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负责卢森堡委员会具体工作的霍费尔教授,对这些人身攻击也据理回击,指出莫姆森等人傲慢自负,目空一切,用卑劣的手段诋毁同行的声誉。他表示欢迎除莫姆森一伙之外的任何人前来核对业已发表的文本,并公开邀请自己的论争对象、荷兰著名的历史学家,路易.德.琼加入卢森堡委员会,核实有关档案材料。鉴于莫姆森等人出版的文集中“充满造谣和诽滂等不实之词”,霍费尔等人已要求律师对那些恶意中伤别人的人,要追究法律责任。
所以,谁是国会纵火犯的问题,还悬而未决,看来,此问题还会旷日持久地争论下去。
犹太人的探析
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是德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变本加厉,从排犹转向屠犹,在居住有全欧一半犹太人的波兰、立陶宛和乌克兰等地设立了许多犹太区和集中营。1941年6月德军入侵苏联后,党卫队最早在侵占的苏联领土上开始灭绝犹太种族的行动。从1941年夏至1943年2月,有360多万犹太人被杀。
1942年1月,纳粹官员在柏林附近的万湖开会,确定把能抓到的1100万欧洲犹太人全部消灭,对一半是犹太血统的人,也要他们“在死亡和绝育”之间选择。灭绝行动主要在波兰的特莱勃林卡、卢布林、奥斯维辛等集中营进行。纳粹把欧洲占领区和仆从国的犹太人一批批运到这些死亡集中营,送到伪装成浴室的毒气室里杀死,然后焚尸灭迹。同时还不断地清洗犹太区。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据纳粹德国负责屠杀犹太人的主要官员艾希曼估计,被杀的犹太人有600万。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起诉书上的数字是570万。到战争结束时,波兰的325万犹太人只剩下12万。
为什么有着高度文化和技术发展水平的德国竟会出现如此令人发指的野蛮行为,大致说来有这样几种原因。
首先在欧洲歧视和迫害犹太人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问题。由于经济活动的成功以及宗教信仰的不同,犹太人横遭歧视。早在14世纪,鼠疫在欧洲流行,欧洲有超过1/3的人死于这场瘟疫。这时就有人认为瘟疫是犹太人造成的,目的是要摧毁基督教世界。1492年在西班牙有20万犹太人被驱逐。19世纪在俄国沙皇统治下的犹太人被限制在国家的区域内居住,不经允许不能离开。俄国东正教教会领袖还提出过一个解决俄国犹太人的方案,1/3犹太人皈依东正教,放逐1/3,杀掉其余1/3。1881年俄国发生了集体屠杀犹太人的事件。1911年3月12日,在基辅附近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二具男孩的碎尸,俄国司法大臣认为这是被当地犹太人为杀生祭祀弄死的。在古代就有犹太人要不时宰杀信基督教的小孩以祭祀的传说。后来希特勒也拾人牙慧,鼓吹犹太人有杀生祭祀的习俗。希特勒利用欧洲长期存在的反犹情绪,并将之推向极端。
除了历史原因外,纳粹德国杀害犹太人还有经济上的动因。犹太人历来善于经商,经济活动相当成功。如19世纪的犹太人罗思柴尔德家族对欧洲的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伦敦的罗思柴尔德在英国废除奴隶制后,拿出2000万英镑补偿奴隶主的损失,1871年支付1亿英镑为法国向德国交纳战争赔款。维也纳的罗思柴尔德帮助奥地利建造铁路。在法国他们控制了北方铁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经济十分困难,社会危机严重,而在德国从事商业金融业的犹太人却相当富裕。比如经营大规模商业的百货公司在德国被看做是犹太人的“专业”,引起德国广大小店主的恐惧。纳粹德国出于经济上的需要,煽动反犹情绪,通过排犹屠犹,侵吞犹太人的财产,得到了不少经济上的好处。1938年11月9日,纳粹党徒在一夜之间,焚烧并抢劫犹太人在德国开的商店。希特勒早年从家乡林茨到维也纳时,发现城内的经济文化生活都被犹太人控制着,仿佛自己来到一个外国的城市,正是在这时他开始考虑反犹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纳粹政权认为犹太人倾向于革命,马克思主义是“国际犹太财团”的政治学说,因而把反犹跟迫害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联系起来,以稳固其法西斯统治。在历史上犹太人参加革命确是比较积极的。19世纪时俄国内政大臣普列韦说过,革命几乎是一种犹太现象。虽然犹太人在俄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到5%,但在俄国的革命者中却有50%以上的犹太人。有不少的欧洲很有影响的革命者出身于犹太人家庭。第一次大战以后犹太人在欧洲备地的革命中起了重要作用,如俄国的托洛茨基、斯维尔德洛夫、加米涅夫,匈牙利的贝拉.库恩,长期在德国生活的波兰人卢森堡等。在纳粹统治时期的德国,犹太人由于备受歧视也积极参加了革命活动,因而希特勒耸人听闻地散布犹太人正在暗中颠覆全世界,法西斯政权自然也就将反对犹太主义和反对共产主义联系起来。
还有些学者则强调纳粹德国根深蒂固的种族观念对屠犹的影响。纳粹政权受狭隘种族优越论的影响,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犹太人不是人,只是一种堕落的形象”。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称“世界历史的一切事件都不过是种族自我保存冲动的表现”。因而纳粹德国出于种族观念在屠杀犹太人的同时还杀害了50万吉卜赛人和10万德国的智育低能者。
除了上述原因外,有个别学者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分析希特勒个人经历对屠犹政策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比尼恩在所著《希特勒与德国人》中,根据为希特勒母亲治病的犹太医生布洛施的病历资料,以及为希特勒治病的医生所提供的材料,对“希特勒内心受到的创伤”进行分析。他认为,希特勒在一次大战曾因英国施放芥子气中毒,福斯特尔医生以催眠疗法治疗他的伤痛。希特勒治疗时在幻觉中想到他的患有癌症的母亲是被犹太医生误诊而痛苦地死去。希特勒不自觉地把母亲的死归咎于犹太医生布洛施。同时他又在幻觉中把对一个犹太人的恨与对全体犹太人的恨联系在一起。
至于在纳粹德国是谁具体将排犹政策推向极端也有不同的看法。德国修正派历史学家推脱希特勒在其中负有的责任,咬定在档案中“没有发现希特勒关于‘最后解决’犹太人的书面命令”。因而“不是希特勒而是希姆莱,而且是在完全违背希特勒意志的情况下,下令从肉体上消灭这些犹太人。这件事希特勒到1943年才知道”。纳粹德国是因为迫于战局不利而日益孤立的处境才这样做。而另有些历史学家则明确指出这些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哈夫纳在《希特勒的含义》一书指出,希特勒一生有两个政治目标——称霸欧洲乃至全球和消灭犹太人。在纳粹德国,没有希特勒的命令,大规模屠杀犹太人绝不可能发生。只是为了避人耳目,希特勒在1939年9月1日签署处理德国低能者命令后,此类杀人指令便只限于口头而不留痕迹。他大规模屠杀犹太人不是迫于战争的需要。这样做在军事上极为不利,一方面使忠于德国的犹太人成仇敌,另一方面极大地牵制了可用在战场上的兵力和物力。希特勒的罪行不是战争罪行,而是赤裸裸的谋杀。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屠杀犹太人行径仍是让人难以理解的。
希特勒未能造出原子弹之谜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德国就拥有庞大的核物理研究机构和许多杰出的物理学家,全世界获得诺贝尔资金的学者数德国最多——三倍于美国。在核裂变研究方面,德国物理学家更是远远跑在美国的前面。早在1938年3月,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奥托.哈恩和弗里茨.斯特拉斯曼就在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成功地进行了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的实验,终于出现了物理学界期待已久的裂变效应。铀裂变的发现震惊了科学界。从原子核裂变中获得无比巨大能量的实验已突破,哪一个国家能够首先把它转为实用,就有可能利用核裂变制成威力无比的原子弹。
1939年4月,德国纳粹召集六位最出色的核物理学家,在柏林秘密讨论利用原子科学成果制造核武器。同年夏季,德国政府未加任何解释,突然禁止铀矿从它占领下的捷克运出,并且下令封锁一切有关铀的新闻;同时,从苏黎世传出消息:德国正在进行一项秘密的“化学工程”,由德国铀学会的物理学家指导,直接对柏林陆军武器部负责。种种迹象表明,希特勒德国正在着手研制原子弹。如果数百万豺狼之师的德国钢铁军团,再装备当时绝无仅有的核牙齿,希特勒就能统治世界或者毁灭世界。为了抢在希特勒的前面赶制出第一颗原子弹,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上书罗斯福,提请美国当局注意正在日益逼近的来自法西斯德国的原子威胁。罗斯福总统采纳了爱因斯坦的建议。组织制定了著名的“曼哈顿计划”,命令全力以赴研制原子弹。
1944年底以前,同盟国的科学家普遍认为,德国在原子实验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匈牙利核物理学家爱德华.特勒在一篇文章中说,按照德国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德国人本来在1942年就应该能够造出原子弹。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1944年11月23日当巴顿将军攻克德国重要的核研究基地——斯特拉斯堡时,美国执行“阿尔索斯”行动的原子谍报人员,冒着冷枪直奔斯特拉斯堡大学,进入新建的实验室。经过仔细搜查,他们发现了隐匿于此的纳粹德国的铀计划和铀学会有关铀研究最完整的档案。获得的情报资料十分确切地表明,在1942年就有人把制造原子弹的可能性告诉了希特勒,但直到1944年底。纳粹德国在原子弹方面的研制工作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比之美国洛斯阿拉莫斯中心的研究人员要落后两年。从而使美国领导人确信,来自德国的任何突然的核袭击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这时才彻底消除了当时美国人的忧虑。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当时的纳粹德国未能造出原子弹呢?以往人们总是强调以下几个原因:
一、法西斯当局大肆推行种族歧视,残酷迫害有独立思考的人,特别是犹太人。希特勒把整个物理学讥讽为犹太物理学,任意下令逮捕持不同政见的科学家,致使像哈恩、施特拉斯曼、迈特纳、爱因斯坦、赖纳、弗里施这样出类拔萃的科学家纷纷离开德国,逃亡国外。
二、德国在原子能研究方面,没有全面的指导和统一的目标,各单位之间缺少协作。教育部、陆军部、邮政部各搞一套,不择手段地你争我夺。希特勒满以为胜利在望,对要花长时间的新武器研制不感兴趣。他把相当大的科技力量用来研制“V-2”型导弹,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对原子弹的研制。
三、美国研制原子弹的计划是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甚至严格到连当时的副总统杜鲁门和国务院的高级官员事前竟毫无所知。新闻检查相当严格,禁止报纸和电台以任何方式泄漏有关原子能的消息。因此,希特勒被蒙在鼓里,完全不了解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情况,没有紧迫感。希特勒的军需部长阿尔贝特.施佩尔战后在纽伦堡被判为战犯。他曾后悔地说,要是他当时得知美国在进行“曼哈顿计划”,他就是上天入地也要想方设法赶上美国人。美国记者威廉,曼彻斯特认为:“假如当时这个德国独裁者让他的科学家们放手大干,像罗斯福那样做,欧洲的版图,甚至西半球的版图,也许会大不一样。”
四、同盟国加紧对德国进行空袭,实行闪电般的地毯式轰炸,这使德国的研究小组总是不断搬家,试验设备常常是装好又拆,拆好又装,很难找到一个绝对安全的角落。例如,1942年11月美国空军对纳粹德国在挪威生产重水的里尤坎工厂进行了大规模的空袭,迫使该厂所有生产重水的贵重设备、催化剂和大部分重水在受命运往柏林的途中,遭到挪威游击队的彻底破坏。显然,这种空袭妨碍了德国原子弹的研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