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有佛法就有办法
13271100000047

第47章 懂得一切随缘

第一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第二最好是不相识,如此便可不用相思。

——仓央嘉措

茫茫人海,冥冥之中总有一个人在未知的地方等你到来。而你来到这个世界,也是为了遇见她(他),和她(他)彼此牵手。好好珍惜对方,成就一世的情缘,这就是缘分。

仓央嘉措说:

第一最好是不相见,

如此便可不至相恋;

第二最好是不相识,

如此便可不用相思。

相思、相恋是源于相识、相见吗?那么,相识、相见又因为什么呢?在这里,仓央嘉措隐含了相思、相恋的因由——缘分。因为相见、相识不是理由的理由,所以,仓央嘉措是把人生情爱归因为缘分。

爱情全仗缘分,所以缘来缘去,不一定需要追究谁对谁错。爱与不爱又有谁可以说得清?当爱着的时候只管尽情地去爱,当爱失去的时候,就潇洒地挥一挥手吧,人生短短几十年而已,自己的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没必要在乎得与失、拥有与放弃、热恋与分离。

相传仓央嘉措在被选为转世灵通前,在家乡有一位美貌聪明的意中人,他们终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马,恩爱至深。仓央嘉措进入布达拉宫后,他厌倦深宫内单调而刻板的黄教领袖生活,时时怀念着民间多彩的习俗,思恋着美丽的情人。他便经常微服夜出,与情人相会,追求浪漫的爱情生活。有一天下大雪,清早起来,铁棒喇嘛发现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脚印,便顺着脚印寻觅,最后脚印进入了仓央嘉措的寝宫。随后铁棒喇嘛用严刑处置了仓央嘉措的贴身喇嘛,还派人把他的情人处死,采取严厉措施,把仓央嘉措关闭起来。关于类似的浪漫传说还很多,但都以悲剧而告终。但是,仓央嘉措并没有将自己的情殇归怨任何人,他这样写道:

花开季节过了

玉蜂可别惆怅

相恋的缘分尽了

我也并不悲伤

他把情感上的失败归于“缘分尽了”,所以没有了恨,没有悲伤。现实中,遇到情感的挫折,我们如果能把诅咒与怨恨都放下,就会懂得真正的爱。

卢梭11岁时,在舅父家遇到了刚好大他11岁的德·菲尔松小姐,她虽然不很漂亮,但她身上特有的那种成熟女孩的清纯和靓丽还是将卢梭深深地吸引住了。她似乎对卢梭也很感兴趣。很快,两人便轰轰烈烈地像大人般地恋爱起来。但不久卢梭就发现,她对他的好只不过是为了激起另一个她偷偷爱着的男友的醋意——用卢梭的话说“只不过是为了掩盖一些其他的勾当”时,他年少而又过早成熟的心便充满了一种无法比拟的气愤与怨恨。

他发誓永不再见这个负心的女子。可是,20年后,已享有极高声誉的卢梭回故里看望父亲,在波光潋滟的湖面上游玩时,他竟不期然地看到了离他们不远的一条船上的菲尔松小姐,她衣着简朴,面容憔悴。卢梭想了想,还是让人悄悄地把船划开了。他写道:“虽然这是一个相当好的复仇机会,但我还是觉得不该和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算二十年前的旧账。”

正是因为爱有缘而起,无缘而分,所以爱情本无对与错、是与非,快乐与悲伤会携手和你同行,直至你的生命结束。卢梭在遭到自己最爱的人无情愚弄后的悲愤与怨恨可想而知,但是重逢之际,当初那种火山般喷涌的愤怒与报复欲未曾复燃,并选择了悄悄走开,这恰好说明世上千般情,唯有爱最难说得清。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爱情仅仅是树上的一粒果子,爱情受到了挫折、遭受到了一次失败,并不等于人生奋斗全部失败。世界上有很多在爱情生活方面不幸的人,却成了千古不朽的伟人。因此,对失恋者来说,对待爱情要学会放弃,毕竟一段过去不能代表永远,一次爱情不能代表永生。所以仓央嘉措说:“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聚散随缘,去除执著心,一切恩怨都将在随水的流逝中淡去。那些深刻的记忆也终会被时间的脚步踏平,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好了,未来的才是我们该企盼的。

缘聚缘散总无强求之理。世间人,分分合合,合合分分谁能预料?该走的还是会走,该留的还是会留。懂得一切随缘。