节省了家长的时间,又很有针对性,也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7强调基础,少做课外习题

经常有家长问:“看到别的家长又是给孩子买辅导材料,又是请家庭教师,孩子很着急,我心里也急,到底该不该让孩子做课外习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分别看看下面这两个孩子的情况。

一个男孩,上初中三年级了。在此前,男孩儿的玩心很重,学习不认真,基础比较差,上了初三以后,孩子突然懂事了,想尽快地把成绩赶上来。可是,想在短时间内补上那么多的课,哪有那么容易?为了能够尽快补课,男孩儿向家长提出请求,买了好多课外辅导书、模拟题集。每天晚上一做就是到十一点,可是,过了几个月,孩子的成绩不但没有上来,反而下降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孩子的基础很差,很多题目看不懂,自己在那里摸索,很长时间也做不出来几道,孩子自己着急,晚上睡不好觉,结果,白天又耽误了老师在课堂上的进度,导致了成绩下降。

另外一个女孩,和前面那个男孩儿一样,刚念初三时,考试前总是不停的做习题,把课本上的练习题一一做完后,又去搞了很多课外复习资料来翻阅,可是,虽然题做了不少,但是并没有完全理解,每到考试时,脑子里都是乱糟糟的,稀里糊涂地就把题目给做错了,考试成绩总不理想。她感到很奇怪,做了这么多的题目,怎么还考不好呢?经过几天的苦苦思索,她终于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每次复习时,她先细细地领会各章节的内容,然后先把每一课后面的练习题做对、做会了,把课本上的题目首先弄懂,没想到,考试的时候还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其实,让不让孩子做课外习题,关键还要根据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考虑。一般来说,如果能够紧跟老师的讲课,把课堂上的内容弄懂了,课外习题基本可以很少做,甚至可以不做。在这个问题上,父母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如果孩子学习时间有富裕,可以做一些课外习题。

有针对性的做课外习题可以开阔孩子的眼界、活跃思路,增加知识的广度,所以,如果孩子有充足的课外时间的话,可以让孩子做一些课外习题。一般来说,对于孩子擅长的科目,可以做一些拔高题;对于孩子感兴趣的科目,可以做一些开拓视野的趣味性题目;对于孩子掌握不够的科目,可以有针对性地做一些补充练习。当然,在做题的时候千万不要乱翻参考书,东做一道,西做一道,毫无目的性,更不要做很多重复性的习题,既增加了负担,对于提高孩子的能力又没有好处。

首先要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和习题。

引导孩子做课外习题,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首先要掌握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一般来说,老师都会根据教学情况,在课后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些题目结合了正在学习的内容,适合孩子的情况,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先把这部分题目做好,否则,老师讲的内容还没掌握,就盲目的拔高,“丢了西瓜捡芝麻”,不但没抓住重点,反而会影响学习的效果。

习题量要适度,不要变成孩子的负担。

现在的孩子的课业负担都很重,在要求孩子做课外习题之前,一定要首先了解孩子的作业有多少,学习量有多大,切勿盲目的增加练习,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父母要与老师取得联系,征询老师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