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探究克劳狄
古罗马帝国皇帝克劳狄(前10年—公元54年)是罗马历史上惟一一个以“愚钝”闻名的皇帝,其父亲是罗马行省高卢的首府——鲁恩的总督,名叫德鲁苏斯。克劳狄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常患疾病,无情的病魔不仅损害了他的健康,毁坏了他的外貌,而且影响了他的智力和思维的正常发育,旁人对他常投以歧视和冷眼,其母亲也看不起他,在讥讽或挖苦愚蠢之极的人时,他母亲常用的口头禅便是:“比我儿子克劳狄还傻。”可就是这样一个常被人取笑开心、饱尝冷眼歧视而默默无闻地度过了51个春秋的“傻老头”克劳狄竟时来运转,登上了罗马皇帝的宝座。
公元41年1月乃日,罗马元老院的议事厅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的情况已持续了两天,争论还没有停止。突然,墙外一阵混乱,皇帝的近卫军们象众星拱月一般地簇拥着大前天刚被暗杀的盖乌斯皇帝之叔、罗马人熟知的“傻子”克劳狄向军营走去,土兵们见到他后不断高呼其名“克劳狄”。墙内议事厅里骤然一片肃静,元老们面面相舰,好长时间才如梦方醒,急忙争先恐后、奴颜婢膝地把元首的权力和头衔赠给了克劳狄,这是罗马帝国时期第一个由近卫军拥立的皇帝。这个“傻子”皇帝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曾占领不列颠、德意志、叙利亚和非洲北部,并且奠定了罗马帝国官僚机构的基础。这样一个统治着以地中海为内湖、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广大地区的皇帝到底何许人也?是真傻还是假装的?或者是大智若愚呢?
在古代,人们对克劳狄愚智的评价便众说不一。罗马著名的斯多噶派哲学家塞涅卡对克劳狄的评价前后自相矛盾,争论不休的千古之谜由此产生。在公元41年或42年的一封信中,塞涅卡称颂克劳狄是“恺撒之后最好心的人”,但在其后的一篇讽刺文中,他又把克劳狄描绘成一个暴君和傻瓜,说他死时没有变成神,而是转化成了一个南瓜。这种描绘在当时便算是愚蠢的象征和代名词,表明克劳狄为神所不耻,死后也不能进入天堂。塞涅卡的两种态度与说法截然相反。随后,罗马史家塔西佗等人也因袭其说,一方面称颂克劳狄统治初年仁慈而治,为意大利的福利勤恳操劳,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深为士兵和公尽所喜爱;另一方面则嘲笑他是个笨蛋,毫无主见与头脑,“由他自己决断的事甚至没有他的妻子和被释奴命令的多,因为他总是依他们的利益和希望做事。”苏托尼乌斯对克劳狄的地位形象地描绘为:“整个处于那些人和他的妻子的控制下,如我前述,克劳狄扮演的角色不是一个国王,而是一个奴仆。”塔西佗还生动有趣地描绘了克劳狄在听到其前妻死讯时毫无反应的表情。总之,他们倾向于否定克劳狄,认为克劳狄确实是一个傻子。
古代作家中惟一肯定并赞扬克劳狄的是与克劳狄同时代的作家庞朴努斯.迈拉,他称克劳狄为“众皇帝中最伟大的”。由此可见,早在古代对克劳狄的评价便有争论。贴木儿像,是大汗的指定继承人。
1920年或1921年,在特杰亚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克劳狄的二封信,“在这封信中,涉及了亚历山大里亚市政组织的一个复杂问题(议会问题)和亚历山大里亚的犹太人同希腊人的微妙关系。克劳狄表现了惊人的丰富知识,他不是从理论上着眼,而是从实际出发对现实情况有着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具有非凡的机智。简直不能理解像这样一位人物怎么会同时又是他的妻子和被释奴们手下的奴隶。”前苏联史学家罗斯托夫采夫对此所作的论述表现了他对古代作家的观点的怀疑。古代文献中的另一些记载也证明:克劳狄在位时确立的方针、实行的措施和他领导时完成的一些重大工程及建立的一些组织和机构在罗马史上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和影响。他目光远大,有非凡的气度胆略和智慧、富有雄才大略和高度的管理才能,许多事情决非一个傻子所能为。由此,西方在本世纪初掀起了对克劳狄个性特征和功过的再评价和再研究之热潮。
1940年,温斯特.木.斯克拉热出版《克劳狄皇帝》一书,这是否认克劳狄低能愚钝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认为,当克劳狄统治帝国时,“显示了他的能力”。前苏联著名史学家科瓦略夫也倾向于否定对克劳狄的传统看法,安德森和罗斯托夫采夫认为,“实际情况是这样,他只是在晚年智力不断衰退的时候,才被他最亲近的人的意志所左右。再者,塔西佗和元老院议员及其他作家也可能有些言过其实。”
对此,我们认为,要搞清楚克劳狄的愚智问题,给予其正确评价,应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克劳狄小时候疾病缠身似无疑问,但他到底患的是什么病?对其智力影响如何?这是揭开皇帝愚智真相的关键之一。对此,不少学者作了许多推测:勒克斯以为克劳狄患的是脑水肿;坎哥琵认为克劳狄得了小儿麻痹症;波尔则说克劳狄是白痴病患者。多数学者同意坎哥琵之说。第二,文献资料和考古及实际情况有出入及相互矛盾的问题。克劳狄先天有疾,留有一定后遗症,但并不是经常呆头呆脑。在大多数情况下,他是以傻卖傻,装腔作势。因为“从孩提时他就经常为疾病所苦和在巨大的恐惧中生活,为这个原因假装的鲁钝是合于实际情况的,这个事实是他自己在元老院中承认的”。他常假其妻子和被释奴之手实行专制统治,打击并屠杀共和派贵族,他对35个元老和300个骑土的处罚便说明了这点。
总之,克劳狄是否傻子的问题还没有最后解决,揭开蒙在克劳狄脸上的面纱之日不会太久远,我们殷切盼望更多的新材料问世和更新的研究成果出现,从而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5)尼禄与罗马大火
尼禄生于公元37年,是古罗马帝国时代克劳狄王朝的最旨一个皇帝。他在公元54年还未满17岁时就被推上帝王之座(——68年在位)。而在以后的岁月里,因其残酷的统治、骄奢淫逸的生活等劣行使之成为罗马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
罗马大火发生在尼禄在位期间。那是公元64年7月18日,在罗马城内圆形竞技场附近,大火突然发生,并酿成一场可怕的大火灾。由于当时正刮着大风,于是火借风势迅速蔓延。肆虐的大火持续了整整9天,故被后人称为罗马历史上空前的大灾难。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吞噬了城内成千上万的生命财产,许多宏伟壮丽的宫殿、神庙及公共建筑物被烧成灰烬,而罗马人在无数次战争中掠夺来的奇珍异宝以及典章文集等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也毁于此劫。这场大火便会城14个区仅保存下来4个。有3个区被化为焦土,片瓦无存,其余各区也只剩下断瓦残垣,一片废墟。谁是这场大火的纵火者呢?古今的学者们对此问题颇有歧义。
据当时流行的传闻,尼禄这个素有恶名的皇帝成为众矢之的,人们认为大火是尼禄下令放的。人们从他母后的行为,他登基后的所作所为及其火灾时的表现中寻找可证实这一点的依据。
尼禄幼年丧父,由其母亲阿格丽品娜抚养成人。阿格丽品娜是个阴险毒辣、酷好权势的女人。出于虚荣和野心,她毒死了第二个丈夫而嫁给她的舅父、年事已高的皇帝克劳狄,从而成为皇后,此后不久又依仗其亲信近卫军长官布鲁斯的支持,迫使克劳狄废其亲生子布列塔尼,而立尼禄为帝位继承人。由于这一缘故,再加之年纪尚小,初登帝位的尼禄慑于其母后阿格丽品娜的权势,而稍长则对其母渐生怨恨,而且母子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公元55年被废太子布列塔尼突然死亡,人们认为很可能是被尼禄指使毒死的。公元58年,尼禄结识了罗马一贵夫人波培娅.萨宾娜,这是个轻狂、毒辣的女人,塔西佗说她“什么都有:美丽、聪明、财富,样样俱全,可就是缺少一颗真正的心”。由于这个女人的出现,尼禄提出与其妻奥克塔维亚(克劳狄之女)离婚。公元59年尼禄派人害死了其母阿格丽品娜。在此之后,尼禄的朝政日趋腐败,他在位初年的两大辅佐大臣近卫军长官布鲁斯和老师塞涅卡非死即离,其他一些有经验的官员不断受排挤,并渐为一批奸佞之臣所代。这些人投尼禄之所好,使之整日不务政事、纵情享乐、挥金如土,从而致使罗马国库积存耗损;殆尽,财政枯竭。为扭转危局,尼禄增加赋税、巧立名目,肆意没收、掠夺富人的财产,从而在帝国范围内的各阶层中引起了普遍的不满。
从火灾发生时尼禄的表现,人们也认为他难以摆脱唆使纵火之嫌疑。据说他当时坐视不救,当罗马变成一片火海时,他却怡然自得地登上自己的舞台(一说是花园的塔楼),在七弦琴的伴奏下,一边观赏烈焰涂炭生灵财富等的情景,一边还高声吟诵有关古希腊特洛伊城毁灭的诗篇。并且大火过后,尼禄乘机在废墟上(帕拉丁山下)营造自己的“黄金之屋”。在这座“金屋”里,一切都竭尽奢华,不仅有宫廷建筑中早已司空见惯的金堆石砌,而且有林苑、田园、水树、浴场等。宫殿内外装饰华贵、设备齐全。对此,尼禄方感满意,赞叹说,“这才像个人住的地方。”
根据尼禄的恶劣名声及传闻中其在火灾前后的行为,一些古代史家就认定:尼禄是罗马大火的罪魁祸首。古罗马史家塔西佗写道:尼禄利用罗马大火的废墟来修造一座新的宫殿。他还描写道:“当大火吞噬城市时,没有人敢去救火,因为许多不许人们去救火的人不断发出威胁,还有一些人竟公然到处投火把。他们喊着说,他们是奉命这样做的”。史家苏埃托尼乌斯的记述更为详尽:“他(指尼禄)以不喜欢难看的旧建筑和曲折狭窄的旧街道为借口,竟然如此公开地点着了这座城市,以致几位前任的执政官在他们自己的庄园上发现尼禄的侍从拿着麻屑和火把时,竟然不敢拿捕他们。而在他特别想占用黄金房屋附近的一些谷仓时,是先用作战器摧毁后才付之一炬的,因为它们的墙壁是石头的”。许多后代的史家却接受塔西佗等人的观点,比如美国学家杜兰.威尔就承认:塔西佗、苏埃托尼乌斯及加西阿斯都指控尼禄为重建罗马而纵火焚城。
然而,尼禄是否罗马大火纵火者历来也有不同的看法。前苏联学者科瓦略夫就不同意前一说法,他认为“人民中间都传说,城市的被烧是出于尼禄的意思。他仿佛是不满意于旧的罗马并想把它消灭以便建造一个新的罗马。另一个说法是,烧掉城市是为了使元首能够欣赏大火的场面并鼓舞他创造一个伟大的艺术品。显而易见,这些说法是和事实不符的”,科瓦略夫认为火灾是偶发事件,因为自称为艺术家的尼禄不虚在满月的日子里(7月18日)欣赏大火,因为这时“它的‘美学,效果是不怎么大的。”
另外,在大火灾发生以后,尼禄为了平息民众中的不满:情绪,曾下令逮捕纵火嫌疑犯。据塔西佗所记,这些人都是因为作恶多端而受到憎恶的一群被称为基督徒的人。对这些“罪犯”,尼禄施以最残酷的刑罚,他们被蒙上兽皮,为群犬撕裂分噬;或被钉在十字架上,天黑后被点火燃烧,以作灯火照明。据说这些“嫌疑犯”是第一批受迫害的基督徒。不管大火与这些被害的人是否有关联,但尼禄的暴行令人发指,故而非但没有使人们相信他抓住了纵火者,反而使得更多的人把怀疑的矛买指向他。
然而,这一罗马城的灾难性事件到底是因何而起,是天灾还是人祸?我国学者多数是转述尼禄为营建新宫而故意纵火毁掉民房的民间传说,从未加以肯定或否定,因而这仍然是个悬案,也许它将成为永远的谜,或者将来有一天人们会从历史的陈迹中找到新的线索,得以探明真相,这也未可知。
(6)查理大帝的加冕
窝阔台汗公元800年12月25日,在意大利的罗马城,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影响深远,以至改变欧洲政治格局的大事件:一个“蛮族”人的国王,被罗马教皇破天荒地戴上一顶金皇冠,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个得“天”独厚的人,就是欧洲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查理大帝”。
查理742年出生于法兰克王国的名门贵族家庭。祖父查理.马特是墨洛温王朝大权实握的宫相,以打败阿拉伯人的进攻和实行采邑改革而驰名遐迩。父亲“矮子丕平”于751年与教皇相勾结,废黜.了墨洛温王朝的末代国君,取而代之,创建丁加洛林王朝,成为加洛林王朝的第一代国君。作为王子,查理从小就经常跟随在父亲身边,或出人宫廷,或巡行全国;或骑马打猎,或从军作战,受到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锻炼。他身材颀长,体格强壮,双目大而炯炯有神。他精于武艺,彪悍善战,很早就显露了军事上的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