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是孩子的问题
13276000000022

第22章 36计之22理解和尊重孩子的美好感情

现在我们来讲破解家庭教育九大难题的第六难题“性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的第二计“理解和尊重孩子的美好感情”。

为什么讲这个问题呢?因为一说到性,大家就会想到生殖器。我们中国的传统对这个就有点排斥,总觉得这里面有些不洁不好的东西,其实它是很干净的,很神圣的。但是我们非常容易误解,特别是误解孩子。

有这么一件事我印象很深,大家共同来分析一下这个真实的案例,曾经在《北京晚报》刊登过。

一天傍晚,一个5岁的男孩骑着小三轮车去找他的女朋友——3岁的女孩蓝蓝,两个人在屋里玩得很开心。后来这个男孩想起一个主意,说两个人要玩一个游戏,就把灯关上了,两个人把衣服脱了,然后两个人抱在一起在床上滚来滚去。

蓝蓝的妈妈下班回家,一看门开着,灯也不亮,很奇怪,进门打开灯后一看这个场面,吓得她简直是魂飞魄散,这不是来强奸我女儿吗?紧张极了,也愤怒极了,一个箭步冲上去,把那个男孩一下子揪起来了,然后就开始一顿暴打,打得这个男孩嗷嗷地叫。

然后这个女孩的爸爸也回来了,妈妈再跟爸爸一说,爸爸也打,两个大人把门插上打这一个小男孩。这个男孩的嗷嗷惨叫邻居都听见了,那个男孩的爸爸妈妈也听见了,赶过来哭着让开门别打了,两个人不听继续打,打得那个男孩皮开肉绽的。

最后人家只好报警,110来了以后,这才开门制止了这场暴行。制止之后,这个女孩的父母还说,你们等着,我们孩子到医院检查,检查之后还得把你们告上法庭。这就是在北京发生过的一件真实的事情。

这个案子让我想了很多,蓝蓝的父母非常的无知,他们保护孩子的心情我完全理解,但是他们完全误解了孩子。这么打的结果,第一会给这个男孩子带来非常深的心理伤害,他会觉得我是坏孩子我是流氓,虽然我不知道流氓是什么。也严重地伤害了自己的女儿,女儿会觉得很可怕,跟男孩在一块儿很可怕很危险,这都是严重的心理伤害。

实际上一个5岁的男孩和一个3岁的女孩绝对不可能出现流氓问题。第一他产生不了真正的流氓的动机。第二他也没有流氓的能力,可能完全是一种外在的模仿,就抱在一起滚来滚去。他完全可能是看电视——现在的孩子从电视上看的床上戏那么多,但在孩子眼里这些都是游戏,男人和女人抱一块儿他以为是做游戏呢,他觉得好玩,他没玩过所以也玩一下。

我到某个幼儿园去采访的时候,幼儿园有的老师说,孙教授,你快来分析分析,我们幼儿园里有好多小流氓。我说幼儿园里没有流氓。她说在幼儿园男孩女孩上一个厕所,男孩女孩在一块儿洗澡,怎么不可能有流氓。

有人说了,孙老师你说幼儿园里没有流氓我们同意,那你说小学生有没有爱情呢?小学生里面经常有人写纸条,你爱我我爱你。这种情况需要分析。据说,现在的小学生很喜欢在网上讨论爱情问题,这是一个儿童网站的负责人跟我说的,而且小学生们讨论的结果是四年级的爱情最美好。

深圳的小学生间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一年级的偷二年级的贼,三年级的美女没人陪,四年级的帅哥没人要,五年级的鸳鸯一对对,六年级的情书满天飞。”其实这只是儿童对爱情的理解,他们只是在单纯地模仿这种交往,实际上还是和成人不一样的。

怎么面对孩子这种所谓的“爱情的萌动”意识,我认为我们可以从更广阔的背景上来看,先来看看国外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处理的。

有个五年级的中国小女孩,到德国去生活,她的异国气质一下子吸引了一个德国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就宣布,我很喜欢这个中国女孩,我爱上她了。中国小女孩说,真讨厌,我不爱你。但这个男孩很执着。

有一天这个女孩生病了没来上课,结果德国这个男孩上课就上不下去了,上着课就开始哭了。老师问,你为什么哭啊?他说,我爱的那个中国女孩没来,我上不下去课了。老师说,既然你这么难过,那你先回家休息休息吧。男孩就回家了。

回家以后他妈妈问他,你为什么回来了?他说我爱一个中国女孩,今天她没来上课,我很难过我就回来了。他妈妈很有意思,又问他,是吗?你为什么爱这个中国女孩啊?他说,我觉得她很美很好,我要跟她在一起,将来我要跟她结婚。他妈妈说好啊,你要娶一个中国的媳妇,很好的事情啊!可是你想想看,咱们德国人结婚是不是要买车啊?他说是啊。是不是要买房子住啊?对啊。那你现在有钱买房子买车吗?没有。所以你现在就要好好学习,等你工作了,就可以好好挣钱,将来你买了房子买了车,你就可以向她求婚了。所以现在你得干什么呢?小男孩想想说,现在我得上学。于是就又回去上学了。

这就是德国的妈妈采用的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用儿童的方式解决儿童的问题。

下面再讲一个法国爸爸的故事。

我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介绍人之一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刘厚明先生,他是我创作儿童文学的启蒙老师,曾经做过文化部少儿司的司长。

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他曾经带一个中国少年武术代表团到法国去演出,很受欢迎。结果他发现有一家人跟着演出团走了半个法国。原来这家人家有一个12岁的女孩叫露易丝,这个露易丝喜欢上演出团里一个14岁的少年武术运动员了,老看不够他。因为语言不通,她就画了幅画给这个男孩,画了两颗心靠在一起。这个男孩看了看,不明白什么意思就来问团长,团长就是刘厚明先生。刘厚明一看,大概就明白意思了,就让那男孩也送幅画,两面国旗,中国国旗和法国国旗,国旗和国旗在一起是友谊,心和心在一块儿也是友谊。

露易丝发现没有反应,就又画了一幅画,一道高墙的这边有一个女孩在哭泣,高墙那边一个男孩,上边还写着不知道从哪儿学来的中国字“我爱你”。这男孩儿这下明白了,又来找团长,刘团长你看这怎么办啊?

团长一看这个问题有点复杂了,就说我跟她父亲谈谈吧,把她父亲请来了。

他说某某先生感谢你们老看我们演出,可是现在你女儿说爱上我们这一个中国孩子了,你说怎么办呢?你知道这件事情吗?

那个父亲哈哈大笑,说我当然知道了,我们之所以跟着你的团到处走,就是因为我女儿喜欢你们那个中国男孩,为了满足她的需要,我们才跟着你们走,看了一场又一场。

团长说你这个父亲怎么这样呢,你怎么不告诉她这是不可能的,相隔万里而且语言又不通,那么小的年纪怎么可能呢?

这个父亲说,我们也知道这件事可能不会有什么结果,但是我们就是想让孩子把这个梦做完,这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他还说有一个愿望希望能被满足,明天我们一块儿照个相,让这两个孩子站在前面,让我女儿站在那个男孩的前边,两个人一块儿照张相做个纪念。团长说当然可以,那么这件事就这样解决了。

从这两个案例里,可以看到西方的父母也会面对这样的问题,但他们的心态做法是什么样的,可以借鉴一下。中国的孩子和西方的孩子都是一样的,当他最初感情一点点萌动的时候一定是美好的、纯洁的。现在的女孩子平均12.54岁来例假了,男孩子平均13.85岁就出现遗精现象了,就开始性发育,有这么点萌动实际上是非常正常的。

在碰到这些事情时,最可怕的反倒是我们中国父母的反应,一听到这事就炸了锅了,这么点就不学好,这么点就这么下流,你将来一定要进监狱了,你将来一定要做坏人了。把孩子本来这么美好的感情说得没有一点美感,而且直指向孩子的品行,自然无法让孩子忍受。所以说,我们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的美好感情,把他往美好的方向引导,这是特别重要的。

在这个方面,中学生情况就很复杂了,但是中学生依然有那种感情萌动的美好的一面。

北京有一个知名的教师,是全国优秀班主任。有一次和我聊天,她说,孙老师啊,我跟我们班同学关系都很好,他们跟我无话不谈。有一天有一个男生约我,老师,我放学的时候能不能送送你,和你一块儿走?这个老师就知道他一定有心里话要说,就说可以啊。

放了学,师生俩推着自行车边走边谈,那个男孩子就说了,老师,我忍不住了得跟你说说,我爱上咱们班一个女同学了。

这个老师不动声色,是吗?说说听听,我看看你喜欢谁,值不值得你喜欢。男孩子就说了,我喜欢谁谁谁。

老师说,好眼力啊!那可是咱们班很优秀的女孩子,你说说,我听听你喜欢她什么。她特别好,这好那好说了好多优点。

老师又问,是吗?你继续说说,她的缺点是什么?男孩说,缺点?没缺点,全是优点。

老师说,如果你看一个人只能发现她的优点,而看不到她的缺点的话,就说明你并不真正地了解她,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你去好好地观察一下了解一下,你看看她有没有什么缺点,一个月以后咱们两个继续讨论。

结果还不到一个月,那个男孩子就跑来了,老师,她毛病很多啊!于是,两个人还没等谈就已经分开了。

我说的这个老师,她跟学生这种好的关系使她能够沟通能够引导。而平常有些家长是见点风就是雨,马上就严加审查,觉得孩子有多大的问题了,这样的话孩子就会充满了戒备,与父母有隔阂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我和我的朋友曾经采访过13个发生过性关系的中学生,我们都和他们签保密协议做深度的访问。

首先发现他们当中半数以上都是学校公认的好学生。这和过去不一样,过去做这种事的人往往都是一些不怎么好好学习的学生,现在不了,现在好学生什么都不落后,尝试这种事的人很多。

第二个发现是他们当中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名校。

第三个发现是他们第一次发生性行为后百分之百不会告诉父母和老师。他们说我们像信仰宗教一样地认为这种事绝对不能告诉父母和老师。他们对老师和家长是非常封闭的,是不信任的。而且他们发生第一次性行为的时候百分之百不采取任何安全措施,因为他是没有准备的,往往是冲动的临时的。他们对家庭和学校的性教育百分之百的不满意。

这就是我们调查的结果,非常值得关注。

我想说的问题是,在感情最初萌动的时候,往往是非常美好的,但是一旦越过了那条线之后就会复杂化了。我们都是过来人,可以想想自己最早的时候对异性有萌动感觉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到非常美好?

我曾经努力回忆我有没有感情萌动的时候,我发现有。我当时在班里绝对是一个调皮大王,还是一个家境贫寒的调皮大王。我们班里有一个女孩子,是我们的班长,经常来家里检查各个学习小组,那个时候我们在家里玩的时候,光穿短裤,其他什么都不穿,泥猴一样地玩各种游戏。有次那个女孩子穿着裙子来了,当时我们觉得跟她简直是天壤之别,很担心她回去告我们的黑状。结果她来了只是传达一下学校的事,问问家里情况,也没告任何人的状,我很感激。当时我忽然觉得那个女孩子跟天使一样,非常的圣洁。

后来有一件事,我很难忘,我们家里很贫穷,但是我的一个舅舅有一年到我们家里来,送给我一套画片,在那个年代送一套小画片非常难得。我拿到画片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觉得应该送给那个女孩子。

有一天我们上完体育课之后,我就把揣在兜里的画册塞给那个女孩子了,什么都没说就跑了。那个女孩子笑眯眯地接受了。那一刻我觉得世界非常的美好。如果那个女孩子要问我你为什么送给我啊,这是怎么回事啊?我一定是什么也说不出来,也根本不会说。实际上,我跟那个女孩子后来没有任何的来往,但是在那个年龄,那种感觉绝对是神圣无比的。

因此,希望我们的家长朋友们可以先想想自己当年青葱岁月时候的往事,然后再认真理解现在这些孩子们美好的最初的感情需求,这样双方才能做更好的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