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观色、观行、观心:读心术大全集
13274000000017

第17章 猜透领导心思,跟对人做对事——读懂和掌控领导心理的策略

现代人在社交生活中,如果能与自己的上司处好关系,做事总能对上上司的心思,必将为自己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猜透领导心思,事业不愁不顺

若想在事业上得到领导的赏识,顺顺利利的发展,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猜透领导的心思。只有这样,才能分清他什么时候好说话,什么地方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猜透领导心思,才能摸准他的脾气,凡事做得滴水不漏。否则,不先揣摩好领导的心思,将碰一个大钉子,“饭碗”能不能端稳都难说,更别提升职了。

要想事业顺利,轻松猜透领导心,不妨参照以下几点。

(1)领导都很赏识聪明、机灵、有头脑、有创造性的下属,这样的人往往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有能力做好本职工作是使领导满意的前提。一旦被人认为是无能无识又懒惰,便很危险了。

(2)谦逊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一种美德,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固然不提倡在什么问题上都保持一副谦谦君子的作风,但在与领导相处中,谦逊还是相当重要的。谦逊意味着你有自知之明,懂得尊重他人,有向领导请教学习的意向;谦逊可让你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帮助你更好地成就事业。

(3)人生难得机遇,不要错过表现自己的极好机会。“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关键时刻,领导才会真切地认识与了解下属。当某项工作陷入困境之时,你若能大显身手,定会让领导格外器重你。当领导本人在思想、感情或生活上出现矛盾时,你若能妙语劝慰,也会令其格外感激。此时,切忌变成一块木头,呆头呆脑,冷漠无能,畏首畏尾,胆怯懦弱。否则,领导便会认为你是一个无知无识无能的平庸之辈。

(4)在领导面前不要吹牛皮、编瞎话、谎报军情。弄虚作假者,往往失信于人。领导若觉得自己被欺骗,将格外恼火,因为谁也不喜欢别人欺骗自己,领导也不例外。这在极大程度上伤了领导的自尊心。通过欺骗领导而暂时得到的好感和荣誉,是不可能长久地维持下去的。

当然,诚实有诚实的艺术,一般要考虑时机、场合、领导心情、客观环境等因素,否则,诚实也会犯错误,遭致领导的反感和不满。

(5)提出物质利益要求时,要考虑领导的心理承受能力。

今天,中国人虽然已承认了“利益”这个概念,大多数领导也比较注重考虑下属的利益要求,但是若过于注意金钱物质利益之争,也并非对你有利。

如果你喋喋不休地向领导提出的物质利益要求,超过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会觉得不平衡。如果“利益”是你“争”来的,领导虽作了付出,但他并不愉快,心理上会认为你是个“格调”较低的人,有可能会在大脑中把你的功劳一扫而光。结果,你“利”虽得到,“名”却丧失了,一旦失去了在领导印象中的好印象,你将来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最好的办法是让领导主动地给,而不是你去“争”。尽量使你的工作干得漂亮一些,尽最大努力满足领导对工作的要求,并且做得有些特色,有所创造。聪明的领导会量力而行,用物质利益奖励你的,而无需你“争”。

读懂不同性格领导的心思

一个头脑冷静的人,在领导跟前做事,务必要做到:说话不多,举止安顺;高兴时不大笑,不手舞足蹈;悲痛时不大哭,不会逢人诉说;认为对的,不会拍手称许,不会热烈表示赞成;举止始终保持常态。除此之外,针对不同性格的领导还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做事,这样才能面面俱到。

1.冷静型的领导

如果遇到冷静的领导,一切工作计划,你可提供建议,但不要自作主张,等到决定计划后,你只要负责执行即可。至于执行的经过,必须有详细记载,即使是极细微的地方,也不能疏忽,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详细记载的报告,正是他所喜欢的。但执行中所遇到的一般性的困难,你最好自行解决,不要向他求教。因为你向他求教,他会认为你办事时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当然,如果困难太大,超出一定程度,你可以向他去请教办法。解决困难后,最好事后找机会向他报告当时你是如何应对的。但要注意的是,即使事后报告,也要力求避免夸张的口气,虽然当时的确十分难办,也要以平静的口气叙述,而非用一种夸张或表功的口气,如此既可以反应出你的谦虚,也可以表现出你沉着理智的应变能力。

2.懦弱型的领导

懦弱的人,不会当领袖,即使当领袖,大权也必不在手中,自有能者在代为指挥。你必须看准代为指挥的人是什么性情,再想应对的方法。一个组织的重心,不是名位,而是权力,权力的所在,才是重心所系。虽然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名位与重心往往合而为一。然而,对懦弱的领导来说,名位是名位,重心是重心,绝不会合在一起。

在他背后真正进行指挥的人如为正人君子,懦弱的领导还可保持着形式的尊严;如果指挥的人怀着野心,那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领导只是个傀儡而已。在这种处境下,你必须能与代为指挥者处好关系。否则,必遭失败。你要明白,他既然取得代为指挥的地位,在他的前后左右者必然是他的羽翼,有些是他特意安排的,有些则是中途依附的,这些人早已布成势力网。在这种情况下,你要小心行事,谨慎应对。

3.热情型的领导

如果遇到热情的领导,逢他对你表示特别好感时,不要被他的热情冲昏了头脑,而要保持受宠不惊的常态,采取不即不离的方式。“不即”可使他热情上升的走势缓和,延长了“热度”保持的时间,不致在短时间内达到顶点然后一落千丈;“不离”可使他不感失望。“君子之交淡如水”,对于热情的领导,最好就是用这种方法。如果你有所主张或建议,也要用“零卖”的方式去提出,而不要“批发”,如此能使他认为你经常在思考问题。对于他所提的办法,你认为对的,要赶快去做,否则“夜长梦多”,过了时间他也许会反悔的;你认为不对的,不必当面争辩,只要口头接受,手中不动,过一阵子他自知不妥就不再提起了。

总之,对热情的领导,只能用急脉缓受的方法。万一他的情绪低落,你就安之若素,静待适当机会,再促其热情回升。他的热情好像钟摆,摆了过去,还会再摆回来的。除非你们之间发生误会使彼此间多了一重障碍,才不会再摆回来。4.大度型的领导

如果你遇到的是大度的领导,那真是值得庆幸。只要你善用自己的能力,表现出过人的工作成绩,时机成熟,绝对不必担心没有发展的机会。大度的领导往往对人有爱才的特点。唯英雄能识英雄,你若是英雄,不怕他不赏识你;唯英雄能用英雄,你若是英雄,也不怕他不提拔你。

当机会未到时,你仍很愉快地工作,并做得又快又好,这表明你对工作具有游刃有余的能力。同时还要随处留心机会,一旦发现可以异军突起时,就要好好把握。切记所计划的一切要十分周详,然后找机会向领导提出,只要一经采用你便可脱颖而出。意见被采用,表示你有眼力,若再委托你来执行,便足以说明你的能力已被肯定。如此一来,便为你将来的发展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往后的路子也就因此变得顺畅,那么你只要一步一步地走上去,迟早会出人头地的。

5.傲慢型的领导

傲慢的人,多半有足以傲慢的条件。失去了这个条件,傲慢的,也将一反其从前的傲慢态度和行为;拥有了这个条件,伪谦的,也会改变其常态。傲慢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是环境所造成的。

如果你的领导是个傲慢人物,与其取宠献媚,自污人格,不如谨守岗位,踏实工作。一有机会,你就该表现出你独特的本领,如果他不是一个心胸狭窄妒贤嫉能的人,只要你是个有才干的人,不愁他不对你另眼相看。

6.阴险型领导

阴险的人,城府极深,对不如意的事,往往暗地里进行报复;对不如意的人,往往处心积虑地设法剪除。由疑生忌,由恨生狠,轻拳还重拳,且抱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的观念。这种人往往不疑则已,疑则难解,但他往往喜怒不形于色,怒之极,反有喜悦的假相,使你毫无防范。

如果你的领导就是这种人的话,你只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兢兢业业,一切唯他的马首是瞻,尽你的力,藏你的智。尽力易得其欢心,隐智易使其轻视你,轻视你自不会防你忌你。如此一来,或许你与他倒可以相安无事。不过,如果有这样的人当领导,且你希望有所发展的话,最好你还是作好另谋出路的打算。

领导的无声眼语学问大

无论一个人心里正在打什么主意,他的眼神都会立刻忠实地告诉别人,他在想什么。

专家研究表明,有较高地位的人对地位低的人目光直接接触少,而所有的人看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的次数和时间都较多。和上司打交道时,通过对其眼睛的观察,就能够洞悉其内心的一切:

①上司从上往下看人,这是一种优越的表现——好支配人、高傲自负;

②上司说话时不抬头,不看人,这是一种不良的征兆——轻视下属,认为此人无能;

③上司久久地盯住下属看——他在等待更多的信息,他对下属的印象尚不完整;

④上司偶尔往上扫一眼,与下属的目光相遇后又向下看,如果多次这样做,可以肯定上司对这位下属还吃不准;

⑤上司友好和坦率地看着下属,或有时对下属眨眨眼,说明下属很有能力、讨他喜欢,甚至工作中出现的错误也可以得到他的原谅;

⑥上司的目光锐利,表情不变,似利剑要把下属看穿,这是权力、冷漠无情和优越感的显示,同时也在向下属示意——你别想欺骗我,我能看透你的心思;

⑦上司向室外凝视着,不时微微点头,这是非常糟糕的信号,它表示上司要下属完全服从他,不管下属说什么想什么,他都充耳不闻;

⑧当说话进入正题的时候,上司时而移开眼光直视远处,这表示他根本不关心你说什么;

⑨当看到他眼光暗淡,就应该想到他可能发生了一些不顺心的事或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情;

⑩当你和他交谈时,他的眼睛突然明亮起来,则表示你的话触动了他的心灵和兴趣。

与领导默契相处的几点原则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你的聪明才智需要得到领导的赏识,但在他面前故意显示自己,则不免有做作之嫌。领导会因此而认为你是一个自大,恃才傲物,盛气凌人,从而在心理上觉得你难以相处,工作时彼此难以达成默契。

与领导相交,须遵循以下原则:

1.寻找双方共同的话题

寻找自然、活泼的话题,令他充分发表意见,你适当作些补充提一些问题。这样,他便知道你是有知识、有见解的,自然而然地认识了你的能力和价值。

2.不要用领导不懂的技术性较强的术语与之交谈

否则,他会觉得你是故意难为他;也可能觉得你的才干对他的职务将构成威胁,并产生戒备,而有意压制你;还可能把你看成书呆子,缺乏实际经验而不信任你。

3.提建议时,不要急于否定领导原来的想法

提建议时,多注意从正面有理有据地阐述你的见解。有民主要求,还要有民主素质,即要懂得尊重他人意见,尊重领导意见。这样,他才会承认你的才干。

对领导个人的工作提建议时,尽可能谨慎一些,必须仔细研究领导的特点,研究他喜欢用什么方式接受下属的意见。大大咧咧的领导可用玩笑建议法,严肃的领导可用书面建议法,自尊心强的领导可用个别建议法,喜欢赞扬的领导可用寓建议于褒奖之中法,等等。

4.体会领导处境,理解领导难处

角色换位法,有助于体会领导的心境。有些人工作干得很好,当了领导却一筹莫展,尤其苦于处理各种关系。因此对这种领导要主动地帮助他分忧解难。在其犹豫不决、举棋不定时,主动表示理解和同情,并诚恳地作出自己的努力,减轻领导的负担,这会令他极为高兴的。

5.不要当面顶撞领导

指正领导时,必须照顾其面子,不要令人下不了台。当面顶撞是最愚蠢的。进谏方式很多,如动情法、比喻法、寓规劝于褒奖之中,等等。

6.要主动找机会与领导交往

领导需要接近了解下属,下属也需要接近了解领导,这是正常的职场人际交往,不必担心别人的议论而躲避领导。你若希望领导喜欢你,看得起你,那么首先要让领导看得见你。

7.慎重对待领导的失误

领导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千万不要持幸灾乐祸或冷眼旁观的态度,这会令他极为寒心。能承担责任就承担责任,为其开脱;不能担责任可帮他分析原因,帮他解决问题。此外,还要帮他总结教训,对他多加劝慰。

持指责、嘲讽的态度极易把关系搞僵。那样,你就再不要指望领导看重你了。

8.不要在背后议论领导的长短

须知“隔墙有耳”,打小报告的人正在寻找材料好去告密,你的议论为他的拍马屁正好提供了时机。倘若他把你的话添枝加叶地传到领导的耳朵里,你辛勤工作的成绩可能会因这些话而抵消掉。

9.多赞扬、欣赏领导

赞扬不等于奉承,欣赏不等于谄媚。赞扬与欣赏领导的某处特点意味着肯定这个特点。领导也是人,也需要从别人的评价中,了解自己的成就及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当受到称赞时,他的自尊心会得到满足,并对称赞者产生好感。如果得知下属在背后称赞自己,他还倾向于加倍喜欢称赞者。下属喜欢领导,领导也自然喜欢下属,这是人际吸引中相悦作用的结果。

10.适当顺从与认同你的领导

对领导不顺从不认同,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即你自己认为领导能力不如你。即使领导再不如你,你也应该对他表示尊重,你应该服从他的指示。如果有疑义,你应该以正确的态度提出来,而不是以一副顶撞他甚至是瞧不起他的态度。你应该多寻找领导优越于你的地方,并对领导的优点进行学习。只要你虚心,你肯定会发现领导优于你的地方。

二是领导对你无好感,导致你对领导的抵触情绪。这时,你对领导应该持以尊重的态度。最初领导对你没有多少好感,但随着他渐渐了解了你对他的尊重,他也会逐渐改变对你的印象。只要你认识到尊重领导的必要性,就会从心理上摆脱对领导的抵触心理。

11.掌握领导的好恶

无论是谁,对喜欢听的话就容易听进去,心理上就会觉得舒服;而对不喜欢听的话则会充耳不闻,即使“闻”了,也会表示反感。你的领导也不可能摆脱这种好恶。因此,作为下属要懂得掌握领导的好恶。你如果知道领导喜欢听哪些话,不妨在汇报工作时插入一些他平时喜欢的词句,这样就会拉近他与你的心理距离,甚至让他对你另眼相看。

此外,对领导的工作习惯、业余爱好等都要有所了解。如果你的领导是一个体育爱好者,你就不应在他喜爱的球队比赛失败后,立刻去请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精明老练的领导是很欣赏了解他、并能预知他的愿望与心情的下属的。

12.把功劳让给领导

中国人在讲自己的成绩时,往往会先说一段套话:成绩的取得,是领导和同志们帮助的结果。这种套话虽然乏味,却有很大的妙用,它可以显得你谦虚谨慎,从而减少他人的嫉恨。

好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喜欢;越是好的东西,越是舍不得给别人,这是人之常情。要是你有远大的抱负,就不要斤斤计较成绩的取得究竟你的功劳占有多少份,而应大大方方地把功劳让给你身边的人,特别是让给你的领导。这样,做了一件事,你感到喜悦,领导脸上也光彩,以后,领导少不了再给你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否则,如果只会打眼前的算盘,急功近利,则会得罪身边的人,将来一定会吃亏。

13.不可张扬你对领导做的好事

对领导让功这样的好事绝不可到处宣传。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一点,倒不如不让功的好。对于让功的事,让功者本人是不适合宣传的,自我宣传总有些邀功请赏、不尊重领导的味道。宣传你让功的事,只能由被让者来宣传。虽然这样做有点儿埋没了你的才华,但你的同事和领导总有一天会设法还给你这笔人情债的。因此,做善事就要做到底,不要让人觉得你让功是虚伪的。

如何与不欣赏自己的上司相处

相信参加工作后,每个人都有一个美丽的梦想,那就是遇到一个欣赏自己的“伯乐”型的上司,可以让我们这些“千里马”能够青云直上,事业成功。可现实是不可能这样完美的,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不欣赏自己的上司。他们不欣赏我们,或许是因为我们的能力,或许是因为不喜欢我们的性格,有时甚至什么原因也不是,就是看我们不顺眼。如果是这样,我们该怎么办呢?根据工作对我们的重要程度不同,有两种办法来解决。

1.自欺欺人法

把上司的每一句批评的目的都想象成是为了培养我们、提拔我们,然后心悦诚服地将自己的工作尽量做到无可挑剔。这种方法适合那些希望在现有的工作中有所成就的人们。

2.压力变动力

将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作为自己离开那份工作,谋求更大发展的巨大动力,当然,这种方法适合那些对现有工作不十分依恋的人。

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解决的,也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就像南极的相反端是北极一样,恶意的背面是善意,失败的背面是成功。与其让自己沉浸在忧伤、愤怒中不能自拔,不如换一种乐观向上的心境来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因为对那些不欣赏你甚至压制你的上司来说,最好的反击就是用自己出色的业绩来证明自己,从而冲破他的压制,甚至超过他,实现自己的理想。

如何从容应对领导的批评

受批评、受训斥与受到某种正式的处分是很不同的。在正式的处分中,你的某种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或剥夺。如果你是冤枉的,当然应认真地申辩,直到搞清楚为止,从而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但是受批评则不同,受到批评,会使你在情感上、自尊心上,在周围人的心目中受到一定影响,如果你处理得好,不仅会得到补偿,甚至会收到更有利的效果。

1.要搞清楚上级批评你什么

追求晋升的过程中,有人充满信心,有人谨小慎微。但不管怎样,突然受到来自上级的批评或训斥,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要处理得好,首先要搞清楚上级批评你什么。

有人说得好:领导批评或训斥部下,有时是发现了问题,纠正错误;有时是出于一种调整关系的需要,告诉受批评者不要太自以为是,别把事情看得太简单;有时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信和尊严,与部下保持或拉开一定的距离;有时“杀一儆百”“杀鸡骇猴”;有时你作为不该受批评的人受批评,其实还有一层“代人受过”的意思……

搞清楚了上级是为什么批评,你便会把握情况,从容应对。

2.受到批评最忌满不在乎

受到上级批评时,最需要表现出诚恳的态度。最让上级恼火的,就是他的话被你当成了“耳旁风”。很少有领导把批评、责训别人当成自己的嗜好。既然批评,尤其是训斥容易伤和气,因而他也是要谨慎行事的。而一旦领导批评了别人,就又产生了一个权威问题、尊严问题。而如果你对批评置若罔闻,我行我素,这种效果也许比当面顶撞更糟。因为,你的眼里更没有领导。

3.对批评不要不服气和牢骚满腹

批评有批评的道理,错误的批评也有其可接受的出发点,更何况,有些聪明的下级善于“利用”批评。受批评才能了解上级,接受批评才能体现对上级的尊重。所以,批评的对与错本身有什么关系呢?比如说错误的批评吧,对你晋升来说,其影响本身是有限的。你处理得好,反而会变成有利因素。可是,如果你不服气,发牢骚,那么,你这种做法产生的负效应足以拉大你和领导的感情距离,甚至让彼此的关系恶化。当领导认为你“批评不起”“批评不得”时,也就对你产生了相伴随的印象——认为你“用不起”“提拔不得”。

4.受到批评时,忌当面顶撞

当然,公开场合受到不公正的批评、错误的指责,会给自己造成被动。但你可以一方面私下耐心作些解释,另一方面,用行动证明自己。当面顶撞是最不明智的做法。既然是公开场合,你下不了台,反过来也会使领导下不了台。其实,如果在领导一怒之下而发其威风时,你给了他面子,这本身就为改善你和领导的关系埋下了伏笔,为解决问题设下了转机。你能坦然大度地接受其批评,他会在潜意识中产生歉疚之情或感激之情。

靠公开场合耍威风来显示自己的权威,换取别人的顺从,这样不聪明的领导是很少的。如果你遇到的是这样的领导,你当然可以在适当的机会给他以“反批评”。其实,你真遇到这种领导,更需要大度从容,因为只要有两次这种情况发生,跌面子的就不再是你,而是他本人了。

和领导发生争论,要看是什么问题。比如,你对自己的见解确实有把握时,对某个方案有不同意见时,你掌握的情况有较大出入时,对某人某事的看法有较大差异时,等等。但是,切记:领导批评你时,并不是要和你探讨什么,所以此刻决不宜发生争执。

5.不要把批评看得太重

绝没有必要把一两次受到批评和自己的整个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觉得一切都完了,天昏地暗,灰心丧气。如果批评了你,你就一蹶不振,打不起精神,这样会很让领导觉得你过于脆弱,不适合委以重任。如果你是这样一种表现,以后领导可能再不会批评、指责你什么了。可是,他也就再不会信任和重用你了。

6.受到批评不要过多解释

受到领导批评时,反复纠缠、争辩,希望弄个一清二楚,这是很没有必要的。确实有冤情,确实误解怎么办?可找一两次机会表白一下,点到为止。即使领导没有为你“平反昭雪”,也完全用不着纠缠不休。这种斤斤计较型的部下,是很让领导头疼的。如果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不受批评,当然可以“寸土必争”“寸理不让”。可是,一个把领导搞得筋疲力尽的人,又何谈晋升呢?过于追求弄清是非曲直,反而会使人们感到你心胸狭窄,经不起任何误解,对你只能戒备三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