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观色、观行、观心:读心术大全集
13274000000028

第28章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读懂和掌控小人的心理策略

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心难测,在日常的做人做事和与人交往中,要谨慎自己的言行,警醒一些,留个心眼儿,防着别人拆我们的桥。

警惕身边的阴谋家

一个人立身社会总会碰到许多的小事情,这些小事情或多或少地都会影响或左右着大目标的实现。倘若一味遵循“大行不拘细节”的原则,置小问题于不顾,即使是英雄豪杰也难以逃脱“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厄运。

周烈王死后,齐威王在吊丧时比其他诸侯晚去了一会儿,新天子就扬言要杀他。一点疏忽就要受杀身之罪。幸亏新天子只是口头批评罢了,并未付诸行动,否则,一世英名的齐威王也就不会在历史上存在了。

为人处事必须处处小心谨慎,就是细微的地方也不可粗心大意,只有这样才能在大事上稳步前进,有所作为。

从前齐国有个名叫夷射的大臣,某次他受齐王之邀参加酒宴。因为已经喝得酩酊大醉,便到门外吹吹风。守门的是个曾受过刖刑的人,他向夷射恳求说:

“若有剩酒,请赐我一杯!”

“什么?到一边去!像你这样的囚犯还敢跟我要酒喝!”守门人还想要求时,夷射已经离去。这时,天刚好下了一阵小雨,门前积了一片小便状的水滩。

第二天早晨,齐王出门时看到了这一小滩水,大为不悦:“是谁在这里随便小便的?”在门前小便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

“我不是很清楚,但小人昨夜看见大臣夷射站在这里!”守门人汇报说。

结果,齐王立即赐夷射死刑。

春秋时,宋国将与郑国开战。战前,宋国的统帅华元杀羊犒赏士兵,可能是一时粗疏大意而没有给他的驾车人羊斟吃到。等到作战时,羊斟说:“前天杀羊犒军的事,由你做主;今天驾车作战的事,由我做主。”于是,他就故意把兵车驱入郑军之中,使华元被俘,造成了宋军大败。

一杯酒,一碗肉,夷射和华元不经意时为自己留下了陷阱,被很不起眼的小人轻轻地就给推了下去。

认清小人的本性

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宝押在小人身上。因为小人的本质决定了他们是靠不住的。对他们来说,有奶便是娘,谁给的好处多,就给谁当孙子。认不清小人的这一本性,恐怕被小人卖了还在帮着他数钱。

古今中外,由于看错人而酿成失败的事可以说不胜枚举。光绪皇帝的一生中最大的悔恨就是把宝押在两面派袁世凯身上,原指望他能来“护驾”把西太后搞下台,不成想袁世凯却向西太后告了密。结果,因为一眼看歪,光绪皇帝全盘皆输,他只能去瀛台坐以待毙了!

经过多次酝酿,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表示变法的决心。他召见变法首领康有为,详谈变法步骤,康有为开始参与政权,同时以西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也开始筹备政变。

颁布《明定国是上谕》后的第四天,西太后即令光绪下圣谕将维新派另一首领开缺回籍,明确规定朝中二品以上大臣凡授新职,都必须到皇太后处谢恩。又任命自己的亲信荣禄为直肃总督,统率甘军的董福祥、武毅军的聂士成和袁世凯的新军。

这是新旧两派的决战准备,新派得到起草上谕权,旧派则有军政实权,握着屠刀伺机而动。

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维新派实行“除旧布新”的初步理想,发出数十条改革命令。

这除旧命令虽是一纸空文,却触犯了守旧派的既得利益,引起各种旧势力强烈的反对,光绪皇帝愈益孤立,西太后则拥者众多。

就在维新派“纸上谈兵”的时候,顽固派已经在磨刀霍霍了,他们不允许维新派赢得时间,而一定要把维新派扼杀在摇篮之中。

6月,几乎就在“戊戌变法”的同时,西太后开始调兵遣将,命令荣禄统率董、聂、袁三军待命准备。

9月初,西太后亲信李鸿章来到天津,与荣禄密谋,预计10月底从天津调兵,发动政变。形势危急,康有为派亲信探问袁世凯的意见,袁明确表示坚决拥护光绪。康有为、谭嗣同信以为真,向光绪全力保荐,让袁担任参谋部长,保护新政。几天后,形势更急,光绪密谕康有为等说:“朕位且不保,尔等有何良策,妥速筹商。”康有为、谭嗣同商量召袁世凯入京。9月16日,光绪召见袁世凯,擢升兵部侍郎,令其专事练兵事宜。次日又召见。18日,谭嗣同密访袁世凯,请他调兵入京救光绪出险,诛戮后党,恢复帝权。袁世凯慷慨答应,“正色厉声”大声说:“诛荣禄如杀一狗耳。”于是,维新派吃下“定心丸”,翘首以待西太后“自投罗网”,没想到反被对方一网打尽。

9月20日,袁世凯请假回天津,径向荣禄告密。荣禄立即密报西太后,西太后立即开始行动,囚禁光绪皇帝,宣称皇帝再三“恳请训政”。9月21日,西太后理政,“百日维新”宣告结束。光绪皇帝的一生也毁在了袁世凯这个小人身上。

所以,一定要看清小人的真面目,牢记小人是靠不住的这一教训。

辨析小人的行为特点

小人虽然难辨,但毕竟小人有许多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特征来辨析:

1.小人往往爱溜须拍马

明朝的太监王振执掌大权,王佐想靠拍马屁逢迎巴结得到提拔。王佐容貌俊美而没有胡须。有一天,王振问道:“王侍郎为何没有胡须?”王佐拍马屁道:“老爷子没有,做儿子的哪里敢有?”王振听后满心高兴。

武则天执政时,宰相杨再思专门以谄媚阿谀来讨好别人。武则天的宠臣张昌宗以身姿貌美而著称,杨再思说:“大家都说六郎(张昌宗)长得像莲花,我说不对,应该说莲花长得像您六郎!”

2.小人重己轻人

东汉末年,刘备和许汜闲谈,谈到徐州的陈登时,许汜说:“陈登文化教养太低,不可结交。”

“你有根据吗?”刘备感到惊异。

“当然有,”许汜说,“前几年,我去拜访他,谁想他一点儿诚意也没有,不但不理人,而且天天让我睡在房角的小床上。”

刘备笑着说:“他这样做是对的。你在外边的名气大,人们对你的要求也就高了。当今之世,兵荒马乱,百姓受尽了苦。你不关心这些,只打听谁家卖肥田,谁家卖好屋,尽想捞便宜。陈登最看不起这样的小人,他怎么会同你讲心里话?他让你睡小床,还算优待你哩。若是我就让你睡在湿地上,连床板也不给你。”

3.小人谣言惑众

孝武帝时,王国宝和王雅都得宠信。孝武帝嗜酒如命,常常酩酊大醉,以致清醒时少。某天晚上,孝武帝与王国宝和王雅一起饮酒,王雅推荐名士王旬。孝武帝叫人去召王旬,王旬已到了门外,听到了门卒的禀报声。王国宝自知才能不如王旬,恐怕孝武帝对自己的宠爱被王旬所夺,他见到孝武帝脸上已有醉意,便说:“王旬是难得的名流,不可以在饮酒作乐时召见,还是别召见他了吧。”孝武同意他的意见,认为这是王国宝忠于自己的表现,于是,就传令不见王旬了。

4.小人大话欺人

五代十国时,南唐元宗有克复中原、再复大唐基业的大志。由于过分狂妄自大,他在攻下福建后得意忘形,认为消除天下纷乱、诸国割据的局面不费吹灰之力。但其实南唐与诸国相比,势单力薄,这是不可能的事。大臣魏岑趁侍奉元宗酒宴时说道:“微臣少年时曾游魏州元城,喜欢当地的美丽风物,待陛下平定中原时,微臣只求到魏州做官。”元宗听后大喜,就答应了,魏岑连忙跪下拜谢。事后,大家觉得魏岑说大话讨好皇上是个奸佞小人,都对他敬而远之。

5.小人“八喜”

(1)喜欢造谣生事:他们的造谣生事都另有目的,并不是以造谣生事为乐。

(2)喜欢挑拨离间:为了某种目的,他们可以用离间法,挑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制造他们的不合,好从中取利。

(3)喜欢拍马奉承:这种人虽不一定是小人,但这种人很容易因为受上司所宠,而在上司面前说别人的坏话。

(4)喜欢阳奉阴违:这种行为代表他们这种人的行事风格,因此待你也可能表里不一。

(5)喜欢“西瓜倚大边”:谁得势就依附谁,谁失势就抛弃谁。

(6)喜欢踩着别人的鲜血前进:也就是利用你为其开路,而你的牺牲他们是不在乎的。

(7)喜欢落井下石:只要有人跌倒,他们会追上来再补一脚。

(8)喜欢找替死鬼:明明自己有错却死不承认,硬要找个人来顶罪。

透视小人的内心世界

小人内心世界阴暗,不健全的人格加上强烈的私欲使他能够抛弃道义去谋取利益,而当受到阻碍时,他就可以毫无顾忌地打击别人、伤害别人,通过对别人肉体或精神上的虐待来发泄自己压抑的仇恨。

1.小人的根底:极端的挫折或娇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而成长经历决定了他的性格和气质,对他的一生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小人作为人类的一个变种,其小人特质的形成往往与其特殊的成长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种成长经历往往集中在两个极端之中:一个极端是充满挫折与不幸的环境,另一个极端则是充满娇宠与溺爱的环境。

挫折与不幸,往往会激发一个人的成就欲和功名之心,为了出人头地,他们学会了在夹缝之中笑脸求生,更形成其不择手段、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生存性格。

而娇宠与溺爱,则会形成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性格和恃宠无忌、胆大妄为的行事风格。

所以,处于这两个极端之中的成长经历,特别是其童年生活对小人成年之后的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

朱温出生于贫苦家庭,有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在其兄弟幼年时,父亲已丧。因无以为生,母亲便带领三个孩子改嫁刘崇。刘崇生性懒惰,经常对继子动辄打骂。

生计的艰难、寄人篱下的滋味、缺乏亲情之爱的生活以及教育的缺失,使朱温从小养成残暴、荒淫、不知廉耻的性格。

后来,在朱温以后的征战及称帝过程中,这种性格就得到了完全的暴露。他使用酷法驭兵,所属将领稍有违背,即被杀死;对待百姓,更是杀之如畜。

更令人发指的是,他行如禽兽,不仅奸掠百姓妻女、侮辱大臣妻女,就连自己的儿媳也不放过。因此,当其子朱友圭刺杀他时,大骂:“老贼万段!”

而朱温的儿子们受这种环境的影响,也个个暴戾,相互残杀不已。

2.小人的性格:过度的自卑或自傲

境地不如他人,才干不如他人,自然要生出自卑之心。依仗权势为所欲为而不受惩处,自然要生骄狂自傲之心。

为了得到心理补偿,自卑者往往会变得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地去夺取功名利禄,利用外在的强横来掩盖自己内心的虚弱。所以,不经过正确的心理调整,自卑之心极重者很容易堕入小人的行列,做出违反常理常情之举。

自傲的人看不起别人,更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对于自己所欲达到的目标常认为理所当然。所以,这种人在行事上常会落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可怕境地。对于妨碍自己成事的人,无论是对是错,极端自傲者皆会毫不留情地予以清除。

3.小人的特征:膨胀的私欲及野心

小人的功名利禄之心要比常人强烈得多。在他们看来,只有依附一定的权势,获得一定的权柄,才有可能实现自己心中的欲望,并通过滥施淫威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然而,小人的才能往往不足以控制大局,更无法承担其实现勃勃野心的重担,野心与实力之间的严重失衡与不对称性,使得一些人为实现野心而不择手段。当仅凭自己的实力根本无法实现其欲望时,寄生便成为重要的手段。

说到底,小人飞黄腾达,靠的不是真才实干,而是靠对人心的揣摩和对当权者的谄媚。在一个人的生活道路上,如果确实存在着目标与自身条件的巨大差异,而这个人对实现目标的渴望又极为强烈,那么,在一定条件下,他就很容易堕落成为一个小人。

6类常见的小人

“小人”是人品差,气量小,不择手段损人利己的人。他们动辄溜须拍马、挑拨离间、造谣生事、落井下石。与这样的人相处共事要作好防范,以免被他们的“暗箭”伤到。

1.深不可测型

这种小人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对人爱答不理,若即若离,使人难以揣摩到他保持沉默的真实意图。按照西方心理学理论,这其实是一种权力的展示,是为了显示他能够操纵别人。

对付这种小人不要躲闪。他若即若离你也若即若离即可。但要在暗中下工夫,弄清他莫测高深的原因所在。如果与他见面,不要让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避开他的眼神,要敢于大方地凝视他的眼睛,很少有人能在别人的凝视中不会感到不安并能继续保持沉默的。在凝视时,不要随便说话,因为一开口往往会减轻对方不安情绪。

2.暗箭伤人型

这种小人喜欢躲在笑容后面攻击人,从不肯正面向人挑战,要么是在背后诽谤人,要么半开玩笑似的攻击人,要么就是指桑骂槐。你若作公开的反击显得器量小,不与之计较又让人认为你胆怯。

对付这种人首先要将他的暗箭明朗化。如果他说一句阴阳怪气、指桑骂槐的话,就可严肃地责问他“这是什么意思”,而且要争取旁观者的支持,让这种小人没有容身之地。

3.歇斯底里型

这种小人极具侵略性,不管自己有理无理,总是喜欢攻击人,而且情绪易极端化,包括情绪混乱、极度愤怒、号啕大哭、摔东西等。怒不可遏时,还会说一些不堪入耳的粗话。

对付这种小人要用太极推手的方法,首先要镇定自若,不要被气势汹汹的来势唬住,将其攻击来的力量化解之后,再趁机反击。也就是等对方歇斯底里发作之后,再理直气壮地指出其错误。如果与对方硬碰硬,会使双方都下不了台。

4.装疯卖傻型

这种人看上去是老好人,非常友善,唯唯诺诺,害怕别人对他有恶意,对任何人的立场和言论都表示赞同。但到了真正的利益冲突时,这种人会毫不犹豫地背着你推翻一切从前对你的赞同和支持,让你处于十分被动的地步。

对付这种小人的办法是要让其与你坦诚相处,同时要多了解他的背景资料,如家庭、爱好、价值观等,让他为你的真诚而感动,担心失去与你的友谊而不敢背叛你。

5.煽风点火型

这种小人并非用明显的手法来破坏工作或挑拨离间,而是用个人处事的态度来影响别人,或者煽阴风、点鬼火,利用其阴谋诡计来破坏其他人之间的关系,使整个团体都人心惶惶、意志消沉、士气低落。这种小人往往找出许多借口来支持错误的言论,从各个角度向人泼冷水,让人不自觉地就气馁了。

对付这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消除出去,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打击小人须不露痕迹

要对付小人,如果能暗中使劲,用隐藏的手段清除小人,比明枪实箭地与小人大干一场要高明得多。正如你要大扫除,最重要的是不能搞得烟尘弥漫,否则垃圾除不尽,反而将自己搞得灰头土脸的。

宋仁宗时有个宦官叫任守忠,巧言令色,得到皇帝的宠爱。或许因为平常自大惯了,他竟然自命不凡起来,以为自己也可以在权力场中呼风唤雨,所以逾越本分不说,还在宫中到处兴风作浪,成了宫中的麻烦制造者。

由于仁宗没有亲生儿子,王位继承当然成为各方思量的焦点。任守忠居然想尽办法希望由比较昏庸、没有才能的王室子弟继承王位,以方便从中控制政权。

后来英宗继位,任守忠的妄想破灭,所以就迁怒于英宗,常常在英宗与其非生母的太后之间挑拨离间。例如,在英宗面前就说太后瞧不起他,而在太后面前则造谣说英宗不尊敬太后,等等。搞得英宗与太后之间的关系非常恶劣。

时间一长,朝内大臣都觉得再这样继续下去,恐怕会惹出大祸,于是就想办法非除去任守忠不可。

但是,要除去任守忠这么一个已经党羽遍布朝野的奸诈老狐狸并不那么简单,如果事情暴露,局面将更加复杂。

所以,宰相韩琦在征得英宗同意之后,决定给任守忠来个迅雷不及掩耳的致命一击。

为了避免风声走漏,韩琦首先拿来了一道空白命令,自己先签了名,然后派人送去给欧阳修、赵概这两个参知政事会签。即使只是一道空白命令,欧阳修看了看之后,也毫不犹豫地立刻签了名,可是赵概却面有难色,下不了笔。欧阳修见状,就对赵概说:“你跟着签名就对了,韩琦这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会签完毕后,韩琦就把任守忠找来,要他站立在政事堂下,宣布他的罪状,说他本来应该斩首,但是皇帝念在多年情分上,即日起贬他为蕲州团练副使,而且必须立刻启程。

说完之后,韩琦才取出空白命令,将罪状与派令一同填上。此时的任守忠只有叩头谢罪的份儿,毫无反击的机会。

小人不见得有什么神通广大的本领,可是小人得势,必然大肆发展其势力。而靠着党羽的张牙舞爪,更让他们具有一手遮天的祸世能耐。这个时候,任何“驱鬼”的行动,如果过于光明正大,恐怕鬼魅未除,自己已经尸骨无存了。

抓鬼当然不能点灯。鬼不见得怕光,点了灯反而将驱鬼的人暴露在明处,成为群鬼攻击的目标。

韩琦采取一声不响、不露痕迹的方式,给任守忠措手不及的致命一击,应该可以称得上是打击小人、驱逐鬼魅的佳作。

面对小人,当你想要有所行动前,可千万记得小心行事。

控制小人要利用他的欲望

要识别和掌控一个人就必须了解他的欲望,有智慧的人善于役使德行有亏的小人。

小人无处不在,要想把他们彻底清除是难以做到的事。但不妨控制利用他们,尽力让他们在不能为害的前提下为己所用。小人往往私欲膨胀,以此诱使他们,同时慑以声威,就可以驱使他们做事了。

武则天在夺权的道路上,不择手段,唯计个人私利。她对唐高宗李治不加重用的没有品行的人,反而是另眼相看,收为亲信。

李义府虽有文采,但为人奸诈,邪巧多方,长孙无忌看透了他的本性,曾多次对唐高宗进谏说:“有才无德之人,最能制造祸端,臣见李义府貌似忠厚,实乃奸诈,陛下对此人不可不防。”

唐高宗本想重用李义府,有了长孙无忌的提醒,便渐渐疏远他了。长孙无忌于是找了一个借口让皇帝将他贬为壁州司马。

诏书还没有颁下之时,李义府闻讯十分惊恐,他问计于王德俭,接着按王的主意给唐高宗上书,建议册立武则天为后。李治感念其情,于是让他官复原职。

武则天知晓此事后,大喜过望,她对自己的心腹说:“李义府如此知趣,此人当可大用了,我是不会亏待他的。”

武则天的心腹深知李义府的为人,便不屑说:“李义府如此行事,并非真心为您效忠。他这个人有才无德,善于见风使舵,您一定要提防他才好,怎可重用他呢?”

武则天闻言即笑,慢声说:“他不如此,我又怎会从中得利?这样的人若巧加利用,自会死心塌地地为我卖力,我是求之不得啊。”

武则天当上皇后,立即提升李义府的官职,让他做了中书侍郎,封其为广平县男爵。李义府贪欲得逞,从此为武则天处处卖命,成了她的得力干将。礼部尚书许敬宗乃名门之后,但他居官不正,贪赃徇私,德行败坏,为正义之士所不齿。许敬宗暗中向武则天投效,武则天却十分欢喜,她对许敬宗说:“你遭人非议,那些事情怎么是你的过错呢?都是那些大臣嫉恨你的才学罢了。我一向相信你的品行无失,自会向皇上荐举你。”

许敬宗感恩戴德,发誓为武则天效忠。武则天的身边人又提醒她说:“无德之人,向来没有信义,您不要轻信他了。他一向招人怨恨,您重用此人也无益于大事。”

武则天得意说:“邪才一旦制服,其作用就了无顾忌,用他来对付那些所谓忠贞之士,不是最好的利器吗?他为名为利,我正好用名利来役使他,有了这个束缚,还怕他不俯首听命?”

于是武则天多次向唐高宗荐举许敬宗,又屡屡为许敬宗遮掩丑事,她还故作气愤地对唐高宗说:“自古忠臣难当,多遭毁谤,许敬宗忠于陛下,不徇私情,难怪朝臣们常常诋毁他了。陛下若是听信谗言,正是中了奸臣的诡计,妾实难置之不理。”

有了李义府和许敬宗这两个左膀右臂,武则天行私有助,势力不断地扩大,为她日后登上皇位增添了胜算。

控制小人要学习武则天的谋略,满足小人的欲望并抓住他的弱点以役使他,小人即可为你所用。

借力打力躲过小人的陷害

奸诈小人很善于暗算他人,而且被害者往往不知被他所害。对于奸诈的小人,人们往往很难窥测其内心的真实意图,因为他经常表现得表里不一:他对你赤诚相待,实则包藏祸心;他对你关怀备至,实则暗藏杀机;他对你笑脸相迎,实则笑里藏刀。人们往往被他的表象所欺骗,因此觉得他可亲、可爱、可信。而他正是利用这些假象掩盖自己所隐藏的心机,让你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栽在他的手里。因此,对奸诈的小人切不可走得太近,太近则容易把你的弱点暴露给他——而这些弱点日后难免不会成为他向你下死手的软肋。如果不得已而要走近他,也要千万小心,经常警惕,以免落入他的圈套。

战国时期,张仪和陈轸都投靠至秦惠王门下,受到重用。不久张仪便产生了嫉妒心,因为他发现陈轸很有才干,比自己强得多,担心日子一长,秦王会冷落自己。于是他便找机会在秦王面前说陈轸的坏话。

一天,张仪对秦惠王说:“大王经常让陈轸往来于秦国和楚国之间,可现在楚国对秦国并不比以前友好,但对陈轸却特别好。可见,陈轸的所作所为全是为了他自己,并不是诚心诚意为我们秦国办事,听说陈轸还常常把秦国的机密泄露给楚国。作为大王您的臣子,他怎么能这样做呢?我不愿再同这样的人一起做事。最近我又听说他打算离开秦国到楚国去。要是这样,大王还不如杀掉他。”

听了张仪的这番话,秦王自然很生气,马上传令召见陈轸。一见面,秦王就对陈轸说:“听说你想离开我这儿,准备上哪儿去呢?告诉我吧,我好为你准备车马呀!”

陈轸一听,莫名其妙,两眼直盯着秦王。但他很快明白了,秦王是话中有话,于是镇定地回答:“我准备到楚国去。”

果然如此,秦王对张仪的话更加相信了,于是慢条斯理地说:“那张仪的话是真的?”

原来是张仪在捣鬼。陈轸心里完全清楚了。他没有马上回答秦王的话,而是定了定神,然后不慌不忙地解释说:“这事不单是张仪知道,连过路的人都知道。从前,殷高宗的儿子孝己非常孝敬自己的后母,因而禾下人都希望孝己做自己的儿子;吴国的大夫伍子胥对吴王忠心耿耿,以至于天下的君王都希望伍子胥做自己的大臣。卖仆妾时如果能卖到邻里,这就说明他们是好仆好妾,因为邻里人了解她们才会买;一个女子找婆家,如果同乡的小伙子争着要娶她,这就说明她是个好女子,因为同乡的人了解她。我如果不忠于大王您,楚王又怎么会要我做他的臣子呢?我一片忠心,却被怀疑,我不去楚国又到哪里去呢?”

秦王听了,觉得有理,点头称是,但又想起张仪讲的泄密的事,便又问:“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将我秦国的机密泄漏给楚国呢?”陈轸坦然一笑,对秦王说:“大王,我这样做,正是为了顺从张仪的计谋,用来证明我是不是楚国的同党呀!”

秦王一听,糊涂了,望着陈轸发愣。

但陈轸还是不紧不慢地说:“据说楚国有个人有两个妾。有人勾引那个年纪大一些的妾,却被那个妾大骂一顿。他又去勾引那个年轻一点儿的妾,年轻的妾对他很友好。后来,楚国人死了。有人问他:‘如果你要娶她们做妻子的话,是娶那个年纪大的呢,还是娶那个年纪轻的呢?’他回答说:‘娶那个年纪大些的。’这个人又问他:‘年纪大的骂你,年纪轻的喜欢你,你为什么要娶那个年纪大的呢?’他说:‘处在她那时的地位,我当然希望她答应我。她骂我,说明她对丈夫很忠诚。现在她要做我的妻子了,我当然也希望她对我忠贞不二,而对那些勾引他的人破口大骂。’大王您想想看,我身为秦国的臣子,如果我常把秦国的机密泄露给楚国,楚国会信任我、重用我吗?楚国会收留我吗?我是不是楚国的同党,大王您该明白了吧?”

秦惠王听陈轸这么一说,不仅消除了疑虑,而且更加信任陈轸,给了他更优厚的待遇。

小人是不会当着你的面中伤你、算计你的,他们会在你背后,在你不知不觉的时候给你一刀,或者挖好了陷阱等你走进去。这就需要你通过一些蛛丝马迹察觉小人的阴谋,最好能顺着小人给你的路,跳过陷阱。

尽量避开小人的纠缠

对于一般人而言,人生是异常拥挤忙碌的。为了生计,为了家庭,为了个人的一番事业,他们奔波劳碌,以至于人生路上的很多风景都无暇顾及,更不要说分出心思来应对小人的纠缠了。

小人一旦发现可以利用的目标,就会极力阿谀奉承,迎合拉拢,蝶恋花一般不离左右,直至善良的人们相信了他、亲近了他甚至于将他引为知己。这样,小人和善良的人们就会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情谊上的“蜜月期”,在这段时间里小人可以算得上是善良人的亲密战友、得力助手、肝胆相照的朋友和最有力的支持者。然而,小人的本质决定了他不可能长久地和某一对象保持亲近,他冷硬的内心世界也并不渴求拥有一份真挚的友情,因此一旦小人完成了对他人的利用,或者他的真实面目被人察觉以至于妨碍了他计划的顺利实施,他就会与你断绝交往,甚至撕破脸皮,百般纠缠。

小人撕破脸皮后的嘴脸是极其可怕的,他会死死缠住你不放,令你无法正常生活。与他们扯皮就好像陷入泥潭之中,越挣扎陷得越深。

因此,对付小人,还是不要跟他们一般见识。同时,也不要刻意揭露他们的丑陋之处,还是保持距离为妙。

在与小人打交道时务必考虑周全,最好不要与其发生正面冲突。论实力,小人并不强大。但他们不择手段,什么下三烂的招数都可能使出来。纵使赢了小人,也会付出代价。俗话说“新鞋不踩臭狗屎”,对小人还是躲为上策。

另外,对于那些既不要脸,又不要命的小人,更要小心避让。小人固然厉害,但你并不怕他,避开小人完全是因为你根本不值得把太多的精力浪费在这些毫无意义的事上。一旦把握不好自己的行为界限,得罪小人,他就会想方设法来算计你,破坏你的正事,分散你的精力,使你不能安心于工作、学习和生活。

当面对小人的挑衅的时候,也需要灵活应对。老祖宗留下来的这句“宁可得罪君子,也不得罪小人”,可谓是与小人打交道的至理名言。

与小人打交道,还真得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行。前人总结出两个要诀:其一,惹不起躲得起,尽量不与小人发生正面冲突;其二,惹得起也要善于谋划,善找机会再“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