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做孩子性格好: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秘诀
13327300000010

第10章 自信的孩子,永远是最棒的(1)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是解放孩子。”而解放孩子的前提就是赏识孩子。

永远用正面眼光看孩子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是解放孩子。”而解放孩子的前提就是赏识孩子。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应该从正面多给孩子鼓励,才能激发孩子内心的主动性,孩子才能更加努力。假如父母没有用正面眼光看待孩子,教育也就无从谈起。每一个孩子都渴望成功,如同运动员的每一个细小进步,都需要人们给予其喝彩和掌声。古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一点一点地累积小的成功,才能让孩子获得更大的成功。同时,在每一个细节上获得成功,都能够给孩子带来无限的动力和信心,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丁丁的爸爸妈妈都在外企做高管,平时都是爷爷奶奶带着他,对他疼爱有加。因此,丁丁逐渐养成了任性、霸道的个性,谁也拿他没办法。

这天,幼儿园老师又一次给丁丁妈妈打来电话,说丁丁在幼儿园对其他小朋友大打出手,妈妈一听又气又急。晚上丁丁从幼儿园回来,妈妈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

晚上,妈妈与爸爸商量,丁丁这样发展下去不行,必须想个办法改变孩子的性格。妈妈觉得,丁丁喜欢与小朋友闹矛盾,很多时候都是由于他希望吸引别人的目光,因此必须针对这一点,实施一个可行的办法。

没几天,丁丁再一次因为抢玩具与幼儿园的小朋友打架,妈妈赶到幼儿园时,丁丁正满不在乎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妈妈将丁丁叫到一边:“丁丁,你一定知道打别的小朋友是不对的,是吗?”丁丁点了点头,妈妈接着说:“那我很想知道你为什么要打他呢?”丁丁狠狠地说:“是他先抢我的玩具。”

妈妈一听,心里就有主意了,说:“我们家丁丁是世界上最大方的小朋友了,肯定是很乐于跟别的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的。你想想,丁丁在家的时候不是经常会和爸爸一起玩自己的玩具吗?所以,妈妈相信丁丁在幼儿园也能与小朋友分享玩具,那样丁丁就会有更多的好朋友了。”丁丁听了以后,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从此以后,妈妈再也没有收到老师的“告状”,丁丁的性格也越来越活泼,回家以后常常会和爸爸妈妈分享在幼儿园里与人交往的快乐。

很多家长听到孩子在幼儿园与人打架时,往往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发火,希望孩子能记住并且永不再犯。而丁丁的妈妈通过鼓励丁丁的优点,用赏识的方法来教育丁丁,既充满人情味,又使丁丁改掉了在学校蛮横的个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人赏识、尊重、理解和爱,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因此,父母应该永远用正面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就算所有人都看不起他,作为父母也不能放弃,而应该鼓励他,肯定他,努力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将其发扬光大。

当然,这里强调的“永远用正面眼光看待孩子”,前提是要对孩子抱有真诚和科学的爱,而不是盲目的、纵容的溺爱。这种爱包含着理解、尊重、依赖、期望等内在的复杂情绪体验。总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用正面眼光看待孩子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让孩子自信、坚强地去迎接美好的人生。

爱心指导用正面眼光看待孩子的4个方法

1父母要用愉快的表情和语调对待孩子。当孩子有一点进步时,哪怕这点进步微不足道,家长也要用赞赏的态度加以肯定,对他说几句赞美的语言,并用欣赏的眼光注视着他。而且,父母赞美孩子的语言要适度,不要过分渲染,否则容易滋长孩子的浮夸作风。

2父母要用正面眼光看待孩子,不要在孩子兴头上泼凉水。不要一方面想赏识夸奖孩子,一方面又习惯性地加上一些批评,致使赏识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当孩子主动向父母展示自己取得的成绩时,父母一定要及时给予孩子关注,停下手中的工作,真诚地给孩子一些赞美和鼓励:“让我来看看,嗯,确实有进步!”

3假如孩子本着积极的态度,却在做事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父母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对待孩子,不应该急着纠正孩子的错误,最好先肯定孩子的积极性和努力,并且将自己的肯定告诉孩子,然后再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做事或解题方法。

4父母应该多与孩子周围的人交流,比如说孩子的老师、同学以及朋友,通过聊天来了解自己的孩子在他们的心中有哪些优点、长处是自己不知道的。在了解了这些之后,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孩子,以鼓励孩子继续努力。

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同,孩子也一样,父母的肯定对他们来说十分重要。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或者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时,父母应该为孩子感到高兴,及时给予孩子热情的赏识和赞扬。这样做能够体现出家长对孩子的真心赏识和热切期望,传达给孩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加努力和自信,而且会促进孩子智能和身心健康,增强孩子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使孩子茁壮成长。

念小学一年级的张达,在第一个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只考了第十九名,而他的同桌却是全班第一。回到家,张达问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同桌一样听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一样专心地听讲,可是,为什么他考了第一名,我只考了第十九名?”

妈妈抚摸着张达的脑袋,温柔地说:“你已经进步很多了,不要自卑。妈妈相信你会取得好成绩的。”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张达考了全班第十名,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张达心情很不好,问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努力了,还是考不了第一名。”妈妈还是摸着他的头温柔地说:“达达,你已经比以前进步了,妈妈很高兴的,相信你会越来越好的!”

暑假里,妈妈带着张达去看大海。母子俩坐在海滩上,欣赏着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们。他们发现,越是体型比较小的鸟越能迅速地起飞,当海浪来的时候,它们扇动两三下翅膀,就升上了空中;而那些体型比较大的海鸥却显得非常笨拙,它们要很久才能升上天空。这时,妈妈对张达说:“达达,你看,海鸥虽然起飞很慢,但是真正能飞过大海、越过大洋的还是它们。”

张达记住了妈妈的话,一直努力学习。小学毕业时,他的成绩在班上已经是名列前茅了。

张达的妈妈无疑是不断肯定孩子进步、最终让孩子取得成功的“教育专家”。的确,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会影响到孩子学习和做事的态度,从而改变结果,给孩子巨大的自信。无视孩子的进步,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其实,鼓励是无处不在的,只要父母足够用心,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进步,父母都能够恰如其分地对孩子进行表扬。

但是,生活中很多父母将对孩子的肯定以及鼓励看成了一种“贿赂”或者是“溺爱”,很多父母在表达对孩子的肯定时采用了一种错误的方式。比如说,当孩子考试取得好成绩时,父母的鼓励变成了一台电脑或者一部手机,当孩子获得什么奖励时,父母给孩子的鼓励变成了人民币。将鼓励物化,是目前社会上存在的普遍误区,因此,父母应该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肯定方式。

爱心指导肯定孩子进步的4个方法

1当孩子想尝试新的事物时,父母应该说:“真棒!也许很多孩子都不会做这件事情呢。”当孩子做得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也不要批评,而要从正面鼓励,比如说:“孩子,你还真可以,第一次你就做到这个程度,相信下一次一定有进步!”

2当孩子在生活或学习中取得进步时,哪怕是很小的进步,父母都应该给予肯定:“孩子,你已经有进步了,相比以前你好多了,继续加油,你会越来越棒的!”而当孩子做事的成效不明显时,也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最好说:“别泄气,你每天都在进步,这才是最重要的,别着急,一定会好起来的。”

3主动和孩子沟通交流,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有时不妨主动问问孩子:“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来,说说你的看法吧。”然后用赏识的语言去激励孩子回答你的问题。当孩子告诉你他的想法时,一定要耐心听孩子把话讲完,并对孩子的行为给予鼓励,比如说一句:“你很有想法,你比以前进步多了!”

4当孩子因为自己的事情而向你求助时,如果这件事情孩子完全可以自己解决,父母就不要急于包办代替,而应该鼓励孩子自己解决,比如说:“孩子,你在不断长大,也在不断进步,我们相信你可以自己把这个问题解决,这样你就会有更大的进步!”

照顾孩子的“面子”

孩子虽然年纪小,但他们与成人一样,也有面子,也有自尊。作为父母,应该明白这一点。

很多家长看到这句话不免觉得可笑,“小孩子讲什么面子,他们懂什么。”其实,小孩子做事也会顾及自己的面子,一旦孩子感到自己的尊严受到伤害,“耻辱”感并不比大人轻。因此,给孩子尊严,照顾孩子的“面子”是父母应该做到的,但很多父母忽视了这一点。

事实上,父母应该懂得照顾孩子的“面子”。如果父母总是让孩子“丢面子”的话,就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自己的孩子形成懦弱、自卑的性格,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星期一下午放学后,正在上小学一年级的唐唐走进家门就嚷嚷饿,并自顾自地吃起了饼干。

妈妈问:“你今天有作业吗?”

“没有没有!”唐唐嘴里塞满了饼干,含糊不清地回答。

“你星期一总是没有作业,”妈妈疑惑地说:“这怎么可能?”

“就是没有嘛!”唐唐坚持说,但妈妈发现他的脸色不太自然,“老师没有留作业,”他又咬了一口饼干,“我不觉得老师留了作业。”

这时候,妈妈已经明白了几分,她很想彻底检查唐唐的书包来证明自己的怀疑,或是戳穿唐唐的谎言。但是,她忍住了,打算给儿子留一点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