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有佛法就有办法
13271100000080

第80章 会舍去才会活得潇洒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净空法师

很多人认为,佛家所说的“放下”是什么也不去做,什么也不去想,什么都是空,其实这是错误的。佛家的“空”,说是一切都不是常往的,一切都是变化的,而不是一切都是没意思的,一切都不应该珍惜的。

世俗生活中,有得必有失,可是,大多数人都在想得到什么,得了多少,得了有多好,而再失的时候,往往舍不得,往往“放不下”。更多的人,在“放不下”的时候,想的都是拥有的时候有多好,失去的时候有多糟糕。

净空法师看到,在人生旅程中,的确有很多东西都是靠努力打拼得来的,因其来之不易,所以我们不愿意放弃。比如让一个身居高位的人放下自己的身份,忘记自己过去所取得的成就,回到平淡、朴实的生活中去,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有时候,你必须放下已经取得的一切,否则你所拥有的反而会成为你生命的桎梏。所以他说,“应无所住。”就是要我们去掉执著心,不要执著于某个目标,不要为求一点,而失掉一面。因为你只有一个,而目标却可以是很多个。

佛界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佛在世时,有一位波斯匿王出城巡游。他乘坐在高大的白象上,一群随从围绕其身旁。途中,波斯匿王从远处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过来。他生怕这位老迈的长者受到惊吓,即吩咐身边的随从:“停下来!停下来!”让老人能慢慢地走过来。

这位老迈的长者远远看到国王时,也稍微停下。他望见随从的队伍也停下时,才放心地继续向前走。当长者走到这群人的面前,国王以慈祥、轻柔的声音呼唤他说:“老人家!看你白发苍苍,好像年纪不小了吧!”

老人仰头看着国王,展露天真的笑容,并伸出四个手指头对国王说:“我才四岁。”

国王很怀疑地说:“你四岁?”

老人坚定地说:“对!我才四岁。因为,我在四年前所过的生活,是很糊涂、懵懂的人生,那不是真正的人生。后来很幸运地得闻佛法,所以我受佛陀的教育才四年。”

“如今,我凡事都放得下,一心只想要施舍,在我有生之年尽力去付出。在这当中,体会到付出是多么欢喜、快乐的事;不与人计较是如此的自在!由此,了解到心无烦恼,才能身轻心安!”

“这四年来,我过得很逍遥自在,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所以,我真正会做人的年龄才四岁。”波斯匿王听了欢喜地说:“老人家!人生确实要放得下、舍得付出,与人无争、与世无争,这才是最逍遥的人生。我很羡慕你!虽然你听闻佛法才四年,但你的人生已经很有价值了。”

要体会佛法真理,追随圣贤者行迹,必须先学会放得下。有些人常有自我的主见,以为谦让会使自己吃亏;或认为身旁事物都是恒常、坚固的,所以不愿让步。这些见解如同用一条绳子将自己绑住,真是苦不堪言啊!如果我们不将过去的凡夫心赶快放下,又如何能学圣贤行迹呢?

其实要学会付出、放下,不是很困难;要达到身轻心安的境界,也很容易。只是众生我执放不下,才会这么辛苦!能够放得下我执,佛法就在眼前啊!

我们生命的整个过程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成与败,得与失,都是这过程的装饰,一路走来繁花锦簇也好,萧瑟凄凉也罢,终究会成为过眼云烟,重要的是自己心里的感受。

《茶馆》中常四爷有句台词:“旗人没了,也没有皇粮可以吃了,我卖菜去,有什么了不起的?”他哈哈一笑。可孙二爷呢:“我舍不得脱下大褂啊,我脱下大褂谁还会看得起我啊?”于是,他就永远穿着自己的灰大褂,可他就没法生存,他只能永远伴着他那只黄鸟。

生活中,很多人舍不得放下所得,这是一种视野狭隘的表现,这种狭隘不但使他们享受不到“得到”的幸福与快乐,反而会给他们招来杀身之祸。秦朝的李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李斯曾经位居丞相之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荣耀一时,权倾朝野。虽然当他达到权力地位顶峰之时,曾多次回忆起恩师“物忌太盛”的话,希望回家乡过那种悠闲自得、无忧无虑的生活,但由于贪恋权力和富贵,所以始终未能离开官场,最终被奸臣陷害,不但身首异处,而且殃及三族。李斯是在临死之时才翻然醒悟的,他在临刑前,拉着二儿子的手说:“真想带着你哥和你,回一趟上蔡老家,再出城东门,牵着黄犬,逐猎狡兔,可惜,现在太晚了!”

心理专家分析,一个人若是能在适当的时间选择做短暂的“隐退”,不论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都是一个很好的转机,因为它能让你留出时间观察和思考,使你在独处的时候找到自己内在的真正的世界。尽管掌声能给人带来满足感,但是大多数人在舞台上的时候,其实却没有办法做到放松,因为他们正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反而是离开自己当主角的舞台后,才能真正享受到轻松自在。虽然失去掌声令人惋惜,但“隐退”是为了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一方面挖掘自己的潜力,一方面重新上发条,平衡日后的生活。

事实上,全身而退是一种智慧和境界。为什么非要得到一切之后再考虑退出呢?活着就是老天最大的恩赐,健康就是财富,你对人生要求越少,你的人生就会越快乐。对于我们这些平凡人来说,能怀一颗平常善良之心,淡泊名利,对他人宽容,对生活不挑剔、不苛求、不怨恨。富不行无义,贫不起贪心,这就是一种人生的练达。

人生征途上,要懂得追求,也要学会放弃,特别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要拿得起、放得下,这样才能拥有美丽幸福的人生。

得失成败,人生在所难免;潇洒来去,苦乐皆成人生美味。——这是我们从法师的话里悟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